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区鸡公山不同海拔天然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库特征 被引量:2
1
作者 冯万富 张学顺 +2 位作者 张玉虎 周亚运 晏燕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75-380,共6页
河南省鸡公山位于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栎类混交林是该区域的典型林分类型。分别在鸡公山海拔200、400和600 m的天然松栎混交林分中设置样地,调查分析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密度和碳储量,测定林下植被... 河南省鸡公山位于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区,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栎类混交林是该区域的典型林分类型。分别在鸡公山海拔200、400和600 m的天然松栎混交林分中设置样地,调查分析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密度和碳储量,测定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用生物量方程法估测了乔木层各组分的生物量及碳储量,并与鸡公山天然落叶栎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179.74t·hm-2,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乔木层(97.57 t·hm-2)>土壤层(70.56 t·hm-2)>凋落物层(10.57 t·hm-2)>灌木层(0.83 t·hm-2)>草本层(0.21 t·hm-2)。在不同采样层次上碳含量存在显著差异。200、400和600 m 3个海拔高度上,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仅在土壤层碳储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各层次差异均不显著;土壤层碳储量随着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与林分密度正相关,随着样地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松栎混交林总碳储量高于落叶栎林,但二者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揭示了该地区松栎混交林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分布特征,也为当地碳汇林业的经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栎混交林 海拔 碳储量 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区
下载PDF
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区鸡公山落叶栎林和松栎混交林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9
2
作者 张学顺 王兵 +5 位作者 冯万富 戴慧堂 刘国顺 单燕祥 厉相卿 董卉卉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22,共5页
河南省鸡公山位于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区,落叶栎类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和麻栎(Q.acu-tissima Carr.)混交林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栎类混交林是该区域的2种典型林分类型。分别在海拔200、400和600 m的落叶栎林和... 河南省鸡公山位于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区,落叶栎类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和麻栎(Q.acu-tissima Carr.)混交林和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栎类混交林是该区域的2种典型林分类型。分别在海拔200、400和600 m的落叶栎林和松栎混交林中设置样地,比较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和碳密度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海拔升高,2种类型林分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显著增加(P<0.05);在200和400 m海拔高度上,松栎混交林分土壤有机碳密度高于落叶栎林。在600 m海拔高度上,落叶栎林土壤有机碳密度高于松栎混交林。对于各个海拔高度林分来说,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密度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降低,0~20 cm土层有机碳密度对剖面总有机碳贡献率为77%~93%。这些结果揭示该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分布特点,也为当地碳汇林业的经营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栎林 松栎混交林 土壤有机碳 温带-亚热带过度
下载PDF
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区鸡公山落叶栎林生态系统碳储量分布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学顺 冯万富 +3 位作者 李培学 刘国顺 单燕祥 张玉虎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63-367,共5页
在鸡公山天然落叶栎林中设置样地,调查分析了落叶栎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密度和碳储量,测定了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并用生物量方程法估测了乔木层各组分的生物量及碳储量.结果表明:落叶栎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156.60 t·hm-2,空... 在鸡公山天然落叶栎林中设置样地,调查分析了落叶栎林生态系统土壤碳密度和碳储量,测定了林下植被层和凋落物层碳储量,并用生物量方程法估测了乔木层各组分的生物量及碳储量.结果表明:落叶栎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156.60 t·hm-2,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乔木层(81.65 t·hm-2)>土壤层(66.13 t·hm-2)>凋落物层(7.50 t·hm-2)>灌木层(1.09 t·hm-2)>草本层(0.23 t·hm-2).在不同采样层次上碳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土壤层碳储量随着海拔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显著降低(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叶栎林 生物量 碳储量 温带-亚热带过度
下载PDF
温带-亚热带过渡带的景观变迁及其生态意义 被引量:4
4
作者 侯向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2期315-318,共4页
从景观生态的角度 ,讨论温带 亚热带过渡带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其对我国农业和技术的发展、转移、交融等方面的影响 .历史时期温带 亚热带过渡带界限随气候变化南北移动 ,寒冷期一般南移 1~ 2个纬度 ,温暖期北移 1~ 2个纬度 .过渡带环... 从景观生态的角度 ,讨论温带 亚热带过渡带的历史变迁过程及其对我国农业和技术的发展、转移、交融等方面的影响 .历史时期温带 亚热带过渡带界限随气候变化南北移动 ,寒冷期一般南移 1~ 2个纬度 ,温暖期北移 1~ 2个纬度 .过渡带环境条件复杂多样具有较强的敏感性 ,在我国南北方农业异质交融、农业技术和文化的异质创新等方面起了重要的景观通道和屏障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带-亚热带过渡 景观变迁 农业景观异质性 景观通道作用 景观生态
下载PDF
近60 a来秦岭山地≥10℃积温时空演变及亚热带-暖温带界线问题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善红 白怡 +3 位作者 宋连环 展晓玮 屈妍 梁佳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55-764,共10页
选用秦岭及其周边7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实测数据,采用M-K检验、Anusplin等研究方法,对1960—2019年秦岭山地≥10℃积温的时空变化以及亚热带-暖温带的界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尺度上看,秦岭山地≥10℃积温呈现增加的趋势... 选用秦岭及其周边74个气象站点的逐日气温实测数据,采用M-K检验、Anusplin等研究方法,对1960—2019年秦岭山地≥10℃积温的时空变化以及亚热带-暖温带的界线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从时间尺度上看,秦岭山地≥10℃积温呈现增加的趋势,其变化率为71.72℃·(10 a)^(-1)。>1000~2000和>2000~3000℃积温段区域面积占比逐年减少,>3000~4000和>4000℃积温段区域面积占比逐年增加;≤1000℃积温段区域面积占比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趋势。(2)从空间尺度上看,秦岭山地≥10℃积温在南北方向表现出中间低周边高、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由低海拔向高海拔逐渐减少的规律;研究区积温高值区面积增加,积温低值区面积减少;秦岭山地≥10℃积温增加趋势显著,其中秦岭北坡增加最为明显。(3)对比阶段Ⅰ(1960—1989年)和阶段Ⅱ(1990—2019年),亚热带-暖温带分界线整体向高海拔攀升和向高纬度北移,秦岭以北“跨越式”进入了亚热带气候格局,随着气候变暖,秦岭亚热带北界可能会跨越秦岭山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积温 Anusplin 亚热带-温带分界线 秦岭山地
下载PDF
西藏亚热带温带过渡区树种的调查
6
作者 彭跃明 《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9-20,共2页
西藏定结县的陈塘区、聂拉木县的樟木区、定日县的绒辖区下部均为亚热带气侯。原始林带中包括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冷杉纯林,冷杉、铁杉、乔松、落叶松混交林四个森林类型。西藏温带干旱地区面积广大,气侯干燥,树种单一... 西藏定结县的陈塘区、聂拉木县的樟木区、定日县的绒辖区下部均为亚热带气侯。原始林带中包括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针阔混交林,冷杉纯林,冷杉、铁杉、乔松、落叶松混交林四个森林类型。西藏温带干旱地区面积广大,气侯干燥,树种单一,生有沙棘、锦鸡儿等耐干燥、瘠薄的树种。过渡区位于亚热带和温带干旱地区之间,气候由亚热带型向温带干旱型过渡,所以在树种种类,分布特点上也有较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热带 温带 过渡 西藏 树种
下载PDF
用模糊数学方法划定陕西省境内的亚热带北界 被引量:3
7
作者 吴登茹 《地理研究》 1985年第3期75-80,共6页
本文给出了划分亚热带北界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应用此模型确定了陕西省境内亚热带北界的最佳位置,解决了亚热带北界过渡带和指标的数值化问题。
关键词 亚热带北界 亚热带 模糊数学方法 温带 略阳县 过渡 隶属度 数值化 勉县 气候指标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信阳冬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张俊华 李国栋 +2 位作者 史桂芬 吴东 吴越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681-690,共10页
选择地处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生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的信阳地区,利用1992-2012年信阳冬小麦从播种到各生长发育期大于0℃活动积温数据和1951-2013年气温、降水量月值数据,主要运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信阳地区冬小麦在出苗、... 选择地处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生态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的信阳地区,利用1992-2012年信阳冬小麦从播种到各生长发育期大于0℃活动积温数据和1951-2013年气温、降水量月值数据,主要运用Morlet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信阳地区冬小麦在出苗、分蘖、返青、拔节、抽穗、乳熟六个生长发育阶段的活动积温和气温序列的多时间尺度变化规律.信阳地区近60a的增温速率达到0.18℃/10a,平均气温变暖幅度约为1.1℃,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增温较为显著;信阳地区近60a的降水量变化较为平稳,没有明显的增减趋势,降水变率为20%;这些特征与中国及全球同期的变化特征较为相似.信阳地区近60a冬小麦各生育阶段大于0℃活动积温时间序列和气温时间序列都存在着明显的多尺度震荡周期,存在着复杂的多重时间尺度的嵌套结构;各生育阶段积温时间序列存在着2a为周期的高频震荡和4~6a为周期的低频震荡,这些尺度的震荡周期信号强弱不等.研究对提高气候敏感区冬小麦产量、降低病虫害风险及应对旱涝等极端气象灾害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冬小麦 生长发育期 亚热带温带过渡
原文传递
秦巴山区马尾松林和油松林的空间分布及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划分 被引量:15
9
作者 姚永慧 寇志翔 +1 位作者 胡宇凡 张百平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298-2306,共9页
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也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界线,在中国地理生态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过渡带的复杂性、过渡性和异质性以及划分指标、研究目的的不同,学术界关于这一南北地理—生态分界线的具体位置... 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的地理分界线,也是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气候分界线,在中国地理生态格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由于过渡带的复杂性、过渡性和异质性以及划分指标、研究目的的不同,学术界关于这一南北地理—生态分界线的具体位置一直有争论。为了进一步揭示秦巴山区过渡带的特征,明确中国南北地理—生态分界线的位置,本文选择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林和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林这两类分别代表中国南方亚热带针叶林和北方温带针叶林的植被,结合研究区SRTM地形数据、气温和降水数据等,以年降水、最冷月(1月)气温、最热月(7月)气温和年均温为气候指标,详细分析了这两类植被在秦巴山区的空间分布及二者分界线处的气候条件。结果表明:①马尾松林和油松林的分界线及相应位置的气候指标可以作为亚热带与暖温带界线划分的植被—气候指标之一。秦巴山区亚热带针叶林(马尾松林)与温带针叶林(油松林)的分界线位于伏牛山南坡至汉中盆地北缘一线(秦岭南坡)海拔1000~1200 m处;分界线处气候指标稳定:年降水750~1000 mm,年均温12~14℃,最冷月气温0~4℃,最热月气温22~26℃。②通过综合的植被—气候指标来划分秦巴山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界线,能更科学地确定气候带分界线的位置及过渡带的特征,更全面地反映地表植被—气候格局的变化。此外,秦巴山区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应该是由亚热带与暖温带针叶林分界线、阔叶林分界线、灌丛分界线等组成的一个过渡带。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亚热带与暖温带划分指标的选取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巴山地 南北过渡 马尾松林 油松林 气候 亚热带 温带
原文传递
1961—2010年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过渡区可能蒸散率的变化特征
10
作者 王建兵 汪治桂 蒋友严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64-269,共6页
利用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过渡区内18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等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Holdridge可能蒸散率(PER)计算方法,对区域内近50a(1961—2010年)地表干燥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区域内存在极湿润... 利用位于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过渡区内18个气象站1961—2010年的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等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Holdridge可能蒸散率(PER)计算方法,对区域内近50a(1961—2010年)地表干燥度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在区域内存在极湿润区、湿润区、亚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四个不同的气候区,PER在空间分布上有明显的自南向北逐渐上升的特点。区域内极湿润区、湿润区、亚湿润区和半干旱区PER的年际变化趋势分别为0.01·10a^(-1)、0.04·10a^(-1)、0.06·10a^(-1)和-0.02·10a^(-1),从20世纪80~90年代开始,在湿润区、亚湿润区大部分地方出现了明显的暖干化趋势,而在半干旱区有暖湿化的趋势。区域东部PER升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降水量的减少和气温上升,区域西部在降水量增加的情况下,PER仍出现上升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气温上升导致蒸散量增加,且蒸散量增加的幅度超过了降水量增加的幅度;而处于半干旱区的青海省循化县,由于可能蒸散量的上升趋势和降水量的增加趋势非常接近,故其变化最小,有暖湿化的趋势。暖干化已经对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过渡区内的生态环境、水资源和农牧业生产造成了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能蒸散率(PER) 变化 干化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过渡
下载PDF
2017-2018年河南宝天曼天然栎林碳水通量观测数据集
11
作者 牛晓栋 孙鹏森 +3 位作者 陶思睿 陈志成 牛保亮 刘世荣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4期75-84,共10页
基于微气象学理论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技术,直接测定了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天然栎林生态系统尺度的生产力、能量分配和水分利用等功能和过程,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机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本研究选取位于河南宝天曼森林生态... 基于微气象学理论的涡度相关通量观测技术,直接测定了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天然栎林生态系统尺度的生产力、能量分配和水分利用等功能和过程,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碳水循环过程机理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基础。本研究选取位于河南宝天曼森林生态站的天然栎林作为研究对象,使用涡度相关系统和环境梯度系统进行长期定位观测,并对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的监测数据进行了整理、质量控制和分析。本数据集包括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风速、风向、光合有效辐射、向上/向下的短波辐射、向上/向下的长波辐射、净辐射、显热通量、潜热通量和碳通量等观测指标,形成了半小时、日尺度、月尺度和年尺度的数据产品,以期为研究亚热带-暖温带过渡区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和适应及其机制提供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水通量 亚热带温带过渡 天然栎林 小气候 涡度相关系统 环境梯度系统
下载PDF
中国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交错区 被引量:9
12
作者 朱华 Peter Ashton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8期3732-3743,共12页
在中国南部热带北缘,热带森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转变过渡,它们之间存在群落交错区.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热带北缘地区的4个永久样地植被的群落结构、生态外貌和植物区系组成分析,论证了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交错区的存在和其识别特... 在中国南部热带北缘,热带森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转变过渡,它们之间存在群落交错区.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热带北缘地区的4个永久样地植被的群落结构、生态外貌和植物区系组成分析,论证了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交错区的存在和其识别特征.由于中国南部西高东低的地势,西南部群落交错区主要体现在沿海拔的转变过渡,东南部则是沿纬度的转变过渡.西南部热带北缘存在两个明显的群落交错区.在海拔800~1200 m,热带低地季节性雨林与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交错过渡,森林群落的外貌、结构和林冠层树种明显改变:由具有3个乔木亚层和散生巨树、典型混交热带树种组成林冠层的热带低地季节性雨林转变为具有2个乔木亚层、缺乏散生巨树、林冠趋于平整、主要由热带山地分布的壳斗科和茶科植物为林冠层优势树种的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在海拔1800~2100(2200)m,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向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交错过渡,林冠层树种发生了替换,群落的植物区系性质也发生了改变,由热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变成亚热带-暖温带性质的植物区系.在中国东南部低地,约22°30′N及两侧附近,存在一个明显的常绿森林群落交错区:热带北缘低地季节性雨林向(南)亚热带低地常绿阔叶林交错过渡,群落的外貌、结构和林冠层树种明显改变.我们认为,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交错区与霜冻情况有关,霜冻对热带低地季节性雨林的林冠树种是致命的.我们建议,西南部的热带低山常绿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交错区和东南部的低地热带季节性雨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群落交错区为热带森林分布的北界.超越热带北界,林冠树种在西南部替换为亚热带-温带分布的中国-喜马拉雅和中国特有种,在东南部替换为主要是亚热带分布的中国特有种.中国东南部的亚热带气候地区存在热带植物区系成分,本文也对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尚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北缘 群落交错 热带-亚热带森林过渡 中国南部
原文传递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不同针叶树径向生长对气候的响应 被引量:18
13
作者 王婷 李聪 +5 位作者 张弘 任思远 李鹿鑫 潘娜 袁志良 叶永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324-5332,共9页
树木年轮资料能够提供区域内过去长时间的环境和气候信息,成为获取过去气候变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采自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两种针叶树种油松和华山松树木年轮样本分别建立了油松和华山松树轮宽度标准年表PT和PA,并将油松和华山松... 树木年轮资料能够提供区域内过去长时间的环境和气候信息,成为获取过去气候变化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采自宝天曼自然保护区的两种针叶树种油松和华山松树木年轮样本分别建立了油松和华山松树轮宽度标准年表PT和PA,并将油松和华山松样本合并建立了联合树种的区域年表(RC)。3种年表分别与不同气候要素(月平均气温、月平均最高气温、月平均最低气温、月降水量)及其不同月份组合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油松年表PT和华山松年表PA都包含较高的气候信息,且都和生长季不同月份温度显著负相关和降水显著正相关。其中,油松和华山松都与当年4月和5月降水显著正相关,油松还与当年5月的平均最高温度和上年11月最低温显著负相关,与当年3月平均最低气温显著正相关;华山松与上年10月和当年4月的平均最高温度显著负相关,与上年12月和当年7月平均最低温度显著正相关;联合年表RC包含了单个年表PT和PA共同的气候信息,与当年4—5月降水和3月最低温显著正相关,与当年7月最低温和4、5月最高温显著负相关。不同年表与生长季(3—8月)内气候要素月份组合的相关分析也表明联合年表RC包含和单物种年表PT、PA相似的气候信息并加强了PT、PA受当年生长季气候变化影响的公共信号。可见,同一地区的多树种联合年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出区域性树木生长对气候变化响应的生态生理特征,为同地区建成多树种联合年表来探讨当地区域性气候变化提供了可行性的理论基础和一定的参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气候变化 油松 华山松 多物种联合年表 温带.北亚热带过渡
下载PDF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4种森林植被凋落物量及动态 被引量:10
14
作者 张玉虎 周亚运 +3 位作者 柳勇 冯万富 张学顺 单燕祥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10-315,共6页
为探究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林分生态系统凋落物量及季节动态,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采用凋落物收集器法对鸡公山4种植被类型凋落物量及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年凋落量排名为落叶阔叶林(8.43 t/hm^2)>针阔混交林(8.15 t/hm^2)>... 为探究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典型林分生态系统凋落物量及季节动态,于2013年4月至2014年3月,采用凋落物收集器法对鸡公山4种植被类型凋落物量及组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年凋落量排名为落叶阔叶林(8.43 t/hm^2)>针阔混交林(8.15 t/hm^2)>马尾松纯林(7.73 t/hm^2)>杉木纯林(7.19 t/hm^2);各植被类型均以落叶为主,占50%~71%,表现为落叶>落枝>落果>落花;各植被类型月凋落量均呈双峰趋势,分别于7月左右和12月达到峰值;各组分凋落量月动态明显不同,落叶峰值在12月,占叶年凋落量的40%左右,落枝主要集中在7~10月,落花主要在4月,占花年凋落量的60%,而落果主要在10月,杉木纯林则在翌年2月达到峰值。不同植被类型凋落物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和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公山 凋落物 季节动态 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区
下载PDF
豫南山区核桃密植园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春玲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早期丰产栽培技术 豫南山 密植园 核桃 桐柏县 河南省 过渡 温带
下载PDF
河南西洋参种植区气候及物候的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魏树喜 王恩华 +2 位作者 齐炳申 刘花兰 齐茹 《人参研究》 1994年第1期24-26,共3页
西洋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凉补特性.凡欲用人参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因而,深受中医药界的青睐,市场供需矛盾突出.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位于北纬21°25′—36°21′之间,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 西洋参是一种名贵中药材,具有凉补特性.凡欲用人参不受人参之温补者皆可以此代之.因而,深受中医药界的青睐,市场供需矛盾突出.河南省地处我国中原,位于北纬21°25′—36°21′之间,属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足,无霜期长,西部有太行山、伏牛山,南部有桐柏山和大别山.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区农田有5000多万亩.为探索西洋参对河南生态环境的适应性,增加我国西洋参药源,为山区农民开创致富门路.我们于1985年开始引种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牛山 中医药界 市场供需矛盾 名贵中药材 亚热带 温带 引种试验 现场验收 生态环境 引种
下载PDF
水稻中产到高产过渡的障碍因素和对策
17
作者 丁文侠 《河南农业》 2012年第9期47-47,共1页
信阳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光、热、水资源充足,具有发展水稻生产的优越区位和自然条件。目前,全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40万hm^2,产量占全省的70%左右,是河南省水稻主产区。近年来,由于杂交水稻的大力推广应用,水稻产量实现了由低... 信阳位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光、热、水资源充足,具有发展水稻生产的优越区位和自然条件。目前,全市常年水稻种植面积达40万hm^2,产量占全省的70%左右,是河南省水稻主产区。近年来,由于杂交水稻的大力推广应用,水稻产量实现了由低产向中产的跨越,水稻单产由300~400kg/667m^2,增长到500kg/667m^2,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普遍存在的品种多、杂,施肥单一,管理落后等问题,已成为水稻中产向高产过渡的障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生产 水稻种植面积 水稻产量 亚热带 杂交水稻 农业增效 过渡 温带
下载PDF
浙江新昌县野生珍稀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4
18
作者 金明龙 张韶文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统计得出新昌县有野生珍稀植物34种,隶属于31属25科.简要论述了几种主要的新昌县野生珍稀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自然条件和分布现状.并且将新昌县野生珍稀植物属划分成10个分布区类型,发现新昌珍稀植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向暖温... 统计得出新昌县有野生珍稀植物34种,隶属于31属25科.简要论述了几种主要的新昌县野生珍稀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自然条件和分布现状.并且将新昌县野生珍稀植物属划分成10个分布区类型,发现新昌珍稀植物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研究结果为新昌县野生珍稀植物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昌县 植物资源调查 野生珍稀植物 浙江 生物学特性 分布类型 可持续利用 分布现状 自然条件 科学依据 研究结果 温带 亚热带
下载PDF
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3)C值的时空变异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郑淑霞 上官周平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0-36,共7页
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 ,对 2 0世纪 30— 80年代不同年代不同植被区域内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 3C值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全国不同区域辽东栎气孔密度为 5 35~80 0stoma·mm- 2 ,... 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 ,对 2 0世纪 30— 80年代不同年代不同植被区域内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 3C值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全国不同区域辽东栎气孔密度为 5 35~80 0stoma·mm- 2 ,平均值为 70 3stoma·mm- 2 ,δ1 3C值为 - 2 8 4 7‰~ - 2 5 0 2‰ ,平均值为 - 2 6 83‰。从时间分布角度 ,由 2 0世纪 30— 8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和δ1 3C值持续降低比较明显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呈增加趋势 ,而δ1 3C值呈降低趋势 ;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中辽东栎叶片δ1 3C值呈增加趋势 ,但气孔密度几乎没有变化。从空间分布角度 ,3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青藏高原高寒植被 3个区域中辽东栎气孔密度和δ1 3C值依次递减 ,说明水分利用效率 (WUE)呈下降趋势 ;5 0年代 ,辽东栎气孔密度在 4个植被区域之间产生波动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个区域中的辽东栎气孔密度比较接近 ,且高于气孔密度相差不大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 2个区域 ,4个植被区域类型之间辽东栎叶片δ1 3C值差异不大 ;80年代 ,辽东栎在由东到西分布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至温带草原区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3C值 气孔密度 辽东栎 叶片 温带落叶阔叶林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水分利用效率(WUE) 稳定性碳同位素 80年代 青藏高原 时空变异规律 20世纪 高寒植被 针阔叶混交林 时空分布 植被 测定技术 处理系统 数码图像 时间分布
下载PDF
陕西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思考
20
作者 秦延安 《陕西水利》 2016年第3期9-10,共2页
1概况陕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总面积20.6万km2,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3792.87万人。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从南至北分别为秦巴山区、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区,分属陕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区、关中暖温带干旱区和陕北... 1概况陕西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总面积20.6万km2,2015年全省常住人口3792.87万人。地形南北长、东西窄,地势南北高,中部低。从南至北分别为秦巴山区、关中平原和陕北黄土高原区,分属陕南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区、关中暖温带干旱区和陕北温带干旱区,受此影响,陕西省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多年平均降水量为656.2mm。年降水量由北往南递增,南北差异较大,局部暴雨频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河流 预警预报 局部暴雨 降水时空分布 半湿润 跨黄河 亚热带 温带 年平均 南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