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脊髓损伤后最佳干预时间窗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李晓宁 单筱淳 +5 位作者 吴磊 梁雪松 迟蕾 刘双岭 梅继林 李诺 《中国中医急症》 2017年第7期1213-1214,1223,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出现的最早时间,明确早期干预的时间点。方法将48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平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ham)及急性脊髓损伤组(ASCI),每组各分为4个亚组即1 h、3 h、6 h和8 h。于相应时间点进行造... 目的观察急性脊髓损伤(ASCI)后大鼠神经细胞凋亡出现的最早时间,明确早期干预的时间点。方法将48只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平分为两组:假手术组(Sham)及急性脊髓损伤组(ASCI),每组各分为4个亚组即1 h、3 h、6 h和8 h。于相应时间点进行造模后取材。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脊髓组织病理学形态变化;TUNEL染色法检测大鼠神经细胞凋亡情况,筛选出神经细胞凋亡出现最早时间点,确定早期干预的最佳时间点。结果 1)HE染色结果显示,ASCI组大鼠术后1 h和3 h可见灰质小灶性斑片状出血;术后6 h细胞形态明显变化,神经细胞出现凋亡;术后8 h细胞损伤加重,形态进一步变小,仅见残存的神经细胞。2)TUNEL检测显示,ASCI组术后6 h细胞形态改变显著,可见凋散在凋亡神经细胞,与Sham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8 h后神经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与Sham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急性脊髓损伤后6 h内为本病最佳干预时间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细胞凋亡 最佳干预时间窗
下载PDF
针刺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效应及最佳干预时间窗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谢晋 葛爽爽 +1 位作者 宋雅兰 任玉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627-631,共5页
目的:研究针刺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保护效应和最佳干预时间窗,为针灸临床干预MIRI提供有益参考。方法:1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n=20):伪手术组、模型组、假针刺组、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再灌... 目的:研究针刺后处理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大鼠的保护效应和最佳干预时间窗,为针灸临床干预MIRI提供有益参考。方法:120只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n=20):伪手术组、模型组、假针刺组、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结扎冠脉左前降支40 min,再灌注120 min,建立动物模型。采用电生理记录仪记录ST段变化,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TTC染色检测心肌梗死面积,小动物血压心率测量仪检测各组心率与左室动脉压,计算心肌耗氧量。结果:(1)心电图ST段变化:与造模前的ST段比较,结扎后的ST段明显抬高(P <0. 001);与结扎后的ST段相比,再灌注后的ST段明显降低(P <0. 001);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与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相比,ST段明显降低(P <0. 001)。(2)心肌细胞平均凋亡率:与模型组比,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平均凋亡率明显降低(P <0. 001);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与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相比,平均凋亡率明显降低(P <0. 001)。(3)心肌耗氧量变化:同造模前相比,结扎后心肌耗氧量明显减少(P <0. 001);与模型组相比,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心肌耗氧量增加(P <0. 05);与再灌注前针刺组相比,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心肌耗氧量增加(P <0. 05)。(4)心肌梗死面积:与模型组相比,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 <0. 001);与再灌注前针刺组、再灌注后针刺组相比,再灌注前后均针刺组心肌梗死面积明显缩小(P <0. 001)。结论:针刺后处理能降低MIRI大鼠ST段电位抬高,增加大鼠心肌耗氧量,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缩小心肌梗死面积,其最佳干预时间是再灌注前后10 min均针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后处理 针刺 最佳干预时间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