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化语境”与“艺术命运”——论当代文学思潮中的“曹禺现象”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铁秀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37,共5页
曹禺在“当代”时代语境中的艺术生命历程与命运 ,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遭遇 ,而是具有普遍性本质意味的“曹禺现象”。本文对解放后曹禺在迷失主体、失落艺术的文学历程上的思想、活动、成果进行具有历史现场感与现象还原感的分析 ,揭示构...
曹禺在“当代”时代语境中的艺术生命历程与命运 ,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遭遇 ,而是具有普遍性本质意味的“曹禺现象”。本文对解放后曹禺在迷失主体、失落艺术的文学历程上的思想、活动、成果进行具有历史现场感与现象还原感的分析 ,揭示构成“曹禺现象”的内涵及原因 ,阐发其所拥有的反思“当代”文学理论与创作及文学史意义的历史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现象
思想
修改
创作模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在迈向“人民文艺”的途中——“曹禺现象”新论
2
作者
章涛
陈国恩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8-64,共7页
作为"十七年文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曹禺现象"的相关讨论不但关系到对当代作家创作转型的理解,也关系到对20世纪中国文学历史经验的清理,但"政治决定论"的逻辑却阻碍了研究的深入。本文以曹禺为个案,通...
作为"十七年文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曹禺现象"的相关讨论不但关系到对当代作家创作转型的理解,也关系到对20世纪中国文学历史经验的清理,但"政治决定论"的逻辑却阻碍了研究的深入。本文以曹禺为个案,通过梳理他在1949年前戏剧创作中表现出的"政治化"症候,意在指出作家除了受到外部政治潮流的影响,其个人在主客体适应过程中文艺观的矛盾,他对"革命文学"和"人民文艺"的理解方式,更是直接决定了他后来文学立场的反复和创作力的退化。因此,我们有必要重回历史现场,对"曹禺现象"作出新的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现象
政治化症候
文艺观矛盾
创作困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误读到误解:理论与创作的互动——以曹禺现象为例
被引量:
3
3
作者
梁巧娜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2-139,共8页
中国带有意识形态化特性的文学批评始于三四十年代 ,它过多注重切近时势 ,对作品的解读虽然也强调其“艺术性” ,但往往更重视其思想性 ,而所谓的思想性又被简缩为某种单一的理论兴趣 ,由此很容易造成对作品的误读 ,这种误读又反过来影...
中国带有意识形态化特性的文学批评始于三四十年代 ,它过多注重切近时势 ,对作品的解读虽然也强调其“艺术性” ,但往往更重视其思想性 ,而所谓的思想性又被简缩为某种单一的理论兴趣 ,由此很容易造成对作品的误读 ,这种误读又反过来影响并制约作家的创作。本文以“曹禺现象”为个案 ,探讨其艺术创造力从 30年代爆发到 4 0年代中期之后很快衰退的原因 ,认为理论批评界对作家的误读所形成的强有力的社会舆论使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力产生了误解 ,由此偏离了他自己所熟悉的轨道而进入他人设定的轨道 ,最终制约住了他富于原创性的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现象
文学批评
戏剧文学
《雷雨》
《日出》
《原野》
《北京人》
基督情怀
戏剧理论
戏剧创作
原文传递
论曹禺戏剧的文化矛盾
4
作者
施旭升
《文学与文化》
2010年第4期27-35,16,共10页
考察曹禺戏剧的文化矛盾,需要将其放置于百年中国文化历史变迁的坐标当中;这个坐标系乃是由作为历史维度的纵轴(Y轴)、作为功能的横轴(X轴)及其基于艺术原点之上的立轴(Z轴)所组成。从而,在这样一个立体坐标系中,从新与旧、政治与艺术...
考察曹禺戏剧的文化矛盾,需要将其放置于百年中国文化历史变迁的坐标当中;这个坐标系乃是由作为历史维度的纵轴(Y轴)、作为功能的横轴(X轴)及其基于艺术原点之上的立轴(Z轴)所组成。从而,在这样一个立体坐标系中,从新与旧、政治与艺术、形式与意义等三个方面对曹禺戏剧观念的历史生成、曹禺创作的文化立场的选择以及曹禺戏剧文本精神的价值取舍进行全面的阐述,特别是对于文化心理的成因进行进一步的条分缕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禺现象
文化矛盾
新与旧
政治与艺术
形式与意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创作到翻译:现代美学史上的“朱光潜现象”
5
作者
朱仁金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194-207,385,共15页
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特殊境遇,造就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美学史话问题,即"朱光潜现象":前期朱光潜以创作为主,后期则转向了翻译。这也是其整个美学历程的最大变化。从创作到翻译,朱光潜的美学理想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呈现,不仅与他的...
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特殊境遇,造就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美学史话问题,即"朱光潜现象":前期朱光潜以创作为主,后期则转向了翻译。这也是其整个美学历程的最大变化。从创作到翻译,朱光潜的美学理想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呈现,不仅与他的前期思想巧妙接续起来,而且奠定了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展示了"朱光潜现象"的独特韵味和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光潜
现象
以译代言
曹禺现象
思想转型
原文传递
题名
“文化语境”与“艺术命运”——论当代文学思潮中的“曹禺现象”
被引量:
3
1
作者
李铁秀
机构
哈尔滨学院人文学院
出处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3-37,共5页
文摘
曹禺在“当代”时代语境中的艺术生命历程与命运 ,不仅仅是他个人的遭遇 ,而是具有普遍性本质意味的“曹禺现象”。本文对解放后曹禺在迷失主体、失落艺术的文学历程上的思想、活动、成果进行具有历史现场感与现象还原感的分析 ,揭示构成“曹禺现象”的内涵及原因 ,阐发其所拥有的反思“当代”文学理论与创作及文学史意义的历史价值。
关键词
曹禺现象
思想
修改
创作模式
Keywords
CaoYu phenomenon
thoughts
modify
mode of literature creation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在迈向“人民文艺”的途中——“曹禺现象”新论
2
作者
章涛
陈国恩
机构
武汉大学文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58-64,共7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十七年文学’历史建构中现代作家身份转换问题研究"(2016M600608)
文摘
作为"十七年文学"研究中的重要环节,"曹禺现象"的相关讨论不但关系到对当代作家创作转型的理解,也关系到对20世纪中国文学历史经验的清理,但"政治决定论"的逻辑却阻碍了研究的深入。本文以曹禺为个案,通过梳理他在1949年前戏剧创作中表现出的"政治化"症候,意在指出作家除了受到外部政治潮流的影响,其个人在主客体适应过程中文艺观的矛盾,他对"革命文学"和"人民文艺"的理解方式,更是直接决定了他后来文学立场的反复和创作力的退化。因此,我们有必要重回历史现场,对"曹禺现象"作出新的解读。
关键词
曹禺现象
政治化症候
文艺观矛盾
创作困境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误读到误解:理论与创作的互动——以曹禺现象为例
被引量:
3
3
作者
梁巧娜
机构
广西右江师专中文系
出处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32-139,共8页
文摘
中国带有意识形态化特性的文学批评始于三四十年代 ,它过多注重切近时势 ,对作品的解读虽然也强调其“艺术性” ,但往往更重视其思想性 ,而所谓的思想性又被简缩为某种单一的理论兴趣 ,由此很容易造成对作品的误读 ,这种误读又反过来影响并制约作家的创作。本文以“曹禺现象”为个案 ,探讨其艺术创造力从 30年代爆发到 4 0年代中期之后很快衰退的原因 ,认为理论批评界对作家的误读所形成的强有力的社会舆论使作家对自己的创作力产生了误解 ,由此偏离了他自己所熟悉的轨道而进入他人设定的轨道 ,最终制约住了他富于原创性的创作。
关键词
曹禺现象
文学批评
戏剧文学
《雷雨》
《日出》
《原野》
《北京人》
基督情怀
戏剧理论
戏剧创作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论曹禺戏剧的文化矛盾
4
作者
施旭升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
出处
《文学与文化》
2010年第4期27-35,16,共10页
文摘
考察曹禺戏剧的文化矛盾,需要将其放置于百年中国文化历史变迁的坐标当中;这个坐标系乃是由作为历史维度的纵轴(Y轴)、作为功能的横轴(X轴)及其基于艺术原点之上的立轴(Z轴)所组成。从而,在这样一个立体坐标系中,从新与旧、政治与艺术、形式与意义等三个方面对曹禺戏剧观念的历史生成、曹禺创作的文化立场的选择以及曹禺戏剧文本精神的价值取舍进行全面的阐述,特别是对于文化心理的成因进行进一步的条分缕析。
关键词
曹禺现象
文化矛盾
新与旧
政治与艺术
形式与意义
分类号
I207.3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创作到翻译:现代美学史上的“朱光潜现象”
5
作者
朱仁金
机构
四川美术学院
出处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4年第2期194-207,385,共15页
文摘
中国现代历史进程的特殊境遇,造就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美学史话问题,即"朱光潜现象":前期朱光潜以创作为主,后期则转向了翻译。这也是其整个美学历程的最大变化。从创作到翻译,朱光潜的美学理想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呈现,不仅与他的前期思想巧妙接续起来,而且奠定了中国当代美学发展的坚实基础,展示了"朱光潜现象"的独特韵味和张力。
关键词
朱光潜
现象
以译代言
曹禺现象
思想转型
分类号
B83 [哲学宗教—美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化语境”与“艺术命运”——论当代文学思潮中的“曹禺现象”
李铁秀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在迈向“人民文艺”的途中——“曹禺现象”新论
章涛
陈国恩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从误读到误解:理论与创作的互动——以曹禺现象为例
梁巧娜
《文学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3
原文传递
4
论曹禺戏剧的文化矛盾
施旭升
《文学与文化》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从创作到翻译:现代美学史上的“朱光潜现象”
朱仁金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CSSCI
201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