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东濮凹陷濮卫地区Es_3-Es_4有效储层分布及有效孔隙演化史
被引量:
2
1
作者
隋筱锐
张世奇
《非常规油气》
2019年第2期11-19,共9页
应用铸体薄片等资料,结合相关实测物性、测井解释物性和试油的数据,针对东濮凹陷濮卫地区古近系深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勘探开发难度比较大的问题,使用分布函数曲线法和试油法对古近系Es3和Es4的物性下限进行求取,确定了4个有效储层...
应用铸体薄片等资料,结合相关实测物性、测井解释物性和试油的数据,针对东濮凹陷濮卫地区古近系深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勘探开发难度比较大的问题,使用分布函数曲线法和试油法对古近系Es3和Es4的物性下限进行求取,确定了4个有效储层发育带分别分布在2 800~2 900m、3 050~3 150m、3 500~3 600m、3 700~3 750m的深度范围内,并利用反演法对Es3和Es4的有效储层进行孔隙演化分析。经过压实作用,孔隙度由29.96%降低为17.17%;早期胶结作用使孔隙度降低为6.84%;溶蚀作用改善物性,孔隙度提高到13.36%;最后晚期的胶结作用使孔隙度降低到10.91%,形成现在的孔隙度。以上认识可以为濮卫地区的优质有效储层的筛选提供借鉴,减少深层储层勘探开发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濮卫地区
有效
储层
下限
有效储层分布
有效
孔隙演化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吐哈盆地巴喀致密砂岩气田八道湾组有效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
2
2
作者
何军
范子菲
+3 位作者
宋珩
李孔绸
孔璐琳
姚江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108-114,共7页
应用压汞测试、核磁共振、物性分析及生产动态等多种资料,对吐哈盆地巴喀气田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综合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图法、试气资料分析法、孔隙结构分类法和核磁共振法对八道湾...
应用压汞测试、核磁共振、物性分析及生产动态等多种资料,对吐哈盆地巴喀气田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综合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图法、试气资料分析法、孔隙结构分类法和核磁共振法对八道湾组储层物性下限进行评价,确定其孔隙度下限值为4.5%,渗透率下限为(0.03--0.04)×10-3μm2。对巴喀气田沉积相类型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及前缘为有效储层分布的有利相带。巴喀气田有效储层分布规律主要受构造位置的高低、砂岩粒度的粗细、裂缝的发育程度三个因素共同控制:构造位置的高低对研究区的有效储层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目前钻井解释的有效储层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研究区的有效储层主要分布于粒度较粗的砂岩段中,随着砂岩粒度的增加,孔隙度和渗透率明显变好,物性的变好为有效储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研究区裂缝较为发育,随着裂缝密度的增加,储层的有效程度也随之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巴喀气田
致密砂岩
物性下限
有效储层分布
规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东濮凹陷濮卫地区Es_3-Es_4有效储层分布及有效孔隙演化史
被引量:
2
1
作者
隋筱锐
张世奇
机构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中国石油大学
出处
《非常规油气》
2019年第2期11-19,共9页
基金
国家油气重大专项项目"东濮凹陷油气富集规律与增储领域"(2016ZX05006-004)资助
文摘
应用铸体薄片等资料,结合相关实测物性、测井解释物性和试油的数据,针对东濮凹陷濮卫地区古近系深层孔隙度和渗透率较低、勘探开发难度比较大的问题,使用分布函数曲线法和试油法对古近系Es3和Es4的物性下限进行求取,确定了4个有效储层发育带分别分布在2 800~2 900m、3 050~3 150m、3 500~3 600m、3 700~3 750m的深度范围内,并利用反演法对Es3和Es4的有效储层进行孔隙演化分析。经过压实作用,孔隙度由29.96%降低为17.17%;早期胶结作用使孔隙度降低为6.84%;溶蚀作用改善物性,孔隙度提高到13.36%;最后晚期的胶结作用使孔隙度降低到10.91%,形成现在的孔隙度。以上认识可以为濮卫地区的优质有效储层的筛选提供借鉴,减少深层储层勘探开发的成本。
关键词
东濮凹陷
濮卫地区
有效
储层
下限
有效储层分布
有效
孔隙演化
Keywords
Dongpu depression
Puwei area
limit of effective properties
distribution of effective reservoirs
evolution of effective porosity
分类号
P586 [天文地球—岩石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吐哈盆地巴喀致密砂岩气田八道湾组有效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被引量:
2
2
作者
何军
范子菲
宋珩
李孔绸
孔璐琳
姚江源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5期108-114,共7页
基金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专项项目(2010E-23)资助
文摘
应用压汞测试、核磁共振、物性分析及生产动态等多种资料,对吐哈盆地巴喀气田八道湾组致密砂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综合孔隙度-渗透率交会图法、试气资料分析法、孔隙结构分类法和核磁共振法对八道湾组储层物性下限进行评价,确定其孔隙度下限值为4.5%,渗透率下限为(0.03--0.04)×10-3μm2。对巴喀气田沉积相类型进行了研究,明确了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及前缘为有效储层分布的有利相带。巴喀气田有效储层分布规律主要受构造位置的高低、砂岩粒度的粗细、裂缝的发育程度三个因素共同控制:构造位置的高低对研究区的有效储层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目前钻井解释的有效储层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研究区的有效储层主要分布于粒度较粗的砂岩段中,随着砂岩粒度的增加,孔隙度和渗透率明显变好,物性的变好为有效储层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研究区裂缝较为发育,随着裂缝密度的增加,储层的有效程度也随之增加。
关键词
吐哈盆地
巴喀气田
致密砂岩
物性下限
有效储层分布
规律
Keywords
Turpan-Hami Basin Baka Gas Field tight sandstone reservoir lower limit effectivereservoir distribution
分类号
TE12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东濮凹陷濮卫地区Es_3-Es_4有效储层分布及有效孔隙演化史
隋筱锐
张世奇
《非常规油气》
2019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吐哈盆地巴喀致密砂岩气田八道湾组有效储层特征及分布规律
何军
范子菲
宋珩
李孔绸
孔璐琳
姚江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