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暗翅筒天牛的形态特征及危害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建强 吴开明 +3 位作者 陈家莲 周志斌 左绍华 巫义全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42-146,共5页
描述了暗翅筒天牛的形态特征及雌雄外生殖器特征。成虫取食桑叶叶脉,产卵时咬食危害枝条端部,幼虫蛀食枝条。亦危害构树、黄桷树、无花果、野梨、苎麻、长叶水麻。暗翅筒天牛危害桑树造成严重的产叶量损失,其被害枝产叶量损失率达41... 描述了暗翅筒天牛的形态特征及雌雄外生殖器特征。成虫取食桑叶叶脉,产卵时咬食危害枝条端部,幼虫蛀食枝条。亦危害构树、黄桷树、无花果、野梨、苎麻、长叶水麻。暗翅筒天牛危害桑树造成严重的产叶量损失,其被害枝产叶量损失率达41.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牛 形态特征 桑树 危害特性
下载PDF
暗翅筒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空间格局 被引量:2
2
作者 张建强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3-356,共4页
暗翅筒天牛在四川和重庆 1年发生 1代 ,以老熟幼虫越冬。成虫发生于 4月下旬至 7月上旬 ,补充营养取食桑树等植物的叶脉 ,产卵于桑树等植物的新梢端部 ,卵期为 8d ,孵化的幼虫依靠蛀食桑树枝条获得营养 ,先向上蛀食产卵槽上部的枝条 ,... 暗翅筒天牛在四川和重庆 1年发生 1代 ,以老熟幼虫越冬。成虫发生于 4月下旬至 7月上旬 ,补充营养取食桑树等植物的叶脉 ,产卵于桑树等植物的新梢端部 ,卵期为 8d ,孵化的幼虫依靠蛀食桑树枝条获得营养 ,先向上蛀食产卵槽上部的枝条 ,至一定距离后再调头向下蛀食产卵槽以下的枝条 ,且在向下蛀食过程中多次调头向上蛀食侧枝 ,幼虫期长达 180d ,至翌年 4月化蛹 ,蛹期为 16d。在幼虫期常有污翅姬蜂寄生于体内 ,其寄生率达 3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特性 空间格局 天牛 桑树害虫 生活史 习性 孵化率
下载PDF
日照计测量误差探讨 被引量:19
3
作者 张纬敏 谭月香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7-19,共3页
通过对聚焦式日照计、暗筒式日照计与直射表测日照 ,进行对比观测与测试。得出聚焦式日照计阈值为 1 2 0 W· m- 2左右 ,WMO定为 IRSR(暂定标准日照计 )是正确的。暗筒式日照计记录比它偏少 5 %左右 ,主要差在日出、日落时段 ,基本... 通过对聚焦式日照计、暗筒式日照计与直射表测日照 ,进行对比观测与测试。得出聚焦式日照计阈值为 1 2 0 W· m- 2左右 ,WMO定为 IRSR(暂定标准日照计 )是正确的。暗筒式日照计记录比它偏少 5 %左右 ,主要差在日出、日落时段 ,基本满足业务使用。直射表做为检定日照阈值的标准器 ,如用做日照的传感器 ,必须克服其跟踪太阳的偏差 ,否则准确度很难达到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日照计 暗筒日照计 日照计 测量误差
下载PDF
管氏肿腿蜂防治催吐萝芙木黑尾暗翅筒天牛研究初报 被引量:5
4
作者 张丽霞 彭建明 +1 位作者 陈君 彭朝忠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964-966,共3页
目的:探讨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催吐萝芙木黑尾暗翅筒天牛的可行性,为应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该虫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寄生试验、模拟田间试验和田间放蜂试验研究管氏肿腿蜂对黑尾暗翅筒天牛的寄生性。结果:室内以2∶1的蜂虫... 目的:探讨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催吐萝芙木黑尾暗翅筒天牛的可行性,为应用生物防治手段控制该虫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室内寄生试验、模拟田间试验和田间放蜂试验研究管氏肿腿蜂对黑尾暗翅筒天牛的寄生性。结果:室内以2∶1的蜂虫比接蜂,管氏肿腿蜂寄生率最高;3龄幼虫寄生率达87.50%;模拟田间试验肿腿蜂寄生率达70.70%;田间放蜂肿腿蜂寄生率达21.82%。结论:管氏肿腿蜂能够寄生黑尾暗翅筒天牛幼虫,在云南的萝芙木种植基地,由于环境潮湿、天敌蚂蚁干扰等因素,必需加大放蜂量才能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氏肿腿蜂 黑尾天牛 催吐萝芙木 生物防治
原文传递
如何防止日照计进水
5
作者 王晋 《河南气象》 2002年第4期46-46,共1页
关键词 日照计 雨水 暗筒 日照纸 白天
下载PDF
涪陵地区桑树病虫为害现状调查及成灾病虫发生规律研究
6
作者 吴开明 张建强 +2 位作者 许恩远 唐万成 邵春明 《蚕学通讯》 1994年第4期18-23,26,共7页
涪陵地区地处下川东,东邻万县、西靠重庆、南彼黔江,北接达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夏热,夏秋少雨,伏旱严重,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全区五县(市)绝大部分地方适宜发展蚕桑生产.但是随着栽桑密度的增加,地理起幅变化的复杂性,不同栽桑形式... 涪陵地区地处下川东,东邻万县、西靠重庆、南彼黔江,北接达县,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冬暖夏热,夏秋少雨,伏旱严重,气候垂直变化明显,全区五县(市)绝大部分地方适宜发展蚕桑生产.但是随着栽桑密度的增加,地理起幅变化的复杂性,不同栽桑形式构成的生态多样性以及其它经济林木品种繁多,致使桑病虫种类增多,为害加重,造成桑树产叶量降低,桑叶质量差,严重阻碍了“三高”蚕业的发展.为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为害率 涪陵地区 为害现状 病虫发生规律 云斑天牛 桑树病虫 桑天牛 天牛 虫口密度 食叶性害虫
下载PDF
安徽省天牛科二新记录种
7
作者 徐钦 李文博 +2 位作者 刘乃一 尹若春 方杰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73-74,共2页
报道了在安徽省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两种天牛科(Cerambycidae)安徽省新记录种:黑胫筒天牛(Oberea diversipes)和暗翅筒天牛(Oberea fuscipennis)。并对其形态特征和分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关键词 天牛科 黑胫天牛 天牛 新记录 安徽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