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真理、良知与爱——甘地非暴力主义的形上学基础
1
作者 王楷 《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 2023年第6期45-61,共17页
甘地的非暴力主义首先是一种伦理思想,其次才是一种政治思想。非暴力不是仅仅以理智推理为根据的行为规则,对其形上学基础的分析表明:一个人为什么要成为道德的,亦即为什么要选择非暴力的生活方式,与其看待人类存在的方式密切相关。甘... 甘地的非暴力主义首先是一种伦理思想,其次才是一种政治思想。非暴力不是仅仅以理智推理为根据的行为规则,对其形上学基础的分析表明:一个人为什么要成为道德的,亦即为什么要选择非暴力的生活方式,与其看待人类存在的方式密切相关。甘地相信人类在本质上的一体,所有人都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因此,你对别人的行为也正是你对自己的行为。于是,甘地非暴力主义的形上学基础呈现为这样一种自我实现理论:(1)自我实现预设了对真理的寻求;(2)对真理的最终分析表明,人类是一个整体;(3)伤害自我将使完全的自我实现成为不可能;(4)伤害他人就是伤害自我;(5)伤害他人将使完全的自我实现成为不可能。不伤害他人,亦即非暴力,在根本的意义上并非来自外在的要求,而是根源于内在的自我实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地 暴力主义 真理 良知
下载PDF
智媒时代网络暴力主义话语的生成机理与治理策略 被引量:4
2
作者 严丹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0-77,共8页
智媒时代,网络话语与智能技术的糅合促使网络暴力发生嬗变并走向网络暴力主义。网络暴力主义及其风险的生成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要对网络暴力主义进行有效治理,就必须摆脱自由主义、技术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局限,在深入分析其话语要素、... 智媒时代,网络话语与智能技术的糅合促使网络暴力发生嬗变并走向网络暴力主义。网络暴力主义及其风险的生成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要对网络暴力主义进行有效治理,就必须摆脱自由主义、技术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局限,在深入分析其话语要素、话语生成、运行逻辑及实施策略的基础上,明晰网络暴力主义聚合的风险因素。同时,应立足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进行风险审视,坚持立体综合防治方针,全要素、多角度、多渠道地综合施策,推动我国网络暴力主义的风险预防与治理现代化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暴力主义 话语风险 风险治理 智媒时代
下载PDF
甘地非暴力主义评价问题再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柴俊青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79-81,共3页
印度民族独立自主地位的获得,是国内外多种因素促成的,就印度国内来说,则是以印度人民革命暴力为主导的合力促成的结果。作为政策手段的非暴力主义在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更多是负面的,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影响了印度人民以... 印度民族独立自主地位的获得,是国内外多种因素促成的,就印度国内来说,则是以印度人民革命暴力为主导的合力促成的结果。作为政策手段的非暴力主义在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中所起的作用更多是负面的,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影响了印度人民以革命暴力争取民族解放的进程。而作为一种社会生活原则和宗教哲学信仰,非暴力主义对于人类和谐的理想社会的建设无疑具有永恒的道德和文化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地 暴力主义 暴力 印度
下载PDF
印度教“非暴力主义”对“全球伦理”的构建作用
4
作者 欧东明 《南亚研究季刊》 CSSCI 2011年第2期89-93,114,共5页
为了从信仰与道德的层面化解道德沉沦、宗教冲突和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难题,由基督教神学界发起的"全球伦理运动"提出了分别出自基督教传统和儒家传统的有关"道德金律"的积极和消极的表述。在本文看来,"道德金律&... 为了从信仰与道德的层面化解道德沉沦、宗教冲突和环境恶化等世界性难题,由基督教神学界发起的"全球伦理运动"提出了分别出自基督教传统和儒家传统的有关"道德金律"的积极和消极的表述。在本文看来,"道德金律"的形式化表述在逻辑上并非充分完备,而具有实质性内容的非暴力主义当可与"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和"爱人如己"的道德律令鼎足而立,使形成中的全球基本伦理更加坚实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教 全球伦理 暴力主义
下载PDF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南洋”殖民“暴力主义”镜像窥探
5
作者 罗克凌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4期116-120,共5页
在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南洋"殖民主义者形象描写中,西方殖民者包括日本侵略者对"南洋"的入侵统治是建立在无可计数"南洋"当地人民以及底层移民阶层水深火热、痛不欲生的生活处境上的,而这种绝端痛苦生活... 在中国现代作家笔下的"南洋"殖民主义者形象描写中,西方殖民者包括日本侵略者对"南洋"的入侵统治是建立在无可计数"南洋"当地人民以及底层移民阶层水深火热、痛不欲生的生活处境上的,而这种绝端痛苦生活处境的形成多半与殖民者的"暴力主义"统治息息相关。其暴力手段主要涵含以下三种暴力形态:一,经济暴力;二,军事暴力;三,人道暴力。中国现代作家笔下"南洋"殖民者的暴力主义镜像,揭示出了其复杂多样的"南洋"人物形象描写之文学面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作家 “南洋” 殖民 暴力主义 镜像
下载PDF
非暴力主义与“和”谐文化
6
作者 王旭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0年第6期5-7,共3页
中印文化是基本同质的东方多元文化,它们对"和而不同"与"多样性统一",对"和谐社会"与"天下一家"和"非暴力主义"等价值诉求的强调,为两国关系在二十一世纪的文明对话与和谐相处提供... 中印文化是基本同质的东方多元文化,它们对"和而不同"与"多样性统一",对"和谐社会"与"天下一家"和"非暴力主义"等价值诉求的强调,为两国关系在二十一世纪的文明对话与和谐相处提供了新的选择思维模式,且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印文化 暴力主义 和谐文化 价值导向
下载PDF
人性与兽性的典型——甘地非暴力主义与国际恐怖主义之比较
7
作者 骆娴梅 《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3期69-72,共4页
甘地的非暴力主义与当代国际恐怖主义都含有民族主义性质和带有宗教色彩;但在道德伦理上却具有爱与恨、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的天壤之别。
关键词 甘地 暴力主义 国际恐怖主义 人性
下载PDF
论印度的苦感文化与甘地的非暴力主义
8
作者 王孟懿 陆文林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49-52,48,共5页
甘地的非暴力学说深刻体现了苦感文化的精神,苦感文化成为其理论源泉及实践动力。甘地正是深受印度传统苦感文化的影响和感染,在殖民主义强大的暴力机器镇压之下,却能安详地坐在纺车前,深思印度的前途和出路。无论是在甘地的衣着、生活... 甘地的非暴力学说深刻体现了苦感文化的精神,苦感文化成为其理论源泉及实践动力。甘地正是深受印度传统苦感文化的影响和感染,在殖民主义强大的暴力机器镇压之下,却能安详地坐在纺车前,深思印度的前途和出路。无论是在甘地的衣着、生活上,还是在他的非暴力主义学说和非暴力不合作运动中,都秉承着印度苦感文化的精神,也对印度苦感文化和印度的独立作出了贡献。因此,他不但是苦感文化的集大成者,将苦感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而且也被尊为印度的国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感文化 甘地 暴力主义
下载PDF
构成人类共同生活的全部学问的拱顶——非暴力主义
9
作者 张志军 《社会科学论坛》 2006年第12期149-152,共4页
关键词 暴力主义 共同生活 人类 反殖民主义 反种族主义 学问 世界范围 政治思想
下载PDF
浅谈甘地非暴力主义的宗教性与民族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义中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4期43-46,共4页
浅谈甘地非暴力主义的宗教性与民族性李义中甘地自称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发现了“非暴力*。真理是目的,“非暴力”则是达成目的的手段。从南非时代起,真理和非暴力这两大精神武器,经由甘地的倡导运用,在印度发扬光大,终至于对整... 浅谈甘地非暴力主义的宗教性与民族性李义中甘地自称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发现了“非暴力*。真理是目的,“非暴力”则是达成目的的手段。从南非时代起,真理和非暴力这两大精神武器,经由甘地的倡导运用,在印度发扬光大,终至于对整个世界产生巨大影响。甘地的名字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主义 宗教性 爱的宗教 印度教 宗教精神 南非时代 精神力量 民族主义 “爱” 基督教
下载PDF
略论甘地“非暴力主义”的渊源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春龙 《洛阳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第6期80-82,共3页
关键词 甘地主义 "非暴力主义" 印度 宗教文化 民族运动 政治 经济 社会交往
全文增补中
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及其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朱明忠 《南亚研究》 CSSCI 2002年第2期38-44,66,共8页
关键词 甘地 暴力主义 政治哲学 政治思想 人道主义 民族运动
原文传递
论甘地的非暴力主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汤宜庄 《南亚研究》 1987年第3期33-39,71+4,共9页
1985年冬,我国南亚学界聚会于南京,对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发表不少见解。有的专家认为,这种斗争方式是符合印度国情的,甚至是印度当时争取民族独立的最佳手段。的确,在甘地生前,各国学者中也有不少人以为印度没有使用暴力便赢得了独立。这... 1985年冬,我国南亚学界聚会于南京,对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发表不少见解。有的专家认为,这种斗争方式是符合印度国情的,甚至是印度当时争取民族独立的最佳手段。的确,在甘地生前,各国学者中也有不少人以为印度没有使用暴力便赢得了独立。这种看法是值得商榷的。一非暴力主义的内涵我们可以接受民族解放存在着两条不同性质的道路——暴力革命和和平改良道路的观点,但是甘地的非暴力主义决不等同于后一条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主义 暴力抵抗 国大党 印度教 民族解放 民族独立 殖民统治 反抗 暴力不合作运动 第二次世界大战
原文传递
对非暴力主义应基本肯定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一平 《世界历史》 1981年第3期78-80,共3页
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是现代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在印度历史上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应给予基本肯定。但过去的有关论著大都基本上予以否定,其主要理由是:“甘地鼓吹的‘非暴力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代表着民族解... 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是现代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指导思想。它在印度历史上起过一定的进步作用,应给予基本肯定。但过去的有关论著大都基本上予以否定,其主要理由是:“甘地鼓吹的‘非暴力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关于暴力革命的学说,代表着民族解放运动中两条完全对立的道路。”“所谓非暴力实质上就是放弃斗争”,它“阻碍了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是一条极其有害的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主义 民族解放运动 印度 暴力革命 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 暴力不合作运动 指导思想 恩格斯 社会革命
原文传递
非暴力主义与世界和平论
15
作者 曾琦云 《法音》 北大核心 1995年第9期8-10,共3页
非暴力主义与世界和平论曾琦云中国号称礼义之邦,中国文化无处不表现出非暴力主义的精神。儒家提倡仁义,克己复礼,屏绝霸道,崇尚王道。孟子见齐宣王,不言“齐桓、晋文之事”。儒家认为君子仁民爱物,慈心不杀,先从小事做起。《论... 非暴力主义与世界和平论曾琦云中国号称礼义之邦,中国文化无处不表现出非暴力主义的精神。儒家提倡仁义,克己复礼,屏绝霸道,崇尚王道。孟子见齐宣王,不言“齐桓、晋文之事”。儒家认为君子仁民爱物,慈心不杀,先从小事做起。《论语》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主义 世界和平 佛教界 素食主义 《楞严经》 和平与发展 武力征服 人与动物 仁民爱物 和平发展
原文传递
“东突”民族分裂主义与暴力恐怖主义滋生与蔓延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樊有辉 《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3期3-9,共7页
"东突"民族分裂主义与暴力恐怖主义滋生与蔓延的成因极其复杂。"双泛"思潮在新疆的传播和蔓延为滋生"东突"民族分裂主义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不断传入,与"东突"民... "东突"民族分裂主义与暴力恐怖主义滋生与蔓延的成因极其复杂。"双泛"思潮在新疆的传播和蔓延为滋生"东突"民族分裂主义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和精神支柱;宗教极端主义思想的不断传入,与"东突"民族分裂势力合流,使其转变为以民族分裂为目的的暴力恐怖势力;宗教管理的失控致使非法宗教活动猖獗,成为"东突"民族分裂与暴力恐怖分子不断滋生的土壤和温床;国际恐怖势力的积极扶持,使"东突"民族分裂势力迅速完成了由单纯的民族分裂势力向以民族分裂为目的的暴力恐怖势力的嬗变,并有恃无恐地从事分裂与恐怖活动;南疆部分地区相对贫困与能源资源十分丰富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被"东突"分子所利用成为新时期滋生民族分裂恐怖分子的潜在诱因;现实政策的失误与"东突"分子的频出及分裂与暴力恐怖活动高发之间有着无形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突” 民族分裂主义 暴力恐怖主义 成因分析
下载PDF
反暴力极端主义策略的梳理与思考——以澳大利亚“去极端化”为中心
17
作者 穆赤桑杰 兰迪 《铁道警察学院学报》 2019年第2期43-48,共6页
反暴力极端主义是一种强调“反激进化”的非强制性的“柔性”反恐怖策略,与目前主流的“刚性”反恐怖策略,即美国主导的“反恐战争模式”不同,该策略可以有效遏制恐怖主义的蔓延,改变促发恐怖主义的社会环境,从根源上逐渐消除恐怖主义... 反暴力极端主义是一种强调“反激进化”的非强制性的“柔性”反恐怖策略,与目前主流的“刚性”反恐怖策略,即美国主导的“反恐战争模式”不同,该策略可以有效遏制恐怖主义的蔓延,改变促发恐怖主义的社会环境,从根源上逐渐消除恐怖主义。基于严重的“内生性恐怖主义”问题,澳大利亚立足本国实际制定了一系列的反暴力极端化措施,但是存在投入不足、针对性不强与风险泛化的弊端。我国当前面临的反恐压力较大,依据我国国情,可以有选择地借鉴澳大利亚的反暴力极端主义策略的发展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极端主义 反激进化 去极端化
下载PDF
试论王造时的“新国家主义”观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雅丽 吴坤荣 《兰州学刊》 2004年第1期35-36,共2页
王造时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和政治活动家 ,是抗战时期著名的“七君子”之一 ,是活跃在中华民国时期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研究其政治思想———其有关国家的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可以加深了解 2 0世纪 2 0年代... 王造时是中国现代史上的著名的政治理论家和政治活动家 ,是抗战时期著名的“七君子”之一 ,是活跃在中华民国时期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 ,研究其政治思想———其有关国家的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 ,可以加深了解 2 0世纪 2 0年代到 4 0年代中国政治思想发展的轨迹。本文以其早期国家理论中的“新国家主义”观为研究对象。他明确指出 ,他的新国家主义就是爱国主义。他认为 ,新国家主义是与帝国主义、暴力主义、仇恨主义、无抵抗主义、顽固守旧主义及外国化主义相反的 ;与人道主义、世界主义、和平主义、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及个人主义相成的。他强调指出 :中国有实行新国家主义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造时 中国 政治理论家 新国家主义 政治思想 国家理论 爱国主义 帝国主义 暴力主义 仇恨主义 民主主义
下载PDF
联合国防止暴力极端主义的行动与挑战 被引量:1
19
作者 杨友孙 袁胜育 《国际关系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113-133,M0006,M0007,共23页
根据《防止暴力极端主义行动计划》,联合国创建、参与和协助了一系列防止暴力极端主义行动。一些地区、国家也在联合国的影响下,启动或参加了防止暴力极端主义行动,并在制定标准、能力提升、社会参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联合国... 根据《防止暴力极端主义行动计划》,联合国创建、参与和协助了一系列防止暴力极端主义行动。一些地区、国家也在联合国的影响下,启动或参加了防止暴力极端主义行动,并在制定标准、能力提升、社会参与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联合国框架下的防止暴力极端主义行动也存在着概念模糊、政治化、泛安全化、西方主导、效果评估困难等挑战。不过,由于防止暴力极端主义相比反恐具有重在预防、治本以及注重社会参与等方面的优势,今后在逐步积累经验后将可能成为主要的反恐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止暴力极端主义 联合国 反恐 预防
原文传递
我国边疆暴力恐怖活动治理问题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碧波 《理论导刊》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16,共5页
暴力恐怖主义是隐藏在黑暗丛林中的政治瘟疫。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边疆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凸显,以及境外因素的诸多影响,边疆暴力恐怖活动进入持续高发的活跃期,对民众安全与社会安宁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边疆暴力恐怖活动持续高发... 暴力恐怖主义是隐藏在黑暗丛林中的政治瘟疫。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边疆社会转型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凸显,以及境外因素的诸多影响,边疆暴力恐怖活动进入持续高发的活跃期,对民众安全与社会安宁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在边疆暴力恐怖活动持续高发与防恐反恐活动不断升级的拉锯中,边疆恐怖主义活动出现了一系列令人警惕的新的发展趋势。当前边疆暴力恐怖活动的滋生与蔓延,客观上要求我们对其展开标本兼治的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安全 暴力恐怖活动 暴力恐怖主义 防控 多元治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