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海黑潮暖舌的演变及其对我国气温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殷明 肖子牛 +1 位作者 黎鑫 李崇银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33-345,共13页
利用高分辨率的海温分析资料模式资料,分析了黑潮暖舌与我国气温的关系,初步探讨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等造成黑潮暖舌变化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冬季和春季东海黑潮暖舌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暖舌在1996/1997年发生了一次突变... 利用高分辨率的海温分析资料模式资料,分析了黑潮暖舌与我国气温的关系,初步探讨了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等造成黑潮暖舌变化的可能原因。结果表明,冬季和春季东海黑潮暖舌存在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暖舌在1996/1997年发生了一次突变,此前暖舌处在偏冷的状态,之后转为偏暖的状态。我国冬季和春季气温存在一定的年代际变化,1997年之后,冬季除东北和新疆外,气温有所偏高,而春季气温全国表现为一致的显著偏高。冬季和春季气温对黑潮暖舌存在邻(域)响应。冬季东海黑潮暖舌指数与冬季我国东部气温存在正相关,并且这一相关性能够延续到次年春季。冬季黑潮暖舌指数与我国4月海陆热力差异指数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当冬季暖舌偏强(弱)时,4月海陆热力差异指数偏高(低),即东亚地区海陆热力差异偏大(小)。春季黑潮暖舌指数与春季我国中部及南方地区气温也存在正相关,当春季黑潮暖舌偏强(弱)时,上述地区气温将偏高(低)。PDO和黑潮暖舌之间的相互作用存在一个反馈机制。西风的增强,可通过使海洋向大气释放热量增加和向南的埃克曼(Ekman)输送,降低北太平洋中部的SST,而这一地区SST的降低对应着PDO的暖位相。增强的负风应力旋度在北太平洋副热带流涡中强迫出的向南斯维尔德鲁普(Sverdrup)流也偏强,而向北流动的东海黑潮的增强正是补偿了这一向南的海流。黑潮增强后经过两个月将大量热量输送至北太平洋中部,增强了这一地区的SST,而这对应着PDO的冷位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黑潮 暖舌 气温 突变 太平洋年代际振荡(PDO)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南缘一次强沙尘暴成因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赵俊荣 刘振新 《干旱气象》 2009年第4期362-366,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T639 0场预报资料,对2009年4月13日发生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石河子垦区一次强沙尘暴进行了天气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沙尘暴是西北路径较强冷空气引发的锋后偏西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前期持续高温少雨为沙尘暴的发...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T639 0场预报资料,对2009年4月13日发生在准噶尔盆地南缘石河子垦区一次强沙尘暴进行了天气成因分析。结果表明,这次强沙尘暴是西北路径较强冷空气引发的锋后偏西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前期持续高温少雨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和一定的物质基础。西西伯利亚冷槽的斜压性结构使其强烈发展,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而西西伯利亚冷槽的垂直结构强迫出一支下沉气流,为沙尘暴的发生提供了动量下传机制。高低空急流导致对流层中下部锋区加强和大气层结不稳定,为沙尘暴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中尺度条件。干暖舌的形成和维持对沙尘暴的发生以及落区有很好的指示性。沙尘暴发生在地面冷锋后部、冷高压前部以及3 h变压、变温最大处和低空气流辐散的地区。准噶尔盆地南缘的特殊地形和流沙为沙尘暴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噶尔盆地南缘 强沙尘暴 暖舌 动量下传
下载PDF
辽宁中部城市群冬季热岛效应的风场温度场客观分析
3
作者 孙凤华 韩玺山 《气象与环境学报》 1992年第3期16-18,共3页
1 引言辽宁中部城市群位于40°3′~42°9′N、122°~125°3′范围内,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等城市。在此区域内,大中城市集中,相互毗连,又都是重工业发达的城市,热岛效应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在冬季,热岛效... 1 引言辽宁中部城市群位于40°3′~42°9′N、122°~125°3′范围内,包括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等城市。在此区域内,大中城市集中,相互毗连,又都是重工业发达的城市,热岛效应有其特殊性,尤其是在冬季,热岛效应更加明显。另外,据周明煜等的研究,冬季热岛强度最强,秋季也较强,春季中等,夏季最弱。为此,我们选择冬季的代表月1月作为研究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岛效应 热岛强度 中部城市群 研究时段 客观分析 辐合区 环流形势 热岛现象 暖舌 周明
下载PDF
张家口一次降雪天气过程高空形势演变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贾志奇 王淼 +4 位作者 王新宁 顾润香 段雯瑜 王宏 刘星燕 《农业灾害研究》 2015年第2期23-24,37,共3页
分析2011年2月25—27日张家口市降雪天气过程的高空天气形势,结果表明,降雪期间500 h Pa高空在新疆北部是一个深厚的低涡系统,冷低涡不断分裂出小股冷空气东移影响张家口市;850 h Pa低涡、暖舌、切变线和低空急流为此次长时间降雪提供... 分析2011年2月25—27日张家口市降雪天气过程的高空天气形势,结果表明,降雪期间500 h Pa高空在新疆北部是一个深厚的低涡系统,冷低涡不断分裂出小股冷空气东移影响张家口市;850 h Pa低涡、暖舌、切变线和低空急流为此次长时间降雪提供了必要条件;26日08:00 850 h Pa张家口市西部的切变线,是造成降雪的关键性动力系统;25—28日张家口市上空850~700 h Pa相对湿度大值区的出现时间与降水时间相吻合,较好的中低层湿度状况为降雪提供了原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低涡 暖舌 切变线 低空急流 相对湿度
下载PDF
2016年7月6日~11日通辽市北部高温天气过程分析
5
作者 佟莎仁 李亚春 +1 位作者 韩芳 高秋锦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年第23期70-72,共3页
文章应用Micaps所提供的常规天气资料,对2016年7月6日~11日通辽市北部地区一次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从天气实况和欧洲数值预报EC模式以及t639等资料中各个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中,阐明了这次高温天气过程的环流成因。结果表明:这次通辽市... 文章应用Micaps所提供的常规天气资料,对2016年7月6日~11日通辽市北部地区一次持续性高温天气过程,从天气实况和欧洲数值预报EC模式以及t639等资料中各个物理量场的诊断分析中,阐明了这次高温天气过程的环流成因。结果表明:这次通辽市北部的高温天气主要是由乌拉尔山东部脊与西伸的副热带高压合并叠加,促使地面形成热低压,加上午后太阳辐射作用,使地面迅速升温,物理量场上负涡度对应的下沉运动、散度场上的高层辐合低层辐散配置、垂直速度场的强下沉气流以及相对湿度场中的低值中心与温度场中的暖中心的高度接近,均为此次持续性高温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尔山脊 副高西进 暖舌 物理量场
下载PDF
吐鲁番地区一次强沙尘暴天气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郑乐娟 张慧琴 +1 位作者 伽帕尔.阿不都热合曼 张宏新 《新疆气象》 2002年第3期16-17,30,共3页
对2001年4月7~8日发生在吐鲁番地区的强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天气成因分析。分析表明,此次天气是由乌拉尔山南下的强冷空气沿偏北路径引发的。前期持续增温和槽前暖平流为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高空槽前强烈的正涡度平流... 对2001年4月7~8日发生在吐鲁番地区的强沙尘暴天气进行了天气成因分析。分析表明,此次天气是由乌拉尔山南下的强冷空气沿偏北路径引发的。前期持续增温和槽前暖平流为沙尘暴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热力条件;高空槽前强烈的正涡度平流为沙尘暴天气提供了动力条件;干暖舌的形成和维持对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强弱及持续有较好的指示性;高空急流的振荡合并导致对流层中、下层锋区加强和大气层结不稳定,为沙尘暴天气的产生提供了有利的大尺度环流背景;吐鲁番盆地特殊的地形,为沙尘暴天气的形成和加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盆地土质疏松、含沙量大、植被稀少的地表则为沙尘暴天气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地理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鲁番地区 强沙尘暴天气分析 暖舌 高空急流 热力条件 动力条件
下载PDF
黔南初春暴雨初探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先林 《贵州气象》 1995年第1期9-10,共2页
本文从初春暴雨的降水事实着手,对黔南30多年来的初春暴雨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发现黔南初春暴雨有其共同的环流特征和影响系统,而且属于冷锋低槽暴雨类,并在夜间的几小时内完成。黔南初春暴雨分为锋前暴雨和锋后暴雨。二者条件要求各... 本文从初春暴雨的降水事实着手,对黔南30多年来的初春暴雨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发现黔南初春暴雨有其共同的环流特征和影响系统,而且属于冷锋低槽暴雨类,并在夜间的几小时内完成。黔南初春暴雨分为锋前暴雨和锋后暴雨。二者条件要求各异,然而,二者锋面上都有完整的气旋波,并有西部小槽迭加到锋面上,这几乎是初春暴雨的必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 气旋波 地面倒槽 暖舌
下载PDF
陇南两次局地雹暴分析
8
作者 张永康 《干旱气象》 1993年第2期13-,35,共2页
通过对陇南两次局地雹暴的分析,得出地形作用、热力条件是产生陇南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局地雹暴 地形差异 暖舌
下载PDF
豫东一次超级单体风暴造成的强对流天气分析
9
作者 闵晓桐 李梦园 +1 位作者 郝笑 杜天宇 《广东气象》 2021年第1期33-36,41,共5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区域站加密观测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7年8月9日河南东部地区一次典型超级单体风暴过程的环流形势、强对流天气与地面中尺度露点锋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贝湖低涡南部小槽东移发展与700 hPa...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地面区域站加密观测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7年8月9日河南东部地区一次典型超级单体风暴过程的环流形势、强对流天气与地面中尺度露点锋的关系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在贝湖低涡南部小槽东移发展与700 hPa前倾槽的形势下,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尤其是中尺度露点锋为该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提供了有利的触发条件,雷达回波表现出在中尺度露点锋上有多个对流单体的初生、发展、合并形成超级单体,并沿着地面中尺度露点锋发展、移动。该次过程中的中尺度露点锋与我国常见的露点锋不同,其并非暖湿空气活跃北上后与干冷空气形成的干湿不连续,而是来自西侧和北侧的干暖空气为主导气流形成的干湿对比;天气发生前期伸出的干暖舌,对强对流的触发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气学 超级单体风暴 雷暴大风 触发机制 中尺度露点锋 暖舌 豫东
下载PDF
浅谈延安地区的冰雹天气预报
10
作者 孙公社 《陕西气象》 1991年第2期19-20,共2页
冰雹天气是一种尺度很小、生命史很短的突发性强对流天气.预报的难度较大,用产生冰雹天气的天气学有关理论知识,结合雷雨顺《能量天气学》中的"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是发生在极地气团的变性气团中,低层能级一般大多是在48℃——60℃&qu... 冰雹天气是一种尺度很小、生命史很短的突发性强对流天气.预报的难度较大,用产生冰雹天气的天气学有关理论知识,结合雷雨顺《能量天气学》中的"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是发生在极地气团的变性气团中,低层能级一般大多是在48℃——60℃"的观点,做为预报冰雹天气的思路.通过实际摸索,总结、归纳出下述三种预报我区冰雹天气的经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雹天气 强对流天气 变性气团 锋区 对流不稳定 延安地区 冷涡 中低空 极地气团 暖舌
下载PDF
2017年6月11日-12日忻州市一次强对流天气分析
11
作者 郭卫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19年第6期58-58,60,共2页
本文利用实况探测资料、卫星产品,对2017年6月11-12日发生在忻州市的强对流天气,从环流背景和中尺度特征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横槽南压、低层暖舌、热力不稳定、动力抬升以及较厚的湿层是本次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条件;SI<0、假相当... 本文利用实况探测资料、卫星产品,对2017年6月11-12日发生在忻州市的强对流天气,从环流背景和中尺度特征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横槽南压、低层暖舌、热力不稳定、动力抬升以及较厚的湿层是本次强对流天气的触发条件;SI<0、假相当位温等值线密集带和大值区低层辐合大值区重叠的区域是强对流天气多发区;强对流天气经常发生在副高外围及切变线附近不断生成的对流云团边缘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横槽 低层暖舌 中尺度特征 垂直速度 散度场 假相当位温
下载PDF
新疆喀什地区一次强沙尘天气的成因分析
12
作者 姜爱红 《新疆农垦科技》 2013年第10期44-45,共2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及数值预报物理量场.对2013年4月16-18日发生在喀什地区的一次强沙尘天气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此次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受乌拉尔山高压脊控制,强冷空气翻越帕米尔高原.由于喀什地区特...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及数值预报物理量场.对2013年4月16-18日发生在喀什地区的一次强沙尘天气的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造成此次天气的主要原因是:受乌拉尔山高压脊控制,强冷空气翻越帕米尔高原.由于喀什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为此次强沙尘天气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沙源.造成该地区的强沙天气:前期喀什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气温偏高,土质疏松。为沙尘天气的加强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和热力条件:地面热低压发展旺盛.形成北高南低的气压场形势.气压梯度增大,低空急流加强,为沙尘天气的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沙尘天气 暖舌 垂直速度
下载PDF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的某些海洋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32
13
作者 张启龙 翁学传 《海洋科学集刊》 CAS 1997年第1期31-38,共8页
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幅员广阔,是全球大洋表层温度(SST)最高的海域(Philander,1990),也是全球大气运动最主要的热源地,它的维持和变化对全球天气和气候的变化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近年来,热带西太平洋暖池已成为科学家关注的热点研究课题。
关键词 热带西太平洋 年际变化 东界 温中 均盐度 反厄尔尼诺事件 海洋学 特征分析 海域 暖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