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宁都曾灿《六松堂诗余》探析
1
作者 余佳琳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49-53,共5页
清江西宁都人曾灿所撰《六松堂诗余》,较多闺情相思、交游题赠、羁旅纪行、节令咏物之作。艺术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受云间词派影响,曾灿早年作词以小令居多,宗主晚唐北宋,词作多表现儿女之情、离别之思,词风绮丽婉约,未脱“词为艳科”之... 清江西宁都人曾灿所撰《六松堂诗余》,较多闺情相思、交游题赠、羁旅纪行、节令咏物之作。艺术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受云间词派影响,曾灿早年作词以小令居多,宗主晚唐北宋,词作多表现儿女之情、离别之思,词风绮丽婉约,未脱“词为艳科”之藩篱。明亡后,由于遗民词人的身份,又出于慷慨激昂的个性,曾灿常用长调抒写故国之思与忧时伤世之感,词旨遥深、风格多样,或绵密醇雅或豪放苍凉,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明末浮艳绮靡之词风,对清初词坛词风的革新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灿 《六松堂诗余》 艺术特色
下载PDF
论方以智“粤难”的性质——兼论曾灿为大汕所作《石濂上人诗序》的文献价值 被引量:3
2
作者 姜伯勤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4-99,共6页
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第五章,考证出僧人无可(即方以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时在金陵,并等待郑成功舟师大举入长江之事。在这一发现启示下,文章欲考证康熙十年(1671)方以智"复明运动"中之所谓"粤难"这一重大... 陈寅恪先生《柳如是别传》第五章,考证出僧人无可(即方以智)于清顺治十四年(1657)时在金陵,并等待郑成功舟师大举入长江之事。在这一发现启示下,文章欲考证康熙十年(1671)方以智"复明运动"中之所谓"粤难"这一重大悬疑问题。考明遗民曾灿之《六松堂文集》卷12有《石濂上人诗序》,其重要内容在传世《离六堂集》所载序文中被删除,如删除之"无可大师近以文字几罹不测"一语,即表明方氏"粤难"系一早期之"激动中贵人",亦即牵涉黄门宦官发案之文字狱。从而,以新见材料的考证,推进了方以智"复明运动"这一难题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以智 “粤难” 曾灿 《六松堂文集》
下载PDF
《清史稿·曾灿传》及《魏礼传》史实考误 被引量:2
3
作者 马将伟 《兰州学刊》 CSSCI 2009年第3期212-214,共3页
曾灿与魏礼俱为明末遗民,又都是清初著名文人团体"易堂九子"的成员,《清史稿》所载二人之传中,有四处与史实不符:曾灿之招抚四营兵在顺治三年丙戌而非"岁乙酉"(顺治二年);其父曾应遴之卒应在顺治四年丁亥,而非曾灿... 曾灿与魏礼俱为明末遗民,又都是清初著名文人团体"易堂九子"的成员,《清史稿》所载二人之传中,有四处与史实不符:曾灿之招抚四营兵在顺治三年丙戌而非"岁乙酉"(顺治二年);其父曾应遴之卒应在顺治四年丁亥,而非曾灿前往招抚四营之时;魏礼倦游而归筑"吾庐",应在康熙五年,而非在其"年五十"(康熙十七年)之时;魏礼享年应为六十七岁,而非六十六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史稿》 曾灿 魏礼 辨误
下载PDF
用世与遗世之两难:曾灿逃禅考论
4
作者 马将伟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2期56-63,共8页
甲、乙之变后,明遗民逃禅成风,形成清初文化史中的一道独特的景观,曾灿即是其中的一员。对于曾灿之逃禅经历,相关文献中并无明确记载,然经考证,其从顺治四年(1647)至顺治十年(1653)逃匿禅国六年时间。顺治三年(1646)十月,赣州城破,对曾... 甲、乙之变后,明遗民逃禅成风,形成清初文化史中的一道独特的景观,曾灿即是其中的一员。对于曾灿之逃禅经历,相关文献中并无明确记载,然经考证,其从顺治四年(1647)至顺治十年(1653)逃匿禅国六年时间。顺治三年(1646)十月,赣州城破,对曾氏父子有知遇之恩的杨廷麟投水殉节,曾氏"封侯之志"幻灭,稍后父亲病故,遂逃于禅国,一以避难,二以慰其心。这段短暂的逃禅经历无疑是其人生历程中别样的"色调",对其此后的生存心态、人生观念及其诗歌风貌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曾灿之逃禅折射出了清初遗民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中对生命意义的艰难求证,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灿 遗民 逃禅 生命意义
下载PDF
论明遗民曾灿的诗心历程
5
作者 温世亮 朱薏敏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9-14,共6页
曾灿是明末清初"易堂九子"中的重要成员,又是清初诗坛一位重要的遗民诗人。曾灿一生跨越明清两朝,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经历了从贵公子到抗清志士再到前朝遗民、官府幕僚的身份转变。而随着人生经历和身份的变化,其诗歌创作也... 曾灿是明末清初"易堂九子"中的重要成员,又是清初诗坛一位重要的遗民诗人。曾灿一生跨越明清两朝,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经历了从贵公子到抗清志士再到前朝遗民、官府幕僚的身份转变。而随着人生经历和身份的变化,其诗歌创作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透过其诗歌创作,实可窥其一生心态之变化。作为在鼎革易代之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遗民,曾灿其人、其诗有其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末清初 遗民 曾灿 诗歌 心态
下载PDF
曾灿的文学创作在清代的接受
6
作者 李懿 《新余学院学报》 2017年第6期40-43,共4页
曾灿是明末时期江右文学团体"易堂九子"的成员之一,工于诗歌且擅文,有《六松堂集》《过日集》等著述传于世,为清人所推崇。清人认为曾灿的诗歌表现了国鼎之变与黍离之悲,并且曾灿以诗为媒,用来排解内心的失意,并从中得到超越... 曾灿是明末时期江右文学团体"易堂九子"的成员之一,工于诗歌且擅文,有《六松堂集》《过日集》等著述传于世,为清人所推崇。清人认为曾灿的诗歌表现了国鼎之变与黍离之悲,并且曾灿以诗为媒,用来排解内心的失意,并从中得到超越尘俗的至性之乐,可惜其才高命蹇,以致晚年自毁其稿。曾灿之文好发议论,善于譬喻,且情思绵邈,倾吐了无路请缨的苦闷,文章的世教功能是其最突出的特征。这些文学造诣都得到了时人的赞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堂 曾灿 文学 清代
下载PDF
易堂九子之曾灿生平事迹考述 被引量:1
7
作者 王乐为 《明清文学与文献》 2018年第1期75-95,共21页
明清之际,曾灿先后度过了好学自励的少年时代,抗清、逃禅、隐居的青年时代,依人谋食的壮年时代和“老牯曳犁”的晚年时代。他所历经的人生变迁,既彰显了个体之于社会生活结构中的丰富细节和独特价值,又体现着鼎革之际遗民群体生存之艰难。
关键词 曾灿 易堂九子 清诗 清初文学
下载PDF
“蟪蛄及秋死,木槿向朝荣”——清初曾灿诗歌中的生存之思
8
作者 王乐为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9-136,共8页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群体"易堂九子"中曾灿以好诗、能诗著称当世。在其现存的近千首诗歌中,曾灿集中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高蹈隐逸之情和后来因为稻粱谋而滋生的羞耻感、苦痛感。其生存之思的变迁,既是其丰富而生动人性的真实显... 明末清初著名文人群体"易堂九子"中曾灿以好诗、能诗著称当世。在其现存的近千首诗歌中,曾灿集中抒发了他的故国之思、高蹈隐逸之情和后来因为稻粱谋而滋生的羞耻感、苦痛感。其生存之思的变迁,既是其丰富而生动人性的真实显现,又代表着明清鼎革之际遗民的普遍心路历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灿 诗歌 生存之思
下载PDF
论魏禧与曾灿的“始合而终乖”
9
作者 王乐为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64-171,共8页
易堂九子中魏禧与曾灿两人"最久且笃",他们髫龄时比邻而居、形影不离,少年时读书切劘、相互砥砺,成年后更结为"性命肺腑之交"并以"死友"相期许。而这段"诚一专精、不可磨灭"的情谊,之所以落得... 易堂九子中魏禧与曾灿两人"最久且笃",他们髫龄时比邻而居、形影不离,少年时读书切劘、相互砥砺,成年后更结为"性命肺腑之交"并以"死友"相期许。而这段"诚一专精、不可磨灭"的情谊,之所以落得个"始合而终乖"的结局,究其根源在于曾灿因不甘贫贱而游幕乞食、离群索居,在于他们的生存范式代表着明清鼎革之际坚守气节与降志辱身两类遗民的分野。魏禧用至死不渝的殷切劝勉,曾灿以诉说不尽的哀恸悔恨,诠释着贯穿两人生命始终的这份永恒的真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禧 曾灿 始合终乖
下载PDF
“易堂九子”之曾灿研究探微
10
作者 王乐为 《励耘学刊》 CSSCI 2018年第2期288-306,共19页
曾灿是清初着名文人集团“易堂九子”之一,以能诗着称,曾编撰大型诗歌选本《过日集》,在当时影响很大。本文主要梳理曾灿及其诗文、诗选的研究状况,对其生平、着述和“易堂九子”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评介,指出已有研究的成绩和不足... 曾灿是清初着名文人集团“易堂九子”之一,以能诗着称,曾编撰大型诗歌选本《过日集》,在当时影响很大。本文主要梳理曾灿及其诗文、诗选的研究状况,对其生平、着述和“易堂九子”研究中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评介,指出已有研究的成绩和不足,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灿 清初文学 易堂九子
下载PDF
张秀生、曾灿:精准扶贫重在准和实
11
《社会治理》 2017年第3期95-95,共1页
武汉大学中国中部发展研究院张秀生、曾灿在《人民日报》撰文认为,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实效。首先,贫困识别和动态管理要准和实,不能“大概其”“差不离”“一本老账吃遍天”。
关键词 曾灿 扶贫 《人民日报》 中部发展 武汉大学 动态管理 研究院 脱贫
下载PDF
“世乱罕善谋,终岁走穷途”——“易堂九子”之曾灿的命运之叹
12
作者 王乐为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22年第3期101-103,共3页
"易堂九子"之曾灿因"以衣食走四方"三十年而饱经患难、备尝人情冷暖,他对羁旅孤独、思亲怀归、世态炎凉之感的反复抒写,不仅凝聚着其个体独特而深沉的生命体验,更彰显出明清之际遗民鲜活而隐秘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 曾灿 遗民诗人 羁旅孤独 思亲盼归 人情冷暖
下载PDF
朱彝尊与易堂诸子交谊考述
13
作者 胡愚 《嘉兴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朱彝尊与魏禧相识于扬州,因二人年龄、经历、出身与职志等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逐渐结为至交。诗文方面,朱氏不仅与魏禧有密切的交流,与其兄魏际瑞亦有书信往来。朱彝尊与曾灿相识于京师,游处累月,朱氏仕清后,重逢于苏州,因身份迥异,曾... 朱彝尊与魏禧相识于扬州,因二人年龄、经历、出身与职志等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逐渐结为至交。诗文方面,朱氏不仅与魏禧有密切的交流,与其兄魏际瑞亦有书信往来。朱彝尊与曾灿相识于京师,游处累月,朱氏仕清后,重逢于苏州,因身份迥异,曾氏遂有“云泥之叹”。康熙二十三年(1684),朱氏因小事被谪官,其心境为之转变,希冀通过曾灿与魏禧之侄魏世傚搭建与“南园词客”接续前谊的桥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彝尊 易堂诸子 魏禧 曾灿 遗民 考述
下载PDF
“曾灿庭的书画世界”在京展出
14
作者 武文龙 《艺术市场》 2013年第2期56-56,共1页
由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民族书画家协会、中国诗酒文化协会诗书画院协办,华宝斋、秦际(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温州天视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墨彩辉映——曾灿庭的书画世界”艺术展于近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华宝斋... 由中国书画艺术研究院主办,中国民族书画家协会、中国诗酒文化协会诗书画院协办,华宝斋、秦际(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温州天视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的“墨彩辉映——曾灿庭的书画世界”艺术展于近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华宝斋开幕。这次展览是曾灿庭近年来创作的新作品,麸展出不同时期的国画和书法作品四十多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书画 曾灿 世界 文化协会 艺术研究院 中国民族 文化传媒 全国政协
原文传递
清初文学家魏禧祖籍在广昌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澄清 张天岳 《南方文物》 1983年第4期90-89,共2页
清代著名文学家魏禧,与其兄魏祥、其弟魏礼,以文学名重一时,史称“三魏”;明末避乱于翠微峰,与南昌彭士望、林时益及同邑李腾蛟、丘维屏、彭任、曾灿等九人躬耕自食,切磋读书,为“易堂学”,故又有“易堂九子”之雅称。
关键词 魏禧 曾灿 易堂九子 彭士望 魏礼 广昌 彭任 魏祥 著名文学家 丘维屏
下载PDF
谈谈我的唱腔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桂凤 《上海戏剧》 1988年第4期41-42,共2页
有人说张桂凤的唱腔怪,很难学。确实,在我的唱腔中不是常常反复运用某些非常鲜明的特征音调,因而不象有的流派那样使人容易辨认。这是同我的戏路和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有关的。早在科班学艺之初,我的师傅袁曾灿要求我样样角色都要拿得起... 有人说张桂凤的唱腔怪,很难学。确实,在我的唱腔中不是常常反复运用某些非常鲜明的特征音调,因而不象有的流派那样使人容易辨认。这是同我的戏路和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有关的。早在科班学艺之初,我的师傅袁曾灿要求我样样角色都要拿得起。从那时起,我就一人兼演数角,涉及的行档除了老生本行外,还有老旦、小生、小丑、花脸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灿 张桂 使人 落调 打金枝 十字句 规定情境 千人一面 梁祝 同我
下载PDF
魏禧与易堂九子
17
作者 曾李安 《南方文物》 1986年第1期127-129,共3页
清代康熙年间,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他在散文创作、散文理论和散文批评方面独树一帜,“为后来的散文发展开辟着道路”。他就是宁都易堂九子的领袖——魏禧。 魏禧(公元1624——1680年),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又号勺庭,... 清代康熙年间,中国文坛上出现了一位著名的散文家,他在散文创作、散文理论和散文批评方面独树一帜,“为后来的散文发展开辟着道路”。他就是宁都易堂九子的领袖——魏禧。 魏禧(公元1624——1680年),字冰叔,一字叔子,号裕斋,又号勺庭,江西宁都人。他出身于明末“圣旨门魏”之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堂九子 魏禧 冰叔 康熙年间 宁都 裕斋 六松草堂 于明 博学鸿儒 曾灿
下载PDF
易堂九子年谱要录
18
作者 邱国坤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1987年第3期54-60,共7页
以著名文学家魏禧为领袖的包括李腾蛟、彭士望、邱维屏、林时益、魏际瑞、彭任、曾灿、魏礼等名家在内的易堂九子,是我国清初颇负盛名的文学集团和教育集团,亦是一个具有高尚爱国气节的集团,数百年来一直为世人称道。易堂九子自李腾蛟... 以著名文学家魏禧为领袖的包括李腾蛟、彭士望、邱维屏、林时益、魏际瑞、彭任、曾灿、魏礼等名家在内的易堂九子,是我国清初颇负盛名的文学集团和教育集团,亦是一个具有高尚爱国气节的集团,数百年来一直为世人称道。易堂九子自李腾蛟最初生(1609年),至彭任最后卒(1708年),前后经历明万历、泰昌、天启、崇祯,清顺治、康熙各朝,整整达一个世纪。这是一个风云变幻的大动乱的世纪,社会的变乱、相近的遭逢使他们走到一起。他们结庐翠微易堂,学伯夷叔齐之节,躬耕自食,不事清廷;他们出游天下,目的在于结交天下非常之人,以为非常之寄;他们潜心造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堂九子 曾灿 魏际瑞 彭士望 邱维屏 魏禧 彭任 魏礼 明万历 清顺治
下载PDF
宁都发现《宁都三魏全集》易堂刻版
19
作者 刘劲峰 《南方文物》 1980年第3期54-,共1页
一九七九年六月,江西省宁都县在收集历史文物时于该县黄陂公社杨依大队发现清道光二十五年《宁都三魏全集》易堂刻板五百余块。刻板平均每块长19.8公分,宽28.5公分,用荷木雕刻而成。版面字迹如新,保存相当完好。
关键词 宁都三魏全集 清道光 历史文物 荷木 块长 魏际瑞 耕庑文稿 曾灿 易堂九子 冰叔
下载PDF
“中华第一股”创始人贪于钱色跌入深渊——湖北兴化股份公司原常务副总经理佃国炎贪污受贿案纪实
20
作者 超人弯弯 《检察风云》 2000年第12期4-11,共8页
  这是一个奇迹:当他和众多的股民连股票的概念都不懂的时候,他却以惊人的胆识注册成立了股份公司并迅速挂牌上市,当众多的股民还在观望摸索之时,他的股票在上市后,通过配送,曾达到每股复权价近160元.一时间,"中华第一股",&...   这是一个奇迹:当他和众多的股民连股票的概念都不懂的时候,他却以惊人的胆识注册成立了股份公司并迅速挂牌上市,当众多的股民还在观望摸索之时,他的股票在上市后,通过配送,曾达到每股复权价近160元.一时间,"中华第一股","中国石化第一股"等等称誉纷至沓来,一时间,佃国炎连同"湖北兴化"的名字驰名中外,在中国的股海掀起了一阵巨大的狂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兴化 股份有限公司 配股 证券公司 金融公司 贪污受贿 曾灿 中华 股份公司 湖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