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常生活与城市历史街区生活性街道更新范式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昊 高晗 赵苑辰 《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 2022年第1期140-153,共14页
以空间资本化生产为特征的更新改造忽视了历史街区生活性街道的文化内核和所在地居民的主体地位,与历史街区伴生的地方生活和情感记忆在改造中几乎消失殆尽。文章从日常生活的转型研究入手,以西安三学街安居巷为例,探究空间生产与日常... 以空间资本化生产为特征的更新改造忽视了历史街区生活性街道的文化内核和所在地居民的主体地位,与历史街区伴生的地方生活和情感记忆在改造中几乎消失殆尽。文章从日常生活的转型研究入手,以西安三学街安居巷为例,探究空间生产与日常生活作用机制,揭示历史街区生活性街道异化的内在原因和外在表征,从主体共存、生活回归、风土传续与机制重塑四个方面构建历史街区生活性街道的更新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常生活 空间生产 历史街区生活性街道 更新范式 安居巷
下载PDF
转型再生:西雅图滨水区可持续更新范式及启示 被引量:3
2
作者 叶小军 徐家明 +1 位作者 雷诚 李春红 《南方建筑》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60-70,共11页
滨水区作为国内外城市的历史起源和形象窗口,面临着可持续更新和转型发展的多重挑战与困境。在众多世界名城滨水区更新实践中,美国西雅图市籍借“转型再生”为核心的更新规划实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可持续更新发展范式。通过解析西雅图... 滨水区作为国内外城市的历史起源和形象窗口,面临着可持续更新和转型发展的多重挑战与困境。在众多世界名城滨水区更新实践中,美国西雅图市籍借“转型再生”为核心的更新规划实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可持续更新发展范式。通过解析西雅图滨水区历史演化历程和现状发展困境,进而基于更新规划和实施两个层面,从“定位重构、功能缝合、交通再塑、环境更新、生态修复、文化再生、实施体系、管理机制”八个方面深入解析了西雅图滨水区可持续更新范式的构成。其次结合国内城市滨水区的发展现实,从“功能转型重塑空间活力、交通重构联动区域发展、保护更新完善生态功能、公私协作提升管控效能”四个维度探讨了我国城市滨水区的可持续更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水区 可持续更新范式 转型再生 西雅图 启示
下载PDF
文化创意导向下历史街区的有机更新——以武汉昙华林社区为例 被引量:3
3
作者 杨胜 温天蓉 曹冬梅 《淮阴工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73-78,共6页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城市更新与历史街区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当代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导致了大量城市历史街区的逐步消亡,许多历史街区因旧城改造渐渐消失于人们视野,并引发了城市文化品质的下降。以昙华林街区为例,探讨武汉城市更新... 随着现代城市发展,城市更新与历史街区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当代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导致了大量城市历史街区的逐步消亡,许多历史街区因旧城改造渐渐消失于人们视野,并引发了城市文化品质的下降。以昙华林街区为例,探讨武汉城市更新背景下历史街区有机更新,分析其更新于不同层面的产出与影响。基于当代中国城市历史街区有机更新案例比较,发现存在以文化创新为标识的典型更新范式,其实质则是城市空间的商品化。鉴于更新范式中潜在危机,以打破规划范式视角提出新时代历史街区有机更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更新 文化传承 有机更新 更新范式
下载PDF
资本逻辑批判及其限度——对学界以资本逻辑批判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的反思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守奎 田启波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30-37,共8页
以资本逻辑批判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的做法,在推动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当代性和更新研究范式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亟需进行理论上的修补。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主旨和当代中国现实来看,当前学界资本逻辑批判的限度体现在三个方面... 以资本逻辑批判深化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的做法,在推动重新理解马克思哲学当代性和更新研究范式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亟需进行理论上的修补。从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主旨和当代中国现实来看,当前学界资本逻辑批判的限度体现在三个方面:过分强调资本逻辑批判,与马克思既批判资本及资本逻辑所导致的人类异化状况又赞扬其“伟大的文明作用”的辩证立场不相一致,与当前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充分利用资本力量的事实抵牾,也与历史唯物主义的最终理论旨趣和价值关切不符。就马克思的理论和现实关切而言,资本及资本逻辑批判只是实现人类解放这一最高阶目标的中介和手段。因此,只有把资本逻辑批判推进到人类解放的革命逻辑高度,才能真正理解和领会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逻辑 历史唯物主义 范式更新 人类解放 革命逻辑
下载PDF
上海都市范本 被引量:2
5
作者 戴春 支文军 陈婷 《时代建筑》 2018年第1期184-189,共6页
文章对于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览之一的"上海都市范本"进行了整体性的介绍,并试图阐明展览的初衷,即对上海都市新范式的寄望以及对当下正在发生的城市更新范式转换的多角度讨论。上海都市范本对于城市更新的诠释包含... 文章对于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的主展览之一的"上海都市范本"进行了整体性的介绍,并试图阐明展览的初衷,即对上海都市新范式的寄望以及对当下正在发生的城市更新范式转换的多角度讨论。上海都市范本对于城市更新的诠释包含了时间、空间、社会、人文多个层面上的"连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范式 范式 展览 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
下载PDF
高师院校的转型与范式更新 被引量:6
6
作者 郑师渠 《中国高等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4-45,共2页
关键词 高师院校 转型 范式更新 教育改革 中国
原文传递
美国政治史的衰落与复兴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剑鸣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46,共22页
自20世纪初以来,美国史学在趋新求变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政治史则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再到寻求复兴的过程。虽然政治史作为一个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明显衰落,但政治作为一个观察和理解过去的维度,却渗透到了历史研究的各个领域。同时,美... 自20世纪初以来,美国史学在趋新求变中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而政治史则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再到寻求复兴的过程。虽然政治史作为一个领域的地位和影响明显衰落,但政治作为一个观察和理解过去的维度,却渗透到了历史研究的各个领域。同时,美国政治史家始终没有放弃捍卫和振兴其领域的努力。他们重新界定政治和政治史,扩大政治史的边界,更新研究范式,重建学科自主性,力求在新的学术语境中形成某种"新"政治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政治史研究 政治史的重新界定 研究范式更新 学科自主性 “新”政治史
下载PDF
中国电影史书写的范式更新
8
作者 田兆耀 《艺术学界》 CSSCI 2018年第1期77-85,共9页
宏观来看,新中国电影史书写从强调政治性、阶级性的意识形态范式逐渐向艺术性、文化视野更新转换。由于视角的更新,电影史上的许多相关现象得以进行价值重估。在对唯杰作论反思的基础上,出现了以题材为主、以问题为导向的史学新'样... 宏观来看,新中国电影史书写从强调政治性、阶级性的意识形态范式逐渐向艺术性、文化视野更新转换。由于视角的更新,电影史上的许多相关现象得以进行价值重估。在对唯杰作论反思的基础上,出现了以题材为主、以问题为导向的史学新'样式';在吸收欧美电影史学的基础上,多维度综合性电影通史得到重视。中国电影史书写多方面的成就得益于多种范式在深广领域的推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史书写 意识形态性 艺术性 综合性 范式更新
原文传递
“党国视角”、知识生产与地方性经验——“民国大学史”研究的新动向及其反思 被引量:1
9
作者 丁乙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13-128,共16页
2000年以来,“民国大学史”研究构成了大陆学术界的一个重要学术增长点。随着相关论著的不断涌现,“民国大学史”的研究也跳出了既有的研究框架,其关注视角更为新颖、多元,书写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从众多著作中撷取若干富有启发式... 2000年以来,“民国大学史”研究构成了大陆学术界的一个重要学术增长点。随着相关论著的不断涌现,“民国大学史”的研究也跳出了既有的研究框架,其关注视角更为新颖、多元,书写范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换。从众多著作中撷取若干富有启发式的观点与方法,凝练出一些关键词,即“党国视角”的重新发现与超越“政府—学府”二元对立维度下的大学史研究、大学的“国立化”“地方化”及其所呈现出的“地方性知识”、大学与近代中国的知识生产与学术转型,并以此为导向来勾划出新世纪以来大陆学界“民国大学史”研究的新动向与新取径。同时,也将从视域、理论与材料三个方面对“民国大学史”的研究进行总结与反思。而如何从过去这十多年来的学术进路中,概括出大学史研究的范式更新,并反思如何对既有研究模式有所超越与突破,亦是今后所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大学史” “党国视角” 知识生产 地方性经验 范式更新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电影数据库建设 被引量:3
10
作者 丁亚平 《当代电影》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12,共9页
计算机技术引领的数字革命,改变了传统电影工业时代的经济基础。在中国电影转型与创新过程中,新质生产力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科技创新之于数据,电影产业创新之于电影数据化逻辑,电影发展方式之于电影的两极化选择及数据技术的“刺点”... 计算机技术引领的数字革命,改变了传统电影工业时代的经济基础。在中国电影转型与创新过程中,新质生产力发挥着强有力的作用。科技创新之于数据,电影产业创新之于电影数据化逻辑,电影发展方式之于电影的两极化选择及数据技术的“刺点”作用,电影体制机制创新与电影数据科学要素的整体结构的意义,各有优势,成为中国电影新质生产力的主要形式。多纬度地考察中国电影数据体系及其协同性,积极回应现实诉求,关注其多元性和复杂性,构成新质生产力引领下的电影创新范式及观念,具有重要的时代性与当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范式更新 电影数据库 “数”化“刺点” 电影新质态
原文传递
从考古学理论方法进展谈古史重建 被引量:23
11
作者 陈淳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0,188,共18页
强调历史文献与考古材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常被认为是中国古史研究(尤其是上古史重建)的特色,但是将两类证据不加区别、缺乏审视地"结合"却会产生问题。考古学与历史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和擅长解决的问题上差异很... 强调历史文献与考古材料相结合的"二重证据法"常被认为是中国古史研究(尤其是上古史重建)的特色,但是将两类证据不加区别、缺乏审视地"结合"却会产生问题。考古学与历史学在研究对象、方法和擅长解决的问题上差异很大,因此两者应该是信息的互补关系,而非对具体时间、事件和人物的印证关系。随着理论方法的进展,当代考古学已经能从生态环境、技术经济、生存方式、社会结构乃至意识形态等角度进行比较全面的历史重建,而历史学也已从单纯地关注政治史转向社会史、文化史等整体史研究。史料分析者要重视文献批判精神,并明白史料和考古材料一样都是历史的产物而非历史本身。研究者应认识到当代偏好和价值取向对古史重建的影响,区分"真相"和"看法"之不同。当下上古史研究亟待突破"二重证据法"的窠臼。采用考古学和历史学的新范式进行多学科交叉与信息提炼、整合和阐释,应该成为21世纪古史重建工作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重证据法 考古学 文献批判 范式更新 古史重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