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解读暴力世界——揭开《一九八六年》的面纱
1
作者 董颖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0-21,共2页
通过对作品《一九八六年》的分析,揭示余华笔下的暴力世界及其缘由,解读暴力背后的隐喻世界和人生关怀。
关键词 余华 暴力世界 隐喻世界 人生关怀
下载PDF
媒介暴力研究的多重视角 被引量:12
2
作者 石义彬 张卓 《湖北社会科学》 2004年第12期116-119,共4页
媒介暴力对受众行为与态度的影响日益显著,媒介暴力表述方式日趋多样化,媒介的暴力呈现与现实生活的暴力图景之联系也日益复杂。从受众与效果层面分析媒介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关联,从内容层面分析影像时代媒介暴力的多种表达,从控制层面分... 媒介暴力对受众行为与态度的影响日益显著,媒介暴力表述方式日趋多样化,媒介的暴力呈现与现实生活的暴力图景之联系也日益复杂。从受众与效果层面分析媒介暴力与攻击行为的关联,从内容层面分析影像时代媒介暴力的多种表达,从控制层面分析“暴力世界”的双重建构可以从多重视角勾勒媒介暴力研究的图景,梳理媒介暴力研究的相关论争,以便寻求媒介暴力研究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媒介暴力 攻击行为 合理暴力 暴力世界
下载PDF
中国“职场性骚扰”概念的辨析——以《关于消除劳动世界中的暴力和骚扰的公约》为参照
3
作者 段国娇 《反歧视评论》 2023年第1期290-311,共22页
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消除劳动世界中的暴力和骚扰的公约》等国际和区域文件指出职场性骚扰是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与歧视,是对平等就业权和劳动者人格尊严的侵犯。从这一认识出发,应同时将侵害个人尊严和就业歧视作为防治职场性骚扰的依据... 国际劳工组织《关于消除劳动世界中的暴力和骚扰的公约》等国际和区域文件指出职场性骚扰是基于社会性别的暴力与歧视,是对平等就业权和劳动者人格尊严的侵犯。从这一认识出发,应同时将侵害个人尊严和就业歧视作为防治职场性骚扰的依据。中国《民法典》第1010条对性骚扰提供了民事救济,但单位责任仍不明晰。目前解决这一问题比较好的方式是修订《劳动法》来详细规定单位责任。同时,《劳动法》中被保护者“劳动者”和义务主体“用人单位”的范围也应参照《关于消除劳动世界中的暴力和骚扰的公约》中“被保护者”的范围和“劳动世界”的概念进行相应的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于消除劳动世界中的暴力和骚扰的公约》 职场性骚扰 性别平等
原文传递
民族心理学视野中的和平社会范式研究
4
作者 费玮 巩伟 刘邦春 《教师》 2013年第20期126-128,共3页
本文从民族心理学的视角考察了世界上不同和平社会的“用和平方式达到和平”的情况,以此反对“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和平社会具有相同的特点:持有非暴力的世界观,如信仰和谐、不抵抗、保持思想和心灵的纯洁;持有相互尊重的价值观... 本文从民族心理学的视角考察了世界上不同和平社会的“用和平方式达到和平”的情况,以此反对“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和平社会具有相同的特点:持有非暴力的世界观,如信仰和谐、不抵抗、保持思想和心灵的纯洁;持有相互尊重的价值观,如尊重女性、尊重个人和淡化领导的角色等;持有非暴力的家庭教育观,如从不严重体罚孩子、父母为儿童树立榜样、对儿童暴力倾向的疏导。这些研究表明:人类具有约束暴力的能力,和平信仰需要落实到行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心理学 和平社会 暴力世界 尊重的价值观 家庭教育观
下载PDF
以和平的名义让孩子们在一起——跨文化校际协作学习交流活动 被引量:4
5
作者 吴秉健 游陆莲 《信息技术教育》 2005年第3期48-50,共3页
关键词 远程学习 远程虚拟协作式学习 网络教学 “2001—2010世界儿童远离暴力的国际和平文化年”
下载PDF
未终之战——评格瓦特《战败者: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的革命与暴力,1917—1923》
6
作者 尹仪明 《近现代国际关系史研究》 2019年第2期370-381,共12页
对于胜利者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18年11月11日;而对于战败者来说,战争的结束却意味着另一场暴力灾难的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不仅在于战场,动荡的局面以革命、屠杀和军事冲突等形式一直延续到战后,在广为人所忽略的战败国... 对于胜利者来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于1918年11月11日;而对于战败者来说,战争的结束却意味着另一场暴力灾难的开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不仅在于战场,动荡的局面以革命、屠杀和军事冲突等形式一直延续到战后,在广为人所忽略的战败国家及地区,这样的暴力活动造成了数百万人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次世界大战 《战败者:两次世界大战间欧洲的革命与暴力 1917—1923》 第一次世界大战 巴黎和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