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贵州高原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日最高气温分布式模拟 被引量:19
1
作者 袁淑杰 谷晓平 +3 位作者 缪启龙 康为民 于飞 邱新法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88-896,共9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前的模型进行改进,考虑了坡度、坡向和地形相互遮蔽作用对复杂地形下天文辐射的影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建立以天文辐射为起始数据的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分布式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海拔高度、...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前的模型进行改进,考虑了坡度、坡向和地形相互遮蔽作用对复杂地形下天文辐射的影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建立以天文辐射为起始数据的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分布式模型,在模型中考虑了海拔高度、复杂地形下太阳总辐射、日照百分率对月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影响。以贵州高原为例,应用100m×100m分辨率的DEM数据,1960-2000年贵州省及周边102个气象站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以及NOAA-AVHRR观测资料,10个气象站的太阳辐射量资料,计算了贵州高原各月及年平均日最高气温精细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坡度、坡向、地形遮蔽对月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影响较大,由于局地地形因子的影响,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日最高气温的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分布特征,局地地形对月平均日最高气温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2)季节不同,局地地形因子对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日最高气温空间分布的影响不同,冬半年大于夏半年。月平均日最高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南坡随坡度的增大而升高;北坡随坡度的增大而降低。在坡向影响上,1-5月、10-12月偏北坡月平均日最高气温偏低,偏南坡月平均日最高气温偏高;7-8月因太阳高度较高,因此出现相反的情况,北坡高于南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最高气温 复杂地形 数字高程模型 分布式模拟 贵州高原
下载PDF
贵州高原复杂地形下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分布式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袁淑杰 谷晓平 +3 位作者 缪启龙 邱新法 康为民 王福增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84-391,共8页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前计算平均日最低气温的模型进行了一些改进,考虑了坡度、坡向和地形相互遮蔽作用对复杂地形下太阳总辐射的影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研制了复杂地形下海拔高度、太阳总辐射、日照百分率为参数的月平均...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以前计算平均日最低气温的模型进行了一些改进,考虑了坡度、坡向和地形相互遮蔽作用对复杂地形下太阳总辐射的影响,基于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研制了复杂地形下海拔高度、太阳总辐射、日照百分率为参数的月平均日最低气温的分布式模型。应用100 m×100m分辨率的DEM数据、1960—2000年贵州省及周边102个气象站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资料以及NOAA-AVHRR观测资料、10个气象站的太阳辐射量资料,计算了贵州高原复杂地形下各月及年平均日最低气温空间分布。结果表明:(1)局地地形因子对贵州地区月平均日最低气温的影响较大,月平均日最低气温纬向分布不明显。贵州高原复杂地形下年平均日最低气温大部分地区介于7.5~12.4℃之间,1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大部分介于-0.6~4.1℃之间,7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大部分介于15.6~21.3℃之间。(2)月平均日最低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南坡随坡度的增大而升高;北坡随坡度的增大而降低。在坡向影响上,1~5月、10~12月偏北坡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偏低,偏南坡月平均日最低气温偏高;7~8月因太阳高度较高,因此出现相反的情况,北坡高于南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高原 平均最低气温 复杂地形 数字高程模型
下载PDF
极端气候下小箱梁截面平均温度简化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薛俊青 林健辉 +2 位作者 黄福云 Briseghella Bruno 陈宝春 《桥梁建设》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3-59,共7页
为准确预测混凝土小箱梁桥主梁顺桥向的温度胀缩变形,对极端气候条件下该类桥梁主梁截面平均温度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以某座混凝土小箱梁桥为背景,采用MIDAS软件建立小箱梁截面有限元模型模拟其温度场,计算极端气候条件下小箱梁截面平均... 为准确预测混凝土小箱梁桥主梁顺桥向的温度胀缩变形,对极端气候条件下该类桥梁主梁截面平均温度计算方法进行研究。以某座混凝土小箱梁桥为背景,采用MIDAS软件建立小箱梁截面有限元模型模拟其温度场,计算极端气候条件下小箱梁截面平均温度极值。提出基于100年重现期的环境温度极值和日太阳总辐射最大值的平均温度简化计算方法(方法1)、月平均日气温极值和日太阳总辐射最大值的平均温度简化计算方法(方法2)。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模型能准确模拟结构实际温度场,建议采用极端气候条件下截面平均温度极值预测混凝土小箱梁桥主梁顺桥向温度胀缩变形;小箱梁截面平均温度极值与环境温度极值呈线性正相关;方法1可较精确地预测极端气候条件下小箱梁截面平均温度极值,但较复杂;为便于应用,可采用方法2,但其精度稍低于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桥 小箱梁 截面平均温度 极端气候条件 环境温度 太阳总辐射 月平均日气温 简化计算
下载PDF
Impact of Autumn SST in the Japan Sea on Winter Rainfall and Air Temperature in Northeast China 被引量:1
4
作者 SHI Xiaomeng SUN Jilin +2 位作者 WU Dexing YI Li WEI Dongni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15年第4期604-611,共8页
We studied the impact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 in the Japan Sea and the sea area east of Japan on the winter rainfall and air temperature in Northeast(NE) China using th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 We studied the impact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y(SSTA) in the Japan Sea and the sea area east of Japan on the winter rainfall and air temperature in Northeast(NE) China using the 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SVD) and empirical orthogonal function(EOF). The monthly-mean rainfall data observed at 160 stations in China, monthly-mean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 of the Hadley Center for Climate Prediction and Research and monthly-mean air temperature from the NCEP reanalysis during 1960–2011 were used. Correlation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SSTAs in the Japan Sea in September may last for three or four months and are an important index for forecasting the winter rainfall and air temperature in NE China. Positive SSTAs in the central Japan Sea and in the sea area east of Tokyo correspond to positive rainfall anomaly and negative air temperature anomaly in NE China. With the rise of SST in the Japan Sea, a weak cyclone appears over the Japan Sea. The northeasterly wind transports water vapor from the Okhotsk to NE China, resulting in more rainfall and lower air temperature. Negative SSTA years are accompanied by warmer air temperature and less snow in NE China. The 1000 h Pa geopotential height anomaly and wind anomaly fields are simulated by IAP-9L model, which supports the analysis resul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pan Sea SSTA Northeast China RAINFALL air temperature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