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上最难就业年”产生原因和对策探讨
1
作者 余春梅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118-119,共2页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表现出一种连续的上升态势。由于国内外就业形势的不利因素太多,2013年被称为"世上最难就业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和市场必须进行改革,以迎合日益严峻的就...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表现出一种连续的上升态势。由于国内外就业形势的不利因素太多,2013年被称为"世上最难就业年"。我国的高等教育和市场必须进行改革,以迎合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主要源于高等教育、市场需求、高校毕业生自身的问题。想要解决问题,就必须进行深层次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上最难就业年 就业 对策
下载PDF
“最难就业年”引发的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2
2
作者 张薇 《生涯发展教育研究》 2014年第1期50-57,共8页
2013年,"最难就业年"汹汹来袭,就业危机中,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对他们是否能够顺利就业以及今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及座谈交流,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对就业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心理造成的冲击及其间凸显的就业心理... 2013年,"最难就业年"汹汹来袭,就业危机中,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对他们是否能够顺利就业以及今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笔者通过调查问卷及座谈交流,获取了第一手资料,对就业危机给大学生就业心理造成的冲击及其间凸显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了解读,从社会、高校、家庭和个人四个方面寻找造成就业心理问题的原因,进行思考,从择业观教育、就业技能培养、创业精神提升、社会系统支持等角度提出了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工作的几点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难就业年 大学生 就业心理 职业规划
原文传递
对涉农高职学生就业导向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以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被引量:1
3
作者 戴园园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7期66-67,70,共3页
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人,史上"就业最难年"。由于农业行业的特殊性,国家急需技术性农业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但很多涉农专业学生从职业价值选择上以跳出农门为目标,不愿到农村基层工作,这就极易出现专业不对口、涉农边远... 2013年毕业生人数达699万人,史上"就业最难年"。由于农业行业的特殊性,国家急需技术性农业人才到农村、基层工作,但很多涉农专业学生从职业价值选择上以跳出农门为目标,不愿到农村基层工作,这就极易出现专业不对口、涉农边远地区和基层单位很难招到学生的现状,以我院为例,调研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择业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导向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农高职学生 就业现状 分析与对策 就业最难
下载PDF
2020,“最多毕业生”遇上“最难毕业季”
4
作者 王薇 《西部大开发》 2020年第8期92-95,共4页
“史上最难就业年”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概念。2013年,就曾在网络上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那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同比增加19万人,北京和上海的毕业生签约率总体不足三成,广东不足五成,多数人将2013年低就业率的原因归... “史上最难就业年”从来就不是什么新鲜概念。2013年,就曾在网络上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那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699万人,同比增加19万人,北京和上海的毕业生签约率总体不足三成,广东不足五成,多数人将2013年低就业率的原因归结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如果说2013年的毕业生在就业上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打击”,那么2020年的就业市场,甚至可以用“千钧一发”来形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经济增长速度 签约率 最难就业年 就业 毕业季 就业
下载PDF
疫情下的暖通高校毕业生何去何从?
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机电信息》 2020年第19期18-31,共14页
前言长期以来,暖通专业技术人才紧俏,社会需求广泛。但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除了对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之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根据一些招聘平台发布的数据,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新增岗位需求同比降... 前言长期以来,暖通专业技术人才紧俏,社会需求广泛。但是2020年的新冠疫情除了对各行各业的生产经营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之外,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根据一些招聘平台发布的数据,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新增岗位需求同比降低了49%,而微小企业对应届毕业生的需求降幅更是达到了60%。对高校应届毕业生而言,2020年堪称"史上最难就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毕业生 暖通专业 微小企业 应届毕业生 岗位需求 最难就业年 何去何从 疫情
下载PDF
中德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帆 王新宏 《前沿》 2014年第1期135-137,共3页
2013年被称为我国"史上最难就业年",高校毕业生如何突破就业重围,成为近年来最热议题之一。德国作为欧元区的"领头羊",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较我国更大,然而在经济上所受的冲击并没有对德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产... 2013年被称为我国"史上最难就业年",高校毕业生如何突破就业重围,成为近年来最热议题之一。德国作为欧元区的"领头羊",在金融危机中受到的影响较我国更大,然而在经济上所受的冲击并没有对德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产生太大影响,且总体上仍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对中德两国人才培养模式对大学生就业影响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借鉴德国的经验以提升我国大学生就业的质和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难就业年 就业竞争力 中德比较 人才培养模式
原文传递
毕业生与社会的初次照面
7
作者 刘益帆 《时代邮刊》 2023年第10期10-19,共10页
每一年都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每年到了招聘季,“招聘季焦虑”“毕业生求职难”等词条总会一次次冲上“热搜”。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为1076万人,而2023届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供... 每一年都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每年到了招聘季,“招聘季焦虑”“毕业生求职难”等词条总会一次次冲上“热搜”。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22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为1076万人,而2023届预计达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供给端”强劲的背后,是无数个忙碌于投递简历、参加面试、等待offer的毕业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生 数据显示 最难就业年 招聘 供给端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