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推拿对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最大随意收缩力矩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王艳国 严隽陶 +2 位作者 房敏 孙武权 朱燕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颈椎后伸和前屈肌群最大随意收缩力矩的特征和推拿对其的影响。方法设立颈椎病等长运动组(45例)、颈椎病等速运动组(52例)和正常对照组(48例),每组分青、中和老年3个亚组。所有颈椎病患者采用推拿治疗;分别在推拿治...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颈椎后伸和前屈肌群最大随意收缩力矩的特征和推拿对其的影响。方法设立颈椎病等长运动组(45例)、颈椎病等速运动组(52例)和正常对照组(48例),每组分青、中和老年3个亚组。所有颈椎病患者采用推拿治疗;分别在推拿治疗前、第1次和第10次推拿后,采用等速肌力测试仪测定等长和等速运动状态颈部后伸和前屈肌群最大随意收缩力矩的比值(F/E)。结果正常人等长运动F/E比值有增龄性升高的趋势(P>0.05),等速运动F/E基本一致(P>0.05);颈椎病患者等长和等速运动两组F/E值较正常人增高(P<0.05,P<0.01);推拿治疗对青中年颈椎病患者F/E值有明显改善作用(P<0.05)。结论颈椎病患者颈前屈和后伸肌群力学平衡紊乱,推拿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F/E值,以青中年患者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等长运动 等速运动 按揉法 最大随意收缩力矩
下载PDF
单侧肢体电刺激或随意力量训练对双侧足背屈力量和肌肉动员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8
2
作者 于俊海 周石 +2 位作者 黄力平 刘军 胡喜莲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777-781,共5页
目的:观察单侧肢体电刺激训练与随意力量训练是否可产生类似交叉迁移的现象,并采用电刺激与随意收缩叠加法(Twitch Interpolation,TI)评价神经系统动员肌肉力量的能力。方法:实验对象为18-30岁未经专项体育训练的健康男子大学生30名,随... 目的:观察单侧肢体电刺激训练与随意力量训练是否可产生类似交叉迁移的现象,并采用电刺激与随意收缩叠加法(Twitch Interpolation,TI)评价神经系统动员肌肉力量的能力。方法:实验对象为18-30岁未经专项体育训练的健康男子大学生30名,随机分为电刺激训练组、随意收缩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0名。训练选择右侧胫骨前肌,采用重复等长收缩模式。随意收缩训练组训练强度定为其最大随意收缩力量(MVC)的60%-70%;电刺激组的训练强度为其MVC的60%-70%;每周训练3次,每次3-5组共20min,隔日进行,周日休息,共训练6周。对照组保持日常生活和学习,期间不参加剧烈体育活动。结果:电刺激组训练侧和未训练侧的足背屈力量在训练后均有显著提高(右13.3%,左15.6%),且与随意收缩训练组相似(右15.3%,左14.8%),并与对照组(右2.5%,左-2.7%)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刺激训练组双侧肌肉动员能力均有明显增强(右9.0%,左9.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随意收缩训练组的肌肉动员能力(7.4%,5.4%),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结论:6周单侧肢体电刺激训练和随意等长收缩训练不仅能够明显提高训练侧的肢体力量,亦能提高对侧未受训练肢体的肌肉力量,产生显著的交叉迁移效果。同时,训练导致的力量增长,特别是在电刺激组,与使用TI法观察到的肌肉动员能力的增长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迁移 肌肉电刺激 随意收缩叠加法 最大随意收缩力量
下载PDF
电刺激下肌肉收缩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徐蓉 韩真 《中国康复》 2012年第5期351-353,共3页
目的:使用可以准确反映肌肉收缩状态的肌音图来明确在不同电刺激频率下肌肉收缩对肌肉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5名健康人群,在5%~20%最大随意收缩和4种电刺激(20,50,100和1000Hz)2种状态下进行肌音图的肌肉收缩状态的比较,分析平均功... 目的:使用可以准确反映肌肉收缩状态的肌音图来明确在不同电刺激频率下肌肉收缩对肌肉电生理的影响。方法:选取25名健康人群,在5%~20%最大随意收缩和4种电刺激(20,50,100和1000Hz)2种状态下进行肌音图的肌肉收缩状态的比较,分析平均功率值、总能量含有量和振幅的变化。结果:波形解析图显示≥100Hz的电刺激和随意收缩时的波形图有相关性;在振幅的变化分析中,随着电刺激频率的增加,振幅出现显著的减少。结论:对于以抑制挛缩为主要目的的电刺激训练时,可采用≥100Hz的电刺激频率来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音图 最大随意收缩 电刺激 波形解析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对股四头肌无力患者随意活动的影响
4
作者 Urbach D. Berth A. +1 位作者 Awiszus F. 张殿增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神经病学分册)》 2005年第11期52-52,共1页
Joint disease causes weakness and wasting of adjacent muscles, in part because of inability to fully activate these muscles voluntarily. Previous findings suggest tha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paired wi... Joint disease causes weakness and wasting of adjacent muscles, in part because of inability to fully activate these muscles voluntarily. Previous findings suggest that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paired with muscle contractions enhances maximal voluntary contraction force (MVC) in healthy subjects by improving voluntary activation (VA). The aim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o evaluate whether such an effect is also present in subjects suffering from diminished muscle force due to decreased VA. Three single TMS over resting motor threshold were applied in 10 patients with a mean age of 62 years after total-knee arthroplasty either during MVC or during muscle relaxation (control experiment) in a blinded randomized crossover study. MVC and VA were determined using a twitch-inter-polation technique at 1, 15, 30, and 60 min after stimulation.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f TMS on MVC if applied in synchrony with muscle contraction, and this persisted for at least 60 min beyond stimulation. In patients suffering from joint disease, TMS might make physiotherapy more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颅磁刺激 关节病 运动阈值 肌肉收缩 关节成形术 肌肉松弛 健康受试者 最大随意收缩 交叉研究 双盲随机
下载PDF
动态拉力作业肌肉疲劳及恢复研究
5
作者 左华丽 易灿南 +4 位作者 李开伟 刘澳 谭颖 范旭 程阳 《人类工效学》 2023年第2期20-24,共5页
目的 为探究动态拉车作业过程中肌肉疲劳及恢复的情况,避免作业人员肌肉疲劳累积,预防肌肉骨骼损伤(MSDs)。方法 设计模拟动态拉车作业,邀请20名大学男生作为被试,记录6 min恢复过程中拉力和主观疲劳(RPE)的变化,分析拉力的下降和恢复... 目的 为探究动态拉车作业过程中肌肉疲劳及恢复的情况,避免作业人员肌肉疲劳累积,预防肌肉骨骼损伤(MSDs)。方法 设计模拟动态拉车作业,邀请20名大学男生作为被试,记录6 min恢复过程中拉力和主观疲劳(RPE)的变化,分析拉力的下降和恢复情况。结果 负荷显著影响最大耐受时间(MET)和拉力下降速率;恢复期拉力%MVC随时间显著递增,RPE则随时间显著下降;45 kg的拉力恢复速率<30 kg拉力恢复速率;恢复期1 min的拉力恢复速度最快,之后逐渐下降。结论 45 kg负荷产生的肌肉疲劳较30 kg负荷严重,更难以恢复;拉车作业结束后6min休息对拉力恢复和肌肉疲劳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 拉车作业 职业健康 肌肉疲劳恢复 最大随意收缩(MVC) 主观疲劳感(RPE)
下载PDF
肌皮神经损伤后屈肘肌力与针极肌电图指标的相关性
6
作者 高东 卓佩佩 +3 位作者 田东 冉聃 夏晴 夏文涛 《法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2期137-143,共7页
目的研究肌皮神经损伤者的屈肘肌力变化及其与针极肌电图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单侧臂丛神经损伤(累及肌皮神经)致屈肘肌力降低案例30例,根据Lovett肌力分级标准进行徒手肌力评定,并将30例受试者分为A组(伤侧徒手肌力1级和2级,16例)和B... 目的研究肌皮神经损伤者的屈肘肌力变化及其与针极肌电图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单侧臂丛神经损伤(累及肌皮神经)致屈肘肌力降低案例30例,根据Lovett肌力分级标准进行徒手肌力评定,并将30例受试者分为A组(伤侧徒手肌力1级和2级,16例)和B组(伤侧徒手肌力3级和4级,14例)。对所有受试者的伤侧和健侧肱二头肌行针极肌电图检测。记录肱二头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ompound muscle action potential,CMAP)的潜伏期和波幅。受试者进行最大随意收缩时,记录募集反应类型以及募集电位的平均转折数和平均波幅,并采用microFET 2便携式肌力测试仪检测屈肘定量肌力。计算残存屈肘肌力百分比(伤侧与健侧定量肌力的比值)。比较各针极肌电图指标、定量肌力、残存屈肘肌力百分比在两组之间和组内伤侧与健侧之间的差异。分别分析屈肘徒手肌力分级、定量肌力与针极肌电图指标的相关性。结果肌皮神经损伤后B组的伤侧残存屈肘肌力百分比为23.43%,A组的伤侧残存屈肘肌力百分比为4.13%。伤侧徒手肌力分级与募集反应类型相关,相关系数为0.886(P<0.05)。伤侧定量肌力与CMAP潜伏期、波幅以及募集电位的平均转折数和平均波幅均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8、0.588、0.465、0.426(P<0.05)。结论残存屈肘肌力百分比可作为肌力分级的依据,针极肌电图指标的综合分析可用于推断屈肘定量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学 肌力 针极肌电图 最大随意收缩 募集电位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肌皮神经损伤 肱二头肌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患者肌电标准化方法的信度研究
7
作者 庞娅娅 李立 +1 位作者 孙威 宋祺鹏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04-810,共7页
目的评估标准等长收缩(standard isometric contraction,SIC)与最大随意等长收缩(maximum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MVIC)应用于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肌电标准化的重测信度。方法采用无线肌电测试系统收集KO... 目的评估标准等长收缩(standard isometric contraction,SIC)与最大随意等长收缩(maximum voluntary isometric contraction,MVIC)应用于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患者肌电标准化的重测信度。方法采用无线肌电测试系统收集KOA患者患侧腿在慢跑、SIC测试和MVIC测试时臀大肌、半腱肌、股直肌、股外侧肌、胫骨前肌、外侧腓肠肌和比目鱼肌的肌电数据。使用组内相关系数和95%置信区间评估重测信度。结果KOA患者执行SIC测试时7块肌肉的重测信度均较好,执行MVIC测试时5块肌肉重测信度一般,2块肌肉重测信度较好,7块肌肉在SIC测试中的重测信度均高于MVIC测试;KOA患者慢跑时7块肌肉经SIC标准化后的重测信度均高于经MVIC标准化的重测信度,且股直肌经SIC标准化后的重测信度显著高于经MVIC标准化的重测信度。结论对于KOA患者,SIC是一种比MVIC更为可靠的表面肌电标准化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电 标准化 信度 膝骨关节炎 最大随意等长收缩
下载PDF
推拿对颈椎病患者颈肌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王艳国 严隽陶 +2 位作者 房敏 朱燕 孙武权 《江苏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主要颈肌的肌电疲劳特征及推拿对其的影响。方法:运用表面肌电图和等速肌力测试仪,测试18例颈椎病患者在50%最大主动收缩力量值(MVC)前屈和后伸力竭运动中颈脊旁肌、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持续时间和表面肌电中位频率(... 目的:探讨颈椎病患者主要颈肌的肌电疲劳特征及推拿对其的影响。方法:运用表面肌电图和等速肌力测试仪,测试18例颈椎病患者在50%最大主动收缩力量值(MVC)前屈和后伸力竭运动中颈脊旁肌、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持续时间和表面肌电中位频率(MF)值及推拿治疗即刻效应。结果:右侧(病变侧)颈脊旁肌和胸锁乳突肌比对侧同名肌MF值显著降低。经推拿治疗后,前屈和后伸运动中的右侧胸锁乳突肌、后伸运动中的双侧颈脊旁肌及右侧斜方肌比治疗前MF值显著增高。结论:颈椎病颈脊旁肌和胸锁乳突肌均有易疲劳特征,推拿可改善颈部肌肉的疲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肌 最大随意收缩 中位频率 按揉法
下载PDF
静态单手拉车作业最大耐受时间建模 被引量:14
9
作者 易灿南 李开伟 +3 位作者 施式亮 唐范 胡鸿 陈成锋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4-69,共6页
为分析单手拉车作业肌肉疲劳情况,设计并完成模拟静态手拉叉车试验:通过测量拉车前后单臂拉力的变化及最大耐受时间(MET),记录基于Borg CR-10主观疲劳评分表(RPE)的身体疲劳度,探讨负荷和身体质量指数(BMI)对MET、剩余拉力、力量衰减程... 为分析单手拉车作业肌肉疲劳情况,设计并完成模拟静态手拉叉车试验:通过测量拉车前后单臂拉力的变化及最大耐受时间(MET),记录基于Borg CR-10主观疲劳评分表(RPE)的身体疲劳度,探讨负荷和身体质量指数(BMI)对MET、剩余拉力、力量衰减程度和RPE的影响;并基于试验数据构建单手拉车作业肌肉疲劳MET预测方程。试验结果表明,仅负荷显著影响MET;所构建的以指数函数和幂函数为基础的MET方程与现有方程具有一致性;用所建方程得到的预测值与实测值偏差优于用现有MET方程得到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车作业 最大耐受时间(MET) 最大随意收缩(MVC) 肌肉疲劳 主观疲劳评分表(RPE)
下载PDF
慢性下腰痛患者腰部肌肉放电的均衡性 被引量:10
10
作者 杨继强 侯乂伟 张日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5期2969-2973,共5页
目的:观察慢性下腰痛患者腰部肌肉放电的均衡性。方法:实验于2007-05在沈阳体育学院重点实验室完成。以14名健康受试者和14名慢性下腰痛患者为观察对象,让其在静力性收缩的条件下观察腰部肌肉放电的情况。使用表面肌电技术测量受试者腰... 目的:观察慢性下腰痛患者腰部肌肉放电的均衡性。方法:实验于2007-05在沈阳体育学院重点实验室完成。以14名健康受试者和14名慢性下腰痛患者为观察对象,让其在静力性收缩的条件下观察腰部肌肉放电的情况。使用表面肌电技术测量受试者腰部3个节段(L1,L2,L5)两侧最长肌、髂腰肋肌、多裂肌的放电情况,令受试者躯干分别在40%最大随意收缩和80%最大随意收缩的情况做等长收缩30s,观察受试者腰部脊柱两侧肌肉的疲劳时的失衡情况。结果:慢性下腰痛患者腰部肌肉的最大随意收缩仅仅是对照组最大随意收缩的55%,与对照组相比慢性下腰痛患者腰部肌肉疲劳程度较低,可能与他们并没有产生真正的最大随意收缩有关;慢性下腰痛患者腰部两侧肌肉失衡程度较大。结论:下腰痛患者出现疼痛时,其腰部两侧的肌肉活动重新分布;同时表面肌电可能成为一种无创伤地检测肌肉失衡的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下腰痛 最大随意收缩 中位频率 肌肉失衡
下载PDF
重复性同侧搬举负荷对竖脊肌疲劳的影响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旭东 马佩 +1 位作者 王乐军 张胜年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6,共6页
为预防重复性同侧搬举对竖脊肌的伤害,利用表面肌电(s EMG)技术,开展搬举试验,研究竖脊肌疲劳的影响因素。试验要求设置不同工件重量、搬举频率和搬举角度等3个负荷,并设置8个任务组;要求12名被试完成8个任务组中的右侧重复性搬举,记... 为预防重复性同侧搬举对竖脊肌的伤害,利用表面肌电(s EMG)技术,开展搬举试验,研究竖脊肌疲劳的影响因素。试验要求设置不同工件重量、搬举频率和搬举角度等3个负荷,并设置8个任务组;要求12名被试完成8个任务组中的右侧重复性搬举,记录相关s EMG信号,并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竖脊肌疲劳的负荷因素。结果表明:搬举过程中随着工件重量、搬举频率和搬举角度负荷增加,s EMG频域指标平均功率频率(MPF)下降,时域指标平均肌电值(AEMG)增大,最大随意收缩肌电百分比(MVE%)增大,最大负荷左右竖脊肌最大值分别为(64.85%±11.89%)MVE和(41.24%±9.77%)MVE;各任务组搬举中,左右竖脊肌均明显疲劳,而疲劳程度不一致;重复性同侧搬举负荷对竖脊肌疲劳的影响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重量、角度和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s EMG) 搬举负荷 竖脊肌 最大随意收缩肌电百分比(MVE%) 疲劳
下载PDF
不同形式肌肉运动疲劳前后肌电参数及脑电α指数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立 周彬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5-69,共5页
为测定并分析不同运动能力受试者在动力和静力性运动时肌肉运动疲劳过程中肌电和脑电信号变化特征,将20名受试者分为两组,经常运动组(A组)10名,运动不足组10名(B组)。受试者进行动力性MVC持续肌肉收缩和1/3MVC静力性持续收缩两种运动,... 为测定并分析不同运动能力受试者在动力和静力性运动时肌肉运动疲劳过程中肌电和脑电信号变化特征,将20名受试者分为两组,经常运动组(A组)10名,运动不足组10名(B组)。受试者进行动力性MVC持续肌肉收缩和1/3MVC静力性持续收缩两种运动,同步记录EMG和EEG信号。结果显示,MVC动力性运动时A组受试者平均MVC、RMSI、EMG显著性大于B组,MF则呈下降。随肌肉收缩持续IEMG变化形成一明显的转折点,但1/3MVC静力性运动时肌肉持续收缩时间短于MVC运动时间。不管是动力还是静力运动IEMG拐点与脑电α指数拐点发生在时间上一致。结论:IEMG形成的拐点可能成为肌肉疲劳的参照点。EEG所反映的中枢疲劳与EMG所反映的外周疲劳在生物电学变化上具有共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G参数 脑电α指数 肌肉疲劳 最大随意收缩
下载PDF
肌肉力量神经调控与停止训练的关系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亚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0期9481-9485,共5页
背景:当运动员遇到疾病、受伤、旅行等情况时往往会停止训练,这对机体骨骼肌的神经调控的可能产生影响。目的:全面了解停止训练对机体肌肉力量神经调控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3/2006收录的停止训练与肌肉力量神... 背景:当运动员遇到疾病、受伤、旅行等情况时往往会停止训练,这对机体骨骼肌的神经调控的可能产生影响。目的:全面了解停止训练对机体肌肉力量神经调控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3/2006收录的停止训练与肌肉力量神经调控的相关综述和论文报告,并根据检索到的文献中所列出的相关参考文献进行追溯查找。结果与结论:共纳入停止训练与肌肉力量神经调控的相关文献48篇。发现一定持续时间的停止训练可引起最大随意收缩力下降,但可能受到骨骼肌本身、脊髓及脊髓以上中枢的影响;同时,由于运动训练模式、肌肉收缩形式、测试部位、停止训练的状况等不同,可能会使最大随意收缩力及相关神经学适应在停止训练期间被不同程度地保留下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停止训练 肌肉力量 神经调控 最大随意收缩 机制
下载PDF
站桩功对核心肌群表面肌电变化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周雪竹 张志星 +2 位作者 崔洪健 张妤 李春日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1期66-69,共4页
目的:观察站桩功核心肌群表面肌电图变化,分析站桩功对核心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对3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表面肌电信号采集技术分别记录自然站立位和太极拳站桩位核心肌群的表面肌电变化,对每块肌肉的肌电均方根值与... 目的:观察站桩功核心肌群表面肌电图变化,分析站桩功对核心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设计,对30名健康志愿者采用表面肌电信号采集技术分别记录自然站立位和太极拳站桩位核心肌群的表面肌电变化,对每块肌肉的肌电均方根值与其最大随意收缩力肌电均方根值的比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自然站立位和站桩位竖脊肌上段、腹横肌、腹直肌下段、腹外斜肌左右负荷差异明显(P〈0.05),核心肌群左右负荷不完全等同;站桩位与自然站立位相较竖脊肌、多裂肌、左侧腹横肌和右侧腹直肌上段肌肉负荷明显增加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站桩功激活核心肌群肌电,锻炼核心肌群功能。结论:站桩功能维持脊柱稳定性,增强腰背部肌力,有效锻炼核心肌群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桩功 核心肌群 表面肌电图 肌电均方根值 最大随意收缩
下载PDF
速度及负荷对动态拉力作业肌肉疲劳影响建模 被引量:2
15
作者 唐范 易灿南 +3 位作者 李开伟 左华丽 尹丽霞 李婉琪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91-196,共6页
为探究速度、负荷对动态拉力作业肌肉疲劳发展的影响,构建描述动态拉力作业肌肉疲劳发展的预测模型,设计动态拉力作业模拟试验;招募10名男性大学生作为被试,并测量试验前后的最大随意收缩(MVC)、最大耐受时间(MET)以及记录身体多个部位... 为探究速度、负荷对动态拉力作业肌肉疲劳发展的影响,构建描述动态拉力作业肌肉疲劳发展的预测模型,设计动态拉力作业模拟试验;招募10名男性大学生作为被试,并测量试验前后的最大随意收缩(MVC)、最大耐受时间(MET)以及记录身体多个部位的主观疲劳评分(RPE);探讨速度和负荷对拉力变化、MET和RPE的影响,并基于试验数据构建MET预测模型。结果表明:速度显著影响MET、拉力衰减值(ΔF)、拉力衰减程度(DFD)以及多个部位的RPE,负荷仅显著影响MET;所建预测模型能描述MET与负荷强度、行走速度之间的关系,且相较其他MET预测模型,其偏差最小,更适用预测和评估动态拉力作业人员肌肉疲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拉力作业 肌肉疲劳 最大随意收缩(MVC) 最大耐受时间(MET) 主观疲劳评分(RPE)
下载PDF
局部肌肉疲劳主客观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会宁 王忠旭 +4 位作者 秦汝莉 李玉珍 张雪艳 贾宁 李珏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273-276,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汽车装配工人动态作业局部肌肉疲劳时的表面肌电特征,通过主观疲劳指标与客观肌电指标的关联性分析,初步探讨评定局部肌肉疲劳的客观敏感指标与方法。方法选择水箱组装作业人员作为受试者;采用Biovision表面肌电仪采集受试者进... 目的探讨汽车装配工人动态作业局部肌肉疲劳时的表面肌电特征,通过主观疲劳指标与客观肌电指标的关联性分析,初步探讨评定局部肌肉疲劳的客观敏感指标与方法。方法选择水箱组装作业人员作为受试者;采用Biovision表面肌电仪采集受试者进行正常装配活动时右腕屈肌、右肱二头肌、右中三角肌、左/右斜方肌的表面肌电信号130 min;在肌电测试的同时,采用Borg'RPE量表每隔10 min询问一次受试者主观疲劳感受。以作业活动周期和参考动作(成品组件搬运)为单位,对肌电指标的变化情况及其与主观指标(RPE)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肱二头肌、三角肌、右斜方肌的肌电最大随意收缩百分比(MVE%)值和中位频率(MF)值,左斜方肌的MF值与装配周期在统计学上存在明显负相关,但左斜方肌MVE%值、前臂腕屈肌MVE%值和MF值与装配周期无统计学相关。在自感疲劳出现时,各部位肌肉群的MVE%值均呈下降趋势,在疲劳持续发展期,该值下降缓慢或无明显变化;MF值在自感疲劳出现时呈明显下降趋势,在自感疲劳发生及持续发展期,该值下降缓慢或无明显变化。结论表面肌电信号改变与主观疲劳感两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其早于主观自感疲劳的出现,提示表面肌电信号的改变可以用作机体早期疲劳的客观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肌肉疲劳 主观疲劳 表面肌电图(sEMG) 最大随意收缩百分比(MVE%) 中位频率(MF)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