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晶铁电材料的有效电弹性能预报 被引量:2
1
作者 程锦泉 王彪 杜善义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30-338,共9页
本文利用细观力学方法———Eshelby等效夹杂法和MoriTanaka的平均场理论,根据铁电材料的微结构特点,建立了一个细观统计模型对多晶铁电材料的有效电弹性能和模量进行分析预报.在本细观统计模型中,不仅考虑到单... 本文利用细观力学方法———Eshelby等效夹杂法和MoriTanaka的平均场理论,根据铁电材料的微结构特点,建立了一个细观统计模型对多晶铁电材料的有效电弹性能和模量进行分析预报.在本细观统计模型中,不仅考虑到单晶粒的形状影响,而且考虑铁电畴在外场作用下发生极化转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 极化转动 细观力学 有效电弹性能
下载PDF
三维编织压电陶瓷基复合材料有效电弹性性能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马宵 魏高峰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16,共6页
基于三维编织预制件的细观结构,建立了三维编织压电陶瓷基复合材料位移-电耦合场有限元模型,利用电弹性场体积平均思想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周期分布三维编织压电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弹性性能。通过对代表性体积单元施加位移载荷和电... 基于三维编织预制件的细观结构,建立了三维编织压电陶瓷基复合材料位移-电耦合场有限元模型,利用电弹性场体积平均思想和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周期分布三维编织压电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弹性性能。通过对代表性体积单元施加位移载荷和电载荷边界条件,预测了不同纤维体积分数下三维编织压电陶瓷基复合材料的有效弹性常数、压电常数和介电常数。计算结果表明,三维编织压电陶瓷基复合材料可显著改善压电陶瓷的整体力学性能,且保持了较好的电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编织复合材料 位移-耦合场 有效弹性性能 有限元方法
下载PDF
梯度功能铁电陶瓷致动器的电致失效研究
3
作者 梁军 石志飞 杜善义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z2期743-746,共4页
本文研究了以介电常数ε呈梯度变化时铅镁铌铁电陶瓷(ε-FGPMN)致动器的电致失效力学机理,通过梯度参数的优化设计,有效地降低了材料开裂的能量释放率,使得多层共烧铁电致动器的临界层厚度有明显的减小,满足微电子元件微型化发展需要.
关键词 梯度功能铁材料 有效电弹性能 致失效
下载PDF
双周期圆柱形压电夹杂反平面问题的精确解及其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徐耀玲 蒋持平 《固体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8-302,共5页
研究无限压电介质中双周期圆柱形压电夹杂的反平面问题.借鉴Eshelby等效夹杂原理,通过引入双周期非均匀本征应变和本征电场,构造了一个与原问题等价的均匀介质双周期本征应变和本征电场问题.利用双准周期Riemann边值问题理论,获得了夹... 研究无限压电介质中双周期圆柱形压电夹杂的反平面问题.借鉴Eshelby等效夹杂原理,通过引入双周期非均匀本征应变和本征电场,构造了一个与原问题等价的均匀介质双周期本征应变和本征电场问题.利用双准周期Riemann边值问题理论,获得了夹杂内外严格的电弹性解.作为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一个重要模型,预测了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周期 圆柱形夹杂 复合材料 有效弹性模量
下载PDF
圆环形截面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有效电弹性性能研究
5
作者 徐耀玲 邱鹏凯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7-224,共8页
研究含周期分布压电纤维的压电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弹性性能。通过在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边界上施加位移和电势周期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法求得了代表性体积单元内的电弹性场。由平均电弹性场和压电复合材料有效电弹性性能定义,预测了圆环形... 研究含周期分布压电纤维的压电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弹性性能。通过在材料代表性体积单元边界上施加位移和电势周期边界条件,利用有限元法求得了代表性体积单元内的电弹性场。由平均电弹性场和压电复合材料有效电弹性性能定义,预测了圆环形截面压电纤维复合材料的有效电弹性系数。通过算例,比较了相同压电材料体积分数下圆环形截面压电纤维复合材料与圆截面压电纤维复合材料有效电弹性性能的差异,讨论了圆环形截面压电纤维内部非压电填充物的力学性质对有效压电系数的影响。该文结论可为高灵敏度压电复合材料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圆环形截面纤维 有效弹性系数 周期边界条件 有限单元法
原文传递
Dynamic effective elastic modulus of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s with dense piezoelectric nano-fibers considering surface/interface effect 被引量:1
6
作者 FANG XueQian HUANG MingJuan +2 位作者 ZHU ZiTao LIU JinXi FENG WenJie 《Science China(Physics,Mechanics & Astronom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25-132,共8页
Based on effective field method,the dynamic effective elastic modulus of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s embedded with dense piezoelectric nano-fibers is obtained,and the interacting effect of piezoelectric surfaces/interfa... Based on effective field method,the dynamic effective elastic modulus of polymer matrix composites embedded with dense piezoelectric nano-fibers is obtained,and the interacting effect of piezoelectric surfaces/interfaces around the nano-fibers is considered.The multiple scattering effects of harmonic anti-plane shear waves between the piezoelectric nano-fibers with surface/interface are averaged by effective field method.To analyze the interacting results among the random nano-fibers,the problem of two typical piezoelectric nano-fibers is introduced by employing the addition theorem of Bessel functions.Through numerical calculations,the influence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randomly distributed piezoelectric nano-fibers under different surface/interface parameters is analyzed.The effect of piezoelectric property of surface/interface on the effective shear modulus under different volume fractions is also examined.Comparison with the simplified cases is given to validate this dynamic electro-elastic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ezoelectric nanocomposites dense nano-fibers dynamic effective properties effective field metho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