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模型时代我国人工智能法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3
1
作者 杨延超 《江汉学术》 2024年第1期45-57,共13页
在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法学及其理论体系迅速发展,逐渐形成独特的学科分支。新兴的人工智能法学不仅重构了传统的法学研究对象,也带来了创新的研究方法,同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正义观念。这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如ChatG... 在大模型时代,人工智能法学及其理论体系迅速发展,逐渐形成独特的学科分支。新兴的人工智能法学不仅重构了传统的法学研究对象,也带来了创新的研究方法,同时提出了与众不同的正义观念。这些理论的形成和发展,与大型人工智能模型(如ChatGPT)的出现密不可分,后者在推动理论更新、促进法治实践全面提升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国在建设自身的人工智能法学理论体系过程中,得益于已有的法学理论基础和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然而,研究水平的不均和学科间壁垒的存在,成为建设中的难题。未来的工作需要将基本概念、框架建设以及多维、动态、可进化的理论体系的构建作为重点。技术的进步将不断推动法学理论的演变。从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的转变为法学理论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和机遇。在这个过程中,确保人类价值观、权利和安全是至关重要的。构建人工智能法学理论体系,需要避免技术的潜在恶意应用,同时引导它向善。这不仅是一个学术上的努力,更是社会对于法律新概念和实践的重塑。这一工作涉及多学科合作,需要全球共识的形成和实践的更新,对法治的未来和法律体系的完善将产生长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模型 人工智能 AI 人工智能法学 法学理论体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的反智化批判 被引量:206
2
作者 刘艳红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9-126,共8页
人工智能技术热潮的再度兴起,使得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空前繁盛,但当前研究出现了违反人类智力常识的反智化现象.概念附会现象严重,不少成果只是基于'AI+法律'的任意性组合,'泛人工智能化'研究正在产生大量学术泡沫;制造... 人工智能技术热潮的再度兴起,使得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空前繁盛,但当前研究出现了违反人类智力常识的反智化现象.概念附会现象严重,不少成果只是基于'AI+法律'的任意性组合,'泛人工智能化'研究正在产生大量学术泡沫;制造人工智能研究中的'假问题'或误将司法适用问题当作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中的元问题,理论创新方向值得怀疑;将对策与科技问题当作理论与学术问题,离开法教义学的基本立场与方法,使得人工智能的研究日益滑向不可知论.人工智能并未对法律基础理论、法学基本教义提出挑战,受到挑战的只是如何将传统知识适用于新的场景.法学研究应该避免盲目跟风,走出对人工智能体的崇拜,回归学术研究的理性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法学 反智化 法教义学
下载PDF
从法律人工智能走向人工智能法学:目标与路径 被引量:16
3
作者 程龙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5-143,共9页
人工智能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法律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与法学的交叉研究学科。因应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的划分,法律人工智能研究也有强弱之分。目前法律人工智能研究中的科技研究模式、法律研究模式和法理研究模式具有弱法律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近年来的热点话题,法律人工智能是人工智能与法学的交叉研究学科。因应强人工智能与弱人工智能的划分,法律人工智能研究也有强弱之分。目前法律人工智能研究中的科技研究模式、法律研究模式和法理研究模式具有弱法律人工智能研究的特点,难以满足法律人工智能研究的未来所需。为实现具有主体性、整体性、体系性和可对话性的强法律人工智能研究即人工智能法学,需要以研究主体跨界参与、人才培养方式转变、研究方法革新和国际间交流合作等方式达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法学 理想型 实现路径
下载PDF
人工智能法学的“时代三问” 被引量:65
4
作者 刘艳红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2-42,共11页
当下,对人工智能法学的发展应基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哲学层面进行反思,为此提出问名、问需和问策这三个“时代之问问名”即人工智能法学的身份之问,“问需”即人工智能法学的内涵之问,“问策”即人工智能法学的发展... 当下,对人工智能法学的发展应基于“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的哲学层面进行反思,为此提出问名、问需和问策这三个“时代之问问名”即人工智能法学的身份之问,“问需”即人工智能法学的内涵之问,“问策”即人工智能法学的发展之问。就名称而言,人工智能法学不是“人工智能+部门法学”或“(计算)数据信息+法学”,而是由“人工智能+法学”交叉融合而成的独立新型学科。从内涵来说,人工智能法学需要探讨“法治实践的智能化”和“智能技术的法治化”这两大维度及智慧法治理论与实践等六大领域。从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法学应贯彻新文科建设发展理念,正确认识“未来法治”,注重法学的实践性和新文科建设的内部整合。未来我国应在法学一级学科之下设立全新的二级学科人工智能法学,以彻底解决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的学科定位问题,并为中国法治建设提供法治实践智能化方案。人工智能法学始终是“面向人”的研究,其实质是“AI+HI”(人工智能+人类智慧),它永远是且只能是“以人类为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法学 法律大数据 智慧司法 新文科 未来法治 二级学科
下载PDF
论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的当下困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俊丰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1-78,共8页
近年来,人工智能法学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产出了不少学术成果,但也被认为存在反智化、"虚热"等不足。具体而言,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的当下困境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即观点鲜明对立、缺乏有效对话,问题意识零散、缺乏理论整合,研究性... 近年来,人工智能法学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产出了不少学术成果,但也被认为存在反智化、"虚热"等不足。具体而言,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的当下困境主要表现为三方面,即观点鲜明对立、缺乏有效对话,问题意识零散、缺乏理论整合,研究性质模糊、缺乏清晰理路。这些情况的出现跟法学研究者关于法律、法学及"人"本身的看法有关:对法律的理解直接关系到法律变革之可能性是否被接受,这正是当下人工智能法学研究者观点鲜明对立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法学是什么"的理解影响到"非现实性"的法律问题是否纳入到讨论之中;而人类中心主义则令法学研究者在讨论人工智能问题时更容易趋向保守。当前,至少在理论性研究中,参与讨论人工智能法学的研究者应秉持一种较为开放的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法学 困境 法哲学 人类中心主义
下载PDF
基于文献综述视角的智能法学发展研究
6
作者 樊竹沁 《西部学刊》 2020年第6期30-37,共8页
在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领域逐渐深入应用的当下,学界对有关法律科学智能化的研究争讼不已,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纳与评述,从法律智能化的合理性、实用性、可持续发展性这三个主要特征出发对法律智能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法律智能化在我... 在人工智能技术在法律领域逐渐深入应用的当下,学界对有关法律科学智能化的研究争讼不已,通过对这些文献进行归纳与评述,从法律智能化的合理性、实用性、可持续发展性这三个主要特征出发对法律智能化的概念进行界定,并对法律智能化在我国的实践运用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认为:人工智能领域和法律领域的交叉研究存在六大难题:算法歧视、隐私危机、逻辑建构、法律适用、法律解释和法律伦理。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未来的智能法学研究应基于交叉促进的政策,着重以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为研究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法学 合理性 实用性 可持续发展性
下载PDF
“人工智能+法学”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与探索问题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张亮 赵东 《法制与经济》 2024年第2期84-95,共12页
人工智能时代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法律行业产生诸多影响,也对法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何依托“新财经”加强法学人才的创新培养成为“四新”建设的关键。在依法治国和“人工智能时代”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人工智... 人工智能时代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法律行业产生诸多影响,也对法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如何依托“新财经”加强法学人才的创新培养成为“四新”建设的关键。在依法治国和“人工智能时代”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人工智能法治研究,构建人工智能法治体系,打造人工智能法治生态,将人工智能发展纳入法治轨道,培养能以技术思维理解法律现象、解决法律问题的新法科人才,是人工智能时代法学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法学 人工智能 法学 人才培养
下载PDF
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生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的一体化建设研究
8
作者 张真源 《楚天法治》 2023年第22期198-200,共3页
在国家推动“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我国各高校积极开展了“人工智能+法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形成较为丰富的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但存在着理论课程设置与实践课程设置相疏离,人才培养... 在国家推动“人工智能+X”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背景下,我国各高校积极开展了“人工智能+法学”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形成较为丰富的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但存在着理论课程设置与实践课程设置相疏离,人才培养目标与实践实训模式相疏离的问题.为提高人工智能法学研究生理论与实践能力,应积极探索科教一体、校企一体、项目加课堂相结合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专业理论与实践教学课程的一体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法学 研究生培养 校企联合 课程建设
下载PDF
计算思维与法学的“视域融合”
9
作者 许新冉 《法治社会》 2024年第4期104-114,共11页
信息时代的计算思维给法学发展带来诸多挑战。计算思维包括对宏观社会规律的计算探究,也包括对个体思维的计算模拟。其核心技术路径分为符号主义与统计主义。计算思维可以从多个维度与法学产生结合,形成新的问题域。尽管这种结合便于把... 信息时代的计算思维给法学发展带来诸多挑战。计算思维包括对宏观社会规律的计算探究,也包括对个体思维的计算模拟。其核心技术路径分为符号主义与统计主义。计算思维可以从多个维度与法学产生结合,形成新的问题域。尽管这种结合便于把握某些宏观的“法学规律”,但计算操作中天然带有以均值和概率为内涵的价值筛选,这种筛选并不完全匹配法学自身侧重于个案解决的价值取向。所以,法学研究需要慎重对待计算之理由,即计算所代表的社会文化意涵。可以借助“视域融合”理论来妥当处理法学与计算交叉研究中“均值—异常值”的取舍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法学 人工智能法学 信息法学 计算思维
下载PDF
繁荣人工智能法学助力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亮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7-58,共2页
人工智能法学的繁荣是打造人工智能法学学术共同体、指导和研究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与教学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法学学科建设须从统一学科名称、厘清学科内涵、提升学科地位、完善学科体系等方面繁荣人工智能法学,助力我国人工智能法律法... 人工智能法学的繁荣是打造人工智能法学学术共同体、指导和研究人工智能法学研究与教学的必然要求。人工智能法学学科建设须从统一学科名称、厘清学科内涵、提升学科地位、完善学科体系等方面繁荣人工智能法学,助力我国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人工智能社会关系 人工智能法学 学科体系
原文传递
论人工智能法学教育的现实问题与完善方案
11
作者 李宗辉 《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22年第1期29-51,共23页
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都提出要培养“人工智能+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当下我国的人工智能法学教育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知识和课程体系模糊不清、能力培养不... 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和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都提出要培养“人工智能+法律”的复合型人才。当下我国的人工智能法学教育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知识和课程体系模糊不清、能力培养不够充分、师资生源匮乏和教育评价机制障碍较多等现实问题。完善人工智能法学教育,需要全面考量作为法治工具和法律规制对象的人工智能性质,在处理好一般法理与具体问题、实体论与方法论关系的基础上廓清人工智能法学的知识体系;保障人工智能法学教育的硬件、软件和数据等充分外部条件;培养学生的智能沟通交流、数据挖掘处理、知识图谱构建和业务流程管理等各项人工智能法律实践能力;消除师资生源质乏问题和教育评价机制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法学教育 人工智能法学 法律人工智能技术
原文传递
智能法学时代证据法学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继文 《光华法学》 2021年第1期89-94,共6页
新一代法律人应该是跨学科的、融合性的人机结合的法律人才。人工智能时代的证据法学教育,需要重视法学实验教学实践,关注个体意义上的学生,侧重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强调学生—教师—实验教学系统(机器人)的共享教学模式。智能法学时代... 新一代法律人应该是跨学科的、融合性的人机结合的法律人才。人工智能时代的证据法学教育,需要重视法学实验教学实践,关注个体意义上的学生,侧重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强调学生—教师—实验教学系统(机器人)的共享教学模式。智能法学时代的证据法学教学改革路径,需要实现从实验法学到智能法学的迭代发展;需要借鉴资源,更新和升级法学实验教学系统;需要整合思维,促进法学思维与技术思维的交错;最后需要关注智能法学教学机器人的风险管理和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法律大数据 法学教育 智能法学
原文传递
“智能+法学”下高校法学青年教师深度参与创新教育的路径探索——以“宜宾学院”为例
13
作者 唐红 《中国科技经济新闻数据库 教育》 2022年第7期8-12,共5页
随着互联网技术纵横到社会各领域,对高校法学教育改革影响也不例外,“智能+法学”成为高校法学教育创新与发展的核心目标,这对高校法学青年教师深度参与创新教育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法学青年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中坚力量,应自觉深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纵横到社会各领域,对高校法学教育改革影响也不例外,“智能+法学”成为高校法学教育创新与发展的核心目标,这对高校法学青年教师深度参与创新教育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法学青年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中坚力量,应自觉深化智能法学创新教育理念,主动提升互联网技术在法学创新教育全过程、全方位的运用能力,积极参与创新教育培训和交流,为创新教学模式提供有力支撑,培养出“懂法律、擅治理”的创新型智慧法律人才。为了充分调动高校法学青年教师深度参与创新教育的主动性,深化法学青年教师对创新教育的认知水平是必要前提,提高法学青年教师参与创新教育的能力本领是重要途径,建立健全基础保障、制度保障机制是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智能法学 青年教师 创新教育
下载PDF
“信息技术+法学”建设的思辨与建构——以新文科建设为落脚点
14
作者 杨曦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 2023年第10期13-16,共4页
“信息技术+法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向着交叉专业建设方向发展。目前该类专业呈现领域法学、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面向研究生的特点。但是在专业建设方面出现了界限不清晰、教学方式与专业建设混同、学科壁垒难以打破的问题,导致在教... “信息技术+法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向着交叉专业建设方向发展。目前该类专业呈现领域法学、旨在培养复合型人才、主要面向研究生的特点。但是在专业建设方面出现了界限不清晰、教学方式与专业建设混同、学科壁垒难以打破的问题,导致在教学内容上相同但是名称各异、操作性弱、形式大于内容等现象。在新文科的指导下,首先,应当重视部门法的基础教学;其次,需要整合已有的建设成果,统一名称与教学内容,融合不同学科的资源,形成规模效应。最后,要以教学内容为核心,教学技术为手段进行专业建设,深化专业创新。在课程设计上,深化交叉学科的知识脉络,并通过政府部门、企业公司进行实战化教学,实现文理学科的融合,理论与实践交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法学 领域法学 网络法学 新文科 ChatGPT
下载PDF
基于智能论方法学在产品外观设计上的研究应用
15
作者 毛致杰 严波 杨晶晶 《软件》 2021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智能论方法学是现代设计的核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从长期的手工劳作迈入了机器大生产时代。设计师来说工业产品不仅仅要具备艺术审美功能,还应该在提供创造和传达设计思想的灵感环节设计出符合美学标准的作品。在现代工业设计方法... 智能论方法学是现代设计的核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社会从长期的手工劳作迈入了机器大生产时代。设计师来说工业产品不仅仅要具备艺术审美功能,还应该在提供创造和传达设计思想的灵感环节设计出符合美学标准的作品。在现代工业设计方法学中运用智能论方法中计算机辅助求解、设计、控制具有搭建理性空间构图和形式美学的突出效果。以Matlab、Rhino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为例,对函数图形、图像分形进行函数求解,从而得出最优满意度的工业产品外观的基础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论方法学 工业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函数求解 产品外观
下载PDF
法学院校开设人工智能相关法学课程的思考 被引量:7
16
作者 范水兰 《法学教育研究》 2020年第1期231-247,共17页
"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是当前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中重点培养的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之一。开设人工智能相关法学课程是实现"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国外著名法学院的相关实践表明,... "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是当前国家人工智能战略中重点培养的人工智能复合型人才之一。开设人工智能相关法学课程是实现"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国外著名法学院的相关实践表明,开设人工智能相关法学课程应符合法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视科研支撑,有效回应人工智能社会的新需求,结合自身资源并适当采用校企合作模式开发特色课程,以研讨课教学模式为主,组建跨学科教学团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法律”复合型法律人才 人工智能相关法学课程研讨课
下载PDF
计量法学、计算法学到认知法学的演进 被引量:20
17
作者 张妮 蒲亦非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共6页
本文从技术发展和学科交叉的角度,论述了一般量化方法、计算智能和认知智能先后被应用于法学系统对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首次提出了认知法学的理论和概念,分析了认知法学的内容、研究意义与学科分支,并梳理了计量法学... 本文从技术发展和学科交叉的角度,论述了一般量化方法、计算智能和认知智能先后被应用于法学系统对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产生的重要推动作用,首次提出了认知法学的理论和概念,分析了认知法学的内容、研究意义与学科分支,并梳理了计量法学、计算法学与认知法学的发展脉络.自然科学的方法引入法律领域对减少法律系统中的主观性、为法律中的模糊表达提供客观参考具有积极意义,然而,法律信息语义模糊、法规冲突、司法解释具有开放性、司法裁判需要常识,各种隐性知识、过程知识、模糊知识等难以用计算机符号体系表达.认知智能重在提高智能系统对数据理解、知识表达、逻辑推理和自我学习能力,将更好地理解法学规则和分析法律行为.认知法学运用认知智能将提高智能系统对法学问题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增强智能裁判的可解释性,从计量法学、计算法学发展到认知法学是法学研究的必然趋势.作为认知社会科学的一部分,认知法学将完善和发展传统法学理论,促进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深度融合,并有望成为法学研究的新交叉学科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法学 计算法学 计量法学 认知神经法学 人工智能法学
下载PDF
论“AI+法律”背景下法学教育供给侧改革 被引量:5
18
作者 刘蓓 戚瀚文 《河北法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7-175,共19页
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促建法律职业的新业态,当法律职业人才需求侧接口人才供给侧法学教育,会导致法学教育供给侧发生一场应运而起的革新。为寻求法学教育改革的科学进路,研究首先应突破教育本体封闭,从法律职业“需求侧”参考系的精细... AI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促建法律职业的新业态,当法律职业人才需求侧接口人才供给侧法学教育,会导致法学教育供给侧发生一场应运而起的革新。为寻求法学教育改革的科学进路,研究首先应突破教育本体封闭,从法律职业“需求侧”参考系的精细标准去考察变革,发现法律职业人需要增补两个能力板块,一方面是不断提高法律人熟练驾驭AI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倾斜发展法律人相较AI的优势能力。进而以两个能力板块补给为指引,探索中国法学培育改革的具体进路包括形成改革总体步骤与策略,勾勒人工智能法学二级学科建设现状、学科性质及内涵,并从传统法学学科与人工智能法学二级学科两者在生源、培养方案、师资、教研体系几方面尝试“梯次”共建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法律 法律职业需求侧 法学教育供给侧 人工智能法学 法学学科
原文传递
算法证据:作为证据的算法及其适用规则前瞻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杨继文 《地方立法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37-51,共15页
在大数据时代,算法新兴技术逐步渗入证据法领域,形成了算法证据。算法证据是将海量的案件信息数据进行计算整合,形成结构化、信息化的案件场景自动解读与自动推理结果的材料。人机交互良好的算法决策机制及其算法证据在证据法领域中具... 在大数据时代,算法新兴技术逐步渗入证据法领域,形成了算法证据。算法证据是将海量的案件信息数据进行计算整合,形成结构化、信息化的案件场景自动解读与自动推理结果的材料。人机交互良好的算法决策机制及其算法证据在证据法领域中具有重要价值。算法证据是大数据证据的一种类型,本质上是电子数据,但又不完全是大数据证据。算法证据形成过程中存在技术权力异化,在适用过程中存在技术场景“欺骗”问题。算法证据的事实认定方式,是基于数据而生成的比对信息,通过模型的自动决策推理进行检验,进而实现对案件事实的还原和重现。为了克服算法证据的适用风险,需要促进法律价值、司法理性和技术理性的融合,通过构建算法证据的“主仆场景”适用规则、场景解释规则、对质参与规则、证明力规则、鉴定与推定规则来达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算法 算法证据 技术理性 智能法学
下载PDF
论“电脑量刑”的基本原理 被引量:22
20
作者 赵廷光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8-18,共11页
电脑是人脑的产物。电脑“辅助量刑系统”是创新性量刑理论与操作方法的最佳表现形式。电脑运行产生的量刑意见纯属学理解释,仅供办案参考。本文论述电脑《辅助量刑系统》的基本原理:依法构建衡量危害危险程度的公正标尺,完善描述复杂... 电脑是人脑的产物。电脑“辅助量刑系统”是创新性量刑理论与操作方法的最佳表现形式。电脑运行产生的量刑意见纯属学理解释,仅供办案参考。本文论述电脑《辅助量刑系统》的基本原理:依法构建衡量危害危险程度的公正标尺,完善描述复杂案情的量刑情节体系,独创评价刑事责任程度的科学方法,提出求解量刑最佳适度的逻辑思路,生成充分说理的量刑建议论证报告书,能够避免量刑偏差,实现量刑的公正性、透明性和诉讼高效,从而使特定案件的宣告刑具有可预测性和重复验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刑 量刑公正 电脑量刑 法学与人工智能技术 法学与信息科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