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越剧女腔基本调原型对流派唱腔曲调影响辨 被引量:2
1
作者 周来达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0年第2期66-76,共11页
本文提出了越剧流派唱腔曲调的形成,不仅如前人所说与越剧女腔基本调等有关,而且还与女腔基本调的原型——[孟姜女调]有着极为深切关系的观点,并认为越剧流派(包括唱腔流派)的出现具有群体性。要突破和改变当前越剧声腔"太监化&qu... 本文提出了越剧流派唱腔曲调的形成,不仅如前人所说与越剧女腔基本调等有关,而且还与女腔基本调的原型——[孟姜女调]有着极为深切关系的观点,并认为越剧流派(包括唱腔流派)的出现具有群体性。要突破和改变当前越剧声腔"太监化"的局面,关键是要大力加强和全面提高剧种音乐自身的创新能力和演员的创腔能力。而要做到这一点的前提,就是要深刻认识和掌握越剧音乐的本体、本源和本质,努力遵循越剧音乐自身发展规律办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剧女腔 基本调原型 [孟姜女调] 流派唱腔曲调
下载PDF
延安新秧歌剧形式的传承与出新
2
作者 许洁 曹金 《音乐创作》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33-134,共2页
从形态呈现和唱腔曲调等方面看延安新秧歌剧如何对民间秧歌、秧歌戏加以传承、改造、出新。
关键词 秧歌 延安新秧歌剧 形态呈现 曲调唱腔
下载PDF
藏族史诗《格萨尔》说唱音乐源流初考 被引量:3
3
作者 郭晓虹 《西藏研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6-71,共6页
藏族原始信仰苯教中所包含的宗教仪轨及其艺术形式被广泛吸收运用在史诗《格萨尔》中,构成史诗唱词与说唱音乐曲调的一大特色;"十明"中"七种音品"与民族调式之间的关联,确定了《格萨尔》唱腔与调式之间的紧密关系,... 藏族原始信仰苯教中所包含的宗教仪轨及其艺术形式被广泛吸收运用在史诗《格萨尔》中,构成史诗唱词与说唱音乐曲调的一大特色;"十明"中"七种音品"与民族调式之间的关联,确定了《格萨尔》唱腔与调式之间的紧密关系,透过藏族原始宗教与艺术的遗存,认为史诗《格萨尔》说唱音乐与藏族宗教和传统音乐一脉相承,并值得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教 七种音品 《格萨尔》唱腔曲调
下载PDF
格萨尔说唱音乐个案解读——以玉树格萨尔说唱艺人演唱形态为例
4
作者 郭晓虹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113-118,共6页
格萨尔说唱音乐绚丽多姿,其民歌风格、色彩、唱腔曲调自成体系。本文以玉树格萨尔说唱艺人的演唱个案为切入点,对于音乐形态的结构、调式、曲牌做深入考察及分析。其意义在于揭示格萨尔说唱音乐的传承特征及说唱音乐的民族性与审美性。
关键词 格萨尔 说唱音乐 玉树 唱腔曲调
下载PDF
从表演实践角度浅谈苏剧的几个问题
5
作者 杨光 《戏剧之家》 2019年第36期18-19,共2页
苏剧,作为苏州市地方传统戏曲,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昆曲、评弹并称为"苏州艺坛三朵花"。苏剧的前身是苏滩,由对白南词、滩簧和昆曲合流衍变而成。苏剧的唱腔曲调特色鲜明,而从表演实践的角度审视苏剧... 苏剧,作为苏州市地方传统戏曲,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昆曲、评弹并称为"苏州艺坛三朵花"。苏剧的前身是苏滩,由对白南词、滩簧和昆曲合流衍变而成。苏剧的唱腔曲调特色鲜明,而从表演实践的角度审视苏剧与昆剧的历史关系、苏剧当代表演影响力等问题,会对发展、继承和弘扬苏剧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剧 唱腔曲调 表演
下载PDF
论黄梅戏“多祖现象”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平 时新中 《文艺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03X期100-102,共3页
黄梅戏的早期唱腔曲调主要分属于采茶戏、花鼓戏、莲花落和渔鼓道情系统,它们各自有不同的来源。安庆宿松、湖北黄梅、江西九江、南昌等地流行的采茶戏同属一类,它们由采茶歌(或采茶调)发展而来,在明末清初已经形成了一个皖、鄂、赣采... 黄梅戏的早期唱腔曲调主要分属于采茶戏、花鼓戏、莲花落和渔鼓道情系统,它们各自有不同的来源。安庆宿松、湖北黄梅、江西九江、南昌等地流行的采茶戏同属一类,它们由采茶歌(或采茶调)发展而来,在明末清初已经形成了一个皖、鄂、赣采茶戏流行圈;花鼓戏源于说唱曲艺,与花鼓、灯戏以及采茶戏等歌舞表演密切相关,对黄梅戏有相当的影响;"道情"和"莲花落"分别出于道家乐曲和佛教音乐,为早期黄梅戏艺人所吸收,并溶入黄梅戏唱腔中。不同的唱腔曲调来源表明,黄梅戏存在明显的"多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梅戏 唱腔曲调系统 多祖现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