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无之境”对“人生境界说”的批判及发展
1
作者 钟亚琳 《阴山学刊》 2016年第5期73-77,共5页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学说集中体现在《新原人》中,他以觉解区分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天地境界。虽然陈来先生十分认同《新原人》的努力,提出"境界说是新理学的核心",但是,"冯先生对于无我并没有像对有我... 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学说集中体现在《新原人》中,他以觉解区分了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以及天地境界。虽然陈来先生十分认同《新原人》的努力,提出"境界说是新理学的核心",但是,"冯先生对于无我并没有像对有我那样做出分疏,从而在《新原人》中没有给本书(《有无之境》)集中讨论的无我之境一个地位。"此外,陈来先生认为"人生境界说"以空灵的形上学为基础因而无法体现其价值。为此,他通过《有无之境》构建了以有为体、以无为用、以有合无的圆融境界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友兰 陈来 同天 有无之境
下载PDF
王阳明哲学的基本性格和整体面貌——评《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
2
作者 孙汝欣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I0003-I0003,共1页
哲学是思与想的呈现,是辩与明的学科,是观点与精神的表达,也因此而有了不同的理论与流派。王阳明是古代著名哲学家,其哲学思想与精神直到今天依然有价值,有探究学习的空间及必要。在有与无之间,在心与理之中,在知与行之际,感受王阳明哲... 哲学是思与想的呈现,是辩与明的学科,是观点与精神的表达,也因此而有了不同的理论与流派。王阳明是古代著名哲学家,其哲学思想与精神直到今天依然有价值,有探究学习的空间及必要。在有与无之间,在心与理之中,在知与行之际,感受王阳明哲学理论的精神,体会哲学家思想的深邃,可形成对哲学的透彻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无之境 知与行 王阳明 有与无 哲学理论 心与理 整体面貌 探究学习
下载PDF
为什么“有无之境”没毛病?——兼向叶朗先生请教
3
作者 江思源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8年第11期49-52,共4页
对于《人间词话》中"有无之境"的评价,历来都呈现出两条截然不同的观点:赞赏、肯定的与批评、质疑的。持否定意见的学者中尤以美学家叶朗先生最为有名,其观点的影响力也最大,但通过对叶先生观点的梳理,发现叶先生在论述这个... 对于《人间词话》中"有无之境"的评价,历来都呈现出两条截然不同的观点:赞赏、肯定的与批评、质疑的。持否定意见的学者中尤以美学家叶朗先生最为有名,其观点的影响力也最大,但通过对叶先生观点的梳理,发现叶先生在论述这个问题时存在着三个比较突出的问题:第一,混淆了"宏壮"与"壮美"这两个近似概念;第二,误解了"优美""宏壮"之理论来源;第三,原因和结果之间存在着"推理过度"。所以叶先生对"有无之境"的否定并不成立。"有无之境"并无毛病,至少是一组可以"自洽"的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无之境 叶朗 宏壮 理论来源 推断过度
下载PDF
论翻译主体对文本性审美辩证关系的操纵
4
作者 陈凌 《英语研究》 2009年第2期61-69,共9页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有无之境",能够派生出其它辩证组合并揭示出辩证各方之存在特征,用其来分析文本可以发现:在翻译的审美过程中,无论是原文文本还是译文文本,其构成都具有客体性和主体性。在"有无"这个审美起始性...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有无之境",能够派生出其它辩证组合并揭示出辩证各方之存在特征,用其来分析文本可以发现:在翻译的审美过程中,无论是原文文本还是译文文本,其构成都具有客体性和主体性。在"有无"这个审美起始性的元辩证对子中,处于"有"端的实、显、露、言(象)、明、动、密、直等,其客体性特征比较强烈,而处于"无"端的虚、隐、藏、意、暗、静、疏、曲等,其主体性特征则较为明显。前者的确定性、在场性,不需要主体去把握,而后者的不确定性、不在场性,则要求主体去认知体会。本文指出,这些审美辩证对子,辩证的双方并不彼此独立,而是互动互生,其各方所具有的客体性特征和主体性特征能够相互转化、相互作用,从而供给了文本以文学性。具体到诗歌,就是为诗歌提供了诗性、诗质和诗意。这种动态的辩证运动关系允许翻译审美主体的经验介入。文本原有的,处于"无"端的主体不定性,加上翻译主体不定经验的介入,加大了原文中文本性审美辩证关系的嬗变。这种嬗变,给译文带来的是量与质上的审美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无之境 辩证对子 翻译主体审美 文本性审美辩证 跨语性审美辩证
下载PDF
“知行本体”与“心之本体”——再论王阳明“知行合一”
5
作者 李令晖 史千里 《人文天下》 2020年第13期46-52,共7页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体系中独具特色但又很难正确理解的命题。正如陈来先生在《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中所说:"他对‘知’与‘行’这对范畴的使用照宋儒有一定的区别,其‘知’的范围要比宋儒来得狭小,而行的范畴... "知行合一"是阳明心学体系中独具特色但又很难正确理解的命题。正如陈来先生在《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中所说:"他对‘知’与‘行’这对范畴的使用照宋儒有一定的区别,其‘知’的范围要比宋儒来得狭小,而行的范畴在阳明哲学则较宋儒的使用来得宽泛。"要正确把握阳明对知行范畴的用法,必须要结合阳明整个心学体系来看,而不能将"知行合一"看成一个孤立的命题,否则就会造成很多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无之境 阳明心学 宋儒 知行合一 王阳明 心学体系 阳明哲学 知行本体
下载PDF
美学视域下《红楼梦》潇湘妃子诗词浅析
6
作者 金爱龙 《世界文学研究》 2022年第3期334-339,共6页
红楼梦作为中国白话文小说之一,其中的诗词歌赋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极强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审美意境,在整个古典诗词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红楼儿女诗词创作水平最高的黛玉,其诗词不仅折射出她的独特风格,对剧情走... 红楼梦作为中国白话文小说之一,其中的诗词歌赋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极强的艺术价值和丰富的审美意境,在整个古典诗词史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作为红楼儿女诗词创作水平最高的黛玉,其诗词不仅折射出她的独特风格,对剧情走向亦有大抵刻画。潇湘妃子作为黛玉的笔名,潇湘实为地名,而妃子的解释众说纷纭,这无关宏旨。文章通过对潇湘妃子的诗词进行剖析,重点从真切自然、有无之境两个维度,对黛玉的诗词进行品评,以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红楼梦的美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黛玉诗词 真切自然 有无之境
下载PDF
论阳明学的“似禅”原因与“非禅”实质
7
作者 马俊 《中国哲学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0,共7页
从本体与工夫的内在理路来看,阳明学与禅学具有相同的理论架构,前者可以概括为“本心一妄心”结构,后者可以归结为“遮蔽一去蔽”模式。从境界层面来看,王阳明吸收了部分佛老的资源,表现出对于无执、虚无的肯定,但总体上仍是一种儒家本... 从本体与工夫的内在理路来看,阳明学与禅学具有相同的理论架构,前者可以概括为“本心一妄心”结构,后者可以归结为“遮蔽一去蔽”模式。从境界层面来看,王阳明吸收了部分佛老的资源,表现出对于无执、虚无的肯定,但总体上仍是一种儒家本位的精神境界,值得指出的是,泛用境界论理解古代哲学是值得警惕的。要之,阳明学与禅学在理论架构、义理进路等方面存在高度的相似性,但在本体承诺、价值关怀等方面又有着不可忽视的差异,这些差异往往是细微而深刻的,造成一种既“相似”又“异”的特点,诚如阳明所说,二者之间有着“毫厘千里之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儒佛之辨 道德 有无之境 心性结构
原文传递
出入“有”“无”之境:马克思哲学研究的实相与命理 被引量:1
8
作者 袁祖社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2-39,共8页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需要直面市场化体制实践中社会利益冲突所带来的"变化了的总体"和"差异化现实",着眼于实现具有时代高度的"历史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新突破。一方面,需要对由马克... 当代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需要直面市场化体制实践中社会利益冲突所带来的"变化了的总体"和"差异化现实",着眼于实现具有时代高度的"历史性"和"精神性"相统一的新突破。一方面,需要对由马克思哲学指导下的当代中国社会实践的复杂特质,以及在这种实践中所生成的诸多"观念"本身,作出属于马克思哲学意义上的价值理念确认与剖解;另一方面,这同时意味着需要诉诸"明心见性"的修行功夫,明确当代实践中进而文化公共性逻辑生成过程中,民众在一定程度上所面临的窘迫的真实、真切的生存与生活难题,坚定地以社会公共价值优位和人民群众利益本位的立场,校正马克思哲学"真现实化"的合法化路径,最终形成并确立自己的独特立场、境界、理论品质、个性化的新的叙事方式和话语表达方式,实现中华民族优良心性秩序生成过程中的"实践自足"、"理论圆融"与"文化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无之境 差异化现实 马克思哲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