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病毒携带人Galectin-3基因RNAi的有效靶点筛选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明栋 史彦芳 +2 位作者 王洪 马文斌 王任直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264-1267,共4页
目的构建携带人Galectin-3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测定感染滴度,并对不同靶点进行有效筛选。方法根据Galectin-3基因设计4对,经退火制备的双链DNA oligo,连接经双酶切的线性化pGCL-GFP/U6载体,转化后经PCR鉴定,阳性克隆测序,质粒抽提,经C... 目的构建携带人Galectin-3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测定感染滴度,并对不同靶点进行有效筛选。方法根据Galectin-3基因设计4对,经退火制备的双链DNA oligo,连接经双酶切的线性化pGCL-GFP/U6载体,转化后经PCR鉴定,阳性克隆测序,质粒抽提,经CaCl2导入293T细胞,包装成慢病毒,收集病毒上清并检测其滴度。将含Galectin-3基因的RNAi病毒颗粒,感染靶细胞,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荧光,感染率>50%时,收集细胞抽提RNA,RT-PCR检测Galectin-3mRNA水平,评价干扰效果。结果经测序、PCR分析证实目的序列成功连接到载体上,载体构建成功,包装成高滴度慢病毒。感染MCF-7细胞系后,细胞荧光显示感染率>50%,定量RT-PCR检测结果发现:1#和3#靶点敲减Galectin-3基因效率达95%、85%。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了携带有人Galectin-3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及有效靶点,为进一步研究Galectin-3在肿瘤细胞中的作用提供实验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半乳凝素-3基因 发夹结构 慢病毒 有效靶点筛选
下载PDF
持续静注利多卡因对异丙酚有效靶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王世端 袁莉 +3 位作者 潘维敏 吴优 张林 王士雷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利多卡因 异丙酚 药物相互作用 持续静脉滴注 有效靶浓度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大面积激光光幕靶有效靶区的建模分析及优化 被引量:6
3
作者 赵冬娥 潘广贞 王高 《华北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4期283-285,共3页
目的 研究大面积激光光幕靶有效靶区的光路结构合理性 .方法 对椭圆柱面反射镜及圆柱面反射镜分别进行了建模分析及优化 .结果 分析结果表明 ,两种模型都能满足大面积有效靶区及像差要求 ,且各有优势 .
关键词 大面积激光光幕 测速装置 有效靶 椭圆柱面反射镜 圆柱面反射镜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时丙泊酚半数有效靶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刘诗文 《微创医学》 2018年第1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时丙泊酚半数有效靶浓度(ECe50)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5组,给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及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序贯法根据患者的体动反应,增加或降低丙泊酚的...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时丙泊酚半数有效靶浓度(ECe50)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5组,给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及等量生理盐水,采用序贯法根据患者的体动反应,增加或降低丙泊酚的血浆靶浓度,测定出50%患者麻醉时所需的丙泊酚血浆浓度及其95%的可信区间。结果 5组平均动脉压均在麻醉后支气管镜置入前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麻醉后支气管镜置入前和支气管镜置入即刻BIS值均明显下降(P<0.05);5组丙泊酚ECe50及其95%CI随右美托咪啶的浓度增加而呈递减趋势(P<0.05)。检查过程中使用多巴胺13例,乌拉地尔9例,阿托品11例,艾司洛尔19例。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时丙泊酚的半数有效靶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支气管镜 麻醉 右美托咪定 丙泊酚 半数有效靶浓度
下载PDF
不同剂量地佐辛对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时丙泊酚半数有效靶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亮 《临床医学工程》 2019年第11期1473-1474,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时丙泊酚半数有效靶浓度(ECe50)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组、 B组、 C组、 D组及对照组,检查前分别给予A组、 B组、 C组、 D组输注50、 100、 ...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地佐辛对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麻醉时丙泊酚半数有效靶浓度(ECe50)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行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随机分为A组、 B组、 C组、 D组及对照组,检查前分别给予A组、 B组、 C组、 D组输注50、 100、 150、 200μg/kg地佐辛,对照组给予输注等容量生理盐水,五组均靶控丙泊酚,应用序贯法确定丙泊酚,满足纤维支气管镜成功置入ECe50及95%CI可信区间。各组初始ECe50为3.0μg/m L,各相邻靶浓度差为0.5μg/m L。分析五组不同时段平均动脉压及心率,并对比各组丙泊酚ECe50及95%CI可信区间。结果五组患者麻醉后平均动脉压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降低(P <0.05),各时间段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 A组、 B组、 C组、 D组丙泊酚ECe50呈递减趋势(P <0.05)。结论在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应用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可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不同剂量 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丙泊酚 半数有效靶浓度
下载PDF
利用质子能损检测气体靶区有效靶原子密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燕红 程锐 +9 位作者 张敏 周贤明 赵永涛 王瑜玉 雷瑜 麻鹏鹏 王昭 任洁茹 马新文 肖国青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4,共7页
准确测量气态靶区的有效靶原子密度能够提升离子与气体和离子与等离子体靶相互作用实验结果的精度和对物理过程的认识.实验中利用离子加速器引出的100 ke V质子束穿过一定长度的氢气靶,对质子的剩余能量进行了精确测量,获得了在气体靶... 准确测量气态靶区的有效靶原子密度能够提升离子与气体和离子与等离子体靶相互作用实验结果的精度和对物理过程的认识.实验中利用离子加速器引出的100 ke V质子束穿过一定长度的氢气靶,对质子的剩余能量进行了精确测量,获得了在气体靶内的质子能损数据,结合已有的能损研究结果,重新标定了气体靶区内的有效靶原子密度.分别比较了能损、电离型真空计IonIVac ITR 90和薄膜电容型真空计Varian CDG-500的实验测量结果,对比了修正后的电离型真空计有效气压曲线,结果发现质子束能损的测量方式具有原位、高准确性、在线监测等突出优势,为诊断气态靶有效原子密度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束 气体 能量损失 有效靶原子密度
下载PDF
氟哌利多对丙泊酚麻醉患者意识消失时有效靶浓度的影响
7
作者 陈永基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6期413-414,共2页
目的:探究并观察氟哌利多对丙泊酚麻醉患者意识消失时有效靶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四组。其中一组注射生理盐水,剩下的二组、三组、四组分别静脉... 目的:探究并观察氟哌利多对丙泊酚麻醉患者意识消失时有效靶浓度的影响。方法选取于2011年6月~2012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四组。其中一组注射生理盐水,剩下的二组、三组、四组分别静脉滴注氟哌利多0.65mg、1.3mg、2.5mg,10min之后靶控输注丙泊酚。临床观察对比四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症状,主要指标有患者意识消失时丙泊酚血浆靶的浓度、效应室的靶浓度。结果在患者意识消失时,其中二组、三组和四组的丙泊酚血浆靶的浓度、效应室的靶浓度都明显低于一组的浓度;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四组的效果又低于二组、三组的浓度,结果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氟哌利多对丙泊酚麻醉患者意识消失时有效靶浓度的安全控制能够实现较好的临床效果,其中不良情况的发生率很低,有利于促进患者各方面的治疗实施状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哌利多 丙泊酚 麻醉患者意识消失 有效靶浓度 影响
下载PDF
右室流出道心律失常有效消融靶点的表现形式 被引量:1
8
作者 林加锋 林佳选 +4 位作者 季亢挺 兰华仙 李继武 陈鹏 杨鹏麟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70-270,共1页
对153例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18例,室性早搏(PVCs)135例。成功率95.42%。有效消融靶点的表现形式:①激动顺序标测PVCs电位较体表心电图QRS波领先30ms以上成功率高;②起搏时QRS波形态与体表心电... 对153例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进行射频消融治疗,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18例,室性早搏(PVCs)135例。成功率95.42%。有效消融靶点的表现形式:①激动顺序标测PVCs电位较体表心电图QRS波领先30ms以上成功率高;②起搏时QRS波形态与体表心电图PVCs的QRS波12个导联上的形态相同成功率高,且有3种特征;③放电时PVCs或VT很快消失或出现同形PVCs增多或VT持续时间延长,频率增快,随即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有效靶
下载PDF
右心室流出道心律失常有效消融靶点的表现形式 被引量:1
9
作者 林加锋 林佳选 +3 位作者 李嘉 季亢挺 李岳春 杨鹏麟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583-586,共4页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RVOTA)射频导管标测与消融有效靶点的表现形式。方法:167例RVOTA患者男60例、女107例,年龄(47.7±15.2)(15~78)岁。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20例,室性早搏(PVCs)147例。单点穿刺股静脉后,将单根消... 目的:探讨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RVOTA)射频导管标测与消融有效靶点的表现形式。方法:167例RVOTA患者男60例、女107例,年龄(47.7±15.2)(15~78)岁。其中室性心动过速(VT)20例,室性早搏(PVCs)147例。单点穿刺股静脉后,将单根消融导管按需放置于右心室心尖部、流入道或流出道,行电生理检查、起搏与激动顺序标测和消融治疗,分析激动顺序与起搏标测有效靶点的表现形式。结果:消融成功160例,成功率达95.81%。激动顺序标测有效靶点心内电图较体表心电图QRS波起始点提早(33.41±3.23)ms。起搏标测有效靶点有以下表现形式:①起搏的QRS波群与自发PVCs至少11导联完全相同;②起搏标测时有2种形态略异的QRS波群,其中1种与自发PVCs的QRS波群完全相同;③VT时有2种形态略异的QRS波群,起搏标测的QRS波群与自发VT的1种QRS波群完全相同;④起搏标测时与自发PVCs的QRS波群12个导联完全相同,激动标测可见尖峰样、尖峰碎裂样或双电位。放电时PVCs或VT很快(<10 s)消失或终止;或PVCs增多或VT持续时间延长、频率增快,随即很快消失。结论:绝大多数RVOTA激动顺序标测有效靶点心内电图较体表心电图QRS波起始点提早应≥30 ms,起搏标测有效靶点除传统的起搏时QRS波群与自发PVCs形态至少11导联完全相同外,尚有多种表现形式,了解这些特征,有利于正确判断有效靶点,缩短标测、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理学 室性心律失常 右心室流出道 导管消融 射频电流 有效靶 起搏标测 激动顺序标测
下载PDF
腰椎手术静-吸复合麻醉脑电双频指数为50时的丙泊酚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 被引量:4
10
作者 邹蓉 姚凤珍 +2 位作者 季淑娟 郭杰 崔苏扬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观察腰椎手术静-吸复合麻醉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50时丙泊酚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方法择期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年龄40~56岁,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吸入0.5 MAC七氟醚、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 目的观察腰椎手术静-吸复合麻醉脑电双频指数(BIS)维持50时丙泊酚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方法择期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患者,年龄40~56岁,术中麻醉维持采用吸入0.5 MAC七氟醚、静脉泵注瑞芬太尼0.2μg·kg^(-1)·min^(-1)和维库溴铵0.08mg·kg^(-1)·h^(-1),同时TCI丙泊酚。采用序贯法确定丙泊酚靶浓度,初始血浆靶浓度为1.8μg/ml,相邻浓度比为1∶1.1;若患者术中平均BIS值>50,则下一例患者靶浓度为1.98μg/ml;若BIS≤50,则下一例患者靶浓度为1.64μg/ml,以此类推。计算丙泊酚Cp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共有26例患者完成序贯试验。丙泊酚Cp50为1.61μg/ml(95%CI 1.52~1.70)μg/ml。结论腰椎手术中0.5 MAC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及TCI丙泊酚麻醉,术中维持BIS值为50时所需丙泊酚的Cp50为1.61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七氟醚 瑞芬太尼 半数有效血浆浓度 脑电双频指数
下载PDF
双管武器弹丸同时着靶坐标测量方法研究
11
作者 单聪 王腾飞 +1 位作者 王宏浩 谢宏伟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第3期169-172,共4页
针对双线阵CCD交汇立靶系统测量双管武器弹丸同时着靶时会产生虚假弹着点且无法排除的问题,研究基于三线阵CCD相机交汇的双弹丸同时着靶坐标测量方法。当双弹丸同时着靶时,通过左侧和右侧CCD相机计算获得2个真实的弹着点和2个虚假的弹... 针对双线阵CCD交汇立靶系统测量双管武器弹丸同时着靶时会产生虚假弹着点且无法排除的问题,研究基于三线阵CCD相机交汇的双弹丸同时着靶坐标测量方法。当双弹丸同时着靶时,通过左侧和右侧CCD相机计算获得2个真实的弹着点和2个虚假的弹着点坐标,通过中间线阵CCD相机来排除2个虚假弹丸图像,以中间CCD相机探测器件的中心像元位置为原点建立直角坐标系,基于直线相交原理对弹丸的着靶坐标测量公式进行推导,对弹丸着靶坐标测量误差进行仿真和分析。仿真结果显示,在测量靶面为2 m×2 m时,横坐标测量误差的标准差小于1.5 mm,纵坐标测量误差的标准差小于2.0 mm,满足靶场对弹丸着靶坐标测量精度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管武器 线阵CCD 坐标 有效靶
下载PDF
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肥胖患者结肠镜检查时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 被引量:7
12
作者 姚林林 王胜 +1 位作者 代志刚 高元丽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57-459,共3页
目的测定肥胖患者结肠镜检查时复合芬太尼麻醉下TCI丙泊酚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方法选择需行结肠镜检查患者,男27例,女28例,18.5kg/m^2≤BMI〈24.0kg/m^2为正常体重组(N组);BMI≥28.0kg/m^2为肥胖组(O组)。两组患者的初... 目的测定肥胖患者结肠镜检查时复合芬太尼麻醉下TCI丙泊酚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50)。方法选择需行结肠镜检查患者,男27例,女28例,18.5kg/m^2≤BMI〈24.0kg/m^2为正常体重组(N组);BMI≥28.0kg/m^2为肥胖组(O组)。两组患者的初始血浆靶浓度均设为3.0μg/ml。入选样本从有体动的上一例患者开始计算,其后各例患者血浆靶浓度根据手术过程中有无体动进行调整,浓度变化间隔为0.5μg/ml,按序贯法进行研究,计算丙泊酚的Cp50及其95%可信区间(CI)。结果复合芬太尼1.0μg/kg时,N组丙泊酚的Cp50及95%CI为2.95(2.68~3.24)μg/ml;O组为2.83(2.62~3.05)μg/ml。结论 TCI丙泊酚复合1.0μg/kg芬太尼用于肥胖患者结肠镜检查时的Cp50为2.83μg/ml,肥胖患者TCI丙泊酚意识消失时的Cp50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镜 丙泊酚 芬太尼 控输注 半数有效血浆浓度
下载PDF
复合布托啡诺时丙泊酚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体动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沁岩 黄立 +3 位作者 石岚 欧媛媛 黎国媛 黄成勇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0年第9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确定复合布托啡诺时丙泊酚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体动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 50)。方法:选择21例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年龄20~55岁,ASAⅠ或Ⅱ级。麻醉采用非插管静脉麻醉,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当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靶浓度达... 目的:确定复合布托啡诺时丙泊酚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体动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 50)。方法:选择21例拟行宫腔镜手术患者,年龄20~55岁,ASAⅠ或Ⅱ级。麻醉采用非插管静脉麻醉,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丙泊酚,当血浆靶浓度和效应室靶浓度达平衡时方可宫腔镜手术操作,手术操作前5 min静脉缓慢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20μg/kg。监测麻醉不同时点的麻醉深度及不良反应。采用序贯法确定丙泊酚血浆靶浓度(Cp),第1例患者丙泊酚血浆Cp设为2.5μg/mL,手术中发生体动时为阳性,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否则采用低一级浓度,浓度的比值为1∶1,根据结果将患者分为阳性和阴性组。用序贯法公式计算复合布托啡诺时丙泊酚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体动的Cp 50及其95%CI。结果:复合布托啡诺时丙泊酚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体动的Cp 50及其95%CI为2.23(2.12~2.34)μg/mL。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合20μg/kg布托啡诺时丙泊酚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体动的Cp 50为2.23μg/mL,为宫腔镜手术麻醉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布托啡诺 宫腔镜手术 半数有效血浆浓度
下载PDF
复合丙泊酚时瑞芬太尼抑制宫腔镜术中体动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 被引量:18
14
作者 陈旭 王迪 +1 位作者 疏树华 柴小青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94-395,共2页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患者清醒质量高等优点,广泛应用在门诊检查、治疗中[1]。门诊宫腔镜检查术,手术时间短,多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镇静麻醉,但操作时疼痛刺激较为明显,单纯丙泊酚效果不佳,目前指南也推荐与镇痛药物联合应用... 丙泊酚具有起效快、作用时间短、患者清醒质量高等优点,广泛应用在门诊检查、治疗中[1]。门诊宫腔镜检查术,手术时间短,多采用保留自主呼吸的镇静麻醉,但操作时疼痛刺激较为明显,单纯丙泊酚效果不佳,目前指南也推荐与镇痛药物联合应用抑制疼痛[2]。瑞芬太尼是一种短效阿片类药物,半衰期短,体内不蓄积[1,3],呼吸抑制作用较强,门诊应用相对较少,本研究探讨复合丙泊酚时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在抑制宫腔镜检查患者体动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Ce 50),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抑制作用 阿片类药物 药物联合应用 门诊检查 宫腔镜检查 复合丙泊酚 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 宫腔镜术
下载PDF
复合丙泊酚时瑞芬太尼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 被引量:29
15
作者 刘春宏 尹利群 +2 位作者 刘夏曦 胡庆波 王中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确定复合丙泊酚时瑞芬太尼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median effective plasma concentration,Cp50)。方法择期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2例,年龄20~60岁,BMI 18~30kg/m2,ASAⅠ或Ⅱ级。麻醉诱导采用靶... 目的确定复合丙泊酚时瑞芬太尼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median effective plasma concentration,Cp50)。方法择期拟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22例,年龄20~60岁,BMI 18~30kg/m2,ASAⅠ或Ⅱ级。麻醉诱导采用靶控输注(TCI)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对应血浆靶浓度(Cp)分别为5ng/ml和4μg/ml,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mg/kg。气管插管后稳定3min,调整瑞芬太尼Cp,第1例患者为6ng/ml,待效应室靶浓度与Cp平衡后建立气腹。发生气腹反应时,下一例采用高一级浓度,否则采用低一级浓度,浓度梯度的比值为1.2。发生气腹反应的标准:建立气腹后3min内HR增快和/或MAP升高幅度超过基础值的20%。计算复合丙泊酚时瑞芬太尼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反应的Cp50及其95%CI。结果复合丙泊酚时瑞芬太尼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反应的Cp50及其95%CI为4.58(4.14~5.08)ng/ml。结论复合丙泊酚时瑞芬太尼抑制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气腹反应的Cp50为4.58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芬太尼 丙泊酚 腹腔镜手术 半数有效血浆浓度
下载PDF
不同剂量瑞马唑仑麻醉诱导对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18
16
作者 崔家田 杨扬 +3 位作者 邱丽 曾祥刚 邹小华 陈觅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8-1281,共4页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时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79例,男14例,女65例,年龄18~60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 目的探讨麻醉诱导时不同剂量瑞马唑仑对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Cp_(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手术患者79例,男14例,女65例,年龄18~60岁,BMI 18~30 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三组:瑞马唑仑0.2 mg/kg(R1组)、0.3 mg/kg(R2组)和0.4 mg/kg(R3组)。根据分组分别静脉注射瑞马唑仑0.2、0.3、0.4 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患者MOAA/S评分为0分时,将瑞芬太尼进行靶控输注(TCI)给药,3 min后行气管插管术。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由序贯法确定,初始剂量为3.0 ng/ml,剂量梯度为0.2 ng/ml,并根据插管反应确定下一例患者瑞芬太尼剂量。记录入室后安静状态下、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后的HR、MAP、BIS。记录意识消失时间。采用Probit法计算Cp_(50)及95%可信区间(CI)。结果与入室后安静状态下比较,麻醉诱导后R1组HR明显增快、BIS明显降低(P<0.05),R2、R3组HR明显增快,MAP、BIS明显降低(P<0.05)。与R1组比较,R2、R3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R2组比较,R3组意识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5)。R1、R2和R3组瑞芬太尼Cp_(50)和95%CI分别为4.23 ng/ml(95%CI 3.91~4.69 ng/ml)、3.55 ng/ml(95%CI 3.25~3.90 ng/ml)、3.42 ng/ml(95%CI 3.13~3.77 ng/ml)。与R1组比较,R2、R3组Cp_(50)明显降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Cp_(50)随着瑞马唑仑剂量的升高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马唑仑 瑞芬太尼 控输注 半数有效血浆浓度
下载PDF
等效剂量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严北清 刘锴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85-91,共7页
目的探讨等效剂量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于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全身麻醉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42例。所有... 目的探讨等效剂量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对宫腔镜手术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半数有效血浆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5月于南通市妇幼保健院全身麻醉下行宫腔镜手术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组,每组42例。所有患者靶控输注丙泊酚,另A组给予生理盐水,B组给予血浆靶控浓度为0.50μg/kg的瑞芬太尼,C组给予血浆靶控浓度为0.15 mg/kg的地佐辛。比较3组T_(0)(麻醉诱导前)、T_(1)(置入喉罩前1 min)、T_(2)(置入喉罩即刻)、T_(3)(置入喉罩后1 min)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比较3组喉罩置入反应的EC50、围手术期苏醒及苏醒期躁动情况,统计患者术后麻醉药物安全性。结果3组T_(0)、T_(1)、T_(2)、的平均动脉压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有差异(P<0.05);(2)3组的平均动脉压有差异(P<0.05),B组和C组T_(2)时刻的平均动脉压较A组高;(3)3组的平均动脉压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3组T_(0)、T_(1)、T_(2)、T_(3)的心率比较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心率有差异(P<0.05);(2)3组的心率无差异(P>0.05);(3)3组的心率变化趋势无差异(P>0.05)。3组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拔管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A组(P<0.0167)。3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控丙泊酚条件下,0.15 mg/kg地佐辛与瑞芬太尼均可抑制宫腔镜手术患者喉罩置入反应的EC50,且两者用于麻醉时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但地佐辛在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风险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佐辛 瑞芬太尼 宫腔镜手术 喉罩置入反应 半数有效血浆浓度
下载PDF
术前焦虑对丙泊酚抑制胃镜检查术内脏性疼痛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刘黎明 王爱 +3 位作者 万青 张咪 赵溦珉 黄海斌 《吉林医学》 CAS 2019年第10期2236-2238,共3页
目的:观察行胃镜检查术患者术前出现焦虑的情况,探讨术前焦虑对胃镜检查术丙泊酚抑制内脏性疼痛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镜检查术且接受全身麻醉下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结果分为... 目的:观察行胃镜检查术患者术前出现焦虑的情况,探讨术前焦虑对胃镜检查术丙泊酚抑制内脏性疼痛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胃镜检查术且接受全身麻醉下的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AS)结果分为焦虑组(SAS>50分)和对照组(SAS≤50分)。按序贯法采用Marsh药代动力学模型靶控输注丙泊酚,初始血浆靶浓度为4.00μg/ml,相邻靶浓度梯度为0.50μg/ml。如出现体动反应,下一例药物剂量浓度则增加0.5μg/ml,反之则减少0.50μg/ml。用概率回归法计算丙泊酚EC50及其95%可信区间,记录两组发生的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观察到第31例出现第7个体动反应转化,而焦虑组则观察到第32例出现第7个体动反应转化;焦虑组的EC50为(6.49)μg/ml、SAS评分为(59.17±5.9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5.71)μg/ml、(31.21±8.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焦虑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75%,而对照组的发生率为16.1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焦虑可以明显影响丙泊酚抑制胃镜检查内脏性疼痛的EC50,增加丙泊酚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胃镜检查术 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 全身麻醉
下载PDF
异丙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在腹腔镜疝修补术中气腹时患者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志向 韩希文 王庆亮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1年第7期553-555,共3页
目的:确定异丙酚辅助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在建立气腹时患者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方法:选择异丙酚辅助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 目的:确定异丙酚辅助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ombined spinal-epidural anesthesia,CSEA)在建立气腹时患者体动反应的半数有效效应室靶浓度(EC50)。方法:选择异丙酚辅助行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患者50例,性别不限,BMI〈30 kg/m2,ASAⅠ级或Ⅱ级,随机均分为S1组、S2组、S3组、S4组和S5组(n=10),异丙酚效应室靶浓度分别1.0、1.5、2.0、2.5、3.0 ng/ml。患者意识消失建立腹膜外气腹后,压力维持10 mmHg,患者发生体动反应(咳嗽和吞咽动作除外)为阳性反应。采用Bliss法计算异丙酚辅助CSEA在TEP术中建立气腹时患者体动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异丙酚辅助CSEA在TEP术中建立气腹时患者体动反应的EC50为2.23 ng/ml,95%可信区间1.80~3.31 ng/ml。结论:异丙酚辅助CSEA在腹腔镜TEP术中建立气腹时患者体动反应的EC50为2.23 n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丙酚 控输注 腹腔镜检查 气腹 半数有效效应室浓度
下载PDF
芬太尼对丙泊酚靶控输注引起吞咽功能障碍的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及相关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海 孙守栈 +3 位作者 谷长平 刘洋 万甜甜 孙永涛 《麻醉安全与质控》 2021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探讨小剂量芬太尼对丙泊酚引起吞咽功能障碍的半数有效浓度(EC 50)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07/2019-02期间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65岁,BMI 18~30 kg/m 2。按照择期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编号,并随机... 目的探讨小剂量芬太尼对丙泊酚引起吞咽功能障碍的半数有效浓度(EC 50)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07/2019-02期间择期行全麻手术患者40例,ASA分级Ⅰ或Ⅱ级,年龄18~65岁,BMI 18~30 kg/m 2。按照择期手术时间的先后顺序将患者编号,并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n=20)和芬太尼+丙泊酚组(FP组,n=20)。采用序贯法确定2组的靶浓度,同时记录靶控输注前、靶控输注后达到效应室浓度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结果P组引起吞咽功能障碍的EC50为2.81μg/mL(95%CI 2.51~3.57μg/mL),FP组引起吞咽功能障碍的EC 50为1.85μg/mL(95%CI 1.48~2.30μg/mL),FP组明显低于P组(P<0.05)。两组患者在靶控输注后MAP、HR、SpO2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5),PETCO2明显升高(P<0.05)。结论静脉注射小剂量芬太尼能降低丙泊酚引起吞咽功能障碍的靶控浓度,单纯输注丙泊酚或合用小剂量芬太尼达到引起吞咽功能障碍的EC50时,均已对呼吸和循环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吞咽功能障碍 芬太尼 半数有效血浆浓度 成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