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积极心理暗示疗法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在银屑病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四妹 欧阳洪 韩景端 《循证护理》 2024年第7期1215-1219,共5页
目的:探究积极心理暗示疗法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在银屑病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银屑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 目的:探究积极心理暗示疗法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在银屑病病人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2月—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银屑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积极心理暗示疗法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干预,比较两组病人护理干预后心理情绪、知信行水平以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病人知信行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健康状况评估量表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积极心理暗示疗法联合Teach-back健康教育用于银屑病病人的护理中,能有效帮助病人缓解因疾病带来的不良心理情绪,提升银屑病病人的知信行水平,并提升其后续生活质量,对银屑病病人的临床康复治疗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心理暗示疗法 Teach-back健康教育 银屑病 生活质量 护理
下载PDF
心理暗示疗法结合认知行为干预对抑郁症患者认知偏差及自杀意念的影响
2
作者 杨璐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第8期118-121,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疗法联合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CB...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疗法联合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抑郁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采取CBT干预,观察组加用心理暗示疗法,对比2组抑郁情绪、认知偏差、自杀意念和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认知偏差问卷(congnitive bias questionnaire,CBQ)中的抑郁-歪曲、抑郁-非歪曲、非抑郁-歪曲评分低于对照组,非抑郁-非歪曲评分高于对照组,自杀态度问卷(suicide attitude question-naire,QSA)中的自杀者态度、安乐死态度、自杀行为性质认识、自杀者家属态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 quality of life-100,WHO QOL-100)的心理、精神、环境、生理、社会关系、独立性、一般健康和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暗示疗法联合CBT能够减轻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纠正认知偏差,减轻自杀意念,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心理暗示疗法 认知行为干预 认知偏差 自杀意念
下载PDF
心理暗示疗法联合早期提肛肌训练在混合痔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3
作者 宋婀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3年第1期79-82,共4页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疗法联合早期提肛肌训练在混合痔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共纳入8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心理...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疗法联合早期提肛肌训练在混合痔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混合痔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共纳入88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接受心理暗示疗法联合早期提肛肌训练。比较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焦虑、抑郁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疼痛、焦虑、抑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心理暗示疗法联合早期提肛肌训练后,干预组患者的疼痛、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52±0.88 vs 5.12±1.09)、(10.61±1.87 vs 12.82±2.33)、(9.52±1.02 vs 11.42±1.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肛门水肿、排便困难、尿潴留和尿失禁的发生情况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暗示疗法联合早期提肛肌训练可降低混合痔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和焦虑、抑郁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暗示疗法 提肛肌训练 混合痔 术后疼痛
下载PDF
中医心理暗示疗法的来源及医疗应用 被引量:15
4
作者 佟欣 赵法政 +3 位作者 左军 宋锐 迟梦雅 佟子林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6期149-152,共4页
本文通过追溯中医心理暗示疗法的来源,结合中医心理暗示疗法在现代医疗中取得的良好疗效,提出将中医心理暗示疗法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意义,从而为更好地了解和发展中国本土心理治疗,为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供思路... 本文通过追溯中医心理暗示疗法的来源,结合中医心理暗示疗法在现代医疗中取得的良好疗效,提出将中医心理暗示疗法广泛应用于医疗实践的意义,从而为更好地了解和发展中国本土心理治疗,为现代"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心理暗示疗法 来源 医疗应用
下载PDF
心理暗示疗法在医疗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5
作者 魏清风 邢秋燕 黎明 《齐鲁护理杂志》 2014年第2期52-54,共3页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的治疗模式已经转换为生理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增大压力,...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况与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的治疗模式已经转换为生理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增大压力,许多人出现了对周围环境的不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暗示疗法 护理领域 社会医学模式 医疗 世界卫生组织 社会适应能力 健康观念 心理状况
下载PDF
多塞平及心理暗示疗法治疗胃肠神经官能症 被引量:8
6
作者 戴迟兵 周世蓉 +3 位作者 刘璇 刘翀 刘云涛 董丽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9年第4期47-47,49,共2页
目的探讨多塞平及心理暗示疗法对胃肠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胃肠神经官能症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与常规治疗、心理暗示治疗并加用多塞平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与患者常规治疗及心理暗示治疗,疗程2周,随访3... 目的探讨多塞平及心理暗示疗法对胃肠神经官能症的治疗效果。方法胃肠神经官能症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给与常规治疗、心理暗示治疗并加用多塞平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与患者常规治疗及心理暗示治疗,疗程2周,随访3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53.3%)(P<0.01)。结论多塞平及心理暗示疗法对胃肠神经官能症具有较好疗效,对于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性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塞平 心理暗示疗法 胃肠神经官能症
下载PDF
针刺结合暗示疗法治疗躯体化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9
7
作者 高霞 时国臣 郑琦 《针灸临床杂志》 2014年第5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暗示疗法治疗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加暗示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用SCL-90及临床疗效予以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暗示疗法治疗躯体化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躯体化障碍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针刺加暗示治疗,对照组30例仅采用药物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用SCL-90及临床疗效予以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CL-90总分改善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采用针刺结合暗示疗法治疗躯体化障碍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化障碍 针刺 暗示疗法
下载PDF
暗示疗法在疼痛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1
8
作者 彭淑芬 吴宏燕 吴征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53-54,共2页
关键词 暗示疗法 疼痛 护理体会
下载PDF
《内经》中的暗示疗法浅探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新义 傅文录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9-50,共2页
探讨《内经》中暗示治疗学思想 ,从暗示的作用、祝由的内涵、移精与变气以及暗示与治疗四个方面 ,分析了《内经》中的暗示治疗学术成就 ,对于当今的中医心理疗法的发展多有裨益。
关键词 《内经》 暗示疗法 祝由疗法
下载PDF
暗示疗法在小儿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高朝燕 张伟利 +1 位作者 任蓉 赵霞 《全科护理》 2012年第17期1552-1552,共1页
[目的]探讨暗示疗法在小儿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130例胃镜检查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6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暗示疗法,观察两组患儿主动配合、恐惧、恶心、操作失败情况。[结果]... [目的]探讨暗示疗法在小儿胃镜检查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130例胃镜检查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8例)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62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辅以暗示疗法,观察两组患儿主动配合、恐惧、恶心、操作失败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主动配合率高于对照组,恐惧、恶心及操作失败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胃镜诊疗过程中运用暗示疗法能明显消除患儿恐惧情绪,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减轻患儿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暗示疗法 胃镜
下载PDF
针刺结合暗示疗法改善癔症性肢体瘫痪患者的肌力 被引量:2
11
作者 安宝珍 张桂芳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5期3497-3497,共1页
癔症作为一种精神性疾病,常表现为急性的、短暂的精神障碍及躯体障碍,包括感觉、运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目前疗法很多,但效果各异。采用针刺方法治疗癔症性瘫痪,能显著改善其肢体瘫痪症状。
关键词 癔症 肢体瘫痪 肌力 针刺疗法 暗示疗法
下载PDF
暗示疗法在意识障碍病人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银优 陶艳玲 陈娟慧 《全科护理》 2017年第9期1082-1084,共3页
[目的]探讨暗示疗法在意识障碍病人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78例需要留置胃管的意识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置管方法,实验组病人在留置胃管前、留置胃管中及置管后配合暗示疗法进行操作。... [目的]探讨暗示疗法在意识障碍病人留置胃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78例需要留置胃管的意识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的置管方法,实验组病人在留置胃管前、留置胃管中及置管后配合暗示疗法进行操作。对比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前后病人脉率的变化及家属对护士操作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人一次置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置管前后脉率的变化程度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对实验组护士操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暗示疗法能明显提高意识障碍病人一次置入胃管的成功率,减少病人对外界刺激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家属对护士操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示疗法 意识障碍 留置胃管 护理
下载PDF
针刺联合暗示疗法治疗癔病性失音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周光涛 杨翊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102-103,共2页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暗示疗法治疗癔病性失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癔病性失音患者采用针刺联合暗示疗法治疗.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治愈27例,好转5例,治愈率为84.4%;治疗次数:治疗1次18例,≥2次12例,20次2例.结论 针刺联合暗示疗法治... 目的 探讨针刺联合暗示疗法治疗癔病性失音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2例癔病性失音患者采用针刺联合暗示疗法治疗.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治愈27例,好转5例,治愈率为84.4%;治疗次数:治疗1次18例,≥2次12例,20次2例.结论 针刺联合暗示疗法治疗癔病性失音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癔病 癔病性失音 针灸 暗示疗法 针刺疗法
下载PDF
正性暗示疗法在肾移植术后早期的应用 被引量:20
14
作者 黄秀英 《护理学杂志(综合版)》 2002年第4期291-293,共3页
目的探讨正性暗示疗法在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对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将 10 8例肾移植病人按入院顺序奇偶数分为对照组 (5 6例 )和观察组 (5 2例 )。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正性暗示疗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 目的探讨正性暗示疗法在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对病人心理的影响。方法将 10 8例肾移植病人按入院顺序奇偶数分为对照组 (5 6例 )和观察组 (5 2例 )。术后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采用正性暗示疗法。应用焦虑自评量表 (SAS)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测评两组病人的心理状态及病人 BP,血 Cr、BU N。结果术后 2、4、8周两组 SAS、SDS阳性例数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 P<0 .0 5 ) ;术后 2、4、8周两组 BP、血 Cr、BU N正常例数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均 P<0 .0 5 )。结论正性暗示疗法在肾移植术后早期应用可有效稳定病情、促进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移植 正性暗示疗法 护理 治疗 术后 早期心理疗法
下载PDF
32例青少年癔症性黑蒙眼病的暗示疗法与护理干预 被引量:3
15
作者 周丽仙 方芳 《全科护理》 2016年第30期3193-3194,共2页
[目的]探讨暗示疗法与护理干预对青少年癔症性黑蒙眼病的效果。[方法]对32例青少年癔症性黑蒙眼病病人进行暗示疗法与治疗前、治疗后的护理干预分析。[结果]26例病人经治疗后视力恢复正常,4例1个月内复发,但经过巩固治疗后视力恢复,2例... [目的]探讨暗示疗法与护理干预对青少年癔症性黑蒙眼病的效果。[方法]对32例青少年癔症性黑蒙眼病病人进行暗示疗法与治疗前、治疗后的护理干预分析。[结果]26例病人经治疗后视力恢复正常,4例1个月内复发,但经过巩固治疗后视力恢复,2例半年内复发3次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法,电话随访,1年后未见复发。[结论]青少年癔症性黑蒙眼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运用暗示疗法与心理护理干预方法简单易行,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癔症性黑蒙 暗示疗法 护理干预
下载PDF
心理暗示疗法在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冀敏 于雅婷 《齐鲁护理杂志》 2020年第16期74-76,共3页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疗法在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8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暗示疗法;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视觉模拟... 目的:探讨心理暗示疗法在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88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心理暗示疗法;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症状管理自我效能、疾病共性管理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总分高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简明调查表(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暗示疗法应用于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减轻疼痛程度,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暗示疗法 关节置换术 焦虑 抑郁 疼痛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正性暗示疗法在儿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邢娜 么会荣 曹宁 《吉林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94-195,共2页
关键词 正性暗示疗法 儿科 健康教育
下载PDF
情志疗法结合暗示疗法在不孕症中应用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飞雁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9年第14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情志疗法结合暗示疗法在治疗功能性不孕症中的疗效。方法惠州市中医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女性功能性不孕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叶酸、维生素E安慰疗法同时辅予情志疗法结合暗示疗法,对照组... 目的探讨情志疗法结合暗示疗法在治疗功能性不孕症中的疗效。方法惠州市中医医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女性功能性不孕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给予叶酸、维生素E安慰疗法同时辅予情志疗法结合暗示疗法,对照组单纯给予叶酸、维生素E安慰疗法,对两组患者受孕率、治疗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组的受孕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能在较短的治疗时间内获得高的受孕机率。结论不孕症治疗辅予情志疗法结合暗示疗法能显著提高受孕机率,在较短的治疗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受孕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志疗法 暗示疗法 不孕症 疗效分析
下载PDF
暗示疗法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对癌痛病人止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顾燕飞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2年第2期333-334,共2页
[目的]探讨暗示疗法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对癌痛病人止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评估法对癌症病人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将89例重度癌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实验组应用暗示疗法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 [目的]探讨暗示疗法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对癌痛病人止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数字评估法对癌症病人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将89例重度癌痛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使用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实验组应用暗示疗法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对两组病人治疗后疼痛程度进行再评估。[结果]实验组较对照组止痛显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暗示疗法联合硫酸吗啡缓释片治疗重度癌痛较单纯硫酸吗啡缓释片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疼痛 暗示疗法 硫酸吗啡缓释片 止痛
下载PDF
暗示疗法在外科留置胃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梅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35期255-256,共2页
目的探讨暗示疗法在外科留置胃管中的效果。方法 136例需要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置管护理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留置胃管前、留置胃管中及置管后进行有效的暗示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 目的探讨暗示疗法在外科留置胃管中的效果。方法 136例需要留置胃管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置管护理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留置胃管前、留置胃管中及置管后进行有效的暗示疗法。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插管后的焦虑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患者留置胃管前、留置胃管中及置管后进行有效的暗示疗法,能明显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减轻焦虑,增加舒适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暗示疗法 留置胃管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