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曲辕犁新考 被引量:4
1
作者 郝二旭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60-66,共7页
莫高窟第445窟中的曲辕犁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对其真实性和昙花一现的原因一直存在着争议,这使得敦煌曲辕犁的学术价值受到影响。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考古、文献资料,论证了敦煌曲辕犁的真实性,并探... 莫高窟第445窟中的曲辕犁在中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中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但是对其真实性和昙花一现的原因一直存在着争议,这使得敦煌曲辕犁的学术价值受到影响。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考古、文献资料,论证了敦煌曲辕犁的真实性,并探讨了它昙花一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曲辕犁
下载PDF
唐代曲辕犁的设计美学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任建军 刘福运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7-29,共3页
唐代曲辕犁在我国古代农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深远。它不仅技术上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设计精巧,造型优美。在设计上,曲辕犁实用、经济、技术高超;从美学上看,曲辕犁有着独特的造型、优美的线条和恰到好处的比例与尺度,符... 唐代曲辕犁在我国古代农具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影响深远。它不仅技术上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而且设计精巧,造型优美。在设计上,曲辕犁实用、经济、技术高超;从美学上看,曲辕犁有着独特的造型、优美的线条和恰到好处的比例与尺度,符合审美需求。在当代农具的设计中,曲辕犁仍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辕犁 关学分析 农具设计
下载PDF
《耒耜经》所述曲辕犁升降机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周昕 《古今农业》 1990年第1期49-52,共4页
《耒耜经》是中国有史以来少有的古农具专著,它所记述的犁,在中国科技史、科技志中,特别在中国农学史和中国工具史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和高度评价。《末耜经》中所记述曲辕犁的升降机构,是犁的关... 《耒耜经》是中国有史以来少有的古农具专著,它所记述的犁,在中国科技史、科技志中,特别在中国农学史和中国工具史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并受到国内外有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和高度评价。《末耜经》中所记述曲辕犁的升降机构,是犁的关键部分,也是《未耜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辕犁 耒耜经 升降机构 中国科技史 笠泽丛书 文字部分 乾符 松陵集 退之 马端临
下载PDF
耒耜之变与造物发微——“曲辕犁”中的农具造物文化管窥 被引量:1
4
作者 邓渭亮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34-136,共3页
"曲辕犁"又名"江东犁",自唐代起就广泛应用于江南地区的稻作农业,始载于唐代陆龟蒙的《耒耜经》而闻名。从器物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技术创新和造物设计,使得唐代已降的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逐渐转向长江流域。可以说&qu... "曲辕犁"又名"江东犁",自唐代起就广泛应用于江南地区的稻作农业,始载于唐代陆龟蒙的《耒耜经》而闻名。从器物的角度看,它是一种技术创新和造物设计,使得唐代已降的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逐渐转向长江流域。可以说"曲辕犁"的创造与推广,是耒耜文化形成过程中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在当代工业化的背景中,传统农具的非物质文化的当代价值得深思。本文旨在对"耒耜"的造物文化线索进行梳理,管窥其所蕴含的造物思想、符号表征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辕犁 造物设计 非物质文化
下载PDF
以曲辕犁指甲剪为例且谈基于中国传统文脉的产品设计方法
5
作者 傅淳 《设计》 2018年第24期130-131,共2页
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星宇的设计作品"曲辕犁指甲钳"为例,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出发,指出传统造物思想与现在设计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并且可以借助设计向现代人进行文化传播。曲辕犁指甲钳基于对于唐代曲辕... 以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赵星宇的设计作品"曲辕犁指甲钳"为例,从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关系出发,指出传统造物思想与现在设计理论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并且可以借助设计向现代人进行文化传播。曲辕犁指甲钳基于对于唐代曲辕犁历史价值的发掘与杠杆原理的转化,将中国的农耕文化融入现代人的审美中。基于实用目的的指甲剪创新设计,为中国目前对于传统资源的活化和应用提供了一种设计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脉 产品设计 曲辕犁指甲钳 设计方法
下载PDF
唐代曲辕犁形制演化与即时社会生产方式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谢玮 《装饰》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8-101,共4页
本文从唐代曲辕犁发展源流入手,解析曲辕犁形制演化,从改进其翻土作业装置的构造、完善碎土装置形制、替换传导动力装置、规格化调节耕作深浅的装置、改良动能牵引装置几方面进行阐释,并结合曲辕犁的动力供给、操作方式、应用范围对其... 本文从唐代曲辕犁发展源流入手,解析曲辕犁形制演化,从改进其翻土作业装置的构造、完善碎土装置形制、替换传导动力装置、规格化调节耕作深浅的装置、改良动能牵引装置几方面进行阐释,并结合曲辕犁的动力供给、操作方式、应用范围对其功能原理进行探究,继而从曲辕犁动力结构的改变和耕作方式的演化两方面梳理其形制演化与即时社会生产方式的关系,并揭示其设计思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辕犁 耕具 生产方式 设计思想
原文传递
传统农具:曲辕犁
7
作者 坛下 《乡镇论坛》 2022年第21期19-19,共1页
曲辕犁,是唐代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有别于直辕犁。因其辕曲而得名,又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也被称为“江东犁”。它的出现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 曲辕犁,是唐代时期中国劳动人民发明的耕犁,有别于直辕犁。因其辕曲而得名,又因其首先在苏州等地推广应用,也被称为“江东犁”。它的出现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曲辕犁和以前的耕犁相比,有几处重大改进。首先是将直辕、长辕改为曲辕、短辕,并在辕头安装可以自由转动的犁盘,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节省人力和牲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农具 自由转动 曲辕犁 牲畜 推广应用
原文传递
精耕细作——曲辕犁
8
《我们爱科学》 2020年第12期34-39,共6页
耒耜的出现耒耜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农具,用于翻整土地,传说,它是由神农氏发明的。在我国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中,已经有石耜或骨耜出土,说明耒耜已有七八千年的历史。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骨耜 石耜 精耕细作 神农氏 耒耜 曲辕犁 遗址
原文传递
犁田,浸种
9
作者 周华诚 《杭州(生活品质)》 2015年第5期40-40,共1页
立夏的第五天。田间:蓑衣,笠帽,一个人,一头牛。这一幕,就好像是从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在五联,牛已越来越少。我问父亲,这次能否雇到犁田佬,为我们的大田翻耕。父亲说... 立夏的第五天。田间:蓑衣,笠帽,一个人,一头牛。这一幕,就好像是从唐诗宋词里走出来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朝耕及露下,暮耕连月出。"在五联,牛已越来越少。我问父亲,这次能否雇到犁田佬,为我们的大田翻耕。父亲说,有点难。我们整个的千人大村,如今只剩了三头还是四头牛。我们这片田畈,距犁田佬的家有些远,足有三里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诗宋词 月出 斜风 三头 千人 超级杂交水稻 三里 袁隆平院士 曲辕犁 种子公司
下载PDF
敦煌文物中的农史资料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进玉 《古今农业》 1991年第2期34-39,共6页
敦煌学中的农业史料非常丰富。在石窟壁画、藏经洞遗书、历代出土文物中都有反映古代农业生产的各种资料。现分别对主要的史料作一简述。壁画中反映农业生产的画面很多,描绘在北朝至西夏各个时代壁画中,“农作图”多达近八十幅。其中大... 敦煌学中的农业史料非常丰富。在石窟壁画、藏经洞遗书、历代出土文物中都有反映古代农业生产的各种资料。现分别对主要的史料作一简述。壁画中反映农业生产的画面很多,描绘在北朝至西夏各个时代壁画中,“农作图”多达近八十幅。其中大多描绘在《弥勒经变》、《法华经变》中。《佛传故事》、《卢舍那佛》、《千手经变》等壁画中也有一些,而以《弥勒经变》的“一种七收”画面中绘出的情节最多。在各种农作图中,出现犁耕场面的就有六十余幅。综观所有农作画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华经变 农作图 千手经 敦煌学 古代农业 农业考古 敦煌地区 曲辕犁 敦煌文献
下载PDF
以历史专用教室为平台的实物教学 被引量:1
11
作者 谭道勇 《福建教育》 2016年第37期60-61,共2页
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为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要求,全面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各省级达标中学都积极设置了历史专用教室,内部配备了历史文物、文物仿制品,如历史遗址、... 根据《福建省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标准Ⅰ(试行)》,为适应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要求,全面推进普通高中教育技术装备的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各省级达标中学都积极设置了历史专用教室,内部配备了历史文物、文物仿制品,如历史遗址、重大建筑模型、古代、近代生产工具、科学仪器、交通工具模型等。其功能在于为课程内容提供教学演示和实践活动的场地,为开放式探究教学提供方便。这为历史学科展开实物教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用教室 教学演示 普通高中教育 历史文物 新课程实验 历史遗址 曲辕犁 建筑模型 筒车 秦陵兵马俑
下载PDF
如何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12
作者 文东明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19年第7期55-56,共2页
随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教师要关注的。传统的历史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低、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教学效率低。要培养有独立思想、不同见解的学生,... 随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教师要关注的。传统的历史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生的积极性低、课堂气氛沉闷、课堂教学效率低。要培养有独立思想、不同见解的学生,教师除了要逐渐完善自己,还要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历史课堂'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课堂 曲辕犁
下载PDF
唐代越州经济的发展
13
作者 孟文镛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1985年第4期12-18,共7页
唐代越州(秦汉以来称会稽郡)在前期领有今绍兴、宁波两地区,至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由于明州的建立,越州辖区缩小,仅领山阴、会稽、诸暨、上虞,郯城、永兴(萧山)、余姚七县。但越州是浙江东道(领有越、衢、婺、温、台、明、处七州)之... 唐代越州(秦汉以来称会稽郡)在前期领有今绍兴、宁波两地区,至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8年)由于明州的建立,越州辖区缩小,仅领山阴、会稽、诸暨、上虞,郯城、永兴(萧山)、余姚七县。但越州是浙江东道(领有越、衢、婺、温、台、明、处七州)之治,乃江南重镇,其经济地位冠于浙江。唐朝中期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东道 越窑 会稽 越瓷 中国青瓷史略 山阴县 鼎州 地区经济 曲辕犁 邢州
下载PDF
《河南通志稿·农具》卷浅探
14
作者 王星光 《档案管理》 1994年第6期43-44,共2页
《河南通志稿·农具》卷浅探王星光《河南通志稿》是民国年间纂修的著稿。如果以1922年原河南省政府下达的《河南重修通志局组织简章、办理细则、薪俸名单和速送县志的通知》作为这次修志活动的正式开端,而以1949年成文的... 《河南通志稿·农具》卷浅探王星光《河南通志稿》是民国年间纂修的著稿。如果以1922年原河南省政府下达的《河南重修通志局组织简章、办理细则、薪俸名单和速送县志的通知》作为这次修志活动的正式开端,而以1949年成文的《河南省通志编审委员会收支慨况报告》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通志 修志工作 民国年间 编审委员会 农业工具 王星 播种器 曲辕犁 王领 大农具
下载PDF
形象思维有助于历史教学
15
作者 李超 《贵州教育》 2007年第22期46-47,共2页
  历史是多姿多彩的,虽然已经过去,但却是真实的,虽然我们不能再去体知,但是,我们可以从文字记载、遗址和真实的文物去体会历史事件的存在.在历史教材中,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而对历史事件的过程进行了高度的浓缩,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   历史是多姿多彩的,虽然已经过去,但却是真实的,虽然我们不能再去体知,但是,我们可以从文字记载、遗址和真实的文物去体会历史事件的存在.在历史教材中,由于受到篇幅的限制而对历史事件的过程进行了高度的浓缩,许多重要的历史人物和精彩的历史事件只能一笔带过,使初学历史的学生对历史学习有枯燥无味的感觉,由此而引发厌学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教学 历史事件 形象思维 曲辕犁 学生会 楚汉之争
下载PDF
中学生历史学习兴趣培养“六法”
16
作者 韩媛光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 2013年第2X期167-167,共1页
一、创设情境,感染兴趣历史具有过去性、不可重复性,而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心切,根据这一特点,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条件,教学中我经常使用历史挂图、影视资料,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历史事件、人物等再现于屏幕上,增... 一、创设情境,感染兴趣历史具有过去性、不可重复性,而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心切,根据这一特点,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教学条件,教学中我经常使用历史挂图、影视资料,投影、多媒体课件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历史事件、人物等再现于屏幕上,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这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习 兴趣培养 记忆法 六法 历史挂图 学习方法 曲辕犁 历史事件 历史课 直观性
下载PDF
盛唐气象
17
作者 潘思敏 《初中生辅导》 2020年第7期37-40,共4页
巩固基础一、经济的繁荣1.农业:①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生产。②垦田面积不断扩大。③农业生产技术不断改进。④发明推广了重要的生产工具(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新灌溉工具——筒车)。⑤兴修水利工程。
关键词 农业生产技术 盛唐气象 生产工具 曲辕犁 水利工程 灌溉工具
下载PDF
《盛唐气象》教学设计
18
作者 耿杰 《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9年第21期17-17,共1页
一、教学目标以"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使学生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方面达到应有的效果。(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曲辕犁、筒车、唐蕃和亲、唐诗等基础知识。学会欣赏文艺作品。(2)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 一、教学目标以"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使学生在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方面达到应有的效果。(一)知识与能力(1)识记曲辕犁、筒车、唐蕃和亲、唐诗等基础知识。学会欣赏文艺作品。(2)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认识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的重要性。重视科技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辕犁 《盛唐气象》 中国古代历史 盛唐气象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动物也过劳动节
19
作者 鹿熙妍 儿茶的猫动漫工作室(图) 《奇妙博物馆》 2019年第5期36-37,共2页
亲爱的小读者,在五月,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提起'劳动',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还是各行各业辛勤工作的劳动者?告诉你,其实不光我们人会劳动,不少动物也是劳动的好手... 亲爱的小读者,在五月,我们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节日,那就是'五一'国际劳动节。提起'劳动',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各种各样的劳动工具?还是各行各业辛勤工作的劳动者?告诉你,其实不光我们人会劳动,不少动物也是劳动的好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那些和劳动有关的动物吧.农田里的'劳模'我们中国是农耕文明的代表国家。在农田里,牛可是当之无愧的'劳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辕犁 农耕文明
下载PDF
犁的史话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永平 《乡镇论坛》 1992年第10期47-47,共1页
在春耕农忙季节,田野里穿梭往来着由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其实这种新式的农业机械是近百年才从西方传到我国的,真正使用到生产上也不过四、五十年的历史。在我国农村的许多地区,使用手扶步犁驱牛法耕田的方法,至今仍很普遍,这种犁是千百... 在春耕农忙季节,田野里穿梭往来着由拖拉机牵引的铧式犁,其实这种新式的农业机械是近百年才从西方传到我国的,真正使用到生产上也不过四、五十年的历史。在我国农村的许多地区,使用手扶步犁驱牛法耕田的方法,至今仍很普遍,这种犁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发明的,经过不断改进流传下来。在犁普遍使用之前,耒(lei累)耜(si似)是主要耕具。使用耕畜牵引的犁耕,可能在商代已经发明。原始的犁可能是木制的,也有木犁身、石犁铧。大致到春秋中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忙季节 创造发明 春秋中叶 拖拉机牵引 铧式 曲辕犁 十年 绳索牵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