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最大融化深度季节多年冻土天然上限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子武 李俊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03-104,107,共3页
准确确定高纬度地区多年冻土的天然上限深度及其变化规律对于冻土地区铁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传统现场勘探测温的方法,虽然比较准确,却有很大的时间限制,在非最大融化深度季节无法确定多年冻土的天然上限深度。为了能够在任何... 准确确定高纬度地区多年冻土的天然上限深度及其变化规律对于冻土地区铁路工程的设计和施工至关重要。传统现场勘探测温的方法,虽然比较准确,却有很大的时间限制,在非最大融化深度季节无法确定多年冻土的天然上限深度。为了能够在任何勘测季节都可以获得多年冻土的天然上限资料,本文在对大兴安岭多年冻土地区的多年勘测、测温资料的分析研究基础之上,总结推导出了4种比较行之有效的计算多年冻土天然上限的方法,对于快速而准确的确定多年冻土天然上限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最大融化深度季节 天然上限
下载PDF
青藏铁路清水河段片石护坡路堤温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魏静 许兆义 +2 位作者 李成 包黎明 葛建军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73-777,共5页
通过对青藏铁路清水河试验段片石护坡、无片石护坡的冻土路堤和地基的温度进行的全面监测,对比分析了路堤体内及基底的地温、积温及温度场中最大融化深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片石护坡措施的试验路堤,与对比段(普通路堤)相比,降温... 通过对青藏铁路清水河试验段片石护坡、无片石护坡的冻土路堤和地基的温度进行的全面监测,对比分析了路堤体内及基底的地温、积温及温度场中最大融化深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片石护坡措施的试验路堤,与对比段(普通路堤)相比,降温效果明显。负积温量值大于对比段,最大融化深度抬升幅度较大。因此,片石护坡能够有效发挥降低地温、保护多年冻土的作用,并有利于坡面防护,是一种施作方便,既能用于新建,又能用于补强的多年冻土主动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片石 地温 积温 最大融化深度
下载PDF
青藏铁路片石护坡路堤温度特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魏静 许兆义 +1 位作者 包黎明 葛建军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2005年第4期494-501,共8页
通过对青藏铁路清水河段片石护坡路堤和普通路堤实体工程进行的地温监测,对比分析了两种路堤体内及基底的温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片石护坡措施的路堤,与普通路堤相比,降温效果好,负积温量值大,最大融化深度抬升幅度也较大,因此,片石... 通过对青藏铁路清水河段片石护坡路堤和普通路堤实体工程进行的地温监测,对比分析了两种路堤体内及基底的温度特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片石护坡措施的路堤,与普通路堤相比,降温效果好,负积温量值大,最大融化深度抬升幅度也较大,因此,片石护坡能够有效发挥降低地温、保护多年冻土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片石 地温 积温 最大融化深度
下载PDF
多年冻土区沥青和水泥路面下路基的热稳定性特征 被引量:7
4
作者 李金平 陈春燕 章金钊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7-24,共8页
基于国道214不同试验路段的地温监测资料,对沿线沥青、水泥路面下路基的浅层温度差异、年平均温度差异及路面对路基温度的影响深度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开展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下路基浅层温度差异存在着明显... 基于国道214不同试验路段的地温监测资料,对沿线沥青、水泥路面下路基的浅层温度差异、年平均温度差异及路面对路基温度的影响深度等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开展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下路基浅层温度差异存在着明显的季节性差异。路面类型对路基下多年冻土的影响深度基本在路面下8 m以内。通过模拟分析得出了相同条件下沥青和水泥2种路面类型下路基融化核形成的时间差异,路基下最大融化深度随路基运营时间和路基高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沥青和水泥2种路面下多年冻土最大融化深度的差异及其发展规律等。可以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来保持路基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热稳定性 温度差异 路面类型 最大融化深度
下载PDF
穿越公路埋地长输管道在冻土区的热力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安治国 李钧 +1 位作者 李洪亮 高永东 《公路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18-122,185,共6页
基于某穿越公路埋地原油管道工程,对其在冻土区的热力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冻土类型不同,在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具有较大差异,管道对高温冻土区的热油管道具有较大影响,对冻土有较大破坏;在高温冻土区,其融化速率均大于低温冻土... 基于某穿越公路埋地原油管道工程,对其在冻土区的热力变形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冻土类型不同,在管道周围,土壤温度场具有较大差异,管道对高温冻土区的热油管道具有较大影响,对冻土有较大破坏;在高温冻土区,其融化速率均大于低温冻土区;通过保温材料的铺设,高温冻土区的最大融化深度可得到有效减小。在高温冻土区,减小管道顶部埋置深度,管道底部的最大融化深度可有效减小,对冻土区效果更好。随着时间的延长,外层等温线距管道中心的距离变化较小,且由于管道向外不断进行热量散发,最外层温度会逐渐升高,保温层越厚,冻土受到铺设输油管道的破坏性越小。通常情况下保温层铺设厚度为5.2-8.2cm,在高温冻土区,管道对其扰动较大,保温层大于8.2 cm时,在热油管道外铺设保温材料,减少管内油品热量损失,减少管道对冻土的扰动,确保管道安全运行,同时将输送成本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力变形 冻土区 最大融化深度 保温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