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月神及月崇拜探微 被引量:3
1
作者 田利红 《新余高专学报》 2011年第4期33-35,共3页
古人膜拜天体自然,并演绎了不少神话传说,对月亮的崇拜也是如此。古代月神话与月崇拜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古人月神观念产生的原因,认为月神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与早期农牧业生产和农牧业社会是分不开的;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几种月神形象... 古人膜拜天体自然,并演绎了不少神话传说,对月亮的崇拜也是如此。古代月神话与月崇拜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古人月神观念产生的原因,认为月神观念的产生和发展,与早期农牧业生产和农牧业社会是分不开的;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几种月神形象:月母常羲,月神西王母,嫦娥奔月等;月神话的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话 神形象 寓意 月崇拜
下载PDF
从《嫦娥奔月》与《竹取物语》看中日两国的月崇拜
2
作者 药锐红 《中国民族博览》 2019年第11期199-200,共2页
中国的《嫦娥奔月》与日本的《竹取物语》都讲述了女子奔月的故事,二者在内在气质或外观形态上皆不相同,却有着相同的主题,本文通过比较中日奔月神话中的人物和奔月情节,从文化信仰角度探源其女性崇拜与追求长生不老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 不死之药 月崇拜
下载PDF
民俗文化与团圆意识——浅谈中国人对圆月的崇拜心理 被引量:6
3
作者 孙建芳 《贵州文史丛刊》 2003年第4期54-57,共4页
从民俗文化视角看中华民族的尚“圆”习俗 ,对圆月的崇拜以及“天圆地方”的观念。古老的哲学思想和团圆意识在我们的民俗节日、文学艺术、婚姻爱情、家庭结构等方面的表现 ,对团圆意识的哲理思考。
关键词 民俗文化 团圆意识 中国 月崇拜 民族心理
下载PDF
穆斯林的弯月崇拜与文化折射
4
作者 赵克仁 《中国宗教》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文化折射 穆斯林 伊斯兰国家 伊斯兰文明 艺术灵感 月崇拜
原文传递
古代两河流域月神崇拜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张文安 张勃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8-192,共5页
月神是古代两河流域自然神灵中的重要成员,月神崇拜是古代两河流域宗教历史中持久显著的文化现象;月神的神性、家谱、神庙、节日、祭礼、象征、神话和赞美诗等构成月神崇拜的完整系统,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古代自然崇拜发展充分和成熟的... 月神是古代两河流域自然神灵中的重要成员,月神崇拜是古代两河流域宗教历史中持久显著的文化现象;月神的神性、家谱、神庙、节日、祭礼、象征、神话和赞美诗等构成月神崇拜的完整系统,生动反映了两河流域古代自然崇拜发展充分和成熟的文化特征。古代两河流域月神崇拜的历史考察对揭示人类早期宗教自然崇拜的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河流域 自然崇拜 崇拜 神话
下载PDF
月神崇拜与方仙信仰——方仙说产生于古黄县新证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华松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35,共5页
在史前先民的信仰中,月亮有自我发育和自我更新的神力,月神因而成为生命之神。上古时代胶东半岛西北隅活跃着以黾类为图腾的月族,即嬴姓的莱夷以及黄人和弦人。莱都归城,归城实即“鬼城”、“巫觋之城”、“月亮之城”。归城南侧的莱山... 在史前先民的信仰中,月亮有自我发育和自我更新的神力,月神因而成为生命之神。上古时代胶东半岛西北隅活跃着以黾类为图腾的月族,即嬴姓的莱夷以及黄人和弦人。莱都归城,归城实即“鬼城”、“巫觋之城”、“月亮之城”。归城南侧的莱山,是莱夷巫觋祭月,将人之亡魂送归月亮以求能像月亮一样永生的神山。最早的一批方士正是从归城一带的巫觋中蜕变而来。其根据是,莱地月神崇拜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而灵魂不死的观念来源于月神崇拜;莱人很早就有航海活动,早期方仙神话中的海中三座仙山(岛),其得名都与莱夷以及月神崇拜有关;海市蜃楼的奇观胜景自古以胶东半岛西北海隅最为常见;莱地近齐,春秋末叶以降地属齐国,邹衍学说风靡于世,莱地自应得风气之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拜 莱夷 归城 巫觋 方仙道
下载PDF
清代北京月光神祃的图像体系与拜月风俗
7
作者 田玉莹 张力丽 《设计艺术研究》 2023年第4期130-134,共5页
本文主要探究清代北京月光神祃图像体系中的艺术特征及其背后蕴含的月崇拜文化。月光神祃是指过去民间祭月所用的印有月光菩萨的神像,明清时期在北京地区得到普及发展,且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的祭月仪式。本文通过对月光神祃的版式进行归... 本文主要探究清代北京月光神祃图像体系中的艺术特征及其背后蕴含的月崇拜文化。月光神祃是指过去民间祭月所用的印有月光菩萨的神像,明清时期在北京地区得到普及发展,且形成了一套体系完整的祭月仪式。本文通过对月光神祃的版式进行归纳整理,分析其设计特点,并通过古籍资料探讨其中人与物的演变过程和具体内涵,总结出清代北京月光神祃的造型特点及其民俗应用。月光神祃作为具有特定象征意义和民俗文化传播的符号,不仅在祭月仪式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传承了北京中秋节的民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神祃 图像体系 月崇拜
下载PDF
从“嫦娥奔月”神话看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月神崇拜 被引量:1
8
作者 徐倩 李静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7期65-69,共5页
以"嫦娥奔月"故事中的"月"为载体,从象征寓意、社会制度、传统文化等方面研究古代社会中的月神崇拜。认为"月"在古代社会中代表的生殖、丰收、长生不老之寓意进而成为崇拜的对象;月神崇拜作为一种民间信... 以"嫦娥奔月"故事中的"月"为载体,从象征寓意、社会制度、传统文化等方面研究古代社会中的月神崇拜。认为"月"在古代社会中代表的生殖、丰收、长生不老之寓意进而成为崇拜的对象;月神崇拜作为一种民间信仰与社会制度之间关系密切,月亮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表现出来的突出地位展示出中国民间普遍存在的月神崇拜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嫦娥奔 崇拜 民间信仰 社会制度
下载PDF
从月神崇拜到月文学 被引量:1
9
作者 雪凉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1997年第3期32-34,共3页
“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若月。” ——明·张潮《幽梦影》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月一直是以恒定、静美的意象出现的,在民族民间文化的舞台上。月成为人们寄托美好情思、追求光明的艺术载体;而在诗人的笔下,月则暗寓了怀乡情绪... “物之能感人者。在天莫若月。” ——明·张潮《幽梦影》 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长河中,月一直是以恒定、静美的意象出现的,在民族民间文化的舞台上。月成为人们寄托美好情思、追求光明的艺术载体;而在诗人的笔下,月则暗寓了怀乡情绪,人生际遇,国家兴亡的生命意识。追溯月神崇拜的起源,对于揭示古代诗人的审美心理轨迹,较好地把握中国文化中的月文学,无疑是具有审美鉴赏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拜 水调歌头·明几时有 文学 人生际遇 国家兴亡 秦淮 起源 古代诗人 意象 苏轼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月意象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昕 《人民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98-100,共3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光始终生生不息地滋养着国人的心灵。人们遥望月亮思念亲人、故乡,抒发思古之幽情、个体之孤独,祈愿天长地久、团圆美好。源于“秋祭月”的中秋节,又称“祭月节”,逐渐在民间形成了独特的中秋风俗。质朴的先人将许...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月光始终生生不息地滋养着国人的心灵。人们遥望月亮思念亲人、故乡,抒发思古之幽情、个体之孤独,祈愿天长地久、团圆美好。源于“秋祭月”的中秋节,又称“祭月节”,逐渐在民间形成了独特的中秋风俗。质朴的先人将许多美好的祝愿倾注于月亮,把月亮当作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对月亮的崇拜、欣赏与吟咏,展现了中国人的月情怀,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独有的月意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怀 月崇拜 亮审美 传统文化
下载PDF
光景学语境下的月色思想 被引量:10
11
作者 邱坚珍 李雅婷 《建筑与文化》 2020年第10期225-228,共4页
"月色"为自然光景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是关于"乡愁"的美好记忆,也是中外历史上文人及艺术家们赞美的主题之一。文章在吴硕贤先生提出的"光景"概念及光景学科研究背景下,梳理了中西方月崇拜及月色欣赏的哲... "月色"为自然光景中极为重要的一种,是关于"乡愁"的美好记忆,也是中外历史上文人及艺术家们赞美的主题之一。文章在吴硕贤先生提出的"光景"概念及光景学科研究背景下,梳理了中西方月崇拜及月色欣赏的哲思内涵;从月色光景的文学、美术作品及场景审美语境的对比分析,总结中西方文化中月文化在时空语境、语义情感上有所不同,但在人与月景的"情境共鸣"方面却甚为一致。文章旨在为强化传统文化意识、留住乡愁、营造高品质人居环境提供新的视野与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 月崇拜 色审美 光景学
下载PDF
浅谈古代诗词中的月意象
12
作者 刘艳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18-20,共3页
月在中国诗歌里是具有母题意味的形象。由远古的月崇拜到月走进文人的诗中,月意象包含有多层次的内容。它象征着人类的情思、故乡,亦引发了无数文人的哲理思考,同时又是士大夫的人格化身。因此月意象蕴涵着中国人独特的文化情感。
关键词 关键词 月崇拜 情思 故乡 哲理 美魂
下载PDF
桂西南壮族祭月仪式解读——以广西天等县为例
13
作者 黄平 《科技信息》 2013年第16期217-218,共2页
祭月仪式是壮族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月神崇拜的体现。当下的祭月仪式已脱离原生越巫所具有的原生宗教样式,其所承载壮族人情感体验的涵义被道家文化冲击而被遮蔽。祭月仪式上师公所用的《解单丁独甲书科》充满了道家文化元素,但其内容... 祭月仪式是壮族重要的活动之一,也是月神崇拜的体现。当下的祭月仪式已脱离原生越巫所具有的原生宗教样式,其所承载壮族人情感体验的涵义被道家文化冲击而被遮蔽。祭月仪式上师公所用的《解单丁独甲书科》充满了道家文化元素,但其内容表达了生命健康成长的祈求,这与月神崇拜所体现的人丁繁衍的情感诉求相契合。解读《解单丁独甲书科》可以给探讨壮族月神崇拜提供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西南壮族 仪式 崇拜 单丁独甲
下载PDF
十二生肖考
14
作者 张启成 《贵州文史丛刊》 1997年第3期60-66,共7页
关键词 十二生肖 《山海经》 象征意义 羊图腾崇拜 《太平御览》 文化内涵 二十八宿 崇拜 阴阳八卦 对应关系
下载PDF
中华民族的月神崇拜及东方文化的价值取向 被引量:2
15
作者 梁冬梅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116,共4页
月神是中华民族崇拜的神灵,也是艺术创作的原型,通过月神原型分析,可以烛见中华民族和东方文化的价值及其独特魅力。
关键词 崇拜 神原型 艺术创作 东方文化 价值取向
原文传递
中秋节形成的文化考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姬娟 张文安 《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0年第5期46-49,共4页
中秋节这个孕育于史前定型于宋代的节日,后来居上,并在明清以后成为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其文化要素赏月、月饼、亲人团圆,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融合于一体的。它是一个提倡和谐、感恩、团结的盛会,也是庆祝丰收、合家团圆的宴会,其... 中秋节这个孕育于史前定型于宋代的节日,后来居上,并在明清以后成为仅次于春节的重要节日。其文化要素赏月、月饼、亲人团圆,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融合于一体的。它是一个提倡和谐、感恩、团结的盛会,也是庆祝丰收、合家团圆的宴会,其节日仪式更是倾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拜 亲人团圆
下载PDF
嫦娥形象的变迁与中秋节“团圆”意象的构建
17
作者 柯小杰 张沙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2期134-139,共6页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岁时节日,它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祭月活动,带有明显的巫术和宗教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秋节文化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团圆”逐渐取代了早期的月神崇拜。这个过程的实现与唐宋时期文人阶层对嫦娥形象的改写... 中秋节是我国传统岁时节日,它起源于先秦时期的祭月活动,带有明显的巫术和宗教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中秋节文化内涵发生了根本变化,“团圆”逐渐取代了早期的月神崇拜。这个过程的实现与唐宋时期文人阶层对嫦娥形象的改写有关,嫦娥从一个偷药贼变成了一个与丈夫分离的可怜女人,这种改变调动了人们关于中秋团圆的想象。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中秋节的主要文化内涵得以确立,也得以突破其时空局限性而成为一个全民共享的国家性节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拜 文人阶层 嫦娥 中秋节 团圆
下载PDF
目光的变迁:从上帝之眼到机械之眼
18
作者 井中月 《油画艺术》 2019年第2期104-115,共12页
虽然,以传神与再现进行对比来切入东西方艺术比较研究颇有争议,但是,支持者认为这依然不失为一种有效路径。当然,这种出于学术观念的争论与交流自然是好事。此外,西方文化的日神崇拜与东方文化的月神崇拜,在某种程度上,亦可体现出东西... 虽然,以传神与再现进行对比来切入东西方艺术比较研究颇有争议,但是,支持者认为这依然不失为一种有效路径。当然,这种出于学术观念的争论与交流自然是好事。此外,西方文化的日神崇拜与东方文化的月神崇拜,在某种程度上,亦可体现出东西方在思维、审美、知觉、认知等方面的差异性。由于东西方皆处于人类文明的整体区域,固然又不乏一定的共同性。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两个区域的人们都经历了视觉观看方式的种种演变,即目光的变迁,这成为研究东西方视觉艺术的另一条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迁 机械 上帝 视觉艺术 东西方 艺术比较 学术观念 崇拜
下载PDF
中秋诗的起源与发展
19
作者 于东新 《文史知识》 2017年第10期30-35,共6页
中秋节(仲秋节),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在农历的八月十五。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几大节日相比,起源较晚。在唐宋以前,古人所称的"秋节"是在"秋分",秋分在八月十五前后,遇闰月则在八月初。据唐人韩鄂《岁华... 中秋节(仲秋节),又称秋夕、八月节、八月半、月夕、月节,在农历的八月十五。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几大节日相比,起源较晚。在唐宋以前,古人所称的"秋节"是在"秋分",秋分在八月十五前后,遇闰月则在八月初。据唐人韩鄂《岁华纪丽》卷三"八月"条记载,秋分日,帝王要祀月于西郊,称为"仲商秋节",这一天对庶人中的老人要授几杖,以示养老、敬老之意。秋分祀月即是祭月,也就是拜月,这可能是远古月神崇拜的一种遗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五 岁华纪丽 崇拜 秋夕 汉魏六朝 秋节 中秋夜 仙吕入双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