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静脉输液最小安全余液量概念的建立及应用效果 被引量:7
1
作者 毕娜 王建荣 +1 位作者 焦卫红 邢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20期1-5,共5页
目的建立连续静脉输液最小安全余液量的概念,为确定连续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最佳液体更换时机提供依据。方法对8名护士采用面对面小组深度访谈确定最小安全余液量标准;测量14种北京市目前使用的输液器,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建立最小安全余液... 目的建立连续静脉输液最小安全余液量的概念,为确定连续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最佳液体更换时机提供依据。方法对8名护士采用面对面小组深度访谈确定最小安全余液量标准;测量14种北京市目前使用的输液器,建立直线回归方程,建立最小安全余液量概念和评价标准。将2011年11月神经科病房收治每日输液4瓶以上的40例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由护士指导使用最小安全余液量标准判断液体更换时机;对照组为常规健康教育组。比较每次更换液体时患者呼叫情况和护士判断结果:患者呼叫记为"是",未呼叫记为"否";统计护士更换液体时余液量等于、小于、大于安全余液量的比例,观察时间为14d。在患者进入本项研究后14d由第三方人员现场发放调查问卷,评价患者对巡视环节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共更换液体2 992例次,其中研究组1 524例次,对照组1 468例次。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余液量小于、等于、大于安全余液量情况的发生率及静脉输液呼叫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1);研究组及对照组呼叫的例数中,余液量小于、等于和大于安全余液量所占的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1)。研究组余液量不足的178例中,患者呼叫占44.38%;对照组余液量不足的612例中,患者呼叫占64.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1)。两组患者对静脉输液巡视满意度,研究组为(28.00±0.67)分、对照组为(24.85±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Ρ<0.05)。结论建立和应用连续静脉输液最小安全余液量概念可以提高静脉输液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降低护理风险,改善护理工作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静脉输 最小安全余液量 护理风险 更换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