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制冷系统的最优高压压力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管海清 马一太 马利蓉 《制冷与空调》 2006年第1期17-20,共4页
运用热力学模型分析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蒸发温度、压缩机效率、过热度和膨胀机效率等参数对最优高压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过热度和膨胀机效率对最优高压压力的影响较为明显。最后还对几种关于CO2循环最优高压压... 运用热力学模型分析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蒸发温度、压缩机效率、过热度和膨胀机效率等参数对最优高压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过热度和膨胀机效率对最优高压压力的影响较为明显。最后还对几种关于CO2循环最优高压压力的关联式进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跨临界循环 最优高压压力
下载PDF
CO_2跨临界双级压缩循环性能研究及理论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马一太 安青松 王洪利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992-996,共5页
为了探索CO2跨临界双级循环系统性能提高的方法,基于热力学循环分析方法,对CO2跨临界双级压缩循环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分析的几种循环中,2个气体冷却器双级循环最优高压最高,带中间冷却器和膨胀机双级循环最优... 为了探索CO2跨临界双级循环系统性能提高的方法,基于热力学循环分析方法,对CO2跨临界双级压缩循环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在分析的几种循环中,2个气体冷却器双级循环最优高压最高,带中间冷却器和膨胀机双级循环最优高压最低;低压缩机效率对整个循环性能的影响要比高压缩机效率更为显著;带中间冷却器的循环存在最佳质量分配比;随蒸发温度增加,带中间冷却器的循环要比2个气体冷却器的循环最优中间压力变化要小;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要比蒸发温度的影响大;相同条件下,2个气体冷却器带膨胀机双级循环和带中间冷却器和膨胀机双级循环性能最优,2个气体冷却器双级循环性能最差,膨胀机循环性能要普遍优于节流阀循环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跨临界循环 数学模型 最优高压 最优中间压力 膨胀机
下载PDF
带回热器CO_(2)跨临界热泵系统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杨俊兰 李金芮 +1 位作者 白杨 姬旭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40,共8页
为了比较回热器对不同型式CO_(2)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5种带回热器CO_(2)跨临界循环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吸气过热度、蒸发温度、高压压力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对制冷、制热系数的影响,以及蒸发温度、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对最优高压... 为了比较回热器对不同型式CO_(2)热泵系统性能的影响,建立了5种带回热器CO_(2)跨临界循环的热力学模型,分析了吸气过热度、蒸发温度、高压压力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对制冷、制热系数的影响,以及蒸发温度、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对最优高压压力的影响,给出了不同循环的适用条件。结果表明:带膨胀机单级、双级压缩系统综合性能较好,制冷COP可分别达到2.83和3.2,制热COP可分别达到3.82和3.6,但都不适合加回热器;回热器对CO_(2)跨临界双级带节流阀回热器循环(TSCV+IHE)性能提高最大,过热度平均每提升5 ℃,COP提升约0.1;CO_(2)跨临界单级带喷射器回热器循环(SCEJ+IHE)适用于蒸发温度、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均较低的情况;单级压缩比双级压缩的最优高压压力低0.5~1 MPa;提高蒸发温度和减小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都有利于降低最优高压压力。研究成果可为CO_(2)跨临界循环的性能提高和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跨临界循环 回热器 性能系数 最优高压压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