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气囊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9
1
作者 魏成建 王以进 +1 位作者 张盼 龚双全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256-1258,共3页
目的:评价智能气囊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10只新鲜冷冻前臂取材于5具无骨病的尸体标本,随机制成模型A和模型B,分别用普通夹板与试验夹板固定,运用生物力学分析方法测量骨折稳定所需扎带与压垫的压强范围与... 目的:评价智能气囊小夹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生物力学特性。方法:10只新鲜冷冻前臂取材于5具无骨病的尸体标本,随机制成模型A和模型B,分别用普通夹板与试验夹板固定,运用生物力学分析方法测量骨折稳定所需扎带与压垫的压强范围与两种夹板固定的生物力学特性。结果:1在最大生理载荷下两组比较,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在试验夹板固定下骨折断端应力强度和刚度值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差异;2试验组夹板对肢体加载的压强值高于对照组,而断端移位小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无显著差异;3试验夹板压强在27-28KPa下能快速、高效、安全地获得生物力学稳定;纠正骨折块1cm需调高气囊压垫压强10-12KPa;4试验组夹板扭转生物力学特性及耐屈曲循环力学性能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夹板(P<0.05)。结论:智能气囊小夹板是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理想的外固定器械,符合新"动静结合理论",有效防止骨块再移位并可调节骨折对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气囊小夹板 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 生物力学
原文传递
动力气囊压垫纠正桡骨远端AO C3.1型骨折手法复位后残余成角移位的有限元分析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陶宝琛 石耀武 +4 位作者 夏均青 赵军 殷继超 李延红 魏成建 《山东中医杂志》 2020年第8期791-796,共6页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智能气囊小夹板通过动力气囊压垫调整压强纠正桡骨远端手法复位后残余成角移位的角度大小进行量化研究,以期验证智能气囊小夹板纠正残余成角移位的可行性,指导临床创新与应用。方法:采用Mimics 15.0、Imagewa... 目的: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智能气囊小夹板通过动力气囊压垫调整压强纠正桡骨远端手法复位后残余成角移位的角度大小进行量化研究,以期验证智能气囊小夹板纠正残余成角移位的可行性,指导临床创新与应用。方法:采用Mimics 15.0、Imageware 13.0、Ansysworkbench 15.0等有限元分析软件仿真建造桡骨远端AO C3.1型骨折掌侧成角30°移位、旋转成角30°移位模型,通过生物力学云图分布特点,分析其残余移位纠正后的固定稳定性及动力气囊压垫压强,调整压强大小与纠正残余成角移位角度大小的量化关系。结果:残余移位纠正后,腕部生物力学云图分布主要集中在桡腕关节处。纠正5°掌侧成角移位,需要调整气囊压垫的压强大小为4.7 kPa,纠正5°旋转成角为3.3 kPa。结论:智能气囊小夹板可通过动力气囊压垫压强的调整,纠正桡骨远端AO C3.1型骨折手法复位后残余成角移位,且复位后固定稳定,并防止骨折再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骨折 骨折固定 骨折复位 智能气囊小夹板 动力气囊压垫 残余成角移位 有限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