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生忠于甬剧事业的贺显民同志
1
作者 徐凤仙 《上海戏剧》 1980年第6期44-47,共4页
每当我打开收音机,听到为江浙一带人民喜爱的、乡土气息浓郁的“宁波滩簧”甬剧时,我就想起贺显民同志。贺显民不仅是我生活中亲密的伴侣,而且是艺术上莫逆的知音,我俩相依为命,他把大半辈子岁月献给了甬剧事业,甬剧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每当我打开收音机,听到为江浙一带人民喜爱的、乡土气息浓郁的“宁波滩簧”甬剧时,我就想起贺显民同志。贺显民不仅是我生活中亲密的伴侣,而且是艺术上莫逆的知音,我俩相依为命,他把大半辈子岁月献给了甬剧事业,甬剧是我们生命的一部分. 十年浩劫,我和大批同行们被赶下舞台,取消了人民热爱的甬剧,夺走了我的伴侣贺显民。我在遭受到丧失事业与爱人的双重打击下,不得不泪水肚里吞,去“战高温”。甬剧艺术啊,不是我不要你,离开你,而是人家不许我为你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民 江浙一带 南词 对我说 曹锦堂 交流座谈会 双玉蝉 拔兰花 热情奔放 行不行
下载PDF
谈《半把剪刀》的两种演出 被引量:1
2
作者 罗蓀 《上海戏剧》 1961年第4期13-15,共3页
不久前看了堇风甬剧团演出的《半把剪刀》,是一出好戏,演得很精彩,剧場观众的反映十分强烈?罄刺f把戏的結尾改成悲剧了,很引起自己的一些兴趣,又去看了一次;看完之后,总觉得这个“悲剧結尾”,安装得不是那么自然。以后剧团又做了一次... 不久前看了堇风甬剧团演出的《半把剪刀》,是一出好戏,演得很精彩,剧場观众的反映十分强烈?罄刺f把戏的結尾改成悲剧了,很引起自己的一些兴趣,又去看了一次;看完之后,总觉得这个“悲剧結尾”,安装得不是那么自然。以后剧团又做了一次修改,因为有事没有看成,据說結尾仍然是“悲剧”。这出戏原来是通过一个在旧社会里受侮辱被压迫的妇女的一生遭遇,来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它是一出社会悲剧,但是它却大量的运用了喜剧情节和喜剧手法来处理的,特別是采取了喜剧手法构成了戏的結尾。这次演出(指的是沒有改为悲剧結束之前的一次演出)是成功的,不少观众是含着明泪展开了笑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锦堂 社会悲剧 炼印 穆桂英 喜剧性格 府人 《刘三姐》 奇双会 故事梗概 陈根
下载PDF
谈《半把剪刀》的两种演出
3
作者 罗蓀 《上海戏剧》 1960年第11期13-15,共3页
不久前看了堇风甬剧团演出的《牛把剪刀》,是一出好戏,演得很精彩,剧场观众的反映十分强烈。后来听說把戏的結尾改成悲剧了,很引起自己的一些兴趣,又去看了一次;看完之后,总觉得这个“悲剧結尾”,安装得不是那么自然。以后剧团又做了一... 不久前看了堇风甬剧团演出的《牛把剪刀》,是一出好戏,演得很精彩,剧场观众的反映十分强烈。后来听說把戏的結尾改成悲剧了,很引起自己的一些兴趣,又去看了一次;看完之后,总觉得这个“悲剧結尾”,安装得不是那么自然。以后剧团又做了一次修改,因为有事沒有看成,据說結尾仍然是“悲剧”。这出戏原来是通过一个在旧社会里受侮辱被压迫的妇女的一生遭遇,来揭露封建社会的罪恶。它是一出社会悲剧,但是它却大量的运用了喜剧情节和喜剧手法来处理的,特別是采取了喜剧手法构成了戏的結尾。这次演出(指的是沒有改为悲剧結束之前的一次演出)是成功的,不少观众是含着眼泪展开了笑顏,而且常常是剛剛要为主人公的悲惨遭遇一掬同情之泪的时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悲剧 曹锦堂 喜剧性格 戏剧情节 不知道 拜月 炼印 《刘三姐》 穆桂英 悲剧性格
下载PDF
胡连翠导演艺术论
4
作者 毛小雨 《戏曲研究》 1995年第1期22-33,共12页
胡连翠自1987年涉足戏曲·电视剧的导演以来,以惊人的速度几乎每年都要推出一部新的剧作,为探索戏曲电视剧的发展之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果开列出她的作品的单子,我们可以发现,她在戏曲电视剧的探索与追求上,有一条鲜明的孰迹。... 胡连翠自1987年涉足戏曲·电视剧的导演以来,以惊人的速度几乎每年都要推出一部新的剧作,为探索戏曲电视剧的发展之路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如果开列出她的作品的单子,我们可以发现,她在戏曲电视剧的探索与追求上,有一条鲜明的孰迹。这些连续剧是《西厢记》、《朱熹与丽娘》、《遥指杏花村》、《桃花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连翠 戏曲作品 《桃花扇》 《西厢记》 艺术论 曹锦堂 镜头语言 苏三起解 李香君 上海越剧院
原文传递
甬剧改编剧的适合性研究
5
作者 刘小波 《东方艺术》 2017年第17期75-79,共5页
宁波地处浙东沿海,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文化艺术也曾一度繁荣,自宋以来已有戏曲演出活动。宁波甬剧源自民间"田头山歌"及后来的"对山歌",后逐渐发展成"唱新闻""串客"等演出形式,1880年到上海演出后又称作"宁波滩簧",最终在193... 宁波地处浙东沿海,历史悠久,经济发达,文化艺术也曾一度繁荣,自宋以来已有戏曲演出活动。宁波甬剧源自民间"田头山歌"及后来的"对山歌",后逐渐发展成"唱新闻""串客"等演出形式,1880年到上海演出后又称作"宁波滩簧",最终在1938年称为"改良甬剧"。可以说,甬剧从一开始就具有浓重的地域色彩,其演出剧目也以小市民的悲欢离合为主,很少有才子佳人、宫廷斗争的题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出剧目 浙东沿海 演出形式 地域色彩 戏曲演出 爱情故事 适合性 曹锦堂 地方剧种 迪伦马特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