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有序纳米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对成骨细胞IGF-Ⅱ基因调控的影响 被引量:5
1
作者 张权 谢寒 +1 位作者 余承忠 易静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13-316,327,共5页
目的研究新型有序纳米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体外生物活性及其对鼠成骨细胞的IGF-Ⅱ基因表达效果,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定量选取新型的生物活性玻璃MBG(80S15C),浸泡于MEM培养液中,取离子浸出液培养大鼠成骨细胞,使用MTT法和PNPP法... 目的研究新型有序纳米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体外生物活性及其对鼠成骨细胞的IGF-Ⅱ基因表达效果,探讨其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定量选取新型的生物活性玻璃MBG(80S15C),浸泡于MEM培养液中,取离子浸出液培养大鼠成骨细胞,使用MTT法和PNPP法测定成骨细胞增殖和ALP的活性,RT-PCR法测定IGF-Ⅱ的mRNA表达,ELISA法测定IGF-Ⅱ蛋白和IGFBP的浓度。结果实验组成骨细胞的ALP活性为对照组的126%,IGF-Ⅱ基因表达为对照组的126%,IGF-Ⅱ蛋白和IGFBP的浓度分别是对照组175%和237%,细胞增殖为对照组的92%。结论MBG的离子浸出液能够明显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诱导激活IGF-Ⅱ基因的表达,增加IGF-Ⅱ蛋白,IGFBP的合成和分泌,进而促进成骨细胞的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纳米介孔生物活性玻璃 IGF-Ⅱ 基因调控
下载PDF
氧化铈纳米粒子锚定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复合粉体材料的制备与抗氧化性能表征
2
作者 付一敏 付彪 +1 位作者 徐凯峰 朱敏 《有机化学研究》 2024年第2期249-258,共10页
氧化铈纳米颗粒(CNPs)因其Ce3+/Ce4+的可逆转换反应,能有效应对氧化应激,在生物医药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为抵御骨修复过程中氧化应激损害,本文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3~5 nm、单分散的CNPs,并利用酮缩硫醇(thioketals, TK)将其... 氧化铈纳米颗粒(CNPs)因其Ce3+/Ce4+的可逆转换反应,能有效应对氧化应激,在生物医药领域展现出应用潜力。为抵御骨修复过程中氧化应激损害,本文通过水热法成功制备了平均粒径3~5 nm、单分散的CNPs,并利用酮缩硫醇(thioketals, TK)将其牢固地锚定在介孔生物活性玻璃(MBG)粉体材料表面,获得具有抗氧化应激性能的CNPs@MBG复合粉体材料。使用H2O2溶液来模拟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环境,对CNPs@MBG复合粉体的抗氧化特性进行了探讨。实验结果显示,CNPs@MBG复合粉体展现出优良的H2O2分解性能,有效降低了ROS水平,避免了氧化应激。随着CNPs锚定含量的增加,抗氧化效果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铈 生物活性玻璃 氧化应激 抗氧化 骨组织工程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负载戊唑醇纳米缓释颗粒的制备及生物活性
3
作者 桂阔 周瑞 +6 位作者 惠托平 刘夷宁 张欣茹 李文奎 雷鹏 高艳清 马志卿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9-569,共11页
本研究以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hollow mesoporous nano silica, HMS)为载体负载戊唑醇(tebuconazole, Teb),制备了戊唑醇@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Teb@HMS)缓释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比... 本研究以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hollow mesoporous nano silica, HMS)为载体负载戊唑醇(tebuconazole, Teb),制备了戊唑醇@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Teb@HMS)缓释颗粒。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比表面积分析仪(BET)及热重分析仪(TGA)等仪器对其形貌、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研究了戊唑醇在缓释颗粒中的释放行为。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盆栽试验和田间防效试验测定了Teb@HMS缓释颗粒对立枯丝核菌的抑制活性及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通过水稻种子发芽试验和斑马鱼试验对Teb@HMS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二氧化硅载药粒子呈规整的中空介孔结构,对戊唑醇的载药率为52.02%,缓释时间长达400 h;Teb@HMS缓释颗粒降低了戊唑醇对非靶标生物水稻种子及斑马鱼的毒性,抑菌活性明显优于戊唑醇原药;盆栽和田间试验结果显示,施药后第18天Teb@HMS针对水稻纹枯病的保护作用防效分别达61.79%和70.42%。该研究可为中空介孔纳米二氧化硅缓释颗粒在农药减量化和植物病害绿色可持续防控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纳米二氧化硅 戊唑醇 缓释颗粒 水稻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安全性评价 生物活性
下载PDF
贻贝启发接枝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肽的介孔生物玻璃修复股骨髁缺损
4
作者 俞磊 张巍 +3 位作者 秦毅 葛高然 柏家祥 耿德春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2期4629-4638,共10页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胚胎发育、骨骼形成和再生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高剂量应用与癌症发病密切相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段L20能够有效减少癌症等不良反应,并可显著促进骨组织再生。目的:将骨形态发生蛋白2活性肽段以贻贝衍生... 背景:骨形态发生蛋白2在胚胎发育、骨骼形成和再生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但高剂量应用与癌症发病密切相关。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段L20能够有效减少癌症等不良反应,并可显著促进骨组织再生。目的:将骨形态发生蛋白2活性肽段以贻贝衍生肽模拟策略接枝在介孔生物玻璃表面,探究其对组织工程成骨性能的影响。方法:(1)采用模板法合成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采用一步法合成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肽L20的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表征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肽L20介孔活性玻璃纳米颗粒的形貌与体外缓释性能。(2)分离提取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传2代后分别与PBS(空白组)、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对照组)、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肽L20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实验组)共培养,采用细胞活死荧光染色和CCK-8法检测细胞毒性和细胞增殖,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成骨诱导分化后,进行碱性磷酸酶染色、茜素红S染色与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检测。(3)取15只SD大鼠,建立双侧股骨髁缺损模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空白组(n=5)不植入任何材料,对照组(n=5)植入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实验组(n=5)植入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肽L20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术后8周,进行股骨Micro-CT扫描与组织形态观察。结果与结论:(1)扫描电镜下可见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肽L20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为球形、单分散颗粒,透射电镜下可见其具有多孔结构,平均粒径为(268.10±0.58) nm,体外可缓释L20。(2)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肽L20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无细胞毒性,并且可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与黏附;与空白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碱性磷酸酶活性与细胞外基质矿化能力均升高(P <0.05),碱性磷酸酶、Runx2、骨钙素mRNA表达升高(P <0.05)。(3)股骨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生骨量与骨密度均升高(P <0.05);苏木精-伊红与Masson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新骨生成与胶原纤维均增加。(4)结果表明,负载骨形态发生蛋白2活性肽L20介孔生物玻璃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体内外促成骨性能,可促进SD大鼠股骨髁缺损的再生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2成骨活性 生物玻璃 纳米颗粒 邻苯二酚 成骨细胞分化 股骨髁缺损 骨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下载PDF
新型有序纳米介孔生物玻璃充填骨质疏松区域骨缺损对周围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倪妙忠 张权 +2 位作者 张新潮 尹望平 颜冰珊 《中国临床医学》 2013年第4期431-433,共3页
目的:观察新型有序纳米介孔生物活性玻璃(mesoporous bioactive glass,MBG)充填骨质疏松区域骨缺损对周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探讨MBG局部充填在骨质疏松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20只成年新西兰兔用高分子... 目的:观察新型有序纳米介孔生物活性玻璃(mesoporous bioactive glass,MBG)充填骨质疏松区域骨缺损对周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影响,探讨MBG局部充填在骨质疏松骨折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将20只成年新西兰兔用高分子石膏管型固定左后肢6周,在股骨髁制造直径为5 mm的包裹性骨缺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MBG组(n=10)和对照组(n=10);MBG组充填MBG材料,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继续用石膏固定左后肢4周后拆除石膏。在石膏固定后即刻(T0)、2周(T1)、4周(T2)、6周(T3)以及骨缺损术后即刻(T4)、2周(T5)、4周(T6)、6周(T7)、8周(T8)、10周(T9)和12周(T10)时,用定点法监测双后肢股骨髁和胫骨平台特定区域的BMD值,在T4、T7和T10时进行X线摄片,比较各组间各部位的BMD值。结果:(1)左股骨髁和胫骨平台的BMD值在T3时较T0时分别下降0.080 g/cm2(占T0时BMD值的21.3%,P〈0.01)和0.075 g/cm2(占T0时BMD值的20.7%,P〈0.01),证实新西兰兔左膝废用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建立成功;(2)骨缺损术后定点法BMD值监测(T4-T10)发现,MBG组和对照组在T4-T6时BMD值呈进行性下降,在T6-T10时BMD值呈进行性上升。MBG组左股骨髁BMD值在T4、T6、T8、T10时均明显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P〈0.01),左胫骨平台BMD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X线片显示,T7和T10时MBG组较对照组骨缺损处骨量更多,骨质更致密,股骨髁塌陷变形不明显。结论:用MBG充填骨质疏松区域骨缺损能诱导周围骨组织新骨形成,能有效增加BMD,提高骨强度,这对防治骨质疏松性骨折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股骨髁 包裹性骨缺损 骨密度 废用性骨质疏松
下载PDF
纳米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及研究
6
作者 李艳辉 崔龄元 +1 位作者 张景彭 张巍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3-56,共4页
本文用模板法制备了一种纳米介孔生物活性玻璃,通过动态光散射和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这种纳米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在模拟体液中的生物活性,实验结果用小角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确定这种纳米介孔生物活... 本文用模板法制备了一种纳米介孔生物活性玻璃,通过动态光散射和电镜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这种纳米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在模拟体液中的生物活性,实验结果用小角X射线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表征,确定这种纳米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在模拟体液48小时以后就能形成羟基磷灰石结晶的沉积,同时电镜观察纳米颗粒出现了团聚。用3-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APTES)将这种生物玻璃表面氨基化后,将胶原固定其上,通过细胞培养确定胶原的固定能够有效的提高细胞在这种生物活性玻璃表面的生长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纳米 胶原 固定
下载PDF
骨修复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洪重荣 张垠 +1 位作者 王定改 邹雯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5-28,共4页
介绍了生物活性玻璃、介孔生物玻璃的组成、性质,着重综述了介孔生物玻璃的研究现状、制备方法,以及在药物输送和骨组织再生方面的应用,指出介孔生物玻璃是骨组织工程较好的候选材料。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生物活性 生物玻璃
下载PDF
自然唾液中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诱导牙釉质仿生再矿化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董志红 聂志萍 周长春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4,共7页
将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用于修复酸蚀的牙釉质,样品经模拟刷牙后,浸泡在自然唾液中。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聚焦离子束(FIB)切割后透射电镜(TEM)观察、X射线能谱分析(EDX)、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及纳米压痕力学测试等表征... 将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用于修复酸蚀的牙釉质,样品经模拟刷牙后,浸泡在自然唾液中。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聚焦离子束(FIB)切割后透射电镜(TEM)观察、X射线能谱分析(EDX)、选区电子衍射(SAED)分析,及纳米压痕力学测试等表征显示,经过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处理后的牙釉质,在唾液中浸泡6 h,牙釉质表面形成棒状类骨磷灰石;浸泡24 h,表面形成均匀矿化层,厚度约为100 nm,且和牙釉质基体结合紧密,钙磷比接近牙釉质基体。矿化层在300μN作用下,出现划痕爆破值,其显微力学性能为(3.37±0.62)GPa,弹性模量为(60.48±4.56)GPa,均达到未酸蚀牙釉质的75%。实验结果表明,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可较快地诱导矿化,有望用于酸蚀牙釉质修复及早期龋齿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釉质 生物活性玻璃 再矿化
下载PDF
改良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在颌面部骨缺损修复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汪洋 申玉芹 +1 位作者 于文雯 孙新华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期32-35,共4页
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类能够与骨组织形成键合作用的多孔径生物活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骨生成和骨传导性能,在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改变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结构的研究,以提高其生物学... 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类能够与骨组织形成键合作用的多孔径生物活性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降解性、骨生成和骨传导性能,在骨组织工程领域具有极大的潜力。近年来,研究者致力于改变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结构的研究,以提高其生物学性能,从而提升其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改良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在颌面部骨缺损修复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生物活性玻璃 颌面部骨缺损 修复
下载PDF
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在模拟体液中的用量对考察其体外生物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黄晓晖 严晓霞 +4 位作者 韩路 易静 雷杰 赵东元 余承忠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851-857,共7页
制备了具有骨修复性能的新型介孔生物玻璃(mesoporousbioactiveglass,MBG)材料.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改变MBG在模拟生理体液(simulatedbodyfluid,SBF)中的用量比(0.0001~0.002g/mL),考察了材料的体外生物活性.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 制备了具有骨修复性能的新型介孔生物玻璃(mesoporousbioactiveglass,MBG)材料.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改变MBG在模拟生理体液(simulatedbodyfluid,SBF)中的用量比(0.0001~0.002g/mL),考察了材料的体外生物活性.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测定了不同反应时间SBF中钙、磷、硅物种的浓度;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和电子扫描显微镜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BG材料表面羟基磷灰石的形成速度和材料在SBF中的用量比直接相关,其中用量比在0.001g/mL时表现出最佳的体外生物活性.最佳用量比的确定,对于深入理解MBG材料的结构与体外活性的关联,筛选具有更佳生物活性的MBG材料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生物活性 羟基磷灰石
下载PDF
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装载和释放抗癌药物表阿霉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周艳玲 冯新星 +1 位作者 翟万银 常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2,共5页
将介孔58S生物活性玻璃(m58S)作为抗癌药物载体评价了其对表阿霉素的装载量和释放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58S对亲水性药物表阿霉素的药物装载量为40%,是普通溶胶-凝胶58S生物活性玻璃的3倍多,并且具有更长效的缓释特性.研究还发现释放介质... 将介孔58S生物活性玻璃(m58S)作为抗癌药物载体评价了其对表阿霉素的装载量和释放性能.实验结果表明,m58S对亲水性药物表阿霉素的药物装载量为40%,是普通溶胶-凝胶58S生物活性玻璃的3倍多,并且具有更长效的缓释特性.研究还发现释放介质的pH值对表阿霉素的释放速率有很大影响,pH值越低,表阿霉素分子从载体材料中释放出的速率越快.因此,介孔生物活性玻璃是一种高效的药物缓释载体,且药物释放速率受释放介质pH值影响,有望成为药物控释型骨修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材料 药物载体
下载PDF
基于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微球的可注射复合骨水泥 被引量:6
12
作者 常宇辰 林子扬 +6 位作者 谢昕 吴章凡 姚爱华 叶松 林健 王德平 崔旭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398-1406,共9页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微球(MBGS)作为固相,海藻酸钠(SA)溶液作为液相,开发了一种可注射复合骨水泥。对MBGS中氧化硼/氧化硅的比例对其质构性能及骨水泥的可操作性、抗压强度和生物活性的影响进行表征。实验结果...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的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微球(MBGS)作为固相,海藻酸钠(SA)溶液作为液相,开发了一种可注射复合骨水泥。对MBGS中氧化硼/氧化硅的比例对其质构性能及骨水泥的可操作性、抗压强度和生物活性的影响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硼含量的增加,MBGS的比表面积从161.71 m^2/g增大至214.28 m^2/g,平均孔径以及总孔容也随之增长,加速了玻璃相中钙离子的释放,使得玻璃与SA的快速交联,改善了骨水泥可操作性能和力学性能,凝固时间由21 min缩短至9 min,抗压强度由3.4 MPa提升至4.1 MPa,体外矿化性能也随之提高。综合各方面性能表现,BC-30骨水泥兼具良好的可操作性能、力学性能和体外矿化能力,是最合适的骨水泥组分。总之,提高MBGS的质构性能是增强复合骨水泥的可操作性、抗压强度和生物活性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注射骨水泥 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 生物活性 可操作性
下载PDF
以滤纸为模板合成新型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管材料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卓 刁梦雪 +1 位作者 高雅雯 王虹苏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47-953,共7页
用快速滤纸为生物模板,通过先浸渍后焙烧的方法合成了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管材料。快速滤纸的管状结构被完美复制,其管壁为生成的介孔生物玻璃材料。通过在合成过程中引入铁元素可以使材料具有一定的磁性。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磁性通过扫... 用快速滤纸为生物模板,通过先浸渍后焙烧的方法合成了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管材料。快速滤纸的管状结构被完美复制,其管壁为生成的介孔生物玻璃材料。通过在合成过程中引入铁元素可以使材料具有一定的磁性。材料的形貌、结构和磁性通过扫描电镜、粉末X射线衍射、透射电镜、氮气吸附-脱附曲线,红外光谱和磁滞回线进行了表征。并且通过模拟体液浸泡方法考察了其矿化能力,以地塞米松为模型药物考察其释药能力和生物相容性。合成的介孔生物活性玻璃微管材料具有复杂的管状多级结构、快速的矿化能力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并具备一定的磁性,是一种不可多得的药物缓释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纸 生物活性玻璃微管 磁性 药物缓释
下载PDF
介孔二氧化硅作为无机纳米药物载体的构建及生物活性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莹 史巍 +1 位作者 龚锐 朱宏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6期4144-4149,共6页
背景:目前已有大量基于介孔二氧化硅平台构建刺激响应药物运输体系的报道,但在控制循环过程中仍存在药物泄露情况。目的:研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MS@FcA A/P@CD@RGD)的制备方法及生物活性。方法:利用MCM-41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 背景:目前已有大量基于介孔二氧化硅平台构建刺激响应药物运输体系的报道,但在控制循环过程中仍存在药物泄露情况。目的:研究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MS@FcA A/P@CD@RGD)的制备方法及生物活性。方法:利用MCM-41型介孔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作为细胞内控制药物释放的载体,在其孔道中包载二茂铁和荧光探针,再用β-环糊精堵孔,用整合素抑制剂RGD作为靶向基团,合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MS@FcAA/P@CD@RGD。以人宫颈癌细胞HeL a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分别作为目标细胞和对照细胞进行MTT实验,评价不同质量浓度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的细胞毒性。将传代后的HeLa细胞分3组培养,分别加入含佛波酯(诱导细胞生成大量H_2O_2)+MS@FcAA/P@CD@RGD的培养基、含二甲基亚砜(清除细胞内H_2O_2)+MS@FcAA/P@CD@RGD的培养基、含MS@FcAA/P@CD@RGD培养基,培养3 h后,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纳米颗粒荧光的变化,评价该纳米载药体系对细胞内H_2O_2的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1)当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质量浓度在10-100 mg/L范围内时,均有85%以上的He La细胞和MCF-7细胞存活;(2)与加入含MS@FcAA/P@CD@RGD培养基的HeL a细胞比较,加入佛波酯+MS@FcAA/P@CD@RGD的HeLa细胞荧光强度明显升高,加入二甲基亚砜+MS@FcAA/P@CD@RGD的HeLa细胞荧光强度明显降低;(3)结果表明,介孔二氧化硅纳米药物载体对细胞毒性很小,对内源性过氧化氢有一定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纳米药物载体 活性 毒性 生物材料
下载PDF
缓释米诺环素的介孔纳米生物玻璃载药系统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林 王聿栋 +1 位作者 董艳梅 陈晓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49-255,共7页
目的:构建介孔纳米生物活性玻璃(mesoporous nano-bioactive glasses,MNBG)微球装载及缓释米诺环素的载药系统。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NBG微球作为药物载体,组分为SiO_2、CaO和P_2O_5,根据硅的含量分为60S、70S、80S和90S组。使用... 目的:构建介孔纳米生物活性玻璃(mesoporous nano-bioactive glasses,MNBG)微球装载及缓释米诺环素的载药系统。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MNBG微球作为药物载体,组分为SiO_2、CaO和P_2O_5,根据硅的含量分为60S、70S、80S和90S组。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材料表面结构与粒径;氮气吸脱附实验计算材料的比表面积与孔径大小;傅里叶(Fourier)红外光谱及热重分析计算MNBG颗粒对米诺环素的装载率;紫外光分光光度计测定载药系统在21 d内的药物累积释放情况;琼脂扩散实验检测载药颗粒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对粪肠球菌生成抑菌环的大小。结果:MNBG微球为分散良好,粒径较为均一的介孔纳米球形颗粒。MNBG颗粒对米诺环素盐酸盐的装载率与其孔径大小相关,其中含60S的载药率高于70S、80S和90S组,达到16.33%。60S载药系统在PBS溶液中对米诺环素的释放于24 h内呈现突释,达到总载药量的28%;随后药物缓慢释放,在第21天时米诺环素的释放量累积达到总载药量的35%,维持药物浓度达到47 mg/L。琼脂扩散实验结果显示60S载药系统可以抑制粪肠球菌生长。结论:60S MNBG可有效装载、缓释米诺环素,是较为理想的载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米诺环素 载药系统 装载 释放
下载PDF
掺铜介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制备及其生物活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郑玉华 刘涛 +2 位作者 王莉 周慧敏 丁新波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第2期221-226,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正硅酸乙酯(TEOS)、硝酸钙、铜/抗坏血酸复合物作为玻璃前驱体合成掺铜介孔生物玻璃,通过TEM、FTIR及氮气吸附法等测试方法表征该玻璃材料的表面形态、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并测定不同... 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以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正硅酸乙酯(TEOS)、硝酸钙、铜/抗坏血酸复合物作为玻璃前驱体合成掺铜介孔生物玻璃,通过TEM、FTIR及氮气吸附法等测试方法表征该玻璃材料的表面形态、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并测定不同剂量掺铜梯度对介孔生物玻璃粉体的生物活性影响。结果表明:选择不同比例的铜/抗坏血酸复合物可以获得可控的掺铜介孔生物玻璃纳米球,其中样品1Cu-MBG、5Cu-MBG、7Cu-MBG的孔容分别为0.62、0.74 m^(3)/g和0.78 m^(3)/g,孔径分别为6.91、7.28 nm和10.06 nm,随着Cu含量的增加,Cu-MBGs样品的孔容和平均孔径均增加;所有样品颗粒均表现出较大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孔径,且体外生物活性良好。所制备的玻璃材料有望应用于骨组织再生修复和皮肤缺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生物玻璃 纳米 生物活性
下载PDF
掺钕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骨水泥的制备与性能表征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铖 丁晶鑫 +1 位作者 王会 王德平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245-1258,共14页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常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但术后造成的骨缺损难以自愈,残余肿瘤细胞还会增加复发可能性。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修复骨缺损和协同治疗骨肉瘤的掺钕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骨水泥。首先通过溶胶–凝...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的恶性骨肿瘤,常通过手术切除进行治疗。但术后造成的骨缺损难以自愈,残余肿瘤细胞还会增加复发可能性。本研究开发了一种用于修复骨缺损和协同治疗骨肉瘤的掺钕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骨水泥。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结合固态反应制备了可作为光热剂和药物载体的掺钕介孔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陶瓷微球(MBGC-xNd),然后将微球与海藻酸钠(SA)溶液混合制备了可同时进行光热治疗和化学治疗的可注射骨水泥(MBGC-xNd/SA)。结果表明掺Nd^(3+)赋予微球可控的光热性能,负载阿霉素(DOX)的微球显示出持续的药物释放行为。此外,载药骨水泥的药物释放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加,说明光热疗法产生的热量可促进DOX释放。体外细胞实验结果表明,MBGC-xNd/SA具有良好的促成骨活性,并且光热–化学联合疗法对MG-63骨肉瘤细胞起到了更显著的杀伤作用,表现出协同效应。因此,MBGC-xNd/SA作为一种新颖的多功能骨修复材料,在骨肉瘤的术后治疗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钕硼硅酸盐生物活性玻璃陶瓷 骨水泥 骨缺损修复 光热–化学联合疗法
下载PDF
介孔生物活性玻璃/脱钙骨复合支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8
作者 薛士壮 朱海霖 +2 位作者 陈建勇 冯新星 常江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68-1072,共5页
将介孔生物活性玻璃(MBG)与脱钙骨(DB)复合,利用浸渍法制备出MBG/DB复合支架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方法对牛松质骨(CB)、DB、MBG/DB复合支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B经浸酸处理后制备... 将介孔生物活性玻璃(MBG)与脱钙骨(DB)复合,利用浸渍法制备出MBG/DB复合支架材料.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等方法对牛松质骨(CB)、DB、MBG/DB复合支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B经浸酸处理后制备的DB,孔径大小在200~600μm范围内,孔隙率约为71%,抗压性能比CB明显降低(1.10±0.31)MPa,而采用浸渍法制备的复合支架,孔隙率降为40%左右,而压缩强度明显提高(8.49±2.14)MPa.体外生物活性测试表明: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脱钙骨 复合支架 生物活性
下载PDF
TiO_2纳米管/介孔SiO_2复合膜的制备及生物活性研究
19
作者 肖文 万隆 +3 位作者 张珍容 胡伟达 王志起 翟浩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82-85,共4页
以表面构筑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金属钛为基底,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和浸渍-提拉技术涂覆介孔SiO2薄膜,构建了TiO2纳米管/介孔SiO2复合膜。利用SAXRD、FTIR、HRTEM和FESEM等表征样品的结构和微观形貌。研究表明,在高度有序、规整排列的TiO2... 以表面构筑了TiO2纳米管阵列的金属钛为基底,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和浸渍-提拉技术涂覆介孔SiO2薄膜,构建了TiO2纳米管/介孔SiO2复合膜。利用SAXRD、FTIR、HRTEM和FESEM等表征样品的结构和微观形貌。研究表明,在高度有序、规整排列的TiO2纳米管阵列基底上,利用溶胶-凝胶工艺和浸渍-提拉技术涂覆有六方相介孔SiO2薄膜的复合膜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 有序SiO2薄膜 溶胶-凝胶 浸渍-提拉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介孔-大孔生物活性玻璃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20
作者 李阳 燕鹏华 +1 位作者 刘斌 王金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2012年第3期495-498,共4页
背景:多孔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隙率以及贯通的孔道结构,可以加速羟基磷灰石沉积的动力学速率从而提高材料诱导形成新骨的能力。目的:利用有机酸替代无机酸来合成新型介孔-大孔生物活性玻璃。方法:将柠檬酸和P123加... 背景:多孔生物活性玻璃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隙率以及贯通的孔道结构,可以加速羟基磷灰石沉积的动力学速率从而提高材料诱导形成新骨的能力。目的:利用有机酸替代无机酸来合成新型介孔-大孔生物活性玻璃。方法:将柠檬酸和P123加入到无水乙醇中,在室温下搅拌2h至溶液澄清。依次加入正硅酸乙酯、四水硝酸钙和三磷酸乙酯,继续搅拌24h。将所得溶胶倒入培养皿中,在室温下放置7d,之后高温下烧结除去有机物模板。结果与结论:①利用有机酸所制备的材料具有大孔结构,拥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孔径。②合成的介孔-大孔生物活性玻璃在人工模拟体液中可以诱导形成含碳羟基磷灰石,表现出了较好的生物活性,有望成为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骨缺损修复替代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活性玻璃 含碳羟基磷灰石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