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控制偶然”作曲技术对和声思维的影响——卢托斯拉夫斯基《前奏曲和赋格》的和声分析
1
作者 马婷 《黄河之声》 2011年第20期16-17,共2页
维多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是当代一位颇有影响力的著名作曲家,在他多年的创作道路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前奏曲和赋格》创作于1972年,是作曲家创作高峰时期的一部代表作,本文从作曲家"有控制的偶然"的作曲技术入手... 维多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是当代一位颇有影响力的著名作曲家,在他多年的创作道路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前奏曲和赋格》创作于1972年,是作曲家创作高峰时期的一部代表作,本文从作曲家"有控制的偶然"的作曲技术入手,对本部作品的和声思维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托斯拉夫斯基 有控制偶然 和声 音程级
下载PDF
“有控制偶然”技术的对位思维——卢托斯拉夫斯基《前奏曲和赋格》的分析
2
作者 马婷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6期176-178,共3页
维多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是当代一位颇有影响力的著名作曲家,在他多年的创作道路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前奏曲和赋格》创作于1972年,是作曲家创作高峰时期的一部代表作,论文从作品的复调思维入手,分析和总结作品运用的多... 维多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是当代一位颇有影响力的著名作曲家,在他多年的创作道路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前奏曲和赋格》创作于1972年,是作曲家创作高峰时期的一部代表作,论文从作品的复调思维入手,分析和总结作品运用的多种对位的方式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托斯拉夫斯基 有控制偶然 复调织体 对位思维
下载PDF
鲁托斯拉夫斯基音乐中控制的偶然性体现——以《弦乐四重奏》为例
3
作者 周媛 《当代音乐》 2019年第7期98-100,共3页
“有控制的偶然”这一创作手法的运用是鲁托斯拉夫斯基音乐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本文以鲁托斯拉夫斯基晚期作品《弦乐四重奏》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偶然结构”中节奏织体的组织逻辑、结构方法,对偶然因素控制的研究阐释鲁托斯拉... “有控制的偶然”这一创作手法的运用是鲁托斯拉夫斯基音乐作品中最为突出的特点。本文以鲁托斯拉夫斯基晚期作品《弦乐四重奏》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偶然结构”中节奏织体的组织逻辑、结构方法,对偶然因素控制的研究阐释鲁托斯拉夫斯基音乐作品的严谨性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托斯拉夫斯基 有控制偶然 音响的统一
下载PDF
结构严谨、思维巧妙的“建筑”大师——卢托斯拉夫斯基《弦乐四重奏》的结构比例分析
4
作者 姜盛林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09年第2期19-22,共4页
维托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的作品具有个性鲜明的音乐风格,由他本人所创立的"有控制的偶然技法"对20世纪下半叶西方现代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卢托斯拉夫斯基也因而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弦乐四重奏》... 维托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的作品具有个性鲜明的音乐风格,由他本人所创立的"有控制的偶然技法"对20世纪下半叶西方现代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卢托斯拉夫斯基也因而被誉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弦乐四重奏》是他以这一技法完成的代表作之一,他在作品创作中极大地发挥了音高、音调、节奏、织体乃至音色等诸多音乐要素的表现力。作品中对音乐形式的严密控制、富于逻辑性的音高组织和节奏组织,都表现出卢托斯拉夫斯基独特的音乐语言和个性化的创作风格。不仅如此,卢托斯拉夫斯基对于音乐结构的控制还显现出了他对于传统的继承与发展。因此,本文将通过对这一作品的分析说明其在结构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严谨而富于逻辑的结构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托斯拉夫斯基 有控制偶然 音响材料 音乐结构
下载PDF
前奏曲和赋格的革新——卢托斯拉夫斯基《前奏曲和赋格》的分析
5
作者 马婷 《文教资料》 2011年第9期90-91,共2页
维多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是当代一位颇有影响力的著名作曲家,他在多年的创作道路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前奏曲和赋格》创作于1972年,是作曲家创作高峰时期的一部代表作,本文对该作品从作曲理论角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 维多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是当代一位颇有影响力的著名作曲家,他在多年的创作道路上,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前奏曲和赋格》创作于1972年,是作曲家创作高峰时期的一部代表作,本文对该作品从作曲理论角度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多尔德·卢托斯拉夫斯基 《前奏曲和赋格》 有控制偶然对位法”
下载PDF
卢托斯拉夫斯基的晚期作品札记(一)——《威尼斯游戏》
6
作者 陈念如(译) 史付红(校)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70-77,共8页
史蒂文·斯塔基结合作曲家卢托斯拉夫斯基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从配器、和声、曲式、音高、节奏等方面,对《威尼斯游戏》中不同音乐形象的段落,以相互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阐述。在此方式下,斯塔基不仅揭示出这部作品的自身特征,对之... 史蒂文·斯塔基结合作曲家卢托斯拉夫斯基不同时期的音乐作品,从配器、和声、曲式、音高、节奏等方面,对《威尼斯游戏》中不同音乐形象的段落,以相互比较的方式进行分析阐述。在此方式下,斯塔基不仅揭示出这部作品的自身特征,对之后作品的重要影响,以及作曲家的创作构思和理念,还在文章最后表明了自己对此作品的观点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卢托斯拉夫斯基 创作成熟时期 《威尼斯游戏》 有控制偶然
下载PDF
调性素材重复与叠加的结构布局——向民《中国交响诗》中织体作曲思维的体现 被引量:1
7
作者 郭新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2-33,共22页
作曲家向民的交响合唱《中国交响诗》(2003)是一部“命题作曲”的作品,本文通过解析作曲家对所给标题的理解和音乐表现侧重的设计,阐述他对音乐受众的预估以及对音乐素材和写作方式的选择,并依次分析解读每一乐章对音乐的取材、织体层... 作曲家向民的交响合唱《中国交响诗》(2003)是一部“命题作曲”的作品,本文通过解析作曲家对所给标题的理解和音乐表现侧重的设计,阐述他对音乐受众的预估以及对音乐素材和写作方式的选择,并依次分析解读每一乐章对音乐的取材、织体层的构建和结构布局,说明本作品虽然使用的是调性音乐素材与常规化管弦乐队写作方式,却既没有落入电影配乐写作的“俗套”,又能够灵活使用近现代“织体作曲”的观念和技法,做到雅俗共赏、使普通听众接受,还能够具有一定艺术品位、并在写作技巧上得到业界的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体作曲法 调性素材 音型重复 有控制偶然性织体 织体层叠加
原文传递
郭文景《川崖悬葬》多样化和声素材及其音响叙事研究
8
作者 石磊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7-125,共9页
《川崖悬葬》是我国第一批“新潮音乐”的代表作,也是当时最重要的管弦乐作品之一,在郭文景创作生涯乃至我国当代音乐发展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论文围绕作品中民歌音调的借用、多样化音响素材的构建以及二者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推动音乐发展... 《川崖悬葬》是我国第一批“新潮音乐”的代表作,也是当时最重要的管弦乐作品之一,在郭文景创作生涯乃至我国当代音乐发展中均占有重要地位。论文围绕作品中民歌音调的借用、多样化音响素材的构建以及二者如何相互作用共同推动音乐发展等问题展开论述,认为:体现单声思维的各种线性进行、“和声场”以及有控制的偶然音响所产生的不协和对位成为该作品中组织大规模音乐运动的重要方式,这些因素相互结合构成了整部作品的音响叙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和弦 纯五度纵向循环叠置和弦 线性进行 任意循环对位 有控制偶然 和声场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