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典故的有意误读”——李贺诗歌美学的一大亮点 被引量:1
1
作者 吉新宏 杨春俏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0-14,共5页
典故的"有意误读"是李贺诗歌美学的一大亮点。由于有意误读,典故原义与语境义之间便构成对话与冲突,从而在诗句中形成语义裂隙,诗意变得隐秘而复杂。"任公子骑白驴"、"虞卿"、"千金买骨"、&qu... 典故的"有意误读"是李贺诗歌美学的一大亮点。由于有意误读,典故原义与语境义之间便构成对话与冲突,从而在诗句中形成语义裂隙,诗意变得隐秘而复杂。"任公子骑白驴"、"虞卿"、"千金买骨"、"魏明帝青龙九年"作为个案,对李贺诗歌的典故误读现象进行详细解析,以期窥见李贺的隐秘文心,彰显李贺诗歌的独特审美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贺 典故 有意误读
下载PDF
论禅宗话语的“误读”及“有意误读”
2
作者 刘天杰 《宜春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1-6,共6页
禅宗经典文本的形成过程就是一部有意误读的历史过程。这是基于禅宗在中国化的进程中,面对时代的发展和人的认识差异所作的文化选择和创新。人们阅读、解读佛教经典文本话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接近佛性的自觉性过程。作为一种语... 禅宗经典文本的形成过程就是一部有意误读的历史过程。这是基于禅宗在中国化的进程中,面对时代的发展和人的认识差异所作的文化选择和创新。人们阅读、解读佛教经典文本话语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升自己接近佛性的自觉性过程。作为一种语言现象,误读尽管是应该尽量减少的,但历代禅师们对经典文本"误读",如果其目的是为了将禅宗发扬光大而进行的创造性的有意误读,这种有意误读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也没必要过分地去责备它。在禅宗思想发展过程中,人们对禅宗经典文本解读过程中的有意"误读"也是禅宗思想创新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宗话语 有意误读 创新
下载PDF
谁在有意误读周小川和M_2
3
作者 钮文新 《中国经济周刊》 2013年第10期17-17,共1页
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马上就会超过100万亿水平,这是事实。但有人以此大做文章,把物价、房价的上涨问题全部推向中国货币超发,并以此再度逼迫中国政府执行紧缩货币政策,同时推高人民币币值,那这个问题就不是小问题了,因为它... 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马上就会超过100万亿水平,这是事实。但有人以此大做文章,把物价、房价的上涨问题全部推向中国货币超发,并以此再度逼迫中国政府执行紧缩货币政策,同时推高人民币币值,那这个问题就不是小问题了,因为它关乎中国前景。实际上,这样的言论正在严重误导公众预期,而股票市场也正在做出激烈的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意误读 周小川 广义货币供应量 中国货币 紧缩货币政策 人民币币值 中国政府 公众预期
下载PDF
关键的“误译”和有意的“误读”
4
作者 张惠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4-19,91,共6页
林纾在翻译Uncle Tom’s cabin时,看似好像留下了三种关键性的"误译",即同名异译、删减基督教和增润"吁天",塑造了一个内涵完全不同于原著的汤姆形象。然而,这并非缘于通常所谓林纾不通外文造成的败笔,而是深思熟... 林纾在翻译Uncle Tom’s cabin时,看似好像留下了三种关键性的"误译",即同名异译、删减基督教和增润"吁天",塑造了一个内涵完全不同于原著的汤姆形象。然而,这并非缘于通常所谓林纾不通外文造成的败笔,而是深思熟虑的有意"误读":为唤醒同胞而有意曲笔为之。事实上,中国近代小说翻译最初以思想启蒙为动力,同时受社会传统文化的制约,迎合当时接受者阅读习惯和情趣,包含了大量改制创作成分。不过,国人在翻译外国小说的同时,对西方文学从隔膜走向了解,逐渐通过选择、引进、吸纳,革新了中国小说,进而萌育了现代翻译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译” 有意
下载PDF
《论语》英译误读刍议
5
作者 李钢 李海军 李金姝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43-46,共4页
《论语》英译史上,不少译本中存在误读现象。《论语》英译中的误读可分为两种: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前者是因为译者中国语言和文化水平有限造成,后者则是因为译者为了达到其特定的翻译目的而有意为之。不管是无意识误读还是有意识误... 《论语》英译史上,不少译本中存在误读现象。《论语》英译中的误读可分为两种:无意识误读和有意识误读。前者是因为译者中国语言和文化水平有限造成,后者则是因为译者为了达到其特定的翻译目的而有意为之。不管是无意识误读还是有意识误读,最终造成译文和原文相差甚远。在以后的中国文化外典籍译中,应该尽量避免误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语》 翻译 无意识 有意
下载PDF
《赵氏孤儿》与《中国孤儿》之比较——兼析伏尔泰对儒学的误读 被引量:11
6
作者 黄怀军 《中国文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5-79,共5页
中国元代杂剧《赵氏孤儿》直接启发法国作家伏尔泰创作了《中国孤儿》 ,但两剧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主题传达都相差甚远。之所以如此 ,缘于伏公出于当下贬抑基督教伦理褒扬“孔子道德”、标举“文明战胜野蛮”以及宣扬开明君主制的需要而... 中国元代杂剧《赵氏孤儿》直接启发法国作家伏尔泰创作了《中国孤儿》 ,但两剧无论是叙事结构还是主题传达都相差甚远。之所以如此 ,缘于伏公出于当下贬抑基督教伦理褒扬“孔子道德”、标举“文明战胜野蛮”以及宣扬开明君主制的需要而对《赵》剧和儒学产生的有意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氏孤儿》《中国孤儿》 叙事 主题 有意误读
下载PDF
论电影片名英汉翻译中的文化误读 被引量:4
7
作者 曹英华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2-153,共2页
在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译者对片名的文化内涵茫然无觉会导致片名翻译的无意误读。有意误读则是译者对拟译电影片名的源语文化所做的有意选择。本文认为译者在提高双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应提高双语文化能力,从而尽量对电影片名中的文化... 在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译者对片名的文化内涵茫然无觉会导致片名翻译的无意误读。有意误读则是译者对拟译电影片名的源语文化所做的有意选择。本文认为译者在提高双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应提高双语文化能力,从而尽量对电影片名中的文化内涵做出正确的解读。对于译者的创造性误读,则应肯定它的价值。只有两种文化实现创造性融合才能使片名翻译的文化价值得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影片名翻译 文化 无意 有意误读
下载PDF
英国早期现代主义作家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误读”与重释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改娣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2014年第2期12-22,共11页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的肇始期,英国作家王尔德、萧伯纳和哈里斯不约而同把眼光投向莎士比亚,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进行了“误读”和重释。他们从莎士比亚的身份、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主题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伦理语境三个方...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现代主义文学的肇始期,英国作家王尔德、萧伯纳和哈里斯不约而同把眼光投向莎士比亚,对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进行了“误读”和重释。他们从莎士比亚的身份、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主题和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伦理语境三个方面对经典进行了解构和重写。这些作家对莎士比亚的重新解读各有侧重,又相互交叉,创作出具有现代主义特征的文学作品,显示出传统文学向现代主义文学的一种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现代主义作家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 有意误读 重释
下载PDF
英汉翻译中的“误读”现象
9
作者 于盛鹃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2期38-40,共3页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所译内容的文化内涵茫然无觉会导致翻译的无意误读。有意误读则是译者对拟译内容的源语文化所做的有意选择。本文认为译者在提高双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应提高双语文化能力,从而尽量对所译内容的文化内涵做出正确的... 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所译内容的文化内涵茫然无觉会导致翻译的无意误读。有意误读则是译者对拟译内容的源语文化所做的有意选择。本文认为译者在提高双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还应提高双语文化能力,从而尽量对所译内容的文化内涵做出正确的解读。对于译者的创造性误读,则应肯定它的价值。只有两种文化实现创造性融合才能使翻译的文化价值得以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汉翻译 文化 无意 有意误读
下载PDF
严复翻译中的误读 被引量:12
10
作者 韩江洪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5-61,共7页
严复翻译中的误读可区分为两类:有意识误读和无意识误读。它们都是严复翻译话语生成的重要方式。有意识误读即改写,是严复的主要翻译策略之一。无意识误读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发生的对原作的无意识的曲译,它主要伴随着"格义"和... 严复翻译中的误读可区分为两类:有意识误读和无意识误读。它们都是严复翻译话语生成的重要方式。有意识误读即改写,是严复的主要翻译策略之一。无意识误读则是指在翻译过程中发生的对原作的无意识的曲译,它主要伴随着"格义"和"会通"这两种释义行为而产生。无意识误读客观上使译本迎合了近代大多数知识分子的心理需求,增加了译本的魅力,有利于严氏话语系统在近代文化转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复 有意 无意识
下载PDF
早期西方汉学家英译《聊斋志异》时的误读 被引量:2
11
作者 彭劲松 李海军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156-158,共3页
在《聊斋志异》的早期译介中,西方汉学家扮演着最为关键的角色。但是,他们的译文中普遍存在误读现象。误读之一是由于他们对源语和的语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缺乏必要的了解而产生的无意识误读,但更主要的是某些译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翻译... 在《聊斋志异》的早期译介中,西方汉学家扮演着最为关键的角色。但是,他们的译文中普遍存在误读现象。误读之一是由于他们对源语和的语之间的语言、文化差异缺乏必要的了解而产生的无意识误读,但更主要的是某些译者为了实现自己的翻译目的或翻译理念而有意识误读原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英译 无意识 有意
下载PDF
《红楼梦》俄译本中称谓语误读的原因分析
12
作者 张艳娟 邓丽娟 曹雪瑞 《白城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5-48,共4页
文学翻译作品中的误读现象是跨文化交际和比较文学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因而《红楼梦》俄译本中的误读译例同样在所难免。从语言误读和文化误读、有意识误读和无意识误读等方面着手分析《红楼梦》俄译本中称谓语误读的原因。
关键词 《红楼梦》俄译本 语言 文化 有意 无意识
下载PDF
从阐释学的角度看《傲慢与偏见》两中译本中的一些误读现象
13
作者 杨杰玲 《海外英语》 2013年第5X期164-165,181,共3页
传统翻译理论要求译者必须忠实于原文,但在人类翻译实践中,误读和误译的出现在所难免。由于理解具有历史性,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致使译者对原文产生误读或误解。误读可以分为"有意识误读"和"无意识误读&qu... 传统翻译理论要求译者必须忠实于原文,但在人类翻译实践中,误读和误译的出现在所难免。由于理解具有历史性,不同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致使译者对原文产生误读或误解。误读可以分为"有意识误读"和"无意识误读"。文章将从阐释学的角度来分析《傲慢与偏见》两个中译本中的一些误读现象,并探讨和肯定"有意识误读"存在的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阐释学 理解历史性 有意 无意识
下载PDF
文学外译的误读与阐释——以翟理斯的《聊斋志异》英译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朱振武 杨世祥 《东方翻译》 2017年第3期56-63,共8页
翟理斯的《聊斋志异》英译本因误读过多而长期受到国内翻译学者的诟病,但仔细研读其译本,我们发现翟理斯在整体忠实原著的同时,对目标读者不熟悉的部分中国语言文化现象进行整合和重构,通过有意误读打通了中英语言文化间的重重壁垒... 翟理斯的《聊斋志异》英译本因误读过多而长期受到国内翻译学者的诟病,但仔细研读其译本,我们发现翟理斯在整体忠实原著的同时,对目标读者不熟悉的部分中国语言文化现象进行整合和重构,通过有意误读打通了中英语言文化间的重重壁垒,从而做到了更深层次的忠实,极大地提高了译本的接受效果,也给后世的中国文学英译以一定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聊斋志异》 有意误读 中国文学 英译本 翟理斯 阐释 外译 文化现象
原文传递
《西来意》:《西厢记》哲思批评的终结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小芳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16-21,共6页
刊刻于康熙十九年(1680)的《西厢记》评点本《西来意》,通过严格的文本求证,以"色空"观念统贯全篇,将《西厢记》由写实主义的风情剧有意误读成喻示佛教教义的象征主义之作。其解读思路既是对晚明以来"悟梦"说的完... 刊刻于康熙十九年(1680)的《西厢记》评点本《西来意》,通过严格的文本求证,以"色空"观念统贯全篇,将《西厢记》由写实主义的风情剧有意误读成喻示佛教教义的象征主义之作。其解读思路既是对晚明以来"悟梦"说的完善和终结,也是在金批《西厢》出现后力反其说的结果。无论是作为《西厢记》哲思批评史上的独特景观,还是作为金批《西厢》的再批评之作,《西来意》都有其典型性及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厢记》 MEANING 有意误读 写实主义 象征主义 理论价值 佛教教义 再批评 评点本 批评史 风情剧 典型性 文本 思路 康熙 刊刻 景观 结果 观念
下载PDF
法显大师与中国律学 被引量:1
16
作者 温金玉 《佛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8-63,共6页
佛教初传中国,多赖中亚及印度高僧来华传译佛典,但其时并非有系统且有计划传人,而是随意性、随机性很大,由此,使得传来典籍或篇章不备,或转译有误,格义佛教的产生既有中土思想家的有意误读,更是当时典籍不全的应急之措。此外许... 佛教初传中国,多赖中亚及印度高僧来华传译佛典,但其时并非有系统且有计划传人,而是随意性、随机性很大,由此,使得传来典籍或篇章不备,或转译有误,格义佛教的产生既有中土思想家的有意误读,更是当时典籍不全的应急之措。此外许多重要典籍“在法显以前经竺法兰、支谦、支娄迦谶、法护等译出的,几乎都是从大月氏传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法显 律学 大师 有意误读 支娄迦谶 随机性 典籍
下载PDF
语音的同义手段
17
作者 聂焱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2期28-32,95,共6页
语音的同义手段是指具有相同或相近意义的不同的语音形式,是同义手段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虽然学界对此已有研究,但只涉及音韵特色、单双音节和叠音与否三个方面,实际上它还存在于下面七个方面:节律不同、音位变体、语流音变、古今音变... 语音的同义手段是指具有相同或相近意义的不同的语音形式,是同义手段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虽然学界对此已有研究,但只涉及音韵特色、单双音节和叠音与否三个方面,实际上它还存在于下面七个方面:节律不同、音位变体、语流音变、古今音变、多音符号、有意误读、方言和普通话读音不同等,是需要全面深入研究的同义手段领域。考察语音同义手段的上述十种现象,以助人们全面认识语言和语言中的同义现象,广泛选择语音的同义手段以提高语言交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音 同义手段 音位变体 语流音变 古今音变 有意误读
下载PDF
《天下》月刊的成功之道
18
作者 朱斌 《青年记者》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111-112,共2页
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在异域的阐释与中国在异域的国家形象建构多是由西方人士主导,他们出于各种缘由常常对中国进行“有意误读”或“妖魔化”书写,未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中国的真实面貌,因此主动向西方阐释中国,塑造好中国形象,摆脱“失语症... 长期以来,中国文化在异域的阐释与中国在异域的国家形象建构多是由西方人士主导,他们出于各种缘由常常对中国进行“有意误读”或“妖魔化”书写,未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中国的真实面貌,因此主动向西方阐释中国,塑造好中国形象,摆脱“失语症”的话语危机,是我们迫切需要从事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下》月刊 成功之道 西方人士 妖魔化 失语症 有意误读 国家形象建构 客观公正
下载PDF
“形象思维”理论本土化的生成与异变机制——以别林斯基的文本阐释为例
19
作者 付刚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67-171,共5页
形象思维理论,曾经引起当代中国学术界广泛讨论。通行观点认为别林斯基是"形象思维"理论的首倡者,但相关文献表明,别林斯基"诗是寓于形象的思维"的论断,其实不过是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一种俄国... 形象思维理论,曾经引起当代中国学术界广泛讨论。通行观点认为别林斯基是"形象思维"理论的首倡者,但相关文献表明,别林斯基"诗是寓于形象的思维"的论断,其实不过是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一种俄国表述方式,并未提出新见。而别林斯基对形象思维理论发展的重要贡献,则在于继承了西方文论中重视想象力的艺术传统,并以自己"平民知识分子"身份以及文学批评实践,消解了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哲学化影响,使"形象思维"具有了复杂的文艺性与歧义性。而中国当代形象思维理论的文学化倾向与实践性,又与理论的本土化惯性及古远的"观物取象"认知实践有关,在理论传播与接受中的有意误读,特别是适合政治结构功能需要的剪接组合,使形象思维理论的生成与阐释实践显现出特定时代因素的深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别林斯基 黑格尔 形象思维 艺术化 有意误读
下载PDF
毛泽东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以詹姆逊为中心 被引量:1
20
作者 周骅 黄宗喜 《湖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21-24,共4页
毛泽东的思想与社会主义实践,对西方左翼思想家而言,一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西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在建构其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常常将"毛主义"作为构建其理论大厦的重要元素。他对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与"文化大革... 毛泽东的思想与社会主义实践,对西方左翼思想家而言,一直有着极大的影响力。西方后现代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在建构其理论体系的过程中,常常将"毛主义"作为构建其理论大厦的重要元素。他对毛泽东的辩证法思想与"文化大革命"的实践充满了兴趣。詹姆逊对"毛主义"的"误读"与再阐释,不仅与毛泽东思想在海外的传播有关,也与詹姆逊自身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立场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现代马克思主义 “毛主义” 有意误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