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8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医疗挂滴用辅助装置在ICU患者有创监测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鸟青 何雨菁 +1 位作者 洪雪珮 辜惠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3年第21期191-194,共4页
目的 探讨一种医疗挂滴用辅助装置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有创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1—4月入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病房进行有创监测的73例患者,按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常规使用压力传感器... 目的 探讨一种医疗挂滴用辅助装置在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有创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2年1—4月入住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病房进行有创监测的73例患者,按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常规使用压力传感器输液端连接加压输液袋,试验组3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医疗挂滴用辅助装置固定。比较两组压力传感器输液端脱落率、动脉导管回血率、堵塞率、更换传感器频率,有创导管拔除率、重新置管率、耗费时间等。结果 试验组脱落率低于对照组,导管回血率、更换压力传感器频率及额外耗费时间均较对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医疗挂滴用辅助装置应用于ICU患者有创监测,可降低压力传感器输液端脱落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少耗材浪费及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传感器 脱落 加压输液袋 有创监测 医疗挂滴用辅助装置 重症监护室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有创监测方法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2
作者 侯建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0期29-30,共2页
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危重症患者多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需要实时监测评估整个机体状态,掌握内环境及血流动力学情况,才能恰当治疗,并评估效果。血流动力学监测是重症监护病房中必不可少的监测、诊治手段。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包括无创... 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危重症患者多存在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情况,需要实时监测评估整个机体状态,掌握内环境及血流动力学情况,才能恰当治疗,并评估效果。血流动力学监测是重症监护病房中必不可少的监测、诊治手段。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包括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及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方法。目前血流动力学的有创监测手段仍处于不可替代位置,本文就临床应用的血流动力学有创监测方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有创监测 重症监护病房
下载PDF
心脏超声评估容量反应性与有创监测评估的比较 被引量:1
3
作者 金平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5年第33期53-54,共2页
目的分析比较心脏超声监测与有创监测在容量反应性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患者,共计26例。对同一病例,进行肺动脉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束后,立即再进行超声监测。结果在使用无创超声进行各项指标监... 目的分析比较心脏超声监测与有创监测在容量反应性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7月在本院住院的患者,共计26例。对同一病例,进行肺动脉漂浮导管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束后,立即再进行超声监测。结果在使用无创超声进行各项指标监测时,发现虽然大部分结果与有创监测相比,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但是所有结果的标准误差较大,平行性较差。结论超声监测并不能完全取代有创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超声 有创监测 血流动力学 容量反应性
下载PDF
非心血管手术有创监测周围动脉压力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莫恃 谭至慈 +2 位作者 叶风青 宁加娟 刘燕洁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5期244-245,共2页
关键词 非心血管手术 有创监测 围手术期 周围动脉压力
下载PDF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后动脉压有创监测及护理
5
作者 陈立萍 吕萍 《吉林医学信息》 1998年第9期31-31,共1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 心内直视手术 护理 动脉有创监测
下载PDF
SpO2检测在颅脑急症患者足背动脉有创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杨伯炜 杨国栋 +4 位作者 沈千贺 徐海文 张俊秾 罗刚 郭平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17年第7期632-634,共3页
目的观察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oximetry,SpO2)监测在足背动脉有创血压监测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意识障碍的颅脑急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床实验组和SpO2+实验组,分别通过甲床颜色和SpO2波形及数值的变化评估足背侧支循环... 目的观察脉搏血氧饱和度(pulseoximetry,SpO2)监测在足背动脉有创血压监测中应用的准确性及安全性。方法意识障碍的颅脑急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甲床实验组和SpO2+实验组,分别通过甲床颜色和SpO2波形及数值的变化评估足背侧支循环功能,对比实验结果。结果甲床实验组30例患者,阳性8例,SpO2+实验组30例患者,2例为阳性(P〈0.05)。28例患者SpO2+实验前后SpO2值无统计学差异,拔出足背动脉穿刺导管后24h,两组患者侧支循环功能评估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同时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血肿,动脉血栓,肢体坏死等相关并发症。结论SpO2+实验是对足背动脉有创监测前甲床实验的一个重要补充,通过对血氧饱和度数值及波形恢复时间的观察,可以排除部分人为因素干扰,对患者配合度的要求低、准确客观,可以很好的替代晦指甲床实验。临床工作中,更适合不能准确检测甲床实验的颅脑急症危重患者,并对于甲床实验可疑病例也可以应用此方法来快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急症患者 足背动脉压迫 甲床实验 脉搏血氧饱和度 有创血压监测
下载PDF
经额定位联合颅内压监测下微创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覃成箭 张坤源 +6 位作者 郑传华 邓显东 罗中彬 燕鹏 梁洪岖 吕浩 罗起胜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39-344,共6页
目的探讨经额简易定位软通道联合颅内压监测下微创手术治疗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简易定位后经额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的70例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 目的探讨经额简易定位软通道联合颅内压监测下微创手术治疗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在简易定位后经额软通道微创手术治疗的70例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行颅内压(ICP)监测传感器置入术将其分为监测组26例和对照组4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血肿清除率、术后甘露醇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出血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术后1个月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分、预后良好率、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出血量、是否中线移位、是否破入脑室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为(58.72±13.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58±1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的术后甘露醇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3.00±2.06)d、(11.31±3.8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8.23±4.29)d、(14.73±6.01)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出血率、术后颅内感染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术后1个月的GOS评分为(3.96±0.9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9±1.08)分,预后良好率为6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8.6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mRS评分为(0.88±1.1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9±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额简易定位软通道联合颅内压监测下进行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微创手术治疗,血肿清除率较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额简易定位软通道 有创颅内压监测 椭圆形基底节区脑出血 疗效
下载PDF
注射泵工作站替代加压袋防凝在有创血压监测的效果评价
8
作者 甄心月 陈晨 +2 位作者 任杨浩 杨天宇 王天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6期0159-0163,共5页
评价在有创血压监测时使用注射泵工作站组合替代传统加压袋的冲洗防凝功能的有效性,准确性及稳定性。方法 选取择期手术的全麻患者40例,术中建立有创血压监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加压袋(压力加至300mmHg)... 评价在有创血压监测时使用注射泵工作站组合替代传统加压袋的冲洗防凝功能的有效性,准确性及稳定性。方法 选取择期手术的全麻患者40例,术中建立有创血压监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加压袋(压力加至300mmHg)滴注肝素盐水,试验组使用注射泵工作站组合(两个BeneFusion nSP型注射泵接入BeneFusion nDS型工作站),工作站上两个泵都使用50ml注射器肝素盐水连接输液延长管,一个连接接口1泵入,定义为维持泵,速度设置为5ml/h。另一个连接接口2,用于冲洗动脉管道使用,定义为冲洗泵。收集两组患者在有创动脉压监测期间单位时间内发生堵管的次数;收集试验组中动脉端闭合接口2或接通接口2时的血压差值;收集两组患者单位时间内注入肝素盐水的容量;收集不同冲洗速度下冲洗泵接患者端与不接患者端时泵注射的压力峰值;记录对照组单位时间内加压袋压力的变化情况;试验组中维持泵的最大压力峰值。结果 两组单位时间的堵管次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连接接口2时,较接口1测量的血压值出现改变,表现为收缩压降低、舒张压升高、平均动脉压降低的变化,三者的变化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加压袋在单位时间内输注的容量有近1倍的偏差,维持泵输注的容量准确的固定在5ml/h的设定值上。冲洗泵注射速度越快时泵的压力峰值越高,接患者端时较不接大80 mmHg左右;加压袋内压力大小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下降,维持泵的最大压力峰值在850mmHg以下分布。结论 在有创血压监测时,使用注射泵工作站组合维持及冲洗管路替代加压袋法用于防凝功能安全有效,输注精度高且稳定,值得临床尝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射泵 有创动脉压监测 效果评价
下载PDF
全封闭连接系统用于脓毒症休克患者有创血压监测的优势分析
9
作者 王芳 侯希清 兰福旭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2期184-185,共2页
目的:探究全封闭连接系统用于脓毒症休克患者有创血压监测(IBPM)的优势。方法:选取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6至2023年8月收治的73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使用的连接系统类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全封闭连接系统用于脓毒症休克患者有创血压监测(IBPM)的优势。方法:选取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重症医学科2021年6至2023年8月收治的73例脓毒症休克患者,根据使用的连接系统类型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6)、观察组(n=37)。记录两组患者置管时间、采血耗时以及血液污染次数;记录两组患者治疗5d后监测系统稳定性;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置管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单次采血耗时、血液污染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d内,观察组数值显示异常、波形异常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5d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封闭连接系统在脓毒症休克患者的IBPM中能显著延长置管时间,节约采血时间,减少血液污染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封闭连接系统 脓毒症休克 有创血压监测 并发症 导管留置
下载PDF
开颅血肿清除术联合有创颅内压监测对脑出血脑水肿期患者的应用价值分析
10
作者 岳学智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23-26,共4页
目的分析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联合有创颅内压监测术后脑水肿期颅内压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出血患者62例,在区间随机法引导下均等划分组别,两组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研究组... 目的分析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联合有创颅内压监测术后脑水肿期颅内压监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脑出血患者62例,在区间随机法引导下均等划分组别,两组均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照组、研究组各3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监护+治疗,根据尿、血常规等相关指标实时调整治疗方案;研究组采取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有创颅内压监测的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术前、术后第三月神经缺损程度量表(NIHSS)评分、脑卒中评分(MRS)、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围术期甘露醇使用量及脑水肿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两组NIHS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三月,两组NIHS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研究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间MRS、GO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三月,两组MRS评分均有所下降,GOS评分均有所上升,研究组MRS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GO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第二日、第四日、第六日、第八日甘露醇使用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脑水肿期并发症发生率(6.45%)低于对照组(29.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行开颅血肿清除联合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实现颅内压动态监测,在指导术后脑水肿期甘露醇的使用、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等方面均有一定积极意义,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开颅血肿清除 有创颅内压监测
下载PDF
多维多元创优护理在ICU脓毒性休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中的应用
11
作者 陈秋波 陈嘉玲 +1 位作者 陈春燕 苏玉婷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10期1242-1244,共3页
目的:观察多维多元创优护理在ICU脓毒性休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021年5月-2021年11月收治... 目的:观察多维多元创优护理在ICU脓毒性休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2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021年5月-2021年11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2021年12月-2022年6月收治的40例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常规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多维多元创优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监测依从性、护理有效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焦虑评分为(49.28±2.34)分,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6.65±2.5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583,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患者(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试验组患者监测依从率和护理有效率分别为97.50%、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00%、8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07、6.486,P<0.05);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中的操作技术为(83.02±2.51)分、健康指导为(81.65±3.52)分、服务态度为(82.68±2.95)分、安全管理为(82.66±3.50)分、护理效果为(83.22±3.14)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38、2.402、4.509、5.687、5.566,P<0.05)。结论:采用多维多元创优护理开展ICU脓毒性休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护理活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与监测依从率,提高监测安全有效性,提升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护理 多元护理 优护理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脓毒性休克
下载PDF
ICU患者接受桡动脉置管有创血压监测对于并发症与血压状况的影响
12
作者 殷小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0178-0181,共4页
探究桡动脉置管有创血压监测技术方式对于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患者并发症和血压状况的影响,以此提高ICU患者的病情监测水平。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ICU收治患者50例为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 探究桡动脉置管有创血压监测技术方式对于重症监护室(ICU)治疗患者并发症和血压状况的影响,以此提高ICU患者的病情监测水平。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ICU收治患者50例为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无创血压监测,研究组采用有创血压监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血压相关指标。结果 观察组在干预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后1h、2h以及4h时的血压测定指标与对照组均有较大数据差异,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在收治重症患者时应用有创血压监测效果更加明显,操作方式便捷可靠,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实现对血压水平的密切、全程性监测,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血压监测 ICU 应用效果 临床价值
下载PDF
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锦贤 陈丽青 郭雷光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6期881-883,共3页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术中是否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分为观察组(有创颅内压监测50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5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依据术中是否进行有创颅内压监测分为观察组(有创颅内压监测50例)与对照组(常规治疗50例)。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颅内压水平、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GCS)、卡氏功能状态评分标准(KPS),比较两组脱水剂应用情况、住院天数、预后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术后1 d、3 d、7 d的颅内压水平显著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3 d、7 d的颅内压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水剂应用时间、应用剂量、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GCS评分、KP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预后良好率为68.00%,显著高于对照组(48.00%)(P<0.05);观察组电解质紊乱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创颅内压监测可动态反映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患者的颅内压水平,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颅内压监测 重型颅脑损伤 手术 颅内压 预后 并发症
下载PDF
压力传感器固定装置在ICU危重症患者有创血压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蔡勤妹 姜金花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71-173,共3页
有创血压监测(IBPM)是动脉血压持续监测的过程,通过心脏每一次射血,监测其每一博血压的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1]。在临床中,动脉穿刺置管成功后连接压力传感器测压管路,调整传感器位于患者腋中线第4肋间水平,规范校零,读数即可[2]。但临... 有创血压监测(IBPM)是动脉血压持续监测的过程,通过心脏每一次射血,监测其每一博血压的变化以指导临床治疗[1]。在临床中,动脉穿刺置管成功后连接压力传感器测压管路,调整传感器位于患者腋中线第4肋间水平,规范校零,读数即可[2]。但临床上行有创血压监测时常因患者体位的摆放、搬运或牵拉造成压力传感器滑落,故不能将其保持在规范的位置,导致其监测值有所误差,易对患者的病情造成错误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血压监测 持续监测 腋中线 压力传感器 动脉穿刺置管 患者体位 固定装置 动脉血压
下载PDF
PICU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儿导管堵管发生相关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程晨 魏宁宁 仇煜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836-1842,共7页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儿导管堵管发生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PICU患儿267例,均经桡动脉置管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根据有无导管堵管分为堵塞组与无堵塞组,... 目的:探讨儿科重症监护室(PICU)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儿导管堵管发生相关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选取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PICU患儿267例,均经桡动脉置管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根据有无导管堵管分为堵塞组与无堵塞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asso回归和logistic回归筛选PICU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儿导管堵管发生的相关因素,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校准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验证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单因素分析封管液、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点渗血、导管留置时间、使用镇静镇痛药物、使用甘露醇、机械通气、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是PICU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儿导管堵管的影响因素(均P<0.05);Lasso回归分析选出8个预测因素为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点渗血、导管留置时间、使用镇静镇痛药物、使用甘露醇、机械通气、PT、APTT;logistic回归分析,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点渗血、导管留置时间、使用镇静镇痛药物、使用甘露醇、机械通气、PT、APTT是PICU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儿导管堵管的相关影响因素(均P<0.05);据此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45,校准度为0.928,且拟合良好(χ^(2)=8.741,P=0.593);ROC曲线分析,该模型预测PICU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儿导管堵管的AUC为0.926(95%CI:0.871~0.984)。结论:PICU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儿导管堵管的相关因素包括一次性穿刺成功、穿刺点渗血、导管留置时间、使用镇静镇痛药物、使用甘露醇、机械通气、PT、APTT,由上述因素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可靠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科重症监护室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导管堵管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脑出血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文胜 蔡玮 +1 位作者 谢树波 张鲲鹏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0期109-113,共5页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脑出血(ICH)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3月-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微创钻颅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有创颅... 目的探讨有创颅内压监测在脑出血(ICH)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2021年3月-2022年7月收治的80例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微创钻颅手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有创颅内压监测,观察两组脱水剂使用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预后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脱水剂使用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BI)得分、格拉斯哥结局评分(GOS)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ICH患者术后采用有创颅内压监测能够缩短脱水剂使用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疾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颅内压监测 脑出血 预后情况 钻颅手术
下载PDF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导管脱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17
作者 张添芳 袁智慧 马文莲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30期142-144,共3页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导管意外脱管原因,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者发生导管滑脱的临床资料。结果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导管意外脱管与患者疼痛、麻醉苏醒期兴...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导管意外脱管原因,并探讨相关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患者发生导管滑脱的临床资料。结果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导管意外脱管与患者疼痛、麻醉苏醒期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医护人员健康教育不到位、安全意识欠缺、导管固定不当、未使用镇静镇痛药物、未实施保护性约束,重症监护病房环境因素等有关。结论做好与患者的有效沟通,进行健康教育,加强医护人员培训,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医疗护理操作,适时使用镇痛镇静药物,适当保护性约束,改善病区环境,是有效的护理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导管脱管 护理
下载PDF
有创血压监测动脉穿刺置管流程的优化及效果评价
18
作者 杨菲 孙庆梅 +5 位作者 潘健 苏玮 吕英 赵群 马英琴 张英英 《中华急危重症护理杂志》 CSCD 2023年第11期988-992,共5页
目的采用尖端腔内电图定位技术优化有创血压监测动脉穿刺置管流程,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2021年6月-2022年6月,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和某二级甲等医院各60例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依据穿刺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 目的采用尖端腔内电图定位技术优化有创血压监测动脉穿刺置管流程,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2021年6月-2022年6月,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某三级甲等医院和某二级甲等医院各60例进行有创血压监测的患者。依据穿刺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优化组和传统组,每组60例。优化组优化动脉穿刺套管与压力换能器的连接流程,引入动脉穿刺尖端腔内电图定位技术;传统组使用穿透法动脉穿刺置管术。主要评价指标包括首次置管成功率、穿刺后瘀斑、穿刺出血、疼痛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与传统组相比,优化组首次置管成功率明显提高(95.0%与83.3%,P=0.04);穿刺后瘀斑率显著降低(5.0%与28.3%,P=0.01);穿刺出血率显著降低(0与100.0%,P=0.04);轻度疼痛患者比例明显增加(95.0%与75.0%,P=0.02),而中度疼痛患者比例明显下降(5.0%与25.0%,P=0.02);患者的满意度也得到明显提升(95.0%与75.0%,P=0.01)。结论有创血压监测动脉穿刺置管的流程优化能有效提高首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并增加患者满意度,可提供一种更安全、更高效的置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血压监测 动脉穿刺置管 电图定位技术 流程优化 效果评价
下载PDF
桡动脉压力监测时肢体固定装置的设计与应用
19
作者 谢春燕 李澎 赖晴斐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5期374-377,共4页
目的:探讨新型肢体固定装置设计在桡动脉压力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使用桡动脉压力监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肢体固定方法,观察组使用新型肢体... 目的:探讨新型肢体固定装置设计在桡动脉压力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ICU)使用桡动脉压力监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肢体固定方法,观察组使用新型肢体固定装置。比较两组患者的舒适度、手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和手主动关节与被动关节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桡动脉压力监测时使用新型的肢体固定装置进行固定与约束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手关节活动度与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置管 有创血压监测 肢体固定 舒适度 并发症 满意度
下载PDF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穿刺导管血管内打结1例分析与对策
20
作者 于梦佳 刘琼 +2 位作者 胡素勤 黄宰宇 张磊 《中西医结合护理》 2023年第4期220-222,共3页
本文分析1例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中穿刺导管血管内打结的原因,总结相应对策,为提高置管安全性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动脉穿刺 中心静脉导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