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逐级加载条件下低液限饱和黏土的渗透试验 被引量:3
1
作者 李又云 张玉伟 刘保健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57,共8页
为研究饱和黏土不同荷载下的渗透特性,利用改制的K_0固结仪进行逐级加载条件下的变水头渗透试验,考虑饱和黏性土的有效孔隙比概念,分析了逐级荷载条件下起始水头、有效孔隙比、渗透系数和有效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原状土的起... 为研究饱和黏土不同荷载下的渗透特性,利用改制的K_0固结仪进行逐级加载条件下的变水头渗透试验,考虑饱和黏性土的有效孔隙比概念,分析了逐级荷载条件下起始水头、有效孔隙比、渗透系数和有效渗透系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原状土的起始水头变化可以分为快速增加和缓慢增加两个阶段;重塑土起始水头与总水头变化速率有一定关联;原状土样的有效孔隙随着固结压力的增加逐渐减小;重塑土无效孔隙比的变化规律类似于原状土;当土样的结构逐渐破坏,其结构差异性趋于一致,有效孔隙比大的土样,其有效渗透系数较大;黏性土的渗透系数不仅与土体结构相关,土样在固结过程中对应的初始孔隙比、有效孔隙比的变化规律、水头高度及水头高度变化速率也对其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渗透试验 K0固结仪 饱和黏土 有效孔隙比 有效渗透系数
下载PDF
考虑有效孔隙率变化的淤泥固化土渗透性研究
2
作者 陶东新 梧松 +3 位作者 刘洪涛 陶敏 王政 詹熠楠 《长江科学院院报》 2024年第11期136-143,共8页
为了解利用自行研制的水玻璃基固化剂制备的淤泥固化土的渗透性,结合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分析了土体的微观结构和孔径分布特征随固化剂掺量改变的规律;基于有效孔隙理论建立了一维渗透微分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细粒土的常水头... 为了解利用自行研制的水玻璃基固化剂制备的淤泥固化土的渗透性,结合扫描电镜试验和压汞试验,分析了土体的微观结构和孔径分布特征随固化剂掺量改变的规律;基于有效孔隙理论建立了一维渗透微分方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细粒土的常水头渗透性测试方案,将其应用于固化土的渗透性测试中。通过反压饱和和卸载试验,建立有效孔隙率增量与孔隙水压力的函数关系;利用常水头渗透性测试和数值计算获取土体的渗透性参数。通过测试研究了固化土渗透性参数随固化剂掺量改变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固化剂掺量增加,固化土颗粒团块结构和孔隙率均呈增大趋势;固化土初始有效孔隙率n_(0)和起始水力梯度i_(0)单调递减,绝对有效渗透系数k先减小再增大,当掺入比为7%时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淤泥固化土 有效孔隙率 反压饱和 绝对有效渗透系数
下载PDF
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法对核黄素肠吸收的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王丽峰 国大亮 +1 位作者 黄富强 李涛 《药学研究》 CAS 2016年第3期136-138,153,共4页
目的研究核黄素在大鼠肠道的在体吸收情况。方法应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技术中的重量法研究核黄素在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情况,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肠灌流液中核黄素的含量,计算核黄素的有效渗透系数(P_(eff))及药物吸收速率常... 目的研究核黄素在大鼠肠道的在体吸收情况。方法应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技术中的重量法研究核黄素在大鼠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的吸收情况,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肠灌流液中核黄素的含量,计算核黄素的有效渗透系数(P_(eff))及药物吸收速率常数(K_a)。结果核黄素在大鼠各肠段的P_(eff)(×10^(-4)cm·s^(-1))按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顺序依次分别为1.002±0.630、0.818±0.386、0.796±0.372;K_a(×10^(-3)s^(-1))依次为1.114±0.625、0.905±0.452、0.873±0.369。结论核黄素在大鼠肠段不同部位吸收存在差异,核黄素在十二指肠的吸收显著高于空肠和回肠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黄素 肠吸收 单向灌流法 有效渗透系数
下载PDF
马洛替酯单向灌流法大鼠在体肠吸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馨 张建军 周建平 《抗感染药学》 2011年第2期100-103,共4页
目的:考察马洛替酯在大鼠体内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进行肠吸收实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流出液中马洛替酯的浓度,按重量法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马洛替酯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 目的:考察马洛替酯在大鼠体内肠吸收机制。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灌流法进行肠吸收实验,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流出液中马洛替酯的浓度,按重量法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马洛替酯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有效渗透系数(Pef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供试液的浓度对十二指肠的Ka值和Peff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洛替酯在大鼠体内肠吸收机制为被动扩散,不存在饱和吸收,且以肠道中上部的吸收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洛替酯 单向灌流肠吸收 吸收速率常数 有效渗透系数
下载PDF
在体单向灌流法研究厄贝沙坦的大鼠肠吸收 被引量:2
5
作者 师云才 蒋曙光 +2 位作者 周建平 袁静 周湘颖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10期1829-1832,共4页
目的考察厄贝沙坦在大鼠四肠段的吸收状况,以及浓度、pH值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方法按照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不同pH值的药物溶液进行单向肠灌流实验,用酚红校正灌流溶液体积,考察各浓度、各pH值药物溶液在大鼠十二... 目的考察厄贝沙坦在大鼠四肠段的吸收状况,以及浓度、pH值对药物吸收的影响。方法按照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实验方法,采用不同浓度、不同pH值的药物溶液进行单向肠灌流实验,用酚红校正灌流溶液体积,考察各浓度、各pH值药物溶液在大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四个肠段的吸收速率常数Ka和有效渗透系数Peff,SPSS 19.0软件对吸收速率常数Ka和有效渗透系数Peff的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当灌流液中药物浓度较低时(50、100 mg·L-1),十二指肠与空肠、回肠以及结肠的吸收速率常数(Ka)差异有显著性,空肠、回肠和结肠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当灌流液中药物浓度较高(150 mg·L-1)时,四肠段的Ka均差异无显著性;药物在十二指肠的吸收受到药物浓度的影响,而空肠、回肠和结肠三个药物浓度的吸收情况差异无显著性;不同pH值的药物肠灌流液,其在各肠段的吸收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厄贝沙坦为全肠道吸收的药物,且以十二指肠为主要吸收部位,溶液pH值对药物的吸收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单向肠灌流 吸收速率常数 有效渗透系数
下载PDF
酒石酸唑吡坦在模拟失重状态下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吸收特性
6
作者 张旸 井娟 +4 位作者 赵军 张瑞涛 徐媛 刘雪英 王庆伟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50-454,共5页
目的研究酒石酸唑吡坦在模拟失重与正常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的吸收特性,并比较酒石酸唑吡坦在正常和模拟失重大鼠中十二指肠吸收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肠灌流液中酒石酸唑吡坦的含量,计算... 目的研究酒石酸唑吡坦在模拟失重与正常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的吸收特性,并比较酒石酸唑吡坦在正常和模拟失重大鼠中十二指肠吸收变化。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肠灌流液中酒石酸唑吡坦的含量,计算有效渗透系数(P_(eff))和吸收速率参数(K_(a))。结果酒石酸唑吡坦在模拟失重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段的吸收参数与正常SD大鼠吸收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模拟失重状态下大鼠十二指肠P_(eff)和K_(a)均减小。结论酒石酸唑吡坦在模拟失重状态下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P_(eff)和K_(a)均小于正常组SD大鼠,因此模拟失重状态会减少酒石酸唑吡坦在SD大鼠十二指肠段吸收程度和吸收速度。提示机体进入失重环境后需要调整酒石酸唑吡坦服用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吡坦 酒石酸 模拟失重 在体单向肠灌流 色谱法 高效液相 十二指肠吸收 有效渗透系数 吸收速率参数
下载PDF
叶酸在模拟失重状态下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吸收特性分析研究
7
作者 张旸 崔敏萱 +5 位作者 赵军 张瑞涛 周雪娇 于娇妍 井娟 王庆伟 《中国药师》 CAS 2020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研究叶酸在模拟失重与正常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的吸收特征,探索模拟失重1,2,3,4周时叶酸在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较正常组SD大鼠发生的改变。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叶酸的含量,计算有效渗透系数(Peff)... 目的:研究叶酸在模拟失重与正常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的吸收特征,探索模拟失重1,2,3,4周时叶酸在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较正常组SD大鼠发生的改变。方法:采用大鼠在体单向肠灌流模型,用HPLC法测定灌流液中叶酸的含量,计算有效渗透系数(Peff)和吸收速率参数(Ka)。结果:叶酸在模拟失重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段的吸收参数与正常SD大鼠吸收参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模拟失重状态前3周随着时间增加十二指肠Peff和Ka增加,模拟失重状态第4周时肠吸收参数较前3周下降。结论:叶酸在模拟失重状态下SD大鼠体内十二指肠Peff和Ka均大于正常组SD大鼠,因此模拟失重状态对叶酸在SD大鼠十二指肠段的吸收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模拟失重 在体单向肠灌流 高效液相色谱法 十二指肠吸收 有效渗透系数 吸收速率参数
下载PDF
A method of determining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coal seam based on the permeability of loaded coal 被引量:6
8
作者 Li Bo Wei Jianping +2 位作者 Wang Kai Li Peng Wang K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2014年第5期637-641,共5页
This study developed the equipment for thermo-fluid–solid coupling of methane-containing coal, and investigated the seepage character of loaded coal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Regarding the effective pressur... This study developed the equipment for thermo-fluid–solid coupling of methane-containing coal, and investigated the seepage character of loaded coal under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Regarding the effective pressure as a variable, the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as permeability of loaded methane-containing coal has been studied under the conditions of different confining pressures and pore pressures.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effective stress and permeability of loaded methane-containing coal has been established, considering the adsorption of deformation, amount of pore gas compression and temperature vari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meability of coal samples decreases along with the increasing effective stress. Based on the Darcy law, the correlation equation between the effective stress and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coal seam has been established by combining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loaded coal and effective stress. On the basis of experimental data, this equation is used for calculation, and the results are in accordance with the measured ga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coal seam. In conclusion, this method can be accurate and convenient to determine the gas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of coal seam, and provide evidence for forecasting that of the deep coal s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Coal seam Effective pressure Loaded coal Pore pressure
下载PDF
柚皮素、橙皮素的大鼠在体肠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彦 辛然 +1 位作者 陈良慧 贺俊杰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CAS CSCD 2013年第5期465-469,共5页
目的考察柚皮素、橙皮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并考察P-糖蛋白(P-gp)对这2种成分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以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灌流液中柚皮素、橙皮素的含量,计算有效渗透系数(Peff*)及10 cm肠段吸收百分比。结... 目的考察柚皮素、橙皮素在大鼠肠道的吸收特性,并考察P-糖蛋白(P-gp)对这2种成分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在体肠灌流模型,以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测定灌流液中柚皮素、橙皮素的含量,计算有效渗透系数(Peff*)及10 cm肠段吸收百分比。结果 20μmol.L 1柚皮素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4个肠段的Peff*值分别为2.77±0.43,2.39±0.30,1.90±0.53,3.15±0.30;20μmol.L 1橙皮素分别为2.51±0.18,2.29±0.12,1.99±0.14,3.38±0.20。当两者加了P-gp抑制剂维拉帕米后,柚皮素、橙皮素在4个肠段的吸收均显著增加(P<0.05)。结论柚皮素、橙皮素在大鼠肠道内吸收较好,但两者均可被肠黏膜上的P-gp外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柚皮素 橙皮素 在体肠灌流模型 肠吸收 有效渗透系数
原文传递
蒸三七的肠吸收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申文雯 仇守蓓 +1 位作者 汤道权 陈斌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61-1467,共7页
目的:从肠吸收角度,研究蒸三七体内吸收特性,为阐明蒸三七的炮制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体外Caco-2细胞转运模型和在体大鼠肠灌流模型,对蒸三七的2种混合体系醇提物及正丁醇部位整体吸收情况对比分析,选择蒸三七中特有的6种活性成... 目的:从肠吸收角度,研究蒸三七体内吸收特性,为阐明蒸三七的炮制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体外Caco-2细胞转运模型和在体大鼠肠灌流模型,对蒸三七的2种混合体系醇提物及正丁醇部位整体吸收情况对比分析,选择蒸三七中特有的6种活性成分人参皂苷Rg_6,F_4,Rk_3,Rh_4,Rk_1,Rg_5作为检测和表征指标,进行蒸三七体内肠吸收特性的研究。结果:Caco-2细胞实验中,就两混合体系中各人参皂苷的表观渗透系数值(P_(app))相比,除人参皂苷Rk_3外,其他5种皂苷P_(app)值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皂苷绒毛面(AP)至基底面(BL)的表观系数值均>10^(-6)cm·s^(-1),表明蒸三七的体内吸收良好;表观渗透率均(PBA/PAB)<1.5,表明蒸三七中皂苷类成分跨膜主要转运方式可能是被动扩散。大鼠在体肠灌流实验中,两混合体系中各人参皂苷及总皂苷在肠道各部位的有效渗透系数(P_(eff)~*)值均>0.5,表明蒸三七中各皂苷吸收良好。不同浓度下的P_(eff)~*值均表明,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不同浓度下,各肠段下P_(eff)~*值均具显著性差异,表明蒸三七皂苷类成分的吸收可能存在除被动扩散外的其他转运机制。统计分析P_(eff)~*值,两混合体系中6个皂苷除某些皂苷外,人参皂苷Rk_3,Rk_1,Rg_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实验表明,以蒸三七中6种特有的活性成分作为检测和表征指标,蒸三七的体内肠吸收均良好;就蒸三七的2种混合体系醇提物及正丁醇部位而言,蒸三七正丁醇部位中某些皂苷成分和醇提物中相应人参皂苷吸收有显著性差异,可能由于醇提物中某些非正丁醇萃取部位造成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三七 人参皂苷Rg6 F4 Rk3 Rh4 Rk1 Rg5 肠吸收 表观渗透系数 有效渗透系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