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家庭暴力循环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
作者 赵幸福 张亚林 +3 位作者 付文青 周云飞 李鹤展 袁国桢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1-632,共2页
目的探讨家庭暴力循环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名社区正常对照组用社会人口学指标以及儿童期虐待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家庭躯体暴力施暴者与对照组比较,教育水... 目的探讨家庭暴力循环的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干预家庭暴力提供帮助。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56例社区家庭男性躯体施暴者和44名社区正常对照组用社会人口学指标以及儿童期虐待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家庭躯体暴力施暴者与对照组比较,教育水平较低和有较多的儿童期性虐待(P<0.05),其他因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不支持家庭暴力的循环学说。成年后是否出现家庭暴力,与其他综合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男性施暴者 儿童期虐待 暴力循环
下载PDF
双重压力和暴力循环中挣扎与苦斗的农民——读裴宜理《华北的叛乱者与革命者(1845—1945)》
2
作者 马跃 《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29-32,共4页
通过裴宜理对淮北农民生存状况的描述,我们看到,农民面临着自然环境和社会政治结构的双重压力,不得不采取通常的和特殊的生存策略,包括集体暴力的形式;但集体暴力只能引起暴力对抗和暴力循环;只有共产主义革命才改造和消除了这种暴力及... 通过裴宜理对淮北农民生存状况的描述,我们看到,农民面临着自然环境和社会政治结构的双重压力,不得不采取通常的和特殊的生存策略,包括集体暴力的形式;但集体暴力只能引起暴力对抗和暴力循环;只有共产主义革命才改造和消除了这种暴力及暴力产生的土壤,使淮北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重压力 生存策略 暴力循环 共产主义革命
下载PDF
巴以冲突,出路何在?阿里·哈利迪:暴力循环为何难解?
3
作者 曹然 《新华月报》 2023年第24期110-113,共4页
11月4日到5日间,从美国东海岸的华盛顿特区到西海岸的加州,从英国、法国到德国,支持加沙平民、反对政府援助以色列的示威游行,席卷欧美国家。华盛顿的游行组织者介绍,预计有2万到10万人参加最近的一次大规模抗议;英国伦敦警方称,走上街... 11月4日到5日间,从美国东海岸的华盛顿特区到西海岸的加州,从英国、法国到德国,支持加沙平民、反对政府援助以色列的示威游行,席卷欧美国家。华盛顿的游行组织者介绍,预计有2万到10万人参加最近的一次大规模抗议;英国伦敦警方称,走上街头的民众超过3万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以冲突 示威游行 美国东海岸 华盛顿特区 政府援助 暴力循环 以色列 组织者
原文传递
论家庭暴力案件中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的实现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瀚琰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4期39-47,共9页
由于家庭暴力发生环境的法律特征和暴力行为受害人的弱势地位,以往的证明规则难以达到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负面影响了家庭暴力事实的认定,阻碍了受害人获得司法救济。在暴力循环理论的基础上,立法吸收表见证明规则的实现方式,将家庭... 由于家庭暴力发生环境的法律特征和暴力行为受害人的弱势地位,以往的证明规则难以达到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负面影响了家庭暴力事实的认定,阻碍了受害人获得司法救济。在暴力循环理论的基础上,立法吸收表见证明规则的实现方式,将家庭暴力受害人的举证责任转变为对暴力历史这种经验事实的列举,适时地增加证据种类和证据收集主体,推动法官自由心证的形成,是受害人及时获得民事救济的重要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暴力 高度盖然性 暴力循环 经验法则 暴力历史
下载PDF
和谐校园之校园暴力问题研究
5
作者 童建奇 《商情》 2011年第44期127-127,共1页
校园暴力是一个国际性的社会问题,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校园暴力问题就十分突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校园暴力问题也开始肆虐我国。尽管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这一社会问题,并采取措施积极... 校园暴力是一个国际性的社会问题,早在上世纪七、八十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校园暴力问题就十分突出。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校园暴力问题也开始肆虐我国。尽管许多国家的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高度重视这一社会问题,并采取措施积极应对;但这么多年过去,校园暴力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善。2004年2月,云南大学发生了举国震惊的“马加爵事件”;2007年4月16日美国弗吉尼亚工学院发生了一起任人触目惊心的校园枪击事件,一名韩国学生李承熙开抢打死32名师生后饮弹自尽;2007年5月15日晚在广东省电白县第三中学一初二男生持刀捅人造成2死4伤;一系列的校园惨案再次引发社会各界对校园暴力问题的广泛关注和热烈讨论。校园暴力问题之所以难以防范和解决,在于表面上看是一种暴力行为,实际上有其更为深层次的心理和社会原因。本文从校园暴力的内外归因分析出发,深层次地探讨引发校园暴力的根源,以期找到解决这一严重社会问题的有效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因 媒介环境 暴力循环 社会学习论
下载PDF
儿童被性侵的责任完全在侵犯者
6
作者 龙迪 《祝你幸福》 2020年第5期74-74,共1页
预防儿童性侵,不仅指防止性侵事件发生,还包括制止性侵事件持续发生,减轻性侵事件给受害儿童、家庭带来的创伤,终止暴力循环,避免儿童反复受害。儿童性侵是社会生活"公领域"中的侵犯儿童权利的暴力,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道德上... 预防儿童性侵,不仅指防止性侵事件发生,还包括制止性侵事件持续发生,减轻性侵事件给受害儿童、家庭带来的创伤,终止暴力循环,避免儿童反复受害。儿童性侵是社会生活"公领域"中的侵犯儿童权利的暴力,无论在法律上,还是在道德上,性侵儿童的行为都是完全错误的!在做预防策略和专业支援服务时,必须旗帜鲜明地坚守这一价值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权利 性侵儿童 暴力循环 预防策略 性侵事件 受害儿童 侵犯者 被性侵
原文传递
论赫塔·米勒作品中动物与女性异质同构的隐喻镜像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帆 张丽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8-134,共7页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以"肉"的性政治之维,剖析动物与女性同遭物化、肢解与吞食的异质同构性命运,为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的作品敞开了新颖的阐释理据和解析视域。米勒纠缠于"描写屠杀动物的细节"和&qu... 女性主义关怀伦理学以"肉"的性政治之维,剖析动物与女性同遭物化、肢解与吞食的异质同构性命运,为研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赫塔·米勒的作品敞开了新颖的阐释理据和解析视域。米勒纠缠于"描写屠杀动物的细节"和"摹写性别暴力的场景",揭示性别压迫与动物屠戮的互渗性;受"缺席的指称对象"结构的宰制,动物和女性被强行纳入"食肉"的暴力循环,互为隐喻镜像,在受害者与施害者的双重身份转换下,权利压迫机制悄然实现了暴力的"日常化"、"无罪化",甚至"合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塔·米勒 异质同构 “缺席的指称对象”结构 暴力循环 隐喻镜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