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七棵树油田SW802条带储量难有效动用原因分析
1
作者 李明松 《辽宁化工》 CAS 2019年第3期291-293,共3页
七棵树油田SW802条带目前已投入开发近10年,跟同一油田邻区SW8条带及SW10井区对比,初产低,产量递减快,采出程度低,储量难以有效动用。为了找出制约SW802条带高效开发的原因,本文从储层、相渗特征、技术极限井距、及有效驱替系统建立等... 七棵树油田SW802条带目前已投入开发近10年,跟同一油田邻区SW8条带及SW10井区对比,初产低,产量递减快,采出程度低,储量难以有效动用。为了找出制约SW802条带高效开发的原因,本文从储层、相渗特征、技术极限井距、及有效驱替系统建立等方面研究着手,找出制约SW802条带高效开发的原因为物性差、驱油效率低、启动压力高、井距大无法建立有效驱替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动压力 渗流特征 极限井距 有效驱替系统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压裂时机的确定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熊文平 曲瑛新 +1 位作者 姜得英 王宁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8-73,共6页
针对非均质低渗透油藏压裂时机难以确定的实际,应用渗流力学原理,提出同一注采井网存在建立有效驱替系统的临界渗透率概念,建立储层临界渗透率求解模型,包括低于临界渗透率储层压裂的最小裂缝半长计算模型,以及高于临界渗透率储层有效... 针对非均质低渗透油藏压裂时机难以确定的实际,应用渗流力学原理,提出同一注采井网存在建立有效驱替系统的临界渗透率概念,建立储层临界渗透率求解模型,包括低于临界渗透率储层压裂的最小裂缝半长计算模型,以及高于临界渗透率储层有效驱替系统时间和见水时间模型;基于测井曲线反映储层特征参数变量,建立压裂时机优选图版.结果表明:对低于临界渗透率的储层,应采取不同缝长压裂投产,从而建立有效的驱替体系;对高于临界渗透率的储层,合理的压裂时机应大于储层建立有效驱动系统的时间,且不超过水驱前缘达到裂缝半长时间.敖南油田注水开发实践表明,该方法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压裂时机 临界渗透率 有效驱替系统
下载PDF
超低渗透油藏采油井投产前压裂时机优化研究
3
作者 宋硕 陆红军 +2 位作者 马继业 张英 张原立 《低渗透油气田》 2014年第1期119-125,共7页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表明,超低渗透油藏随着超前注水量的增加,油藏渗透率、微裂缝、启动压力梯度及油相相对渗透率发生明显的变化,以超低渗透油藏华庆油田长6储层为例,在储层特征研究及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渗流力学原理,确定了该... 通过室内实验研究表明,超低渗透油藏随着超前注水量的增加,油藏渗透率、微裂缝、启动压力梯度及油相相对渗透率发生明显的变化,以超低渗透油藏华庆油田长6储层为例,在储层特征研究及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利用渗流力学原理,确定了该储层的最小启动压力梯度和临界渗透率,其中,低于临界渗透率的储层压裂时机应该着重改善油水井间驱替关系,在水井投注初期对其进行压裂改造;对于渗透率高于临界渗透率的储层,合理的压裂时机应早于储层建立有效压力驱替系统时间,同时不超过水驱前缘到达裂缝半长时间。最终建立了有效压力驱替系统和油井见水时间图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渗透油藏 压裂时机 有效驱替系统 临界渗透率
下载PDF
庄36区块长8油藏井网适应性评价
4
作者 宋硕 马继业 +2 位作者 王杰 杨伟华 古正富 《低渗透油气田》 2016年第1期88-92,127,共6页
西峰油田庄36区块主力生产层为三叠系长8油层组,采用正方形、矩形及菱形反九点井网超前注水开发、针对目前不同井网的开发特征.主要对三种不同井网的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有效压力驱替系统是否建立、水驱状况、含水率上升规律、见水规... 西峰油田庄36区块主力生产层为三叠系长8油层组,采用正方形、矩形及菱形反九点井网超前注水开发、针对目前不同井网的开发特征.主要对三种不同井网的地层压力保持水平、有效压力驱替系统是否建立、水驱状况、含水率上升规律、见水规律、递减规律及自喷情况进行逐一剖析。研究表明:正方形及矩形井网压力有效驱替系统已完全建立,地层压力保持水平较高,单井产能递减小,油井见水比例小,动态采收率相对较高.井网适应性好;菱形反九点井网见水井较多,部分区域注采系统未建立,油井递减大,下步建议通过加强注水及实施周期注水等措施提高开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网适应性 开发特征 有效压力替系统 动态采收率 周期注水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