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从历史文献学角度探赜倪瓒画风的转变 |
苏典娜
|
《美术大观》
|
2024 |
0 |
|
2
|
“有我之境”在中国现代陶瓷雕塑艺术中 |
佐佳雪
|
《陶瓷》
CAS
|
2024 |
0 |
|
3
|
七宝楼台,拆碎不成片断——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说探源 |
罗钢
|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3
|
|
4
|
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新论 |
柯汉琳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94 |
8
|
|
5
|
王国维“有我之境”、“无我之境”概念形成考 |
姜荣刚
|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4
|
|
6
|
王国维“有我之境”美学特征辨析 |
周祖谦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8 |
5
|
|
7
|
“有我之境”:中国美学的刚美意韵 |
岳友熙
|
《青海社会科学》
CSSCI
|
2007 |
2
|
|
8
|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之辨 |
凌晨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3
|
|
9
|
论秦观词的“有我之境” |
屠志芬
|
《文艺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0
|
“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陶渊明与华兹华斯的自然诗分析比较 |
许春翎
|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3 |
3
|
|
11
|
王国维“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的哲学智慧 |
姜春
|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12
|
论杜甫《同谷七歌》有我之境的生成 |
蒲向明
|
《宁夏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2
|
|
13
|
把学生带入阅读教学的“有我之境” |
滕云
|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
2006 |
1
|
|
14
|
从“无我之局”走向“有我之境”——课堂转型的现实思考 |
严华银
|
《江苏教育》
|
2017 |
1
|
|
15
|
杜甫《同谷七歌》有我之境新探 |
蒲向明
|
《宜宾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6
|
百年回眸:中西文化融汇行进中的“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论 |
刘亚斌
郭赫男
|
《兰州学刊》
CSSCI
|
2008 |
0 |
|
17
|
诗学史的下潜、遥望与有我之境——基于《清代诗学史(第二卷)》的讨论 |
马大勇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8
|
“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中国画创作的文本策略 |
罗一平
|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19
|
“无我之境”与“有我之境”——对西方史学方法论的反思 |
彭立峰
|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0 |
|
20
|
《诗经》六义之“赋”:有我之境 |
李秀梅
|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