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言语形式的有意变异与隐性语意的传递
1
作者 谭永康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年第1期32-34,共3页
动态传递中的语意有显性隐性之分,言语形式有常态与变异之分。言语形式的有意 变异是新的言语形式构建,说话人有意选择言语变异形式,目的是引发听话人的注意,传递 隐性语意,并制造关联,使听话人能够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推理,从... 动态传递中的语意有显性隐性之分,言语形式有常态与变异之分。言语形式的有意 变异是新的言语形式构建,说话人有意选择言语变异形式,目的是引发听话人的注意,传递 隐性语意,并制造关联,使听话人能够展开由此及彼的联想、推理,从而理解、领悟隐性语 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语形式 有意变异 隐性语意 传递形式 语用学
下载PDF
一种有意味的形式——试析中华传统文化对传统图形的影响
2
作者 殷玲玲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39-140,共2页
本文试图通过解读、分析传统图形背后的文化内涵来说明,在现代设计中运用传统图形,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形"的简单的挪用和堆砌上,而必须对其中的观念性意义、设计思想予以领悟和把握,以提升设计的人文特征。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图形 有意 形式影响
下载PDF
《沉钟》与“有意味的形式”
3
作者 吴雪莹 《现代语文(上旬.文学研究)》 2017年第10期36-38,共3页
"有意味的形式"的术语最早来源于英国哲学家克莱夫·贝尔,是指一种能激起读者的审美情感的线条、色彩的有机组合。《沉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霍普特曼的戏剧作品。《沉钟》的人物美、环境美和对话美呈现出超功利的&qu... "有意味的形式"的术语最早来源于英国哲学家克莱夫·贝尔,是指一种能激起读者的审美情感的线条、色彩的有机组合。《沉钟》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霍普特曼的戏剧作品。《沉钟》的人物美、环境美和对话美呈现出超功利的"形式美"。戏剧中的爱情与事业的悲剧实质、象征的社会典型以及生命性体现了浓厚的"意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钟 形式 有意
下载PDF
从心理学角度看中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意识"与"无意识" 被引量:3
4
作者 付翃飞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4年第1期25-26,共2页
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其必要的,这就首先要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化,而"渗透性"、"隐蔽性"极强的无意识教育是最常用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具有有意识教育无法替代的优越性。"无意识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其必要的,这就首先要求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多样化,而"渗透性"、"隐蔽性"极强的无意识教育是最常用的,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境界,具有有意识教育无法替代的优越性。"无意识教育"是"有意识"与"无意"的统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学 思想政治教育 教育形式 无意识教育 有意识教育 学校 中国 外国 比较教育
下载PDF
建筑视觉美之重要形式——建筑色彩如何有效运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殷丹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A01期104-104,共1页
在视觉艺术中,直接影响审美效果的因素一般包括形体、质地和色彩。其中,"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建筑作为视觉艺术,除了用形体来塑造自己的美之外,也常有意识地借助色彩的魅力来增强自己的审美效果。古今中外的例子... 在视觉艺术中,直接影响审美效果的因素一般包括形体、质地和色彩。其中,"色彩的感觉是一般美感中最大众化的形式"。建筑作为视觉艺术,除了用形体来塑造自己的美之外,也常有意识地借助色彩的魅力来增强自己的审美效果。古今中外的例子无不显示这样一个结论:色彩在建筑的形式美,特别是形式的视觉美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色彩 视觉美 有效运用 视觉艺术 审美效果 大众化 有意 形式
下载PDF
有意出错:学会聪明地装糊涂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春新 《教育研究与评论(小学教育教学)》 2015年第8期32-35,共4页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灵魂是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地出错,可以充分诱导学生的纠错心理,促使学生对老师不盲从,敢于怀疑,善于质疑,提高学习的热情,提升学习的效率。但有意出错不是经常出错,也不是随意出错,而是根据课...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灵魂是创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地出错,可以充分诱导学生的纠错心理,促使学生对老师不盲从,敢于怀疑,善于质疑,提高学习的热情,提升学习的效率。但有意出错不是经常出错,也不是随意出错,而是根据课堂动态,该出错时才出错;同时,“对”与“错”须变幻莫测。有意出错,虽然只是教学中一个小小的细节改变,却能让课堂发生“静悄悄”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意出错 内容 时机 形式
下载PDF
绘画与设计艺术的形式语言探析
7
作者 何娟 《美术大观》 2011年第9期78-78,共1页
点、线、面是视觉艺术最基本的形式语言。画家和设计师对观念的表述和形式美感的表达都是通过点、线、面的相互关系和变化张力来完成的,点、线、面有各自的性格特征,优秀的绘画作品和设计作品就是点线面合理利用和完美结合的产物。
关键词 形式语言 有意 线
下载PDF
广告视觉形式跨界现象研究
8
作者 王峙清 《艺术科技》 2013年第2期159-159,共1页
广告以装置艺术等纯艺术的形式传达诉求点,就其媒介属性而言,符合麦克卢汉所说的"冷媒介"的特征,即冷媒介需要受众投入大量的心智来接收信息、理解信息。如上文中杨烨炘的作品,当受众在毫无告知的情况下在一个公共空间看到两... 广告以装置艺术等纯艺术的形式传达诉求点,就其媒介属性而言,符合麦克卢汉所说的"冷媒介"的特征,即冷媒介需要受众投入大量的心智来接收信息、理解信息。如上文中杨烨炘的作品,当受众在毫无告知的情况下在一个公共空间看到两个人、而非是塑料模特,以"奇装异服"的形式坐在笼子里时,扑面而来的具有强烈异质感的视觉冲击在瞬间吸引其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 视觉形式 冷媒介 有意注意
下载PDF
现象与本质
9
《摩托车》 2024年第2期4-19,共16页
所谓“现象”,指事物发展过程所呈现的外部形式。“本质”则是外部形式的内核或驱动力。没有本质就不会有现象。透过形形色色的现象去探寻本质,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在满眼“现象”的摩托界,探寻的过程也同样有趣……。
关键词 现象与本质 事物发展过程 外部形式 驱动力 有意 有趣 形形色色 探寻
下载PDF
“陌生化”在新闻作品中的有意识运用及其方式
10
作者 李赢 毛毛(摘)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27-127,共1页
新闻作品的“陌生化”,其核心意义应该是给受众以深层感动。它的实现途径是变动创新新闻作品的表现要素,吸引受众。新闻作品中“陌生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概括一下,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与文学形式相关联的“陌生化”,如语言、... 新闻作品的“陌生化”,其核心意义应该是给受众以深层感动。它的实现途径是变动创新新闻作品的表现要素,吸引受众。新闻作品中“陌生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概括一下,可分为以下三种:一是与文学形式相关联的“陌生化”,如语言、修辞的陌生化,叙述视角的陌生化;二是与社会政治情势和作者主观情感相关的“陌生化”,如主题或题材的陌生化,人物形象的陌生化,创作者个人情感的陌生化;三是与新闻作品表现形式或媒介表现形式相关联的“陌生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陌生化” 新闻作品 有意 运用 实现途径 文学形式 叙述视角 主观情感 社会政治
下载PDF
社会意识形式及其功能
11
作者 邢贲思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1年第5期4-9,共6页
邢贲思同志这篇文章,系即将出版的《社会意识形态大词典》之序言,现征得作者同意在本刊发表。
关键词 社会意识形态 社会意识形式 社会存在 历史唯物主义 高等动物 原始人 精神文化 原始社会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有意
下载PDF
有意思的“综合”,有意义的“实践”
12
作者 宋伟峰 《山东教育》 2022年第13期61-61,共1页
在一些学生眼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不被重视的“小学科”,但是我却把它上得有声有色,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热情不减。究其原因,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洞察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多种多样、有趣有味的实践活动,让课堂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一、不... 在一些学生眼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不被重视的“小学科”,但是我却把它上得有声有色,在我的课堂上学生热情不减。究其原因,是我在教学实践中洞察了学生的实际需求,设计多种多样、有趣有味的实践活动,让课堂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一、不断变换形式,让学生创作“有意思”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不仅要学知识,还要动手去创作,此时就需要教者花费一些心思,先了解一下孩子们的内心需求,知学生之所需,才能设计出让学生从心底里喜欢的各项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 变换形式 内心需求 教学实践 有意 有声有色 有味 课堂
下载PDF
错误记忆的无意识机制初探 被引量:11
13
作者 郭秀艳 万璐璐 +1 位作者 郭晓蓉 魏知超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2-367,共6页
研究表明,错误记忆十分顽固,一经产生便难以消退,即使是在严格的有意识控制之下,比如预先警告条件下等。这就引起研究者对错误记忆中无意识机制的探讨。本文以错误记忆的这一顽固性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多种形式错误记忆的研究成果,尝试剖... 研究表明,错误记忆十分顽固,一经产生便难以消退,即使是在严格的有意识控制之下,比如预先警告条件下等。这就引起研究者对错误记忆中无意识机制的探讨。本文以错误记忆的这一顽固性特征为切入点,结合多种形式错误记忆的研究成果,尝试剖析错误记忆发生过程中无意识的作用机制,并对近年来兴起的错误记忆无意识机制的实证研究进行了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误记忆 无意识 研究成果 多种形式 作用机制 实证研究 有意 研究者
下载PDF
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及启示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明芳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4-58,共5页
引言 Swain(1985)的语言输出理论表明,输出比输入更能促使学习者深入地处理语言。她还指出,语言输出具有三方面的功能:引起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功能;提供学习者对其所作假设进行检验的功能;促进学习者有意识地使用目标语进行反... 引言 Swain(1985)的语言输出理论表明,输出比输入更能促使学习者深入地处理语言。她还指出,语言输出具有三方面的功能:引起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注意功能;提供学习者对其所作假设进行检验的功能;促进学习者有意识地使用目标语进行反思的功能(Swain,1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现状 英语写作 语言输出理论 高中 学习者 语言形式 目标语 有意
下载PDF
双关语理解的语用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李莉萌 《修辞学习》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1-53,共3页
关键词 双关语 语用分析 语言表达形式 语言材料 言语行为 言外之意 有意 王希杰 信息量 意义 话语 蕴含 语音 语义 说者
下载PDF
浅谈数学板书原则 被引量:4
16
作者 林革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2年第3期59-61,共3页
关键词 数学知识 板书 课堂教学 直观形式 教学难点 内在规律 思维导向 有意注意
下载PDF
例谈数学解题的直觉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思林 吴立宝 《中学教研(数学版)》 2008年第11期14-16,共3页
数学直觉思维是指人们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对数学对象直接领悟和洞察,它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组块和形象直感,对当前问题进行敏锐的观察、细致的分析、透彻的理解,并能迅速地作出判断的一种思维形式.数学直觉简称为直觉思维或... 数学直觉思维是指人们不受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对数学对象直接领悟和洞察,它是人们运用已有的知识组块和形象直感,对当前问题进行敏锐的观察、细致的分析、透彻的理解,并能迅速地作出判断的一种思维形式.数学直觉简称为直觉思维或直觉.钱学森认为:“直觉是一种人们没有意识到的对信息的加工活动,是在潜意识中酝酿问题而后与显意识突然沟通,于是一下子得到了问题的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觉分析 数学解题 数学直觉思维 逻辑规则 数学对象 知识组块 思维形式 有意
下载PDF
生活的卑贱与生命的庄严——论沈从文笔下的湘西土娼形象 被引量:1
18
作者 康长福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36-41,共6页
沈从文在以湘西为背景的文学创作中,塑造了一批在卑贱的生活里追寻生命的庄严的湘西土娼形象。她们既多情而又专一,既放荡而又单纯,尽管从事着人类最古老而原始的职业,却在屈辱的生涯中守望着生命的庄严和人性的圣洁,与城市妓女形成了... 沈从文在以湘西为背景的文学创作中,塑造了一批在卑贱的生活里追寻生命的庄严的湘西土娼形象。她们既多情而又专一,既放荡而又单纯,尽管从事着人类最古老而原始的职业,却在屈辱的生涯中守望着生命的庄严和人性的圣洁,与城市妓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沈从文在塑造湘西土娼形象时,不侧重于描写命运而是着力刻画生命,不侧重于再现生活而着力挖掘人性,对现代文学中同类题材的创作模式进行了有意识的超越,实践着他探求生命形式和人性内涵,进而重造民族品德的文学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 形象 庄严 生活 文笔 文学创作 创作模式 现代文学 人性内涵 生命形式 文学理想 民族品德 沈从文 有意 塑造 守望 屈辱 妓女 题材
下载PDF
例谈辩证思维下的数学解题策略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俊林 《中学数学月刊》 2008年第10期37-39,共3页
辩证思维的本质是反映客观事物矛盾着的两方面的相对统一和相互转化.因此,辩证思维的关键是抓住对立双方的联系与转化.反映在数学思维中,即应重视研究对象的数量、空间形式和结构间的内在矛盾,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辩证规律来指导... 辩证思维的本质是反映客观事物矛盾着的两方面的相对统一和相互转化.因此,辩证思维的关键是抓住对立双方的联系与转化.反映在数学思维中,即应重视研究对象的数量、空间形式和结构间的内在矛盾,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辩证规律来指导数学解题,形成有效的解题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解题策略 辩证思维 内在矛盾 客观事物 数学思维 空间形式 有意 转化
下载PDF
体育行为学初探
20
作者 侯乐荣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2-12,共1页
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体育运动的方法、手段,来实现体育目的的一切实践活动,即为体育行为。体育行为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从复杂纷纭的现象中揭示体育行为普遍规律,以便有效地激励、预测、控制人的体育行为,更好地达到体育目的。体育... 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利用体育运动的方法、手段,来实现体育目的的一切实践活动,即为体育行为。体育行为学的目的和任务是:从复杂纷纭的现象中揭示体育行为普遍规律,以便有效地激励、预测、控制人的体育行为,更好地达到体育目的。体育行为是以动作、姿势为其表现形式,它具有目的性、持续性、可塑性、规范性、主动性。这是个体和群体行为所共有的。需要,是体育行为的源泉。人们对体育的需要,首先是为了维持生命,进而是对交往、求知、自尊、理想、成就等心理和精神的需要。体育行为的激励,就是通过创造外部条件来满足人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行为学 表现形式 体育运动 群体行为 实践活动 普遍规律 可塑性 外部条件 持续性 有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