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立锁缝屋面体系固定支座的有效静力风荷载 被引量:11
1
作者 景晓昆 李元齐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630-1635,1760,共7页
针对强风作用下直立锁缝屋面体系多发生固定支座脱扣破坏现象,综合考虑固定支座受力的实际影响范围和屋面脉动风力的空间相关性,提出了固定支座有效受风承载面积的计算方法.基于刚性模型同步测压风洞试验测得的双坡屋面表面风荷载时程数... 针对强风作用下直立锁缝屋面体系多发生固定支座脱扣破坏现象,综合考虑固定支座受力的实际影响范围和屋面脉动风力的空间相关性,提出了固定支座有效受风承载面积的计算方法.基于刚性模型同步测压风洞试验测得的双坡屋面表面风荷载时程数据,建立了考虑风荷载传递路径的直立锁缝屋面体系有限元模型.基于理论分析和动力时程分析,通过相对传统风荷载从属面积的放大系数合理取值,将有效受风承载面积的概念引入到固定支座的有效静力风荷载估计中.计算结果表明,采用建议的修正方法得到的固定支座所受风荷载值可以包络实际风致动力响应的极值,且表达形式简洁,方便工程设计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立锁缝屋面体系固定支座 有效受风承载面积 风荷载传递路径 动力时程分析 有效静力风荷载
下载PDF
超精密加工中的隔振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张士义 张先彤 +1 位作者 张庆春 董申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379-384,共6页
本文讨论了超精密加工中的隔振系统设计问题。给出了空气弹簧的刚度及自振频率计算公式。建立了空气弹簧的力学模型,推导出了空气弹簧的最佳阻尼、最佳阻尼孔直径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系统的测试结果。
关键词 空气弹簧 超精密加工 自振频率 隔振技术 隔振系统 力学模型 计算公式 自由振动 有效承载面积 垂直刚度
下载PDF
静压轴承在管磨机上的应用
3
作者 马春峰 任丽维 《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3年第2期90-91,共2页
介绍静压轴承在管磨机上的应用,静压轴承的结构及液压系统流量和压力的确定。
关键词 管磨机 静压轴承 润滑 研磨 流量 压力 有效承载面积 水泥
下载PDF
吊装用钢丝绳断裂失效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杰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2017年第6期35-38,共4页
通过宏观检查并利用体式显微镜S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检测分析仪器,对吊装用钢丝绳断裂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部分钢丝在断裂前受到严重的挤压磨损,导致其中一些钢丝有效承载面积减小甚至断裂,最终剩余钢丝由于承载力不... 通过宏观检查并利用体式显微镜S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检测分析仪器,对吊装用钢丝绳断裂进行失效分析。结果表明:部分钢丝在断裂前受到严重的挤压磨损,导致其中一些钢丝有效承载面积减小甚至断裂,最终剩余钢丝由于承载力不足在大应力条件下发生过载断裂;由于该股钢丝绳处于外层,并且表面受损情况严重,因而优先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绳 断裂 挤压磨损 有效承载面积
下载PDF
拉索断丝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信号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邹易清 武新军 +3 位作者 蒋立军 龙跃 黄永玖 植磊 《广西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85-88,共4页
在钢丝缺陷检测的基础上对拉索断丝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信号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平行钢丝拉索制作断丝缺陷,详细分析研究不同断丝数量下导波检测信号的特性,得到缺陷回波反射系数与拉索缺陷截面损失率(即断丝根数)的关系,即断丝根数越多缺... 在钢丝缺陷检测的基础上对拉索断丝磁致伸缩导波检测信号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平行钢丝拉索制作断丝缺陷,详细分析研究不同断丝数量下导波检测信号的特性,得到缺陷回波反射系数与拉索缺陷截面损失率(即断丝根数)的关系,即断丝根数越多缺陷回波信号幅值越大,可对拉索金属承载面积进行检测,避免出现重大损失,为钢丝拉索的损伤磁致伸缩导波无损检测的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特性 拉索断丝 磁致伸缩导波检测 缆索体系 有效金属承载面积
下载PDF
基于径向变形增量的煤间歇性破坏过程损伤演化分析
6
作者 卢志国 鞠文君 +2 位作者 高富强 孙卓越 彭相愿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3529-3540,共12页
煤样单轴压缩条件下常发生间歇性破坏行为,复杂破坏过程的损伤评价有助于明晰伴随该过程的能量演化,对矿业工程灾害预警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间歇性破坏过程损伤演化,对标准煤样进行常规单轴加载,实时监测其变形特征发现,外载荷... 煤样单轴压缩条件下常发生间歇性破坏行为,复杂破坏过程的损伤评价有助于明晰伴随该过程的能量演化,对矿业工程灾害预警及防治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间歇性破坏过程损伤演化,对标准煤样进行常规单轴加载,实时监测其变形特征发现,外载荷作用下煤样局部裂隙丛集发生剧烈损伤时,轴向载荷突降,径向变形剧烈增长,且载荷越接近峰值强度,增长速率越快。损伤源于内部裂隙发育扩展,导致试样沿径向快速膨胀,据此提出基于径向变形增量的损伤表征方法,对煤等非均质介质的非线性损伤评价具有更强适用性。对比基于径向变形增量的损伤评价结果与声发射特征及裂隙发育扩展演化,三者高度一致的演化过程佐证基于径向变形评价损伤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间歇性破坏阶段,裂隙局部丛集或者沿最大主应力方向相互连接贯通形成大尺度破裂,试样径向膨胀,局部剧烈破坏导致其损伤变量激增。间歇性破坏行为源于试样内部不同区域反复发生的局部剧烈损伤,锯齿状应力-应变曲线及伴随该过程的非线性损伤演化表明煤等非均质介质在外载作用下存在损伤突变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有效承载面积 径向变形 损伤变量 非线性损伤 间歇性破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