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极致风格下的现实主义探索——曹保平电影创作论
1
作者 雷涛 黄颖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07-111,共5页
曹保平是中国当代学院派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电影有着稳定的艺术风格,即每部作品都兼具外在形态的“激烈”与内在情感的“灼心”,其中“激烈”是指影片的强叙事性,“灼心”指向的是作品的强内涵性。集学者与创作者于一身的曹保平,... 曹保平是中国当代学院派导演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电影有着稳定的艺术风格,即每部作品都兼具外在形态的“激烈”与内在情感的“灼心”,其中“激烈”是指影片的强叙事性,“灼心”指向的是作品的强内涵性。集学者与创作者于一身的曹保平,善于从情感、人性、社会等角度挖掘现实问题,以冷静、客观的态度审视生活,进而表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关怀。在坚持自我表达的同时,把握电影商业性和艺术性的平衡,以学者的身份为商业片创作注入理性思考,通过普通人的恩恩怨怨、生生死死,来诉说代际关系、人际关系的无限羁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 极致风格 理性 现实
下载PDF
《涉过愤怒的海》:曹保平的电影公式与表达机制
2
作者 白云昭 王冬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71-176,共6页
继《烈日灼心》《追凶者也》之后,曹保平以《涉过愤怒的海》再续了“灼心宇宙”。与以往作品相比,《涉》片在继承“灼心”系列的黑暗暴力风格和极限情境下人性拷问的基础上,融合了cosplay二次元残酷青春物语的表达症候,调配出震人心魄... 继《烈日灼心》《追凶者也》之后,曹保平以《涉过愤怒的海》再续了“灼心宇宙”。与以往作品相比,《涉》片在继承“灼心”系列的黑暗暴力风格和极限情境下人性拷问的基础上,融合了cosplay二次元残酷青春物语的表达症候,调配出震人心魄的情感轰鸣,展现出曹保平电影一贯黑暗粗粝特质。此外,运用双线交叉叙事的明暗推动,对二次元故事外壳的征用以及由此深入西方“弑父”情结与中国“杀子”传统的亲情悖伦,又显现出导演力图创新,在故事改编层面对现实的融摄和逼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电影公式 “他文化”征用 代际关系范式 叙事策略
下载PDF
论“愤怒美学”的谱系、特征及曹保平的探索
3
作者 刘海波 张正慧 《上海艺术评论》 2024年第4期89-92,共4页
愤怒是人的常规情绪,但中外文化传统中对愤怒的态度不同,这影响到中外文艺作品中的愤怒表达。愤怒常常带来非理性的报复行动,中外电影都不乏“愤怒主题”故事。中国电影一度把愤怒对象指向民族和阶级,近年来转向新兴的社会不公,其中戚... 愤怒是人的常规情绪,但中外文化传统中对愤怒的态度不同,这影响到中外文艺作品中的愤怒表达。愤怒常常带来非理性的报复行动,中外电影都不乏“愤怒主题”故事。中国电影一度把愤怒对象指向民族和阶级,近年来转向新兴的社会不公,其中戚健、曹保平、贾樟柯、忻钰坤等构成谱系。而以《光荣的愤怒》和《涉过愤怒的海》为代表,曹保平在愤怒的人物、愤怒的行动、愤怒的视听三个层面做出了独特的探索,使中国电影的“愤怒美学”得以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外文化 曹保平 中外电影 贾樟柯 文艺作品 社会不公 愤怒 美学
下载PDF
曹保平导演创作心理定势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夏亦舒 《戏剧之家》 2023年第25期175-177,共3页
曹保平是一位兼具创作者身份和学者身份、兼顾艺术特性与商业特性的导演。他的创作心理定势表现在题材选择、主题风格、人物塑造、叙事表达和视听呈现等多个维度。他热衷于创作悬疑、犯罪题材电影,运用犀利、写实的镜头语言,构建一波三... 曹保平是一位兼具创作者身份和学者身份、兼顾艺术特性与商业特性的导演。他的创作心理定势表现在题材选择、主题风格、人物塑造、叙事表达和视听呈现等多个维度。他热衷于创作悬疑、犯罪题材电影,运用犀利、写实的镜头语言,构建一波三折的情节,塑造极致化情境下的人物。他的电影往往在冷峻、黑色的外壳下包裹着极富张力的戏剧冲突、悬念设置和人物关系。本文以《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狗十三》《烈日灼心》和《追凶者也》五部作品为主要研究范本,对曹保平导演的创作心理定势进行多方位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 创作 心理定势
下载PDF
学院派导演的创作特点探究——以曹保平导演为例
5
作者 侯羽秦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第16期147-149,共3页
学院派导演经过系统性的理论学习和创作实践,其在创作影视作品时,有独立的思想体系和创作方法。本文以学院派电影导演曹保平为例,分析其电影作品的创作特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总结,观察现阶段学院派电影导演创作给当代影视作品创作带来... 学院派导演经过系统性的理论学习和创作实践,其在创作影视作品时,有独立的思想体系和创作方法。本文以学院派电影导演曹保平为例,分析其电影作品的创作特征,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总结,观察现阶段学院派电影导演创作给当代影视作品创作带来的借鉴价值和局限性影响。通过研究分析可知,曹保平作为学院派导演的代表人物,其创作影视作品时的特征表现为作品创作的独立性、作品创作态度的偏理性、创作状态的游移性。以学院派导演的诞生、发展为背景进行研究,能够总结分析学院派导演的创作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派导演 曹保平 独立性 偏理性
下载PDF
“救赎的不可救赎”:评曹保平现代都市黑色童话《烈日灼心》 被引量:2
6
作者 尹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114,共4页
电影《烈日灼心》以充满张力的叙事,融入新黑色电影的动力机制、残酷和非理性,直击人情伦理与法网矛盾。在类似追问存在的意义的气韵之下,影片不仅具有心理侦探叙事的意味,更让观众深味人性道德选择的艰难复杂与痛苦无奈。通过与小说原... 电影《烈日灼心》以充满张力的叙事,融入新黑色电影的动力机制、残酷和非理性,直击人情伦理与法网矛盾。在类似追问存在的意义的气韵之下,影片不仅具有心理侦探叙事的意味,更让观众深味人性道德选择的艰难复杂与痛苦无奈。通过与小说原著的文本比对,可以更好地体悟导演的"新黑色电影"作品风格和影片主旨的真实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烈日灼心》 曹保平 新黑色电影
下载PDF
体制内作者的身份认同与学院派导演的艺术表达——曹保平导演创作论
7
作者 申朝晖 《未来传播》 CSSCI 2021年第1期92-98,共7页
曹保平是当下成就最高的学院派导演之一。区别于同龄的"第六代"导演,他自觉以一种"体制内作者"的身份认同在商业与艺术之间保持着某种难得的平衡。曹氏电影偏爱犯罪题材,他以类型为基础、以现实为底色,通过类型杂... 曹保平是当下成就最高的学院派导演之一。区别于同龄的"第六代"导演,他自觉以一种"体制内作者"的身份认同在商业与艺术之间保持着某种难得的平衡。曹氏电影偏爱犯罪题材,他以类型为基础、以现实为底色,通过类型杂糅和复杂叙事进行作者性表达和复杂人性的探讨。曹保平的学院派身份影响了他的电影观念及导演风格的形成,他以剧情片为基础兼顾电影市场与电影艺术的平衡是当前中国电影工业化美学发展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 学院派 类型叙事 新力量导演
下载PDF
错置的“崇高的对象”与现世的幽灵——解读导演曹保平的一种方法
8
作者 翟业军 《艺术广角》 2020年第6期23-27,共5页
《人物》杂志专访曹保平导演时,写下这样一段“按语”:“在中国导演的序列里,曹保平是一个略显特殊的存在。他属于第六代,但又对剧情片有着天然的迷恋,他站在自我表达与商品之间的灰处,承受着一位中间派的宿命。”[1]不经意的一个“但”... 《人物》杂志专访曹保平导演时,写下这样一段“按语”:“在中国导演的序列里,曹保平是一个略显特殊的存在。他属于第六代,但又对剧情片有着天然的迷恋,他站在自我表达与商品之间的灰处,承受着一位中间派的宿命。”[1]不经意的一个“但”字,准确揭示出曹保平的独异和尴尬:作为王小帅、娄烨、张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 王小帅 剧情片 自我表达 第六代 娄烨 中间派
下载PDF
“学院派导演”现实主义影像表达的多元性——曹保平电影风格论 被引量:2
9
作者 古雯业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80-83,共4页
曹保平生于山西大同,求学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剧作专业,早年的编剧尝试为其手执导筒后的创作生涯积累了经验。21世纪初,曹保平从首部自编自导的电影《绝对情感》开始,踏上打磨自我艺术风格、寻求艺术性与商业性统一的探索之路,20年来,... 曹保平生于山西大同,求学于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剧作专业,早年的编剧尝试为其手执导筒后的创作生涯积累了经验。21世纪初,曹保平从首部自编自导的电影《绝对情感》开始,踏上打磨自我艺术风格、寻求艺术性与商业性统一的探索之路,20年来,曹保平陆续推出《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狗十三》《烈日灼心》《追凶者也》等作品,这一系列作品豆瓣评分均为8分左右,从专业影视角度而言,其作品一直保持着上乘水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电影学院 曹保平 《烈日灼心》 《追凶者也》 影像表达 电影风格 自编自导 山西大同
下载PDF
反类型化的类型创作:曹保平电影中的警察形象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名成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82-85,共4页
作为在主流商业类型体系创作内颇具个人化风格的导演,曹保平在其导演的一系列犯罪片中塑造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警察形象,或粗粝,或邪魅,或土里土气。不管出场时间长短,不管在叙事链条中参与度大小,这些警察形象都成为曹保平电影显著的标... 作为在主流商业类型体系创作内颇具个人化风格的导演,曹保平在其导演的一系列犯罪片中塑造了一个个独具特色的警察形象,或粗粝,或邪魅,或土里土气。不管出场时间长短,不管在叙事链条中参与度大小,这些警察形象都成为曹保平电影显著的标签之一。除了完美契合影片的基调,这些形象的去符号化意味,叙事进程中有意无意的缺席,以及尽在掌握的终极审判,都以一种反类型化的方式完成了类型化的独特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电影 警察形象 反类型化 类型塑造
下载PDF
“故事为王”与“个人表达”——浅析曹保平电影叙事特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雨荷 《今传媒》 2018年第1期91-92,共2页
曹保平作为目前中国犯罪悬疑片导演中领军人物,一向致力于运用商业化的电影叙事来讲述小人物的挣扎与执着,在他的电影中,商业的表皮之下是导演对于生活的观察、热爱与放大。本文试图运用电影叙事学的相关理论,阐述其电影语言中的艺术表... 曹保平作为目前中国犯罪悬疑片导演中领军人物,一向致力于运用商业化的电影叙事来讲述小人物的挣扎与执着,在他的电影中,商业的表皮之下是导演对于生活的观察、热爱与放大。本文试图运用电影叙事学的相关理论,阐述其电影语言中的艺术表达与商业价值,通过对其类型电影元素的混搭,多种叙事结构的尝试,带有导演个人哲学思辨性的人物形象设置等方面的剖析,初步探究在电影越来越商业化的今天,曹保平如何在把握市场的同时,坚持自己对人性、对现实、对社会的独特且不失风格化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 电影 商业叙事 个人表达
下载PDF
规训主题的表达--基于对曹保平影片《狗十三》的视听语言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宋先红 张开颜 《肇庆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42-45,共4页
基于曹保平影片《狗十三》的视听语言,从有寓意的场景、活动的限制、互为映照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影片是如何对“规训”的主题进行有效表达的。同时,结合电影文本,指出规训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现代规训通过场景、教育、技术和规则... 基于曹保平影片《狗十三》的视听语言,从有寓意的场景、活动的限制、互为映照的关系三个方面,分析了影片是如何对“规训”的主题进行有效表达的。同时,结合电影文本,指出规训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现代规训通过场景、教育、技术和规则等方式,已经成为人的内化心理特征,因此《狗十三》延续了曹保平电影对人性准确揭示的特点,从而超出了青春片和家庭伦理片的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电影 《狗十三》 规训 视听语言
下载PDF
从犯罪电影的剧作特征看曹保平电影的类型突破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至真 《戏剧之家》 2019年第13期118-119,共2页
犯罪题材电影,一直以来在所有类型片中都是炙手可热的创作题材。随着我国电影发展进入商业化时代,越来越多的犯罪电影不断涌现,这当中的佼佼者当以曹保平的犯罪片为代表,他是以独特的叙事方式为切入点,改变二元对立的传统戏剧模式。在... 犯罪题材电影,一直以来在所有类型片中都是炙手可热的创作题材。随着我国电影发展进入商业化时代,越来越多的犯罪电影不断涌现,这当中的佼佼者当以曹保平的犯罪片为代表,他是以独特的叙事方式为切入点,改变二元对立的传统戏剧模式。在票房和口碑上大获好评,打造出一种区别于以往犯罪电影的全新风格。本文试图以曹保平的犯罪电影为例,进一步探讨其作品较之传统犯罪电影而言有哪些突破,以及对我国当代犯罪电影产生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 叙事结构 犯罪电影 非线性叙事
下载PDF
光影魅力的表达与呈现——曹保平电影光线语言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俊羿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第2期119-119,148,共2页
光线是摄影艺术的必备条件和灵魂。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摄影师和灯光师手中,利用不同的用光形式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同一个场景,不同的导演利用不同的光源性质、不同的光源位置和不同的光比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进而形成不同的... 光线是摄影艺术的必备条件和灵魂。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摄影师和灯光师手中,利用不同的用光形式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同一个场景,不同的导演利用不同的光源性质、不同的光源位置和不同的光比会产生截然不同的艺术效果,进而形成不同的影片氛围与影片情绪,最终达成传情达意的作用。本文以光线的作用为划分依据,对曹保平电影中的光线造型加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电影 光线语言 美学效果
下载PDF
小人物悲剧命运下的社会现实——简析曹保平《追凶者也》和《李米的猜想》中的小人物形象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吕 谢廷润 《剧影月报》 2021年第3期15-16,共2页
曹保平作为一个注重现实主义题材的导演,在其导演的影片中没有恢弘大气的场面,也没有极尽炫酷的特效,反而注重的只是当下社会不受重视的"小人物"。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形象塑造,让人既能为电影中人物的悲惨命运而感到惋惜... 曹保平作为一个注重现实主义题材的导演,在其导演的影片中没有恢弘大气的场面,也没有极尽炫酷的特效,反而注重的只是当下社会不受重视的"小人物"。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物形象塑造,让人既能为电影中人物的悲惨命运而感到惋惜,同时又会品味导演所想表达的影片内涵对于现实社会的意义,以及对于人性的真实探究。本文主要通过曹保平导演的《追凶者也》和《李米的猜想》两部作品,分析导演曹保平对于"小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以及社会存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人物 现实主义 人物塑造 曹保平
下载PDF
曹保平电影的性别叙事解读
16
作者 王雅琼 罗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2期97-99,共3页
凭借《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等电影赢得“影帝制造机”之誉的导演、编剧曹保平无疑是擅长塑造男性人物形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影片叙事是男性中心主义的。相反,曹保平电影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在几乎不冒犯男性,能兼及影片商业回报... 凭借《光荣的愤怒》《李米的猜想》等电影赢得“影帝制造机”之誉的导演、编剧曹保平无疑是擅长塑造男性人物形象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影片叙事是男性中心主义的。相反,曹保平电影实际上提供了一种,在几乎不冒犯男性,能兼及影片商业回报的情况下,重新生产性别话语,反思性别传统的路径。这是值得我们加以关注的。文章从男性权威的动摇、女性视点的呈现、女性弱势的思考三方面,分析曹保平电影的性别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 导演 性别话语 性别叙事
下载PDF
曹保平电影的类型化探索
17
作者 安楠 《西部广播电视》 2020年第4期111-112,134,共3页
作为学院派的代表,曹保平的电影可谓是佳作不断.从反映农村政治生态的早期作品《光荣的愤怒》,到尝试融合爱情和犯罪元素的《李米的猜想》,以及引起热议的《烈日灼心》和《追凶者也》,还有关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狗十三》.曹保平的电... 作为学院派的代表,曹保平的电影可谓是佳作不断.从反映农村政治生态的早期作品《光荣的愤怒》,到尝试融合爱情和犯罪元素的《李米的猜想》,以及引起热议的《烈日灼心》和《追凶者也》,还有关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的《狗十三》.曹保平的电影用犯罪片、警匪片的故事对人性的复杂性进行深刻的洞察,亦善亦恶之中将人的一体两面巧妙地呈现出来.从《光荣的岁月》到《狗十三》,曹保平的电影用类型片的外壳讲述了艺术片的内核,为艺术片寻找到了新的出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 类型化 电影 叙事策略 人性 场景空间
下载PDF
浅析曹保平的现实主义风格电影
18
作者 李奥涵 《戏剧之家》 2017年第22期114-114,共1页
曹保平导演的作品近几年积累了一定的口碑与知名度,院线的五部电影作品获得了多种奖项的肯定。从作品的题材、样式以及风格角度看,这些影片都有着强烈的情感和人物冲突,表达着导演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人性的反思。本文对曹保平电影的故... 曹保平导演的作品近几年积累了一定的口碑与知名度,院线的五部电影作品获得了多种奖项的肯定。从作品的题材、样式以及风格角度看,这些影片都有着强烈的情感和人物冲突,表达着导演对现实生活的思考和人性的反思。本文对曹保平电影的故事、人物和影片节奏进行分析,探讨曹保平的现实主义风格电影创作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 故事 人物 节奏
下载PDF
戏剧性空间的纪实性游走——曹保平电影美学风格探析
19
作者 白雪银 《艺苑》 2017年第4期30-32,共3页
在当代中国的电影导演中,曹保平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自2004年《光荣的愤怒》问世以来,曹保平的作品一直保持着稳定的艺术质量和鲜明的个人风格。无论周围的创作环境如何变化,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道路:专注于现实主义题材;追求强烈的... 在当代中国的电影导演中,曹保平无疑是一个独特的存在。自2004年《光荣的愤怒》问世以来,曹保平的作品一直保持着稳定的艺术质量和鲜明的个人风格。无论周围的创作环境如何变化,他始终坚持着自己的道路:专注于现实主义题材;追求强烈的叙事的同时也追求对底层社会和复杂人性的真实呈现;试图在主流商业片中寻求更多个人化的表达。这样的坚持,也让曹保平电影的美学风格呈现出一种稳定的倾向,即用纪实性的手法呈现戏剧性的内核,而这种风格的背后也反映了曹保平徘徊于商业化和个人化之间的作品定位和创作姿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电影 美学风格 戏剧性 纪实性
下载PDF
论曹保平电影中的间离效果
20
作者 白玺传 《戏剧之家》 2022年第35期144-146,共3页
间离效果曾是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发挥其戏剧教化作用的核心手段,它能使观众从移情作用中抽出身来,客观冷静地思考导演所表达的内容。曹保平导演使用插叙式叙述结构以打破电影自然叙事,在类型电影中设置人物反差以营造陌生感,运用评述说... 间离效果曾是德国戏剧家布莱希特发挥其戏剧教化作用的核心手段,它能使观众从移情作用中抽出身来,客观冷静地思考导演所表达的内容。曹保平导演使用插叙式叙述结构以打破电影自然叙事,在类型电影中设置人物反差以营造陌生感,运用评述说明式情节以减少动作叙事,在影像呈现上使用暴露了摄影机存在的镜头以及角色打破“荧幕”的第四堵墙来打断观众的情绪,从而实现强烈的间离效果。这些间离效果使观众保持理性,对电影主题的呈现起到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保平电影 间离效果 插叙式叙述结构 人物反差 评述说明式情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