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右冠分叉病变三维重建最佳投照角度与介入投照角度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珊珊 郝培远 +4 位作者 陈爱华 宋旭东 魏向龙 何非 涂圣贤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2943-2946,共4页
目的:研究medis3D系统快速生成的用于右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最佳投照角度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5-11月期间接受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0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患者右冠脉病变的两个视图的投照影像进行三维靶血... 目的:研究medis3D系统快速生成的用于右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最佳投照角度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5-11月期间接受右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20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患者右冠脉病变的两个视图的投照影像进行三维靶血管重建,快速生成最少短缩率或延长率的最佳投照角度,选取两名10年以上介入经验的术者对其优越性进行评估,量化为-2至2五个等级。并对短缩率和所需投照次数进行比较评估。结果:本研究20例右冠状动脉的三维重建率为100%。生成的最佳投射角度量化评分1.38±0.72,明显优于实际介入时的角度,P<0.01。最佳投照角度下右冠状动脉主支三维长度与实际介入角度下二维测量无明显差异(32.54±5.68mmvs29.43±5.47mm,P=0.72),侧支明显长于实际测量值(26.58±3.59mmvs18.03±5.12mm。P<0.05),而主、侧支短缩率均明显小于实际介入时的投照角度的短缩率(1.48±1.88vs10.54±4.89,P<0.01;3.6±2.35vs22.13±8.08,P<0.01),并能显著减少投照次数(2.10±0.31vs2.55±0.61)。结论:medis3D系统快速生成的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最佳投照角度优于传统介入使用的投照角度,具有较少的短缩率,并能减少所需的X线投照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三维重建 介入 最佳投照角度
下载PDF
冠脉造影单支病变靶血管最佳投照角度与介入角度的分析对照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陈爱华 郝培远 +4 位作者 周珊珊 宋旭东 魏向龙 何非 李志樑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3-158,共6页
目的以临床单支病变靶血管冠脉介入的角度为参照,对冠脉造影三维定量分析软件快速生成靶血管最佳投照角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随机抽取2009-05-2009-11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65处靶病变中血管段的影像资料... 目的以临床单支病变靶血管冠脉介入的角度为参照,对冠脉造影三维定量分析软件快速生成靶血管最佳投照角度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回顾性随机抽取2009-05-2009-11于我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并行介入治疗的患者60例,65处靶病变中血管段的影像资料,纳入62处为研究对象(有3例右冠造影因仅有单幅投照无法实现三维重建而排除)。从靶病变两个视图的投照影像中重建出三维靶血管并生成对靶血管有最少短缩或延长率的最佳投照角度。然后由两名有经验的术者以介入治疗时使用的投照角度为参照,评价三维重建生成的最佳投照角度的相对优越性,评价结果量化为从-2至2等5个评分等级。并对最佳投照角度和介入角度的短缩率及靶血管生成最佳投照度所需投照次数(等于实现三维重建的投照次数)和介入时发现较理想的投照角度的所需次数进行对比。结果成功实现62例靶血管三维重建,三维重建可实现率为100%,三维重建后自动生成的最佳投照角度评分高于实际介入使用的投照角度(最佳角度平均评分1.41±0.62,P<0.01),靶血管在最佳投照角度下的二维长度短缩率明显小于介入采用投照角度的短缩率(2.35±2.10比9.27±7.82,P<0.01),并能明显减少靶血管投照角度次数(2.08±0.27比2.50±0.65,P<0.01)。结论 Medis3D系统能准确且快速地生成用于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最佳投照角度,最佳投照角度有较少的短缩率,并能减少靶血管所需的X线投照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三维重建 最佳投照角度 介入角度
原文传递
冠状动脉三维重建各血管段最佳投照角度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3
3
作者 郝培远 高传玉 +3 位作者 陈爱华 宋旭东 李志樑 袁义强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59-964,共6页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三维重建定量分析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主支不同血管段(右冠状动脉和左前降支近、中、远段,左主干,左回旋支近、远段)最佳投照角度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0-10-2011-05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 目的通过冠状动脉三维重建定量分析方法对冠状动脉造影主支不同血管段(右冠状动脉和左前降支近、中、远段,左主干,左回旋支近、远段)最佳投照角度规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010-10-2011-05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河南心血管病医院内科(年造影均≥1500例,介入≥800例)行冠状动脉造影的76例患者共185段靶血管的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三维重建分析,最终纳入183段(排除因左回旋支近段起始处被严重遮挡1段,因左回旋支近段闭塞1段)。从靶病变2个视图的投照影像中重建出三维靶血管并生成对靶血管有最少短缩或延长率的最佳投照角度。对主支不同血管投照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常规投照角度比较,右冠状动脉和左前降支近、中、远段,左主干最佳投照角度短缩率降低,而左回旋支近、远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冠状动脉近、中、远段三维最佳投照角度(°)分别为右前斜位+足位:(-12.3±22.3)+(15.7±11.5)、(-8.9±27.7)+(18.1±19.1)、(-21.8±24.7)+(-20.0±21.4);左前降支近、中、远段为(35.6±11.4)+(-5.3±23.1)、(27.1±9.3)+(-26.0±31.3)、(-3.5±23.1)+(-20.2±11.0);左主干为(5.7±19.6)+(3.9±22.5);左回旋支近、远段为(-25.8±22.1)+(22.5±18.1)、(-1.2±25.3)+(13.2±13.8)。结论冠状动脉三维重建系统能成功实现对左主干和三条主支血管不同血管段的三维重建,采用三维定量分析方法模拟计算不同血管段的最佳投照角度规律具有很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三维重建 最佳投照角度 分布规律
原文传递
一种从冠状动脉X线造影生成最佳投照角度的新方法 被引量:2
4
作者 涂圣贤 魏向龙 +4 位作者 宋旭东 郝培远 黄铮 Koning Gerhard Reiber Johan HC 《中华放射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5-198,共4页
虽然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治疗冠心病最主要的方法之一,但其一定比例的再狭窄率以及由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所导致的高病死率和高致残率仍限制着该方法的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最佳投照角度 X线造影 再狭窄率 支架内血栓 冠心病 致残率 病死率
原文传递
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软件分析左主干开口位置及左主干最佳投照角度 被引量:1
5
作者 盛宇贺 于杰 +4 位作者 王颖东 经子兰 李子琪 荆全民 王斌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1201-120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CTA)确定左主干开口在左冠窦中的位置及其最佳角度对左主干口部病变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1日至4月30日北部战区总医院门诊收治的100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 目的探讨利用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CTA)确定左主干开口在左冠窦中的位置及其最佳角度对左主干口部病变介入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1日至4月30日北部战区总医院门诊收治的100例疑似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行冠状动脉CTA扫描结果的资料。冠状动脉CTA的检查采用飞利浦CT机完成,收集患者心动周期内75%时相冠状动脉CTA数据,冠状动脉CTA片数200~600张。采用FluoroCT软件,分析左主干在左冠窦中的开口位置及左主干口部最佳投照角度。结果83例(83.0%)患者左主干在左冠窦内的开口位置无偏移,左主干口部的最佳投照角度为左前斜位(21°±10°)、头位(17°±9°)。其余17例(17.0%)患者左主干开口位置有偏移,其中,13例患者左主干开口位置向无冠窦偏移,其左主干口部的最佳投照角度为左前斜位(21°±16°)、头位(18°±11°);4例患者左主干开口位置向右冠窦偏移,其左主干口部的最佳投照角度为左前斜位(13°±11)°、头位(13°±4°)。100例患者中,左主干开口最佳投照角度的最大值为左前斜位53°、头位48°;其中,左主干开口位置有偏移的17例患者中,14例(82.4%)偏移角度在10°~20°内,2例(11.8%)偏移角度在20°~30°内,1例(5.9%)偏移角度>30°。结论真实世界中,大多数情况下,左主干开口位置无偏移,多从左冠窦中点发出,左主干开口与右冠窦瓣叶及无冠窦瓣叶之间缝隙对应。仅有少数人左主干开口发出有偏移。无论左主干开口是否发生偏移,左主干口部的最佳投照角度均分布在左前斜位、头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主干开口 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造影 最佳投照角度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胸骨俯卧位正位投照角度的研究及其对胸骨骨折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贾一鸣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的:研究分析胸骨俯卧位正位的最佳投照角度及其在胸骨骨折及其术后复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多名不同体型男性的胸部CT平扫+三维数据,利用CT重建技术进行三维胸廓加胸骨影像,对胸骨,肺组织及心脏数据进行处理标记不同颜色,将胸部... 目的:研究分析胸骨俯卧位正位的最佳投照角度及其在胸骨骨折及其术后复查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取多名不同体型男性的胸部CT平扫+三维数据,利用CT重建技术进行三维胸廓加胸骨影像,对胸骨,肺组织及心脏数据进行处理标记不同颜色,将胸部重建图像分别由正中向左或者右侧旋转10°~45°模拟正位拍摄,其次选取胸骨骨折及术后病例25例,年龄在25~55岁,采用胸骨俯卧正位拍摄。结果:对于CT重建图像分析,基本满足40(常数)-胸廓前后径厚度,在17°~25°角度图像显示优于其他角度,胸骨俯卧位正位拍摄得到X线影像可以显示胸骨骨折部位,类型,形态,骨片移动方向及骨质情况,胸骨俯卧正位对诊断胸骨骨折,及其术后复查固定情况,肿瘤胸骨转移具有意义。结论:胸骨俯卧位正位在17°~25°显示效果最佳,对于体型较胖者则角度选择偏小,反之体型较瘦者角度选择偏大;DR拍摄对于新发骨折诊断不如CT三维重建,但对于胸骨术后复查固定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 最佳投照角度 胸骨骨折
下载PDF
计算机断层扫描指导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导丝过瓣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斌 徐凯 +8 位作者 荆全民 王耿 李毅 梁振洋 李洋 方毅 郑凌飞 王艳秋 韩雅玲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0期1149-1152,共4页
目的探讨运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分析获得的最佳投照角度指导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I)术中导丝过瓣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自2016年5月至2020年6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TAVI且手术过程被完整录制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 目的探讨运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分析获得的最佳投照角度指导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TAVI)术中导丝过瓣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自2016年5月至2020年6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TAVI且手术过程被完整录制的3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接受CT指导分析,将其分为常规组(n=19)与CT指导组(n=13)。比较两组患者过瓣时间。结果所有患者中,过瓣时间最长为461.0 s,最短为1.0 s,中位时间27.5 s。过瓣时间>5 min者有3例,均发生在常规组。应用CT指导导丝过瓣时间最长为62.0 s。CT指导组过瓣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CT分析对于TAVI术中导丝过瓣有良好的指导作用,能缩短过瓣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主动脉瓣置换术 计算机断层扫描 最佳投照角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