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修文暴雨时空分布特性研究
1
作者 罗梅 张单丹 +4 位作者 任浩 杨晓萍 翁玲 杨涛 王立琳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4期96-100,105,共6页
基于修文县国家站及修文县9个国家级考核区域自动站观测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贵州修文暴雨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修文县暴雨主要发生在5~8月份,年平均日最大暴雨强度随着年代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暴雨日数... 基于修文县国家站及修文县9个国家级考核区域自动站观测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贵州修文暴雨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修文县暴雨主要发生在5~8月份,年平均日最大暴雨强度随着年代的变化是非线性的,暴雨日数与强度在季节变化上基本呈同步变化,且年平均暴雨日数在2.4~3.3 d;修文县的暴雨天气过程主要发生在东南部乡镇,且暴雨极值主要出现在西北部乡镇;研究区域夏季暴雨出现呈降低趋势且局地性十分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贡献率 暴雨日数 主成分分析 变化趋势
下载PDF
基于海陆分异视角的全球暴雨多属性时序变化及其与ENSO的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孔锋 《水利水电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6-37,共12页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多关注陆地暴雨,而对海洋暴雨及暴雨的海陆分异关注较少。基于1979—2016年ERA-Interim降水数据,采用多种统计方法,从海陆分异视角诊断全球暴雨多属性时序变化特征及其对ENSO的响应。结果表明:(1)1979—2016年全球总...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多关注陆地暴雨,而对海洋暴雨及暴雨的海陆分异关注较少。基于1979—2016年ERA-Interim降水数据,采用多种统计方法,从海陆分异视角诊断全球暴雨多属性时序变化特征及其对ENSO的响应。结果表明:(1)1979—2016年全球总体、陆地与海洋的暴雨量及暴雨量贡献率呈增加趋势;全球总体、陆地与海洋的总雨量则呈减少趋势。全球陆地总雨量表现出明显的先增加(1979—2006年)后减少(2007—2016年)的分段变化特征。全球海陆暴雨与总降雨量的对比表明,1979—2016年暴雨量在海洋和陆地均趋于增加,全球较弱强度降雨量趋于减少。(2)MK突变检验结果表明,1979—2016年全球总体、陆地与海洋的暴雨量分别于2006年、1999年和2008年发生了突变,未通过0.05显著性水平检验;全球总体、陆地与海洋的总雨量分别于1998年、2014年和1994年发生了突变,均通过了0.05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全球总体、陆地与海洋的暴雨量贡献率分别于2006年、2003年和2007年发生了突变,仅陆地与海洋的突变通过了0.05显著性水平的检验;全球海陆暴雨量与总雨量的突变年份与ENSO的暖事件年或由冷事件向暖事件转变的年份一致。(3)1979—2016年全球陆地与海洋的暴雨量与总雨量在多时间尺度上不具有一致性变化特征,反而表现出反相位或提前与滞后的位相关系。(4)相比ENSO,全球陆地(海洋)暴雨量在高能量波谱区变化提前(滞后);相比ENSO,全球陆地暴雨量在低能量波谱区变化具有一致性或提前特征,而全球海洋暴雨量相比ENSO变化则主要以提前特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暴雨 海陆分异 暴雨贡献率 时序变化 突变诊断 交叉小波变换与小波相干
下载PDF
1971—2013年大连地区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王秀萍 王烁 李潇潇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6年第3期47-52,共6页
利用1971—2013年大连地区7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大连地区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和不同等级降水贡献率的年及季节变化特征,并探讨了降水强度显著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71—2013年大连地区年平均降水... 利用1971—2013年大连地区7个气象站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分析了大连地区降水量、降水日数、降水强度和不同等级降水贡献率的年及季节变化特征,并探讨了降水强度显著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971—2013年大连地区年平均降水量呈微弱的增加趋势,春季和夏季降水量呈增加的趋势,而秋季和冬季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仅春季降水量的增加趋势显著;年和四季降水日数均呈不显著减少的趋势;年和春季降水强度呈显著增加的趋势,而其余季节降水强度变化趋势不明显。年和春季降水强度显著增加主要是由于年和春季的暴雨贡献率及暴雨日数贡献率增加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量 降水日数 降水强度 暴雨贡献率
下载PDF
中国大陆长短历时暴雨数据集(1961-2015) 被引量:1
4
作者 孔锋 《全球变化数据学报(中英文)》 2018年第3期309-315,198-204,共14页
快速城市化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多地暴雨事件频发,导致城市看海现象频频上演,给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造成了巨大损害。本文采用1961-2015年中国659个气象观测站点数据,在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对日暴雨的定义(日降雨量≥50 mm)的... 快速城市化和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全球多地暴雨事件频发,导致城市看海现象频频上演,给社会、经济等诸多方面造成了巨大损害。本文采用1961-2015年中国659个气象观测站点数据,在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对日暴雨的定义(日降雨量≥50 mm)的基础上,将持续2天及以上的暴雨事件定义为长历时暴雨;将仅持续1天的暴雨事件定义为短历时暴雨;将短历时暴雨和长历时暴雨事件总和定义为总暴雨。同时引入暴雨贡献率,将长(短)历时暴雨雨量占总暴(降)雨量的比例定义为长(短)历时暴雨雨量对总暴(降)雨雨量的贡献率;将总暴雨雨量占总降雨雨量的比例定义为总暴雨雨量对总降雨雨量的贡献率。根据变化趋势计算公式计算得到不同历时暴雨量及其贡献率数据集,并采用七大地理分区统计各分区长短历时暴雨差异。该数据集包括中国总降雨、总暴雨、短历时暴雨和长历时暴雨量及其贡献率的659个站点空间演变特征数据集(.doc和.xlsx格式);中国七大地理分区数据(.shp格式),数据量共计780 KB(压缩为一个zip文件,440 KB)。该数据集分析的科学发现已发表在《干旱区地理》2017年第40卷第2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历时暴雨 短历时暴雨 暴雨贡献率 地理分区 中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