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台南凹陷三叠系油气有效输导层特征分析
1
作者 郭宗广 王朋岩 +2 位作者 王燕红 赵金龙 李丽 《中国锰业》 2020年第2期40-45,共6页
有效输导层是油气运移过程中实际经过的那部分输导通道。在常规储层物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有效输导层宏观影响因素,结合油气显示数据,研究油气运移过程中流体在储层中的通道优选规律。研究工作显示:吐哈盆地台南凹陷三叠纪储层油气经历... 有效输导层是油气运移过程中实际经过的那部分输导通道。在常规储层物性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有效输导层宏观影响因素,结合油气显示数据,研究油气运移过程中流体在储层中的通道优选规律。研究工作显示:吐哈盆地台南凹陷三叠纪储层油气经历了由西向东的长距离运移过程,砂体是主要运移通道。埋藏压实作用是影响输导层物性最重要的因素,同等压实程度下,细砂岩物性最佳,三角洲内前缘和辫状三角洲平原是有利的储层形成环境。应用滑动砂地比连续计算地层砂泥岩分布,85%的油气显示小层分布在滑动砂地比大于60%的地层段内。台南凹陷有效输导层分布于研究区中部和南部,累加有效储层孔隙空间厚度在20~40 m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南凹陷 三叠系 有效输导层 输导物性
下载PDF
高邮凹陷有效砂岩输导层分布及控藏作用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浩 高先志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59,67,共8页
有效砂岩输导层是指经历过油气运移的砂层,据油气显示和油气包裹体识别有效砂岩输导层,同时结合烃源岩的分布、砂层的空间位置以及构造背景来分析有效砂岩输导层的分布。结果表明:高邮凹陷有效砂岩输导层具有分带性和分层性的分布特征:... 有效砂岩输导层是指经历过油气运移的砂层,据油气显示和油气包裹体识别有效砂岩输导层,同时结合烃源岩的分布、砂层的空间位置以及构造背景来分析有效砂岩输导层的分布。结果表明:高邮凹陷有效砂岩输导层具有分带性和分层性的分布特征:在北部斜坡带,阜一段主要分布在其顶部砂层段,具'广而薄'的特点,阜三段主要分布层段从内坡带向外坡带逐渐抬升,内坡带全段分布,而在中、外坡带集中在中上部的砂层段;在断裂带,戴一段主要分布于阜四段有效烃源岩分布区内,而戴二段分布较局限,主要沿油源断层分布,具有'窄而厚'的特点。高邮凹陷有效砂岩输导层的分布受沉积相带、构造背景、有效烃源岩的分布以及源岩与输导层接触关系、油源断层、区域盖层和辉绿岩的侵入等多种因素控制。有效砂岩输导层控制着高邮凹陷斜坡带油藏的分布位置和层位,有效砂层的顶面形态控制了油气优势运移路径,有效砂岩输导层、有效烃源岩和输导动力场的优势配置控制油气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导体系 油气运移 砂体分布 有效砂岩输导 高邮凹陷
下载PDF
龙凤山地区火石岭组火山岩输导体系特征与油气分布的关系 被引量:2
3
作者 侯帅 蒋有录 +2 位作者 苏圣民 金帅 陈杏霞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8-49,共12页
受构造、风化淋滤等作用影响,长岭断陷龙凤山地区火石岭组发育断层-不整合-有效输导层复合输导体系,影响油气运聚与分布。火石岭组内发育有上下两套含油气层,平面上自北部洼陷带至西部构造带,均有油气发现。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输导体系分... 受构造、风化淋滤等作用影响,长岭断陷龙凤山地区火石岭组发育断层-不整合-有效输导层复合输导体系,影响油气运聚与分布。火石岭组内发育有上下两套含油气层,平面上自北部洼陷带至西部构造带,均有油气发现。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输导体系分布特征及演化规律,探讨输导体系与油气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油气平面上分布广泛性以及纵向分布差异性与输导体系组合类型及演化过程密切相关;早期活动断裂以及有效输导层是原油运移至西部构造带形成下部含油气层的重要通道,晚期断裂、不整合结构以及有效输导层则是天然气运移至东部斜坡带形成上部气层的重要输导体系;输导体系组合及演化造成现今油气平面分布差异显著,表现为“早期远源含油,晚期近源富气”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山岩 油气分布 断裂 不整合 有效输导层 输导体系
下载PDF
柴西南昆北断阶带油气运移特点 被引量:9
4
作者 高先志 孙蕾 +3 位作者 汪立群 蔡默仑 张国卿 姜智利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3-100,共8页
本文在分析昆北断阶带油气运移输导层基本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油气显示的分布特点分析,对昆北地区油气运移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基岩顶面不整合是昆北断阶带油气的主导输导层。受印支期的长期风化剥蚀,昆北地区普遍发育基岩风化壳,从而... 本文在分析昆北断阶带油气运移输导层基本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油气显示的分布特点分析,对昆北地区油气运移特点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基岩顶面不整合是昆北断阶带油气的主导输导层。受印支期的长期风化剥蚀,昆北地区普遍发育基岩风化壳,从而形成广泛的不整合输导层。不整合输导层由古近系底砾岩和基岩风化层两部分构成,在不同井区可表现出单通道或双通道等不同输导特点。从宏观上看,油气从昆北油源断层爬上昆北断阶带后主要通过不整合进行横向扩展运移,不整合输导层的构造形态导致油气优先沿不整合输导层的构造脊线进行优势运移,当遇到不封闭断层时,则发生沿断层面向上调节运移或顺沿断层面进行横向运移。昆北地区断层侧向封闭性普遍较强,而NNE、NE走向的断层垂向封闭性弱,成为调整油气向上或改向运移的重要通道。除底砾岩外,昆北地区古近系砂层输导油气的范围有限,只有与断层和基岩不整合输导层有接触的砂层才起到局部的输导作用。因此,昆北地区油气主要集中分布在基岩不整合和断层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运移 输导体系 不整合 封闭性 有效输导层 柴达木盆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