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莫地平注射液与片剂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比较 被引量:2
1
作者 戚英 《中国厂矿医学》 2007年第4期352-353,共2页
目的比较尼莫地平注射液与尼莫地平片剂及剂量大小对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SAH病人90例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各30例,均在发病后72 h内接受治疗。甲组:尼莫地平注射液50 ml(含10 mg),静脉滴注,qd×1... 目的比较尼莫地平注射液与尼莫地平片剂及剂量大小对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CVS)的疗效。方法SAH病人90例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各30例,均在发病后72 h内接受治疗。甲组:尼莫地平注射液50 ml(含10 mg),静脉滴注,qd×14 d;乙组:尼莫地平片20 mg,po,q 6 h×21 d;丙组:尼莫地平片60 mg,po,q 6 h×21 d;3组同时应用脱水、止血、对症治疗。结果尼莫地平注射液组及大剂量片剂组CVS发生率、病死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低于小剂量片剂组(P<0.05),3组再出血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尼莫地平注射液及大剂量尼莫地平片剂均能有效防治SAH后CVS,降低病死率,且不增加出血危险,而小剂量口服尼莫地平防治SAH后CVS疗效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蛛网膜下腔出血 暂时性脑出血
下载PDF
苯海索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的影响
2
作者 郭卫东 《吉林医学信息》 2005年第2期4-5,共2页
目的为了探讨苯海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及自由基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放射性生物微球法测定SAH后脑皮质局部血流量(rCBF),分别采用肾上腺素自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脑皮质超氧化... 目的为了探讨苯海索对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及自由基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采用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模型,放射性生物微球法测定SAH后脑皮质局部血流量(rCBF),分别采用肾上腺素自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法检测脑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物(LPO)的水平。结果SAH后48h时脑皮质血流量降低57.7%(P〈0.01),LPO含节显著升高(P〈0.01)。SOD活力明显降低(P〈O.05);苯海索可显著增加SAH后脑皮质血流量(P〈0.01)和减少IPO的生成(P〈0.01)。结论苯海索可有效防止SAH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增加rCBF,并减轻脑皮质的自由基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暂时性脑出血 苯海索 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