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最小临床意义差值的确定和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杨丽虹 肖晶旻 +3 位作者 刘少南 吴大嵘 葛龙 郭新峰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959-965,共7页
最小临床意义差值(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MCID)的常用估算方法包括效标法、分布法和文献分析法等。目前MCID的估算方法众多且不统一,给MCID的确定、结果解释和应用带来了困难。鉴于目前各种估算方法均存在一定局限,... 最小临床意义差值(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MCID)的常用估算方法包括效标法、分布法和文献分析法等。目前MCID的估算方法众多且不统一,给MCID的确定、结果解释和应用带来了困难。鉴于目前各种估算方法均存在一定局限,建议同时使用多种估算方法获得多个MCID初步估算值,并以效标法为主、其他方法为辅或将多种方法通过统计整合的估算值来确定最终的MCID。MCID可协助进行临床研究结果的临床意义判断、样本量估算以及临床决策等,在具体应用之前,应充分了解该MCID的估算方法和样本特征等相关细节以判断是否适用于所开展的研究或临床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临床意义差值(mcid) 效标法 分布法 文献分析法 临床意义解释 样本量估算 临床决策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患者报告结局测评工具最小临床重要差值的研究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彭 任嘉铭 +1 位作者 关佳瑞 谢洋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314-1319,共6页
随着患者报告结局(PRO)测评工具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测评工具测评结果变化的判定和解释变得日益重要,而对于临床研究结果的判断,不仅要关注其统计学差异,更要关注其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本文系统... 随着患者报告结局(PRO)测评工具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价,测评工具测评结果变化的判定和解释变得日益重要,而对于临床研究结果的判断,不仅要关注其统计学差异,更要关注其最小临床重要差值(MCID)。本文系统梳理了变应性鼻炎患者报告结局(AR-PRO)测评工具的MCID,以期为AR相关临床诊疗决策和PRO测评工具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 最小临床重要差值 患者报告结局 临床决策
下载PDF
最小临床意义差值的概念及其估算方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杨丽虹 刘少南 +2 位作者 吴大嵘 葛龙 郭新峰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345-1352,共8页
临床研究结果判读不仅需要关注统计学意义(P<0.05),还应关注结果的临床意义。最小临床意义差值(MCID)的提出为结果临床意义的判断提供了依据。此外,MCID还可在指南制订过程中协助证据质量判断、为临床试验提供样本量估算依据和指导... 临床研究结果判读不仅需要关注统计学意义(P<0.05),还应关注结果的临床意义。最小临床意义差值(MCID)的提出为结果临床意义的判断提供了依据。此外,MCID还可在指南制订过程中协助证据质量判断、为临床试验提供样本量估算依据和指导临床决策等。本文主要介绍MCID的概念和定义的演变、四种常用估算方法的细节、影响因素、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为研究者进行MCID估算方法选择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临床意义差值 mcid 概念 估算方法
原文传递
骨伤科临床常见结局指标的“统计学意义”与“临床意义”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晓涛 潘艳芳 +6 位作者 崔学军 叶秀兰 徐保平 李振军 朱森 王拥军 施杞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69-72,共4页
在临床研究中,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广泛应用于推断药物或医疗器械等的治疗效果。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统计学推断可能会对疗效的评估产生误导作用。首先,疗效的统计学差异不能表明该差异一定有临床意义。统计显著性只能推断出疗效... 在临床研究中,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广泛应用于推断药物或医疗器械等的治疗效果。然而,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统计学推断可能会对疗效的评估产生误导作用。首先,疗效的统计学差异不能表明该差异一定有临床意义。统计显著性只能推断出疗效的存在与否,而无法具体得知疗效的高低。并且,只要样本量或者样本的变异性足够大,都能表现出统计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学意义 临床意义 最小临床显著差异(mcid) 骨伤科 结局指标 量表
原文传递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患者报告结局量表的研制思路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邓佳妮 黄尉威 +1 位作者 冼绍祥 陈洁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2521-2525,共5页
探讨研制慢性心力衰竭中医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的思路。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PRO量表的研制可依照成立工作小组、定义适用范围、构建理论框架、建立及筛选条目、评价量表科学性等基本步骤;以患者为中心,基于中医心力衰竭理论及临床特... 探讨研制慢性心力衰竭中医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的思路。认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PRO量表的研制可依照成立工作小组、定义适用范围、构建理论框架、建立及筛选条目、评价量表科学性等基本步骤;以患者为中心,基于中医心力衰竭理论及临床特征,采用多种统计学方法结合临床实际对量表进行条目筛选和评价;引入计算机自适应系统(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CAT)和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the 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MCID)可提高慢性心力衰竭中医PRO量表的临床应用的实用性及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中医患者报告结局(PRO)量表 计算机自适应系统(CAT) 最小临床重要性差值(mcid) 思路探讨
下载PDF
患者报告结局在疗效评价中重要结局值(CIOVs)的确定与解读 被引量:3
6
作者 申晨 刘建平 《中国药物评价》 2023年第1期1-6,共6页
随着患者报告结局测量(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 PROMs)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提出为特定的PROMs定义临床重要结局值(clinical important outcom evalues, CIOVs),用以评估解读临床意义或患者可感知的差异。当前国际上... 随着患者报告结局测量(patient-reported outcome measures, PROMs)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研究提出为特定的PROMs定义临床重要结局值(clinical important outcom evalues, CIOVs),用以评估解读临床意义或患者可感知的差异。当前国际上常见的CIOVs如最小临床意义重要差值(minimal clinically important difference, MCID)、实质临床获益(substantial clinical benefit, SCB)、患者可接受的症状状态(patient acceptable symptomatic state, PASS)以及最大结局改善(maximal outcome improvement, MOI)。MCID、PASS和SCB值的确定有助于解释群体的治疗结果,而MOI值更适用于个人层面的解读。合理选择CIOVs并将其应用于临床试验以及患者为中心的疗效评价中,可以为疾病、治疗相关的症状、功能、总体健康状况以及生命质量评估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报告结局 临床重要结局值 最小临床意义重要差值 患者可接受的症状状态 最大结局改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