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曾禺装裱批评信
1
作者 佚名 《少年文摘》 2017年第10期145-145,共1页
曹禺一辈子著作等身,获赞誉无数。1983年3月20日,年近七旬的曹禺却收到了一封批评信,信中言辞犀利,直言不讳,“你是我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后期的作品,一个也不喜欢。你失去了伟大的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 曹禺一辈子著作等身,获赞誉无数。1983年3月20日,年近七旬的曹禺却收到了一封批评信,信中言辞犀利,直言不讳,“你是我极尊敬的前辈,所以我对你要严!我不喜欢你后期的作品,一个也不喜欢。你失去了伟大的通灵宝玉,你为势位所误!从一个海洋萎缩成一条小溪流……你就像晚上喝了浓茶,清醒于混沌之中。过去数不清的精妙休止符、节拍、冷热、快慢的安排,那一箩筐一箩筐的隽语,都消失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评 装裱 曾禺 休止符 曹禺 言辞 宝玉 成一
原文传递
百年中国话剧历史兴衰的再度思考——驳陈军先生的论断 被引量:1
2
作者 宋剑华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84-88,共5页
中国话剧运动蹒跚走过了它百年的艰难历程,在经历了短暂的历史辉煌之后,目前它正面临着退出艺术表演舞台的巨大危机。究竟应该怎样评价中国话剧的昨天与今天,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内学界高度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就此,本文提出一些自己粗浅... 中国话剧运动蹒跚走过了它百年的艰难历程,在经历了短暂的历史辉煌之后,目前它正面临着退出艺术表演舞台的巨大危机。究竟应该怎样评价中国话剧的昨天与今天,实际上已经成为国内学界高度重视的一个研究课题。就此,本文提出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希望能够引起广大学者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话剧 百年传统 曾禺现象 衰败迹象
下载PDF
试论曹禺话剧语言艺术的诗意化与音乐化
3
作者 千玲玲 《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1期86-88,共3页
20世纪30年代曹禺的《雷雨》等话剧创作标志着我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在话剧语言艺术上,他充分发掘了“话”的表现力。在话剧作品中,能使语言诗意化和音乐化。
关键词 曾禺 话剧 语言艺术 诗意化 音乐化
下载PDF
曹禺奥尼尔宗教意识形成动因探究
4
作者 王玉华 《邢台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49-51,共3页
曹禺、奥尼尔的悲剧中都洋溢着强烈的宗教意蕴,蕴涵着浓郁的基督教文化色彩。深刻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趋近于对宗教的探询,教育和熏陶使他们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对人类悲剧性的深刻思考是他们宗教信仰的心理动因,集体无意识的影响是他们宗... 曹禺、奥尼尔的悲剧中都洋溢着强烈的宗教意蕴,蕴涵着浓郁的基督教文化色彩。深刻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趋近于对宗教的探询,教育和熏陶使他们具有浓厚的宗教意识,对人类悲剧性的深刻思考是他们宗教信仰的心理动因,集体无意识的影响是他们宗教信仰的客观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禺 奥尼尔 宗教意识 成因
下载PDF
男权世界的女性悲剧——试论曹禺作品的女性形象 被引量:2
5
作者 宋建军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08年第6期97-99,共3页
曾禺在《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作品中塑造了一批鲜明生动而且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悲剧女性形象,表达了对中国长达几千年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秩序、传统文化思想和道德对女性的绞杀和践踏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蘩... 曾禺在《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作品中塑造了一批鲜明生动而且极富艺术感染力的悲剧女性形象,表达了对中国长达几千年的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秩序、传统文化思想和道德对女性的绞杀和践踏的关注。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蘩漪、陈白露、花金子、愫芳等女性的悲剧说明一个必然:这是性别的悲剧,是生活在男权世界的必然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曾禺 悲剧 男权 女性形象
下载PDF
对《雷雨》《日出》中知识青年命运及创作思想的探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许鸿起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06年第1期115-118,共4页
《雷雨》和《日出》是曹禺先生的两部著名的剧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当时中国知识青年命运轨迹及其作者创作前后的思想进程的分析、比较,探索出进步知识青年具有两条命运轨迹的可能性。
关键词 曾禺 《雷雨》《日出》 青年命运 创作思想
下载PDF
曹禺在清华园的初恋
7
作者 冯晓蔚 《人民周刊》 2015年第11期80-80,共1页
1933年夏,曾禺的处女作《雷雨》问世。郭沫若盛赞“这是部难得的力作”,称“作者曹禺存中国作家中应该是杰出的一个”。伴随这部力作问世,曹禺还与清华园一位纯情少女演绎了一首绚丽的初恋曲。
关键词 清华园 曹禺 初恋 《雷雨》 中国作家 郭沫若 力作 曾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