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溶胶-凝胶法制备有机/无机复合疏水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庆勇 王浩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49-52,56,共5页
研究了以聚四氟乙烯 (PTFE)、硅溶胶为主要原料 ,利用溶胶 -凝胶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SiO2 /聚四氟乙烯有机 /无机复合薄膜。分别用XRD ,IR ,SEM ,TG -DTA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涂膜在热处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 -化学变化 ,以及薄膜材料的组成... 研究了以聚四氟乙烯 (PTFE)、硅溶胶为主要原料 ,利用溶胶 -凝胶法在玻璃表面制备了SiO2 /聚四氟乙烯有机 /无机复合薄膜。分别用XRD ,IR ,SEM ,TG -DTA等测试手段分析了涂膜在热处理过程中所发生的物理 -化学变化 ,以及薄膜材料的组成、结构、表面形貌。研究表明 :在复合薄膜材料中 ,PTFE与SiO2 形成相互贯穿的无规网状结构 ,薄膜与基材附着力良好 ,表面呈现出良好的疏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制备 有机/无机复合疏水薄膜 疏水 聚四氟乙烯 硅溶胶 原料
下载PDF
有机/无机复合透明耐磨薄膜的制备 被引量:21
2
作者 陆静娟 郭兴忠 杨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1-214,共4页
以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水解聚合产物作为主要成膜物质,引入正硅酸乙酯(TEO S)水解产物硅溶胶作为无机增强物,调节两种混合溶液pH值,利用两者羟基之间的共缩聚反应在聚碳酸酯(PC)板表面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透明耐磨薄膜... 以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水解聚合产物作为主要成膜物质,引入正硅酸乙酯(TEO S)水解产物硅溶胶作为无机增强物,调节两种混合溶液pH值,利用两者羟基之间的共缩聚反应在聚碳酸酯(PC)板表面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透明耐磨薄膜;采用TG/DTA、FT-IR、SEM及UV-V IS对成膜过程、薄膜性能与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KH-570和TEO S水解聚合产物通过共缩聚反应在PC板表面形成带有有机基团的无机交联网络,基本骨架由S i-O-S i组成,经120℃热处理后,薄膜均匀致密,提高了PC板的耐磨性,并有一定的增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解 缩聚 有机无机复合 耐磨 薄膜
下载PDF
仿珍珠层自组装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学骜 刘长利 +1 位作者 王建方 吴文健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51,共5页
模仿珍珠层结构,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在石英片表面制备了聚三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PTPG-DA)/SiO2纳米复合薄膜,采用FT-IR、XRD和TEM等分析技术对薄膜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摩擦力学行为,并初步讨论了纳米复合薄膜的形成机理。结... 模仿珍珠层结构,采用蒸发诱导自组装的方法,在石英片表面制备了聚三缩丙二醇双丙烯酸酯(PTPG-DA)/SiO2纳米复合薄膜,采用FT-IR、XRD和TEM等分析技术对薄膜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其摩擦力学行为,并初步讨论了纳米复合薄膜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所制备的薄膜具有有机/无机有序交替的层状纳米复合结构,其聚合前的层间距为2.65 nm,聚合后的层间距为2.35 nm。聚合后的纳米复合薄膜具有较好的减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珠层 自组装 有机/无机 纳米复合薄膜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功能薄膜的研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运法 王瑞明 +1 位作者 吴镇江 谢裕生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75-379,共5页
将经过表面化学修饰的纳米粒子引入聚合胶体,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材料. 聚合胶体通过控制硅氧烷前驱物的水解-聚合过程制备,纳米粒子包括ZrO2, SiC, AlOOH和ZnO等. 纳米粒子经过溶胶-凝胶过程对其进行表面... 将经过表面化学修饰的纳米粒子引入聚合胶体,制备了一系列具有特殊功能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材料. 聚合胶体通过控制硅氧烷前驱物的水解-聚合过程制备,纳米粒子包括ZrO2, SiC, AlOOH和ZnO等. 纳米粒子经过溶胶-凝胶过程对其进行表面改性,以改善其分散性能、优化界面结合或防止体系中有机组份的老化. 纳米粒子的作用主要是赋予传统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第三功能”,如耐擦伤、耐腐蚀、抗紫外线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机-有机纳米复合 纳米粒子 复合功能 薄膜
下载PDF
LBL技术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张莉 沈玉华 谢安建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626-629,607,共5页
将高分子和各种功能的无机纳米粒子通过层层吸附自组装技术进行组装,制备厚度可控和稳定性好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综述了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利用LBL技术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的方法,并对利用LBL技术制备有机/无机纳... 将高分子和各种功能的无机纳米粒子通过层层吸附自组装技术进行组装,制备厚度可控和稳定性好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综述了该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介绍了利用LBL技术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的方法,并对利用LBL技术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BI.技术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 纳米粒子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透明无机-有机纳米复合硬质薄膜 被引量:1
6
作者 金联明 陈运法 谢裕生 《化工冶金》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98-302,共5页
利用旋覆法通过溶胶-凝胶(Sol-gel)法在有机玻璃(PMMA)表面制备无机-有机硬质薄膜,产品具备致密、透明、耐擦伤等性能.纳米氧化物颗粒在体系中均匀分布,使硬度及耐擦伤性能较有机玻璃均有较大提高.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无机-有机复合 耐擦伤 薄膜 纳米颗粒
下载PDF
AlOOH纳米胶体制备及其在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中的应用
7
作者 曾冬冬 王奇 +2 位作者 吴镇江 李群艳 陈运法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19-222,共4页
采用胶体化学方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纳米AlOOH胶体,并将其作为功能组分用于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采用的有机体系为有机硅烷单体,基底材料为有机玻璃(PMMA).研究发现:纳米AlOOH粒子在薄膜体系中分散均匀,使薄膜具有透明、硬质等特点... 采用胶体化学方法制备了不同形貌的纳米AlOOH胶体,并将其作为功能组分用于制备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采用的有机体系为有机硅烷单体,基底材料为有机玻璃(PMMA).研究发现:纳米AlOOH粒子在薄膜体系中分散均匀,使薄膜具有透明、硬质等特点,赋予了PMMA表面优良的耐擦伤和耐磨损性能,而且可以利用纳米粒子形貌特征调控薄膜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胶体 有机-无机复合 薄膜
下载PDF
基于PVK/PbS纳米晶有机无机复合薄膜电双稳器件性能研究
8
作者 刘娟 李云白 +2 位作者 侯延冰 王越 吕龙峰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43-648,共6页
通过简单旋涂方法,制备了一种基于硫化铅(PbS)纳米晶与聚乙烯基咔唑(PVK)的有机/无机复合薄膜电双稳器件,并对所制备的器件进行性能测试及其电荷传输机制研究。首先采用热注入的方法制备了尺寸均一的立方形PbS纳米晶,然后将PbS纳米晶与... 通过简单旋涂方法,制备了一种基于硫化铅(PbS)纳米晶与聚乙烯基咔唑(PVK)的有机/无机复合薄膜电双稳器件,并对所制备的器件进行性能测试及其电荷传输机制研究。首先采用热注入的方法制备了尺寸均一的立方形PbS纳米晶,然后将PbS纳米晶与PVK聚合物混合作为活性层材料,制备了有机/无机复合薄膜电双稳器件。该器件展示了良好的电双稳特性并且可以实现稳定的"读-写-读-擦"操作。器件的最大电流开关比能够达到104。并进一步对器件在正向电压下的I-V曲线进行了理论拟合,发现在不同电流传导状态下,器件符合不同的电传导模型。进而分析了该电双稳器件中的电荷传输机制,认为在电场的作用下,发生在纳米晶与聚合物之间的电场诱导电荷转移是产生电双稳特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薄膜 电双稳器件 开关比 PBS 纳米晶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研究
9
作者 田恒 邢华 《科技资讯》 2008年第14期8-,共1页
本文利用层层静电自组装构筑了壳聚糖/硅钨酸-Ag纳米粒子复合薄膜,硅钨酸既作为成膜物质,又作为稳定剂和还原剂。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 薄膜 CTS TSA
下载PDF
晶体人生丨陶绪堂:从有机-无机复合材料走进多彩晶体世界 被引量:1
10
作者 徐亚东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19-1522,共4页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因其涉及范围更广,材料设计的可选择性大,同时可以兼具无机和有机材料的优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此次访谈中,陶绪堂教授首先回顾了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和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蒋民华院士带领... 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因其涉及范围更广,材料设计的可选择性大,同时可以兼具无机和有机材料的优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此次访谈中,陶绪堂教授首先回顾了山东大学晶体材料研究所和晶体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在蒋民华院士带领下,开展有机-无机复合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LAP)研究,并获得国家发明一等奖的历程,介绍了课题组目前在有机-无机复合晶体材料方面的研究进展,结合自身科研历程,重点分析了目前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发展的趋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了有机-无机复合晶体薄膜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潜力。最后指出要想从诸多有机-无机复合晶体中产生新的“中国牌”晶体,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晶体 中国牌晶体 非线性光学晶体 LAP晶体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薄膜
下载PDF
磷石膏的疏水改性研究现状及进展
11
作者 李远霞 曾芳芳 +4 位作者 杨珖 李燚 陈忠华 何松涛 刘其斌 《新型建筑材料》 2024年第7期23-31,38,共10页
磷石膏是湿法生产磷酸排放的固体废弃物,每生产1 t磷酸就会排出约5 t磷石膏。磷石膏表面具有亲水性,在高湿度环境下或接触水分之后易出现溶融蠕变效应,对力学性能造成负面影响,限制了其在建筑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全面综述了3种制备疏水... 磷石膏是湿法生产磷酸排放的固体废弃物,每生产1 t磷酸就会排出约5 t磷石膏。磷石膏表面具有亲水性,在高湿度环境下或接触水分之后易出现溶融蠕变效应,对力学性能造成负面影响,限制了其在建筑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全面综述了3种制备疏水磷石膏基材料的方法:表面疏水涂层、内掺疏水剂、有机/无机复合。通过比较各方法的优缺点,发现有机/无机复合能整体提高磷石膏基材料的疏水性和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石膏 疏水 改性 有机/无机复合
下载PDF
上海硅酸盐所在有机-无机复合热电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新型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83-283,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立东研究员、姚琴副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在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基有机/无机复合热电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采用新型氧化剂,通过自抑制聚合法,获得了高膜厚无气孔PEDOT:DBSA-Te量子点复合热...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陈立东研究员、姚琴副研究员的研究团队在聚3,4-乙烯二氧噻吩(PEDOT)基有机/无机复合热电材料领域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采用新型氧化剂,通过自抑制聚合法,获得了高膜厚无气孔PEDOT:DBSA-Te量子点复合热电薄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 热电材料 上海硅酸盐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PEDOT 热电薄膜 研究员 氧化剂
下载PDF
仿贝壳结构的自组装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表征及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晟卯 高永建 +3 位作者 张治军 党鸿辛 刘维民 薛群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1497-1501,共5页
利用超分子自组装方法在普通玻璃表面制备了仿贝壳有机 -无机复合纳米薄膜 .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薄膜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动 -静摩擦系数测定仪初步考察了其摩擦行为 .结果表明 ,... 利用超分子自组装方法在普通玻璃表面制备了仿贝壳有机 -无机复合纳米薄膜 .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对薄膜结构进行了表征 .用动 -静摩擦系数测定仪初步考察了其摩擦行为 .结果表明 ,这种薄膜具有机 -无机有序交替的层状纳米复合结构 ,其聚合前的层间距为 4 .2 0nm ,聚合后的层间距为 3.91nm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贝壳结构 制备 表征 超分子自组装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纳米复合薄膜 摩擦学性能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复合透明保护薄膜 被引量:5
14
作者 侯艳芳 沈军 +5 位作者 肖琨 沈波 吴广明 周斌 翟继卫 倪星元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7-250,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钛酸丁酯、异丙醇铝和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先驱体,通过分步水解法制得SiO2 TiO2 Al2O3复合溶胶,利用提拉法在普通玻璃表面镀制无机 有机复合透明保护薄膜,通过各种测试方法,对SiO2 TiO2 Al2O3复合薄膜的...  以正硅酸乙酯、钛酸丁酯、异丙醇铝和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为先驱体,通过分步水解法制得SiO2 TiO2 Al2O3复合溶胶,利用提拉法在普通玻璃表面镀制无机 有机复合透明保护薄膜,通过各种测试方法,对SiO2 TiO2 Al2O3复合薄膜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薄膜具有致密、透明、耐磨擦等性能。由于铝、钛纳米氧化物颗粒的存在,使得硬度及耐磨擦性能比纯SiO2薄膜均有较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无机-有机复合 透明保护薄膜 耐磨性 制备
下载PDF
仿贝壳自组装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被引量:8
15
作者 张晟卯 高永建 +3 位作者 张治军 党鸿辛 刘维民 薛群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51-454,共4页
利用超分子自组装方法在普通玻璃表面制备了仿贝壳有机-无机复合纳米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薄膜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种薄膜具有有机-无机有序交替的层状纳米复合结构,... 利用超分子自组装方法在普通玻璃表面制备了仿贝壳有机-无机复合纳米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红外光谱仪、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对薄膜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这种薄膜具有有机-无机有序交替的层状纳米复合结构,聚合前层间距为4.20nm,聚合后层间距为3.91nm.无机层由TiO2纳米微粒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贝壳自组装 纳米复合薄膜 制备 结构表征 超分子自组装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二氧化钛 聚甲基丙烯酸十二醇酯
下载PDF
纳米硅溶胶/丙烯酸复合防蚀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宫丽 卢燕平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7-19,共3页
为了寻找一种镀锌层表面用无铬钝化剂 ,研究以水溶性丙烯酸树脂为成膜物质 ,纳米硅溶胶为颜料 ,用浸涂法在热镀锌板上制备有机 /无机复合薄膜 ,并利用SEM、浸水、中性盐雾试验等测试手段分析了薄膜表面形态、吸水率和耐盐雾性能。结果表... 为了寻找一种镀锌层表面用无铬钝化剂 ,研究以水溶性丙烯酸树脂为成膜物质 ,纳米硅溶胶为颜料 ,用浸涂法在热镀锌板上制备有机 /无机复合薄膜 ,并利用SEM、浸水、中性盐雾试验等测试手段分析了薄膜表面形态、吸水率和耐盐雾性能。结果表明 ,在复合薄膜中丙烯酸与SiO2 形成互相贯穿的无规网络结构 ,薄膜与镀锌板结合力良好 ,表面呈现出良好的抗白锈能力 ,其耐蚀性能是热镀锌板的 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复合薄膜 热镀锌 钝化 纳米Si02
下载PDF
二氧化钛/聚乙烯吡咯烷酮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张晟卯 吴红丽 +2 位作者 张治军 党鸿辛 刘维民 《化学研究》 CAS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so1 gel)制备了TiO2/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定仪、红外光谱仪、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仪和静 动摩擦系数测定仪对所制备的TiO2/PVP纳米复合薄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 采用溶胶-凝胶法(so1 gel)制备了TiO2/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有机 无机纳米复合薄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接触角测定仪、红外光谱仪、紫外 可见吸收光谱仪和静 动摩擦系数测定仪对所制备的TiO2/PVP纳米复合薄膜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TiO2/PVP纳米复合薄膜表面平整光滑、无裂纹、具有一定的疏水性、良好的透明性、防紫外线性能和减摩抗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二氧化钛/聚乙烯吡咯烷酮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 制备 结构表征
下载PDF
涂层工艺对KH570-SiO_2复合薄膜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丁新更 陈远 +2 位作者 吴春春 杨辉 阮汪乐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2-25,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前驱体,在碳素钢片上和铝片上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防腐薄膜。本实验采用盐雾腐蚀实验对复合薄膜的防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两种前驱体比例、pH值、回...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TEOS)和γ-甲基丙烯酰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为前驱体,在碳素钢片上和铝片上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防腐薄膜。本实验采用盐雾腐蚀实验对复合薄膜的防腐蚀性能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两种前驱体比例、pH值、回流温度等溶胶凝胶过程工艺条件对防腐涂层结构及防腐性能的影响,并初步比较了不同基板上薄膜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当TEOS/KH570=1∶1,pH值为4.5时达到最佳防腐性能:在铝板上能够耐盐雾腐蚀240小时以上和钢板上耐盐雾腐蚀8小时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腐 溶胶-凝胶 有机-无机复合薄膜
下载PDF
CuPc/ZnS多层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电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何智兵 张溪文 +4 位作者 沈鸽 赵高凌 翁文剑 杜丕一 韩高荣 《真空科学与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9,共5页
为了找到制备具有最佳光电导性能的CuPc/ZnS多层复合薄膜的工艺参数 ,研究了CuPc/ZnS多层复合膜的层数系列、CuPc膜层的厚度系列、ZnS膜层的厚度系列和基板温度系列的光电导性能和结构。利用表面电位衰减、紫外 可见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 为了找到制备具有最佳光电导性能的CuPc/ZnS多层复合薄膜的工艺参数 ,研究了CuPc/ZnS多层复合膜的层数系列、CuPc膜层的厚度系列、ZnS膜层的厚度系列和基板温度系列的光电导性能和结构。利用表面电位衰减、紫外 可见光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了复合薄膜的光电导性能和结构及其关系 ,探讨了改变复合膜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复合 光电导特性 CuPc/ZnS 有机/无机复合薄膜 硫化锌 结构
下载PDF
膜层厚度对CuPc/ZnS多层复合薄膜光电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何智兵 张溪文 +5 位作者 沈鸽 王瑞春 赵高凌 翁文剑 杜丕一 韩高荣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1-54,共4页
为了找到制备CuPc ZnS多层复合膜薄膜最佳光电导性能的参数 ,本文研究了CuPc ZnS多层复合膜的CuPc膜层的厚度系列、ZnS膜层的厚度系列的光电导性能和结构 ,利用表面电位衰减仪、紫外 -可见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分析了复合薄膜的光... 为了找到制备CuPc ZnS多层复合膜薄膜最佳光电导性能的参数 ,本文研究了CuPc ZnS多层复合膜的CuPc膜层的厚度系列、ZnS膜层的厚度系列的光电导性能和结构 ,利用表面电位衰减仪、紫外 -可见光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等设备分析了复合薄膜的光电导性能和结构及其关系 ,探讨了改变CuPc、ZnS膜层的厚度对CuP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导特性 紫外-可见光谱 有机/无机复合薄膜 结构 CuPc染料 硫化锌 膜层厚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