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处理抑制3D打印树脂表面细菌生物膜形成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马红 胡美纯 +5 位作者 于刘平 丁壮 高宇峰 曹彦南 许艳华 朱房勇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1期1761-1765,共5页
3D打印树脂的可塑性、即时性比传统树脂、数字切削树脂更有优势,但其表面存在颗粒感、阶梯层的先天缺陷,粗糙的表面更有利于细菌定植。如何有效抑制细菌黏附、减少细菌生物膜形成成了临床难点,本文就此作一综述。
关键词 3D打印 先天缺陷 表面处理 细菌生物 即时性 颗粒感 有效抑制 细菌黏附
下载PDF
利奈唑胺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菌生物膜的抑制与消除活性及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靳悦 陈向东 +5 位作者 汪辉 姜剑伟 王岩岩 范璐 李魁 王素霞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5年第3期242-245,共4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临床分离株细菌生物膜(BBF) 的活性及体内外抗菌效果.方法:体外试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 );最低杀菌浓度(MBC );最小抑制B B F 浓度(M B IC )和最低B B... 目的系统性评价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临床分离株细菌生物膜(BBF) 的活性及体内外抗菌效果.方法:体外试验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 );最低杀菌浓度(MBC );最小抑制B B F 浓度(M B IC )和最低B B F 消除浓度(MBEC );活菌计数法绘制时间-杀菌曲线(KCs);体内试验采用小鼠M R S A 全身感染模型,尾静脉给药保护小鼠后测定半数有效剂量(EDso);建立免疫低下小鼠M R S A 大腿感染模型,记录尾静脉给药24 h后大腿组织菌量的变化.结果: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临床分离的6 0 株M R S A 均敏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B B F 的M B IC 值与万古霉素相当,敏感性显著高于阿莫西林;体内试验中,利奈唑胺对全身感染小鼠有很好的治疗效果,EDso小于万古霉素与阿莫西林;对免疫低下M R S A 大腿感染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也要优于万古霉素和阿莫西林.结论:利奈唑胺对2013-2014年分离的M RS A临床菌株体内外活性均较高,尤其对M RS A的细菌生物膜也显示了极强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奈唑胺 最小抑制细菌生物膜浓度 最低细菌生物消除浓度 半数有效剂量
下载PDF
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枉前 孙凤军 夏培元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00-204,共5页
细菌生物膜是临床持续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多项研究显示抗生素在亚抑菌浓度下可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生物膜的作用已受到临床和基础研究者的关注。事实上,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生物膜的调控作用仍不清楚,常因... 细菌生物膜是临床持续性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多项研究显示抗生素在亚抑菌浓度下可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细菌生物膜的作用已受到临床和基础研究者的关注。事实上,亚抑菌浓度抗生素对生物膜的调控作用仍不清楚,常因抗生素和菌株的不同表现各异,有时甚至诱导生物膜生成,因此亚抑菌浓度抗生素的临床应用尚需大量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生素 亚抑菌浓度 细菌生物 大环内酯 阿齐霉素
下载PDF
黑木耳提取物对细菌群体感应及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斌 董明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0-143,共4页
采用报告菌平板法检测黑木耳甲醇粗提物对细菌群体感应现象的抑制作用,同时,采用微孔板法和菌落计数法研究黑木耳粗提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8099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木耳粗提物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0.3g/mL... 采用报告菌平板法检测黑木耳甲醇粗提物对细菌群体感应现象的抑制作用,同时,采用微孔板法和菌落计数法研究黑木耳粗提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8099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黑木耳粗提物能有效抑制大肠杆菌生物膜的形成,0.3g/mL黑木耳粗提物的抑制率可以达到7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群体感应 黑木耳 生物 抑制
下载PDF
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马晟利 王琪波 李旭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6-118,122,共4页
目的:提取血链球菌标准株ATCC10556的有效抗菌物质细菌素,进一步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超声破碎、盐析、sephadex G-25过柱脱盐、透析、浓缩的方法分离血链球菌细菌素,使之作用于白色念珠菌生物膜... 目的:提取血链球菌标准株ATCC10556的有效抗菌物质细菌素,进一步研究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超声破碎、盐析、sephadex G-25过柱脱盐、透析、浓缩的方法分离血链球菌细菌素,使之作用于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并在2h、6h、12h、24h、48h、72h观察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厚度的变化。结果:24h内白色念珠菌生物膜厚度有明显改变,12h效果最为显著。结论:血链球菌细菌素对白色念株菌生物膜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链球菌 细菌 白色念珠菌 生物 抑制
下载PDF
群体感应对细菌生物膜及细菌耐药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6
作者 万春云 汪庆 +5 位作者 李思敏 孙岩 张晓婷 陈信任 李双双 魏贺红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9-159,共11页
群体感应作为微生物间的特殊通信感应系统,通过合成、分泌信号分子控制着整个细菌群体行为。群体感应直接参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进而影响着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扩散。本文综述了群体感应对生物被膜形成和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扩散的影响,... 群体感应作为微生物间的特殊通信感应系统,通过合成、分泌信号分子控制着整个细菌群体行为。群体感应直接参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过程,进而影响着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扩散。本文综述了群体感应对生物被膜形成和细菌耐药性的传播扩散的影响,以及群体感应抑制剂在生物被膜形成和抗生素耐药性的传播扩散过程中的作用,并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细菌耐药性未来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生物 细菌耐药性 群体感应抑制
下载PDF
亚抑制浓度抗生素对肺炎克雷伯菌毒力的影响
7
作者 丁曼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4期0061-0065,共5页
研究四种抗生素在不同亚抑制浓度下对肺炎克雷伯菌毒力的影响。方法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MIC值,按倍比稀释法将抗生素稀释至不同的亚抑制浓度;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膜形成量... 研究四种抗生素在不同亚抑制浓度下对肺炎克雷伯菌毒力的影响。方法 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MIC值,按倍比稀释法将抗生素稀释至不同的亚抑制浓度;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生物膜形成量;通过测定大蜡螟生存曲线模拟体内亚抑制浓度抗生素对肺炎克雷伯菌毒力的影响。结果 肺炎克雷伯菌对美罗培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的MIC值分别为128μg/mL、512μg/mL、64μg/mL、2048μg/mL。4种亚抑制浓度的抗生素均能不同程度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形成,通过大蜡螟生存曲线可以看出,4种亚抑制浓度的抗生素均能提高大蜡螟存活率。结论 亚抑制浓度的美罗培南、头孢他啶、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能抑制肺炎克雷伯菌的毒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浓度 抗生素 生物 毒力
下载PDF
亚抑菌浓度的洋葱提取液对铜绿假单胞菌群体感应的抑制作用
8
作者 陈沐雨 祝司霞 《内江科技》 2024年第10期43-45,77,共4页
目的:为研究洋葱提取液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调控性状的抑制作用。方法:首先测定洋葱提取液对PA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然后将不同亚抑菌浓度(SUB-MIC... 目的:为研究洋葱提取液对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调控性状的抑制作用。方法:首先测定洋葱提取液对PA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然后将不同亚抑菌浓度(SUB-MIC)的洋葱提取液与PA共培养,通过分析其对PA的生长、生物膜的形成、胞外蛋白酶和绿脓菌素的产生及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洋葱提取液对PA菌QS系统的抑制作用。结果:SUB-MIC浓度的洋葱提取液在不影响细菌生长的情况下,能抑制PA生物膜的形成,抑制蛋白酶和绿脓菌素的产生,限制细菌的运动,除绿脓菌素外,均呈现浓度依赖性。结论:洋葱提取液对PA菌QS系统调控的细菌生物学性状有抑制作用,有望成为新型的群体感应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QS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抑菌浓度 绿脓菌素 铜绿假单胞菌 群体感应 生物学性状 胞外蛋白酶 亚抑菌浓度 生物
下载PDF
群体感应系统及其抑制剂对细菌生物被膜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9
作者 肖梦圆 武瑞赟 +1 位作者 谭春明 李平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3期227-234,共8页
细菌生物被膜是细菌附着在生物或非生物体表面形成的多细胞群落,对机械干扰、宿主防御以及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是引起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某些基因的表达受到与群体密度相关信号分子调控的现象,... 细菌生物被膜是细菌附着在生物或非生物体表面形成的多细胞群落,对机械干扰、宿主防御以及抗生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是引起慢性感染的主要原因。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某些基因的表达受到与群体密度相关信号分子调控的现象,在调控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利用QS抑制剂(quorum sensing inhibitors,QSI)干扰这种调控作用为控制细菌生物被膜的危害提供了重要的方法。本文以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例,综述QS系统在调控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介绍QSI通过抑制信号分子合成、酶解信号分子以及干扰信号分子与受体结合等作用途径,干扰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以期为细菌生物被膜慢性感染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路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 群体感应 群体感应抑制 调控 干扰
下载PDF
乳酸菌细菌素Lac-B23对荧光假单胞菌及其生物膜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刘文婷 王伟 +4 位作者 易华西 章检明 韩雪 张兰威 何胜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1-7,共7页
细菌素Lac-B23是由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B23产生的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小分子肽,对嗜冷腐败菌荧光假单胞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菌素Lac-B23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素Lac-B23可以使荧光假单胞菌胞内... 细菌素Lac-B23是由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 B23产生的具有广谱抑菌活性的小分子肽,对嗜冷腐败菌荧光假单胞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细菌素Lac-B23对荧光假单胞菌的抑菌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细菌素Lac-B23可以使荧光假单胞菌胞内无机磷和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发生不同程度的泄漏;细菌素Lac-B23首先破坏荧光假单胞菌的细胞外膜,然后消散了荧光假单胞菌细胞内膜跨膜电位(Δφ)和pH值梯度(DpH),细胞外膜渗透性增强,使细胞膜形成孔道。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表明荧光假单胞菌细胞形态完整性发生改变,细胞膜破坏,从而导致细胞死亡。细菌素Lac-B23能够破坏荧光假单胞菌生物膜中的网络结构,对生物膜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细菌 荧光假单胞菌 生物 抑制
下载PDF
乳酸菌细菌素plantaricin YKX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哲 郝倩 +4 位作者 王金泽 任婷 裴金金 郭耀东 金文刚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9-36,共8页
大肠杆菌作为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形成生物被膜,增加环境抗性,造成食源性疾病。本文研究实验室前期筛选、制备所得乳酸菌细菌素plantaricin YKX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结晶紫染色试验结果显示:plantaricin YK... 大肠杆菌作为最主要的食源性致病菌之一,可形成生物被膜,增加环境抗性,造成食源性疾病。本文研究实验室前期筛选、制备所得乳酸菌细菌素plantaricin YKX对大肠杆菌ATCC25922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结晶紫染色试验结果显示:plantaricin YKX质量浓度增到3/4MIC时,大肠杆菌ATCC25922生物被膜形成抑制率在50%以上。菌落计数试验结果表明亚抑菌浓度的plantaricin YKX能够减少生物被膜中的活菌数。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经plantaricin YKX处理的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分布稀疏,结构遭到破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经plantaricin YKX处理的大肠杆菌ATCC25922的生物被膜,发现其活菌数量明显比未经plantaricin YKX处理的少。采用荧光染料标记结合荧光显微镜观察plantaricin YKX对生物被膜多糖黏附的影响,结果显示,与1/2MIC plantaricin YKX共培养的大肠杆菌ATCC25922胞外多糖分泌减少。本研究为食源致病菌大肠杆菌控制提供新方法、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细菌 生物 大肠杆菌 抑制
下载PDF
黄芩及其有效成分对细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2
作者 兰方宇 陈洪涛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84-86,共3页
生物膜(biofilm,BF)是微生物(如细菌)被包裹在其自身分泌的多聚物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细胞群体结构[1].生物膜将药物与细菌隔离形成屏障,抗生素不能充分进入到生物膜内将细菌杀灭,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初步统计,80%的细菌性疾病与... 生物膜(biofilm,BF)是微生物(如细菌)被包裹在其自身分泌的多聚物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细胞群体结构[1].生物膜将药物与细菌隔离形成屏障,抗生素不能充分进入到生物膜内将细菌杀灭,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初步统计,80%的细菌性疾病与细菌生物膜有关[2],菌膜病(菌膜引起的疾病)对人体的致病性主要表现在:一是菌膜释放浮游菌造成慢性感染急性发作;二是生物膜中包裹细菌的多聚糖基质会将细菌与机体免疫系统隔离开来,使特异性抗体、吞噬细胞等对细菌的攻击难以奏效,影响机体免疫功能而致病.临床上许多顽固性、难治性感染可能均与形成菌膜有关.目前应用于临床的抗菌药并不能有效清除细菌生物膜,还可诱导耐药性产生[3].我国有丰富的中药资源,中药在防止感染性疾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能产生多方面的药理效应,且价格低廉,毒副作用小,在抗细菌生物膜方面有广阔的研究前景.黄芩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等作用,是中医临床常用品种之一,国内外学者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黄芩主要含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素、汉黄芩苷等40多种成分,其中黄芩苷、黄芩素等是其主要有效成分[4],已有多项研究表明,黄芩有效成分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对细菌生物膜亦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近年来黄芪及其有效成分对细菌生物膜抑制作用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有效成分 细菌生物 抑制
下载PDF
抗细菌生物膜感染的新希望——细菌群体感应系统抑制剂
13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I0001-I0001,共1页
细菌生物膜(biofilm)是细菌黏附于非生物或生物表面后将其包裹在自身分泌的多聚物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立体结构的细胞群落。由于生物膜的屏障作用及生物膜内细菌低代谢的特点,细菌生物膜一旦形成,其耐药性可提高成百上千倍,并且能使... 细菌生物膜(biofilm)是细菌黏附于非生物或生物表面后将其包裹在自身分泌的多聚物中形成的一种具有立体结构的细胞群落。由于生物膜的屏障作用及生物膜内细菌低代谢的特点,细菌生物膜一旦形成,其耐药性可提高成百上千倍,并且能使细菌逃避免疫系统攻击,使感染慢性化并难于控制。细菌生物膜感染是临床感染迁延不愈,病原菌难以彻底清除的重要原因。细菌生物膜形成可受多种外界条件因素影响,如糖、盐、渗透压、酸碱度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 感染慢性化 群体感应系统 抑制 生物形成 细胞群落 立体结构 生物表面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抑制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龙梓 王贵年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74-76,共3页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常见的医院感染致病菌,其严重的耐药性与产生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F)密切相关。藻酸盐是PA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研究发现,抗菌药物等可对BF及其主要成分藻酸盐产生抑制...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是常见的医院感染致病菌,其严重的耐药性与产生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F)密切相关。藻酸盐是PA生物膜的主要组成成分。研究发现,抗菌药物等可对BF及其主要成分藻酸盐产生抑制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PA生物膜及其抑制药物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细菌生物 藻酸盐 抗药性 生物 生物抑制
下载PDF
抗感染聚乙烯材料表面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焕新 季君晖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5期4871-4874,共4页
背景:引起高分子材料相关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材料表面形成了生物被膜,因此要预防此类感染不仅需要材料对表面接触的浮游菌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效果,更需要抑制致病菌在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目的:观察抗感染聚乙烯材料的抗菌效果以及在菌液中... 背景:引起高分子材料相关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材料表面形成了生物被膜,因此要预防此类感染不仅需要材料对表面接触的浮游菌有良好的抑制和杀灭效果,更需要抑制致病菌在表面形成生物被膜。目的:观察抗感染聚乙烯材料的抗菌效果以及在菌液中对材料表面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作用。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01/2008-01在中科院理化所工程塑料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完成。材料:有机抗菌剂为2,4,4’-三氯-2’-羟基二苯醚;无机抗菌剂为玻璃基银系抗菌剂;低密聚乙烯。方法:低密度聚乙烯与有机和无机两种抗菌剂混合后先挤出造粒,然后注塑成片。主要观察指标:①用活菌平板计数法测定材料的抗菌性能。②平板超声波法检测材料表面细菌密度及判断生物被膜的形成情况。结果:①两种改性抗菌材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良好的抗菌效果,抗菌率达到99.9%。②添加有机抗菌剂的试样可以在生物被膜成熟前显著杀灭样品表面的细菌,阻止细菌在其表面黏附和繁殖,从而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空白试样和无机抗菌试样表面均有大量细菌黏附。结论:有机抗感染聚乙烯材料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良好的抑菌作用,可抑制细菌在材料表面形成生物被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生物 抑制 黏附 感染
下载PDF
抗菌剂对聚乙烯表面生物被膜的抑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焕新 季君晖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5-179,共5页
采用共混方法在低密度聚乙烯中分别加入银系抗菌剂和Triclosan制备出两种改性聚乙烯,研究了材料的抗菌性能和抗菌剂对试样表面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改性聚乙烯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细菌生物被膜... 采用共混方法在低密度聚乙烯中分别加入银系抗菌剂和Triclosan制备出两种改性聚乙烯,研究了材料的抗菌性能和抗菌剂对试样表面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改性聚乙烯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主要包括粘附、繁殖和成熟3个阶段,添加Triclosan的试样可以在生物被膜成熟前显著杀灭样品表面的细菌,阻止细菌在其表面粘附和繁殖,从而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空白试样和银系抗菌剂改性试样表面均有大量细菌粘附并形成生物被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高分子材料 细菌生物 抑制 粘附 感染
下载PDF
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复发后病原体药敏试验及形成生物膜的能力 被引量:1
17
作者 齐显龙 孙东杰 +4 位作者 高剑 徐修礼 林琨 李春英 高天文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07年第9期756-758,共3页
目的:检测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复发后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及其形成生物膜(biofilm,BF)的能力。方法:肉汤稀释法测定两次复发后分离培养的痤疮丙酸杆菌标准株(NCTC737)的MIC及MBC,XTT法测... 目的:检测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复发后分离菌株对常用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及其形成生物膜(biofilm,BF)的能力。方法:肉汤稀释法测定两次复发后分离培养的痤疮丙酸杆菌标准株(NCTC737)的MIC及MBC,XTT法测定BF形成的能力。结果:第二次复发后病原体林可霉素的MIC升高两个浓度级;该患者第二次病原菌形成BF的能力强于初次复发的病原体。结论:长期抗生素治疗可能导致FBGT病原菌对某些抗生素MIC升高,同时增加其形成BF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丙酸杆菌 生物 外伤后细菌性致死性肉芽肿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细菌群体感应对细菌生物膜形成与调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18
作者 董汝月 于晓倩 +1 位作者 曾名湧 刘尊英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19年第3期271-277,共7页
细菌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细胞之间通过感受自诱导物来调控细菌群体行为的现象。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BF)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为适应生存环境而吸附于惰性或活性材料表面形成的一种与浮游细胞相应的生物被膜,其... 细菌群体感应(quorum sensing,QS)是细菌细胞之间通过感受自诱导物来调控细菌群体行为的现象。细菌生物膜(bacterial biofilm,BBF)是细菌在生长过程中为适应生存环境而吸附于惰性或活性材料表面形成的一种与浮游细胞相应的生物被膜,其结构包括细菌和自身分泌的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ar polymeric substance,EPS)。生物膜可以保护细菌免于外界恶劣环境的影响,增加其抗药性,为细菌生长提供天然的有利屏障。细菌群体感应是细菌调控生物膜形成的重要机制之一,本文中,笔者综述了细菌群体感应在生物膜生成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分析了细菌生物膜抑制与降解策略,旨在为医药与食品工业中降低细菌耐药性和细菌抗性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生物 群体感应抑制 群体感应淬灭 细菌耐药性
下载PDF
百里香酚对食源阴沟肠杆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靳盼盼 刘亚文 +3 位作者 刘旖旎 许晓曦 邵美丽 刘芳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104-109,114,共7页
本文研究了百里香酚在亚抑菌浓度条件下对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C4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首先确定百里香酚对E.cloacae C4的最小抑菌浓度,然后测定亚抑菌浓度的百里香酚对生物膜内菌落总数、菌体泳动能力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影... 本文研究了百里香酚在亚抑菌浓度条件下对阴沟肠杆菌(Enterobacter cloacae)C4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首先确定百里香酚对E.cloacae C4的最小抑菌浓度,然后测定亚抑菌浓度的百里香酚对生物膜内菌落总数、菌体泳动能力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观察生物膜内的细菌形态以及三维结构的变化,并进一步测定与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对该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256μg/mL。1/4 MIC百里香酚在不影响浮游细菌生长和生物膜内活菌总数的情况下,显著(P<0.05)抑制菌体的泳动能力和生物膜内胞外多糖的合成,与生物膜形成相关(细胞粘附和胞外多糖合成)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百里香酚处理后生物膜内细菌菌体变长、生物膜厚度降低,膜结构松散。因此百里香酚在亚抑菌浓度下对阴沟肠杆菌C4生物膜形成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沟肠杆菌 生物 百里香酚 最小抑菌浓度
下载PDF
植物乳杆菌Y42无细胞培养上清抑制单增李斯特菌生物膜形成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杏 尤宏 +3 位作者 李福赞 牟光庆 李新玲 妥彦峰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5-41,共7页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Y42无细胞培养上清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采用微孔酶标板刃天青显色法确定Y42上清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微孔酶标板结晶紫染色法检测Y42上清对LM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软琼脂法测定Y42上清对L... 为研究植物乳杆菌Y42无细胞培养上清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M)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采用微孔酶标板刃天青显色法确定Y42上清的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微孔酶标板结晶紫染色法检测Y42上清对LM生物膜形成的影响,软琼脂法测定Y42上清对LM爬行运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Y42上清最小抑菌质量浓度为60 mg/m L;当Y42上清作用质量浓度为MIC的1/32、1/16、1/8、1/4、1/2时,LM的运动圈直径由81.15 mm减小为78.31、75.35、69.51、54.91、33.09mm,对LM生物膜形成的抑制率达到32.90%、30.81%、40.75%、39.93%、12.15%;普通光学显微镜在10×40倍放大倍数下,观察到Y42上清可显著减少LM在盖玻片上形成生物膜的量。Y42无细胞培养上清可通过抑制LM的运行性来抑制其生物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 生物 运动性 乳杆菌 最小抑菌质量浓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