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货币政策作为经济杠杆调控的效率机制及其有效性
1
作者 杨艳玲 《华东经济管理》 2006年第6期145-147,共3页
货币政策作为经济杠杆的调控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调控机制是否有效。文章在分析中国利率非市场化、金融市场存在缺陷、银行贷款对绝大多数企业是不可替代的资金来源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加强货币政策对经济调控的有效性。
关键词 货币政策 调控机制 调控有效性
下载PDF
拆借市场运行与宏观金融调控的有效性
2
作者 巴曙松 《金融论坛》 1997年第10期45-49,共5页
拆借市场运行与宏观金融调控的有效性巴曙松在金融市场的运行中,拆借市场直接影响到社会资金的流动,因而也直接影响到宏观金融调控的有效性。因此,我国在建立了全国银行间统一拆借市场,使金融同业拆借市场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拆借市场运行与宏观金融调控的有效性巴曙松在金融市场的运行中,拆借市场直接影响到社会资金的流动,因而也直接影响到宏观金融调控的有效性。因此,我国在建立了全国银行间统一拆借市场,使金融同业拆借市场走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从宏观金融调控的角度看,拆借市场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借市场 宏观金融调控 中央银行 金融机构 金融调控有效性 联邦资金市场 商业银行 中介机构 资金供求状况 货币市场
下载PDF
研究社会资金流量增强金融调控的有效性
3
作者 朱新蓉 《武汉金融》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7-8,共2页
研究社会资金流量增强金融调控的有效性朱新蓉我国金融改革已经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两大步,一是由分配信贷资金走向经营信贷资金;二是由经营信贷资金走向运筹社会资金。目前,对中央银行来说,金融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社会资金... 研究社会资金流量增强金融调控的有效性朱新蓉我国金融改革已经迈出了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两大步,一是由分配信贷资金走向经营信贷资金;二是由经营信贷资金走向运筹社会资金。目前,对中央银行来说,金融调控的主要任务就是保证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和高效运行,加强对社会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调控有效性 中央银行 资金流量分析 金融统计工作 研究社会 社会资金 资金流动 非银行金融机构 国有商业银行 预测分析
下载PDF
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与“双支柱”调控有效性研究——基于DSGE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郭娜 彭玉婷 徐卉杉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30-40,共11页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使人们认识到单独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保障金融稳定,需要配合宏观审慎政策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党的十九大也提出建立双支柱调控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笔者通过建立DSGE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防范...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使人们认识到单独的货币政策并不能保障金融稳定,需要配合宏观审慎政策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党的十九大也提出建立双支柱调控框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笔者通过建立DSGE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的政策配合及有效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技术冲击下,引入“双支柱”政策不仅不会加大经济波动,反而相互配合,进一步改善金融市场体系;在货币政策冲击下,加入宏观审慎政策之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波动幅度略有增加;在房价冲击下,采用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政策持续性较高,能够有效降低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研究结论对我国双支柱调控政策的有效实施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金融风险 货币政策 宏观审慎政策 双支柱调控有效性
下载PDF
汇率对货币政策调控房产价格有效性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赵舒怡 李敬湘 《发展研究》 2015年第3期44-49,共6页
本文以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时间分割点。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图和方差分解图,对货币政策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汇率改革后,货币政策变量对房... 本文以2005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提出了"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时间分割点。基于VAR模型、脉冲响应图和方差分解图,对货币政策在不同汇率制度下调控房地产价格的有效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汇率改革后,货币政策变量对房产价格的调控有效性得到显著的提高。其中,货币供应量的有效性变化尤其明显。另一方面,相对于汇率改革之前,汇改后的外汇储备波动并不会引起货币供应量的显著变动,表明了固定汇率制度的实施限制了货币政策制定的自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币汇率 货币政策 房地产价格 调控有效性 VAR模型
下载PDF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连续性与有效性--基于信贷资源再配置的视角 被引量:16
6
作者 丁杰 李仲飞 郑军 《经济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6-108,共13页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一直备受质疑,本文基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影响,从商业信用再分配理论的角度解释房地产市场调控失效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能够影响房地产企业的...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有效性一直备受质疑,本文基于房地产上市公司的数据检验了房地产调控政策对房地产企业融资的影响,从商业信用再分配理论的角度解释房地产市场调控失效的原因。实证结果表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能够影响房地产企业的信贷融资,但房地产企业的商业信用与银行信贷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在货币政策紧缩时期,房地产企业更是增加了对商业信用的利用,表明商业信用的信贷资源再配置效应抵消了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效果。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连续性的调控政策能显著降低商业信用对银行信贷的替代作用。本文的结论有助于说明房地产调控失效的原因,对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有效调控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连续性 商业信用 再分配理论 房地产调控政策:有效性
原文传递
试用会计科目的归集规范票据业务的发展
7
作者 曹小萍 《管理观察》 2009年第17X期51-51,共1页
本文揭示其中存在的风险隐患,作者试从会计科目的归集这个角度,谈谈规范票据业务的发展。
关键词 票据 流动性 银行信用 金融风险 票据市场 有效性调控
下载PDF
高职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系统的提升策略
8
作者 王明岩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211-212,共2页
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控制是教学质量保障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呈现明显的滞后性,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瓶颈。重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系统,应在科学构建教学评价系统的基础上,借助... 教学质量评价与反馈控制是教学质量保障系统中的关键环节。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呈现明显的滞后性,成为制约高职院校深化内涵建设的瓶颈。重构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系统,应在科学构建教学评价系统的基础上,借助有效的反馈调控机制形成可持续优化的工作循环,使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系统工作的有效性得到实质性提升,真正发挥其在教学质量保障系统中的核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质量评价 反馈调控:有效性 策略
下载PDF
商业银行流动性发展趋势及对策
9
作者 周昱 《世界经济情况》 2008年第3期29-32,共4页
近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各种金融问题愈加严重,传统的流动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此种环境下导致的新问题。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象着手,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然后阐述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和这一趋势对于商... 近年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导致的各种金融问题愈加严重,传统的流动性管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此种环境下导致的新问题。本文从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象着手,分析了流动性过剩的原因;然后阐述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表现和这一趋势对于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进而阐述商业银行应该正视这一新情况以及调整现行管理模式的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 货币政策 价格调控有效性 多元化配置
下载PDF
利率水平波动的效应分析
10
作者 巴瑞林 《发展论坛》 1998年第2期41-42,共2页
利率水平波动的效应分析巴瑞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对利率水平进行调整,是宏观金融调控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样,利率水平就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合理的利率波动能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促进社会资金的有效配... 利率水平波动的效应分析巴瑞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及时根据宏观经济运行的状况对利率水平进行调整,是宏观金融调控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样,利率水平就呈现一定的波动性。合理的利率波动能引导社会资金的合理流动,促进社会资金的有效配置,及时传递和反馈宏观金融调控的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率水平 国有银行 宏观金融调控 国有企业改革 通货膨胀率 正利率 商业银行 宏观经济运行 金融调控有效性 金融市场发展
下载PDF
中国模式:利益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调控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维达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5-13,共9页
我国当前的社会利益结构体现着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既表现了一般市场经济利益结构多元性、差异性、倾斜性的特征,又表现了公有制模糊、利益行政化和过渡性这些中国式特征。利益结构失衡是导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波动和宏观调控出... 我国当前的社会利益结构体现着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既表现了一般市场经济利益结构多元性、差异性、倾斜性的特征,又表现了公有制模糊、利益行政化和过渡性这些中国式特征。利益结构失衡是导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波动和宏观调控出现不同效应的重要因素。要调整利益结构,就要清晰界定公有制各层次的产权、合理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合理透明的利益结构调整长效机制,而这些又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模式 利益结构 宏观经济 宏观调控有效性
原文传递
中国模式:利益结构调整与宏观经济调控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维达 《海派经济学》 2010年第4期69-82,共14页
我国当前的社会利益结构体现着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既表现了一般市场经济利益结构多元性、差异性、倾斜性的特征,又表现了公有制模糊、利益行政化和过渡性这些中国式特征。利益结构失衡是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波动和宏观调控出... 我国当前的社会利益结构体现着中国市场经济模式的特点,既表现了一般市场经济利益结构多元性、差异性、倾斜性的特征,又表现了公有制模糊、利益行政化和过渡性这些中国式特征。利益结构失衡是影响中国宏观经济运行出现波动和宏观调控出现不同效应的重要因素。要调整利益结构,就要清晰界定公有制各层次的产权、合理调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关系、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合理透明的利益结构调整长效机制。而这些又有赖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模式 利益结构 宏观经济 宏观调控有效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