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有效电容”的RLC互连树延时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董刚 杨银堂 李跃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09-512,共4页
在VLSI设计中,互连延时估计一直是很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电容"的RLC互连树延时分析的方法.把这种新方法与等效Elmore延时分析的方法做了仿真比较.结果显示,基于有效电容的RLC互连树延时分析方法误差要小于等... 在VLSI设计中,互连延时估计一直是很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有效电容"的RLC互连树延时分析的方法.把这种新方法与等效Elmore延时分析的方法做了仿真比较.结果显示,基于有效电容的RLC互连树延时分析方法误差要小于等效Elmore延时分析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LC互连树延时 有效电容 RLC互连Ⅱ模型 等效Elmore延时
下载PDF
基于“有效电容”的耦合RC互连延时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董刚 杨银堂 李跃进 《电路与系统学报》 CSCD 2004年第5期127-130,共4页
本文在保证互连延时特性不变的基础上将两相邻耦合 RC 互连中的耦合电容和静态互连电路等效为一“有效电容”,并将其用于有源互连的 Elmore 延时计算。与传统的采用 Miller 电容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它不但提高了计算精度而且反映了延时随... 本文在保证互连延时特性不变的基础上将两相邻耦合 RC 互连中的耦合电容和静态互连电路等效为一“有效电容”,并将其用于有源互连的 Elmore 延时计算。与传统的采用 Miller 电容的方法进行了比较,它不但提高了计算精度而且反映了延时随信号上升时间变化的规律。本文方法与 Elmore 延时具有相同的计算复杂度,可广泛用于考虑耦合电容的面向性能的布线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提取 耦合RC互连 有效电容 延时
下载PDF
一种计算复合介质有效电容率的新方法
3
作者 林凡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第2期41-46,共6页
本文从简单模型出发,提出一种计算复合介质有效电容率的新方法.分析了理想平行板电容器内两相复合介质的介电特性,计算了不同结构下以体积比1:1混合的两相复合介质有效电容率,并对不同结构下的有效γ电容提率高的了值计做算了方统法计... 本文从简单模型出发,提出一种计算复合介质有效电容率的新方法.分析了理想平行板电容器内两相复合介质的介电特性,计算了不同结构下以体积比1:1混合的两相复合介质有效电容率,并对不同结构下的有效γ电容提率高的了值计做算了方统法计的处适理用,性.然计后算将结该果方表法明推,广不到同计的算γ任值何能体够积使比本情文况的下计的算有结效果电分容别率.和在一模些型著中名引的入经可典调公节式参符数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效电容 复合介质 概率统计
下载PDF
互连线负载的有效电容计算模型
4
作者 黄章财 毛军发 李晓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15-117,共3页
在大量仿真数据以及当前集成电路设计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互连线负载的有效电容计算模型.该模型基于精确的互连线π模型,考虑了互连线电阻对负载互连线的屏蔽作用,并能与目前常用的器件时延公式兼容.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电路... 在大量仿真数据以及当前集成电路设计工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简单互连线负载的有效电容计算模型.该模型基于精确的互连线π模型,考虑了互连线电阻对负载互连线的屏蔽作用,并能与目前常用的器件时延公式兼容.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与电路模拟软件SPICE仿真结果相比较误差小于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电路 有效电容 深亚微米 互连线 门级时延
下载PDF
有效电容可调的单相电容电动机
5
作者 姚光中 《安徽工程大学学报》 CAS 1995年第2期11-20,共10页
为了使单相电容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性能和运行性能,与副绕组串联的电容器需要不同的电容量。现在最普遍的作法是配置二只电容器,一只用于改善起动性能,另一只用于改善运行性能。本文阐述应用电子开关周期短接电容器,以获得可调的... 为了使单相电容电动机具有良好的起动性能和运行性能,与副绕组串联的电容器需要不同的电容量。现在最普遍的作法是配置二只电容器,一只用于改善起动性能,另一只用于改善运行性能。本文阐述应用电子开关周期短接电容器,以获得可调的有效电容,从而达到上述目的的原理及方法。该法只需用一只电容器即可同时改善起动和运行性能.在250W.4极电容电动机上试验结果,与应用二只电容器的方法相比较,具有相近的起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电容电动机 可调有效电容 电子开关
下载PDF
基于液压模型的功率MOSFET有效输出电容测试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温景超 李旭红 +2 位作者 赵彦飞 于望 袁赵详 《电子元件与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90-94,共5页
输出电容是影响功率MOSFET开关损耗的重要参数.在开关应用中,根据输出电容Coss来确定器件的开关损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准确地评估器件的开关损耗,研究了功率MOSFET的有效输出电容Coer和Cotr及其测试方法.首先,以液压模型理论为基础... 输出电容是影响功率MOSFET开关损耗的重要参数.在开关应用中,根据输出电容Coss来确定器件的开关损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准确地评估器件的开关损耗,研究了功率MOSFET的有效输出电容Coer和Cotr及其测试方法.首先,以液压模型理论为基础阐述了器件参数Coer和Cotr的具体含义,并完成相应的测试电路设计.然后,建立了基于测试电路的数值计算模型;为了保证测试精度,模型中充分考虑了电压测试电路产生的负载效应.最终,采用该方法对器件的有效输出电容进行测试和计算.实验结果表明,该测试方法能对功率MOSFET的有效输出电容进行可靠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MOSFET 开关损耗 液压模型 有效输出电容 测试电路 数值计算
下载PDF
等离子体显示屏放电单元的电路模型和电容
7
作者 欧阳吉庭 刘纪元 惠和兴 《中原工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B08期80-83,91,共5页
 利用等效电路模型,计算分析了等离子体显示屏放电单元的有效电容与电极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电容主要由介质参数和放电电极表面积决定.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电极间距不改变电容但放电效率增大;降低有效电容也可以提高放电的紫外光效率.
关键词 等离子体显示屏 放电单元 电路模型 有效电容 电极结构
下载PDF
驱动器等效电路模型中电阻及电容的计算
8
作者 尹国丽 刘彦松 林争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563-1568,共6页
为了找到一种计算驱动器的戴维南等效电路模型中电阻和电容值的方法,在负载电容分别取最小和最大值时,从驱动器输出仿真曲线上选择2个不同的输出电压,根据其对应的门负载延迟解出输出电阻和电容.计算结果表明,当输出电压从终值电压的30%... 为了找到一种计算驱动器的戴维南等效电路模型中电阻和电容值的方法,在负载电容分别取最小和最大值时,从驱动器输出仿真曲线上选择2个不同的输出电压,根据其对应的门负载延迟解出输出电阻和电容.计算结果表明,当输出电压从终值电压的30%、40%和50%中选择任意2个参考电压时,算出的输出电阻和电容值绘制的驱动器输出曲线较逼近Spice仿真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器 输出电阻 有效电容 分段函数 模型映射
下载PDF
不同结构部件的等效电容对ECM灵敏度的影响
9
作者 常秀丽 《电声技术》 2011年第2期24-25,共2页
对于驻极体电容传声器(ECM),不同结构部件的等效电容,对灵敏度的影响不同。在掌握了不同类别电容对灵敏度的影响机理之后,在单体设计时,对不同部件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便按需调节单体的灵敏度。主要探讨了振膜的有效电容和传声器内部的... 对于驻极体电容传声器(ECM),不同结构部件的等效电容,对灵敏度的影响不同。在掌握了不同类别电容对灵敏度的影响机理之后,在单体设计时,对不同部件进行针对性的设计,以便按需调节单体的灵敏度。主要探讨了振膜的有效电容和传声器内部的寄生电容这两者对灵敏度的影响,以及各部件对相应电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敏度 有效电容 寄生电容
下载PDF
葱叶一步法裂解制备多孔炭及其电容性能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晶 高利珍 +3 位作者 李雪莲 吴超 高丽丽 李长明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75-484,共10页
以葱叶为炭前驱体,在不添加任何活化剂的条件下,炭化活化同时进行,制备了孔径分布主要集中于0.6~1.2nm和3~5nm之间的葱基多孔炭材料,并对其电容性能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量弥散X射... 以葱叶为炭前驱体,在不添加任何活化剂的条件下,炭化活化同时进行,制备了孔径分布主要集中于0.6~1.2nm和3~5nm之间的葱基多孔炭材料,并对其电容性能进行研究。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能量弥散X射线光谱(EDX)、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X射线衍射(XRD)、热重分析(TGA)和氮气吸脱附曲线等方法表征了葱基炭的形貌、成分、比表面积及孔径分布等性能;通过循环伏安(CV)、交流阻抗(EIS)、恒流充放电(GCD)等电化学方法考察了材料的比电容和循环寿命等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葱叶中本身含有的微量矿物质如钙、钾等在其炭化的过程中同时起到了活化的作用。研究了不同温度下(600~800℃)制备的多孔炭的性能,发现800℃条件下制得的样品性能最佳,以微孔为主,介孔辅之,孔径为0.6~1.2 nm的微分孔隙体积达2.608 cm^(-3)/g/nm,3~5 nm的微分孔隙体积有0.144 cm^(-3)g/nm,BET比表面积为551.7 m^2/g,质量比电容为158.6 F/g,有效面积电容可高达28.8μF/cm^2。这表明孔径分布情况对多孔炭的电荷存储能力有很重要的影响,此法也为提高"有效面积电容"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炭 葱叶 一步炭化活化法 有效面积电容
下载PDF
日光灯电路最佳补偿电容值的探讨
11
作者 王鸿印 《锦州工学院学报》 1990年第1期39-43,共5页
关键词 日光灯 电路 有效电容 功率因数
下载PDF
适合检测应用的电容数字转换器
12
《世界电子元器件》 2007年第10期42-42,共1页
在工业、汽车、医疗和消费类应用中基于电容的传感器设计数量越来越多。因此,电容数字转换器(CDC)应用很快成为主流。但设计工程师需要能够实现创新的低功耗、小尺寸和低成本的器件以及能够提供独特的人机工程设计和最终产品差异化... 在工业、汽车、医疗和消费类应用中基于电容的传感器设计数量越来越多。因此,电容数字转换器(CDC)应用很快成为主流。但设计工程师需要能够实现创新的低功耗、小尺寸和低成本的器件以及能够提供独特的人机工程设计和最终产品差异化功能的有效电容接口。ADI公司提供多种多样且种类不断增加的CDC,特别适合于接近检测、位置、液位、压力和湿度测量以及触摸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转换器 检测应用 有效电容 人机工程设计 设计工程师 ADI公司 最终产品 触摸控制
下载PDF
反激变压器传导共模EMI特性的仿真与实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林苏斌 高旻 张丽萍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04-108,144,共6页
在分析反激变换器共模噪声传输机理分析基础上,推导了反激变压器共模端口有效电容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电磁场仿真软件的反激变压器共模特性评估模型,搭建了基于网络分析仪的反激变压器共模特性演示和评估平台以及基于信号发生器、示... 在分析反激变换器共模噪声传输机理分析基础上,推导了反激变压器共模端口有效电容的数学模型;建立了基于电磁场仿真软件的反激变压器共模特性评估模型,搭建了基于网络分析仪的反激变压器共模特性演示和评估平台以及基于信号发生器、示波器的简易实验测试方法。包含噪声传输机理分析、电磁场有限元仿真建模、实验测试验证的实际工程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为电磁兼容原理与设计课程中电磁干扰噪声的分析、诊断与抑制提供了实验教学条件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激变压器 电磁兼容特性 传导共模噪声 共模端口有效电容
下载PDF
磁性元件电磁兼容仿真模型参数的提取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煜 陈为 陈庆彬 《电器与能效管理技术》 2017年第21期35-39,43,共6页
磁性元件是开关电源传导EMI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电磁兼容模型也是最复杂的。模型的准确与否以及频带宽度是电磁兼容仿真精度的关键因素。传统采用LCR等单端口阻抗测量仪器测量的电磁参数无法有效表征磁性元件的电磁兼容特性,同时磁性... 磁性元件是开关电源传导EMI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其电磁兼容模型也是最复杂的。模型的准确与否以及频带宽度是电磁兼容仿真精度的关键因素。传统采用LCR等单端口阻抗测量仪器测量的电磁参数无法有效表征磁性元件的电磁兼容特性,同时磁性元件结构复杂,难以通过简单的理论计算准确得到。以变压器共模噪声电磁兼容模型的理论分析为基础,深入分析了提取磁性元件电磁兼容共模噪声模型参数的理论方法和所采用的仿真分析方法。试验结果与理论分析及仿真的一致性验证了理论分析方法和仿真分析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元件 电磁兼容模型 仿真 共模噪声有效电容
下载PDF
Elmore Delay Estimation of Two Adjacent Coupling Interconnects
15
作者 董刚 杨银堂 李跃进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8,共5页
An approach for analyzing coupling RC interconnect delay based on "effective capacitance" is presented. We compare this new method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which uses Miller capacit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 An approach for analyzing coupling RC interconnect delay based on "effective capacitance" is presented. We compare this new method to the traditional method,which uses Miller capacitance.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method not only improves the accuracy but also reflects the delay dependence on rise time. The method has the same complexity as the Elmore delay model and can be used in performance-driven routing optimiz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pacitance extraction coupling RC interconnecl effective capacitance DELAY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