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罪认罚案件审级制度研究--兼以主体间性为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钱春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21年第5期114-122,共9页
反悔权是对认罪认罚案件自愿性的保障,也是被追诉人上诉的动源。抗诉是对反悔权和一审法院未采纳控方量刑建议的对抗,而这种对抗性的矛盾始终存在,源于没有将认罪认罚特质贯穿至第二审程序中。在案例探析基础上对反悔权进行规范,对抗诉... 反悔权是对认罪认罚案件自愿性的保障,也是被追诉人上诉的动源。抗诉是对反悔权和一审法院未采纳控方量刑建议的对抗,而这种对抗性的矛盾始终存在,源于没有将认罪认罚特质贯穿至第二审程序中。在案例探析基础上对反悔权进行规范,对抗诉理由进行类型化,建立有因上诉制度,完善审级制度的机制等,有利于化解认罪认罚案件审级制度中的冲突,并以主体间性缓释诉讼公正和诉讼效率间的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审级制度 有因上诉 抗诉理由 二审范围
下载PDF
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反悔的程序应对
2
作者 王崇 《盛京法律评论》 2021年第1期109-129,共21页
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的反悔行为已屡见不鲜,基于反悔的真实动因,司法机关的应对机制必然要有所差异。在最后陈述结束前,被告人能够以任何理由主张反悔,同时法官和律师要承担风险告知责任。若被告人仅就认罚部分反悔,且检察机关愿意调整... 认罪认罚案件被告人的反悔行为已屡见不鲜,基于反悔的真实动因,司法机关的应对机制必然要有所差异。在最后陈述结束前,被告人能够以任何理由主张反悔,同时法官和律师要承担风险告知责任。若被告人仅就认罚部分反悔,且检察机关愿意调整量刑建议时,法官无需转换审判程序。被告人反悔后在认罪认罚时所作供述的证据资格与反悔理由的正当性直接相关。对于被告人无正当理由的上诉行为,检察机关抗诉既于法无据,又与抗诉权属性不符,采用上诉理由审查的方式规制反悔行为更为妥当。第二审程序发回重审后,被告人不能提出附带反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罪认罚 反悔 证据资格 有因上诉
原文传递
刑事速裁案件宜实行有限二审制——基于1 055份裁判文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莫湘益 叶思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6-143,共18页
刑事速裁程序首选效率价值,但公正价值的基础性地位不能抛弃。基于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实质,速裁案件的对抗性极小,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的可能性也应该微乎其微。但在实践中,被告人以量刑过重为由上诉或空白上诉后又撤回上诉,随意否... 刑事速裁程序首选效率价值,但公正价值的基础性地位不能抛弃。基于被告人认罪认罚的实质,速裁案件的对抗性极小,被告人不服一审判决而上诉的可能性也应该微乎其微。但在实践中,被告人以量刑过重为由上诉或空白上诉后又撤回上诉,随意否认认罪认罚协议,这些程序滥用的行为降低了刑事速裁程序的效率。与此同时,速裁案件一审判决中的错误应当允许通过第二审程序得到纠正。一审终审制观点重视效率价值但忽视公正价值,其理论根据与实践基础不足。两审终审制观点将速裁程序的效率优位限于一审、排除于二审,对上诉权滥用行为予以容忍。速裁案件宜实行有限二审制,在保留检察机关抗诉权的同时,改无因上诉为有因上诉,对上诉理由进行审查,从而避免无实质性错误的案件进入二审,以保持速裁程序的效率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裁程序 效率优位 空白上诉 有因上诉 实质性复审 有限二审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