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接触氧化技术在公园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中的运用试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立军 刘国才 +4 位作者 黄继国 李跃迁 丛颖 沈照理 赵晓波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58-461,共4页
通过自行设计加工的试验装置,进行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在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中的试验研究。待处理的景观水体ρ(CODCr)为25~35mg/L,ρ(NH3-N)为2.2~3mg/L。ρ(TP)为0.55~0.85mg/L,有机负荷低,且水质变化幅度大。试验结果... 通过自行设计加工的试验装置,进行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在景观水体功能恢复中的试验研究。待处理的景观水体ρ(CODCr)为25~35mg/L,ρ(NH3-N)为2.2~3mg/L。ρ(TP)为0.55~0.85mg/L,有机负荷低,且水质变化幅度大。试验结果表明。在合适的运行参数下,生物接触氧化技术可以使经过处理的景观水体的ρ(CODCr)、ρ(NH3-N)、ρ(TP)分别降至14.62mg/L、0.26mg/L、0.19mg/L。满足地表水Ⅲ类水质标准,达到景观水体水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接触氧化技术 景观水体 最佳曝气量 最佳水力停留时间 最佳气水比
下载PDF
陶瓷平板膜处理含油废水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姚响 《节能》 2016年第1期60-62,共3页
为了使二次采油废水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低渗透率底层回注标准,以油田废水为处理对象,建立一套以陶瓷平板膜为核心的试验装置。通过对跨膜压差变化的检测,确定最佳工作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曝气量为2.0ml/min,最佳膜通量为22.5L/(m^2... 为了使二次采油废水处理后的水质可以达到低渗透率底层回注标准,以油田废水为处理对象,建立一套以陶瓷平板膜为核心的试验装置。通过对跨膜压差变化的检测,确定最佳工作条件。结果表明:最佳曝气量为2.0ml/min,最佳膜通量为22.5L/(m^2·h),最佳隔板位置为2号位置。运行过程中出水含油量跟SS均优于《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SY5329-94)中回注水水质A1级标准,利用陶瓷平板膜装置可以实现长期稳定运行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最佳膜通量 最佳曝气量 最佳隔板位置
下载PDF
光辅自耦合藻-菌颗粒污泥处理系统特性
3
作者 程琪 何成达 +1 位作者 张淼 薛禹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8-87,共10页
在当前温室气体成为生态环境严重威胁的背景下,探究了实验室条件下光辅助自耦合藻-菌颗粒污泥处理系统达到最佳处理效果时,系统所需的曝气量大小。本工作首先阐述了该系统的培养过程,接着考察了藻类供氧完全替代曝气(零曝气)的情况下系... 在当前温室气体成为生态环境严重威胁的背景下,探究了实验室条件下光辅助自耦合藻-菌颗粒污泥处理系统达到最佳处理效果时,系统所需的曝气量大小。本工作首先阐述了该系统的培养过程,接着考察了藻类供氧完全替代曝气(零曝气)的情况下系统处理效果,最后探究了适当增加不同曝气量(0.2,0.4,0.6,0.8 L/min)的条件下系统处理效果。结果显示,在零曝气条件下经过12 h的处理,出水COD、总磷、总氮浓度分别降至76.70,1.09,3.52 mg/L,各指标浓度下降趋势明显,继续增大水力停留时间出水能够达标,但处理成本随之增大。对比几种不同曝气量条件,在0.2 L/min曝气量条件下系统各项出水指标效果达到最佳,COD、总磷、总氮浓度分别降至25.6,0.40,1.67 mg/L。因此0.2 L/min为系统最佳曝气量,在保证处理效果的同时能够为污水厂节能减排带来可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耦合藻-菌颗粒污泥 最佳曝气量 节能减排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