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种有机功能分子的高温重载摩擦学行为和缓蚀性能研究
1
作者 董均阳 俎鹏姣 +2 位作者 李维民 张松伟 王晓波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28-737,共10页
首先通过摩擦学和电化学方法,对比研究了B-N系添加剂(三乙醇胺硼酸酯,TAB)和P系添加剂(磷酸三甲酚酯,TCP)2种有机功能分子高温重载条件下在聚乙二醇(PEG)基础油中的摩擦学行为,以及在盐酸腐蚀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 首先通过摩擦学和电化学方法,对比研究了B-N系添加剂(三乙醇胺硼酸酯,TAB)和P系添加剂(磷酸三甲酚酯,TCP)2种有机功能分子高温重载条件下在聚乙二醇(PEG)基础油中的摩擦学行为,以及在盐酸腐蚀溶液中的缓蚀性能.然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与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表面分析手段对磨损表面和腐蚀表面的微观形貌进行深入研究,并分析讨论了2种有机功能分子的高温润滑承载和缓蚀机理.2种有机功能分子作为PEG添加剂的承载能力均超过了400 N,表现出优异的高温极压性能.在高温重载摩擦磨损试验中,TAB作为添加剂能够显著降低PEG基础油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表现出良好的减摩抗磨效果;对于TCP而言,作为添加剂可以明显降低PEG基础油摩擦系数,却表现出加剧磨损的现象.电化学试验结果表明,2种有机功能分子都具有一定的缓蚀作用,TAB缓蚀效率优于TCP.结合表面分析结果发现,TAB作为添加剂能够在金属表面形成较强吸附膜以及以硼酸酯、硼的氧化物和氮化物为主的非牺牲性摩擦膜,从而表现出良好的缓蚀性能和优异的高温极压抗磨性能;TCP作为添加剂与金属表面发生了较为剧烈的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以磷酸铁和氧化铁为主的致密摩擦膜,因此其极压减摩性能较好,但缓蚀性能较差,甚至表现出加剧高温磨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重载 摩擦膜 有机功能分子 缓蚀性能 极压抗磨机理
下载PDF
胺功能化的铜催化剂:氢键介导的电化学CO_(2)还原为C_(2)产物以及优越的可充电Zn-CO_(2)电池性能
2
作者 项东 李坤振 +3 位作者 苗康华 龙冉 熊宇杰 康雄武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3-46,共4页
有机分子功能化是一种有前景的策略,用于调控电化学CO_(2)还原反应(eCO_(2)RR)的C_(2+)产物选择性和活性。然而,我们对于电化学CO_(2)还原调控机制的分子水平理解仍然不够清晰。在本文中,我们成功制备了铜纳米颗粒,并使用一系列胺类衍生... 有机分子功能化是一种有前景的策略,用于调控电化学CO_(2)还原反应(eCO_(2)RR)的C_(2+)产物选择性和活性。然而,我们对于电化学CO_(2)还原调控机制的分子水平理解仍然不够清晰。在本文中,我们成功制备了铜纳米颗粒,并使用一系列胺类衍生物(如十六胺(HAD)、N-甲基十六胺(N-MHDA)、十六烷基二甲胺(HDDMA)和十六酰胺(PMM))对其进行功能化,以系统地研究胺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对eCO_(2)RR选择性和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HDA的功能化可以将C_(2)产物和C_(2)H_(4)的法拉第效率(FE)提高至73.5%和46.4%,并且在−0.9 V vs.RHE(可逆氢电极)电位下,C_(2)产物的分电流密度为131.4 mA·cm^(−2)。理论研究发现,HDA通过与CO_(2)和eCO_(2)RR中间体之间的氢键相互作用,富集了^(*)CO_(2)、^(*)CO和其他反应中间体,降低了CO―CHO耦合反应的动力学能垒,从而促进了eCO_(2)RR向C_(2)产物的转化。当胺基的H原子被甲基取代后,氢键相互作用减弱,竞争的析氢反应加剧。PMM通过Cu―O键与Cu表面发生键合,而不是通过Cu―N键,导致Cu-PMM更倾向于产乙醇。原位拉曼光谱显示,在Cu-HDA表面,CO主要吸附在Cu的顶位吸附位点上,与在Cu表面上的桥式吸附不同,这可能是因为前者表面对CO的富集引发了CO的吸附构型变化。HDA功能化还提高了Cu催化剂的表面pH。基于Cu-HDA组装的可充电Zn-CO_(2)电池在放电电流密度为16 mA∙cm^(−2)时,最大功率密度为6.48 mW∙cm^(−2),并具有长达60 h的良好充放电稳定性。本研究的重点在于通过在分子水平上调节Cu基材料的CO_(2)RR活性和选择性,促进CO_(2)-C_(2)的转化,这可能为提高C_(2)产物的产率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还原 CO―CHO耦合 有机分子功能 原位拉曼 C_(2)产物 Zn-CO_(2)电池
下载PDF
双功能有机小分子模拟酯酶研究
3
作者 杨锦耀 李雪明 +3 位作者 董立亭 宣宜宁 鄢明 姚英明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69-574,共6页
设计并合成了3个含有硫脲和咪唑基团的双功能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运用紫外光谱研究了它们对乙酸对硝基苯酯(PNPA)水解的催化活性.考察了不同的pH条件下,催化速率常数的变化情况.发现与硫脲单功能催化剂相比,双功能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具有更... 设计并合成了3个含有硫脲和咪唑基团的双功能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运用紫外光谱研究了它们对乙酸对硝基苯酯(PNPA)水解的催化活性.考察了不同的pH条件下,催化速率常数的变化情况.发现与硫脲单功能催化剂相比,双功能有机小分子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酶 功能有机分子 水解反应 乙酸对硝基苯酯 硫脲 咪唑
下载PDF
Ramberg-Bcklund反应在功能有机分子合成中的应用
4
作者 冯建鹏 王小龙 曹小平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8-167,共10页
碳碳双键广泛地存在于功能有机分子中,其构筑在合成化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amberg-B?cklund反应是构筑碳碳双键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关键步骤是砜在碱性条件下进行1,3-消除,得到环状砜,然后重排除去SO2形成双键.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立体... 碳碳双键广泛地存在于功能有机分子中,其构筑在合成化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amberg-B?cklund反应是构筑碳碳双键的重要方法之一,其关键步骤是砜在碱性条件下进行1,3-消除,得到环状砜,然后重排除去SO2形成双键.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立体选择性,底物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得到不同构型的产物,因而可以应用于合成许多功能有机分子,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对Ramberg-B?cklund反应在功能有机分子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也对Ramberg-B?cklund反应的拓展进行了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berg-Backlund反应 构筑碳碳双键 功能有机分子 应用 反应条件 有机分子 分子合成 碳碳双键 立体选择性 合成化学
下载PDF
低成本、高性能钙钛矿电池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 被引量:6
5
作者 邵将洋 钟羽武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447-1465,共19页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其高能量转换效率(最高报道认证效率为25.2%)、低成本和易于制造等特点,成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关注焦点.虽然钙钛矿材料本身可以传导空穴,但其效率比较低.空穴传输材料的使用成为有效提取电荷和提高钙钛矿型太阳能...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由于其高能量转换效率(最高报道认证效率为25.2%)、低成本和易于制造等特点,成为下一代光伏技术的关注焦点.虽然钙钛矿材料本身可以传导空穴,但其效率比较低.空穴传输材料的使用成为有效提取电荷和提高钙钛矿型太阳能电池效率的关键因素.总结了近期报道的低成本、高性能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效率大于19%),从螺环结构、噻吩衍生物以及其它结构进行介绍,并从合成策略和化学修饰等角度评估结构-性能的构效关系及其对器件效率和稳定性的影响,最后对有机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 空穴传输材料 有机功能分子 三芳胺 能量转换效率
原文传递
点击化学在碳纳米管改性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原灵霞 颜红侠 +1 位作者 贾园 李婷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25-29,共5页
近年来,点击化学反应以其高产率、高选择性以及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受到各领域科学家的普遍关注。在介绍点击化学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点击反应改性碳纳米管的方法,包括聚合物改性、有机功能分子改性和无机纳米粒子改性,并分... 近年来,点击化学反应以其高产率、高选择性以及反应条件温和等特点受到各领域科学家的普遍关注。在介绍点击化学的概念和特点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点击反应改性碳纳米管的方法,包括聚合物改性、有机功能分子改性和无机纳米粒子改性,并分析了其今后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击化学 碳纳米管 聚合物 有机功能分子 无机纳米粒子
下载PDF
饮用水氯化消毒及其副产物的控制对策 被引量:16
7
作者 桑义敏 张广远 +3 位作者 孔惠 李发生 谷庆宝 胡华龙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共4页
分析了饮用水中氯消毒副产物的种类及危害,介绍了目前对氯消毒副产物控制措施的研究现状,并指出了发展方向。
关键词 饮用水 消毒副产物 控制对策 功能有机分子过滤吸附材料
下载PDF
一种聚噻吩(Pt)衍生物在液氮条件下的电致发光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佟拉嘎 荣华 +1 位作者 藤井彰彦 吉野胜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62-65,共4页
成功地试制了用一种聚噻吩 (Pt)衍生物作发光活性物质的发光二极管 ,报导了该元件在液氮( -2 0 0℃ )中的电致发光特性。
关键词 聚噻吩衍生物 电致发光 发光二极管(LED) 有机分子功能材料 低温 超低温
下载PDF
Precisely decorating CdS on Zr-MOFs through pore functionalization strategy: A highly efficient photocatalyst for H2 production 被引量:1
9
作者 Haijun Hu Kailai Zhang +6 位作者 Ge Yan Litong Shi Baohua Jia Hongwei Huang Yu Zhang Xiaodong Sun Tianyi Ma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9期2332-2341,共10页
Different materials,such as metal sulphides,are often combined with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to develop multi‐functional composites and improve their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However,the high interfacial energ... Different materials,such as metal sulphides,are often combined with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to develop multi‐functional composites and improve their photocatalytic properties.However,the high interfacial energy barrier limits the formation and nano‐assembly of the heterogeneous junctions between MOFs and metal sulphides.Herein,the heterostructured Zr‐MOF‐S@CdS a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through a sequential synthesis method,in which the mesoporous Zr‐MOF are firstly decorated with thioglycolic acid through pore functionalization,and followed by the S^(2-)anion exchange process resulting in the surface close attached growth of CdS onto Zr‐MOF‐S materials.Due to the presence of molecules linkers,the CdS can be precisely decorated onto Zr‐MOF‐S without aggregation,which can provide more active sites.Moreover,the intimate connections and the suitable band structures between two materials can also facilitate the photogenerated electron‐hole pairs separation.Therefore,the resulting Zr‐MOF‐S@CdS with appropriate ratio exhibits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y for water reduction,in which the H_(2) evolution rate can reach up to 1861.7μmol·g^(‒1)·h^(‒1),4.5 times higher than pure CdS and 2.3 times higher than of Zr‐MOF/CdS,respectively.Considering the promising future of MOF‐based photocatalysts,this work may provide an avenue for the further design and synthesis MOF‐based composite photocatalysts for efficient H_(2) evolu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MOF Pore functionalization Photocatalytic H2 production Molecular linker Junction
下载PDF
氨基甲酰基季铵盐双功能催化剂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研究
10
作者 李海强 汪婧怡 +3 位作者 武莉 刘威 程瑞华 刘柏平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90-1297,共8页
采用3种氨基甲酰基季铵盐双功能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考察了丙交酯的溶液聚合与本体聚合.催化剂由二甲酰亚胺和季铵盐在回流条件下以定量收率制备,原料廉价易得,在空气中性质稳定且毒性低,可在温和无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催化丙交酯的开环聚合... 采用3种氨基甲酰基季铵盐双功能有机小分子催化剂考察了丙交酯的溶液聚合与本体聚合.催化剂由二甲酰亚胺和季铵盐在回流条件下以定量收率制备,原料廉价易得,在空气中性质稳定且毒性低,可在温和无惰性气体保护条件下催化丙交酯的开环聚合.在以甲苯为溶剂的聚合条件下,a催化剂(2-氨基甲酰基苯甲酸四乙基铵)常温常压下反应1 h,丙交酯转化率为42.7%.由正交法得出的最佳聚合条件下,丙交酯/a催化剂/叔丁醇钠的摩尔比为200/10/1,75℃,反应4 h后,丙交酯转化率为88.5%,产物聚乳酸的分子量为8.03 kg·mol^-1.采用本体聚合的方法,3种催化剂均可在无引发剂的条件下合成聚乳酸.通过调控引发剂、金属醇盐及温度条件合成的聚乳酸,在150℃下丙交酯转化率达95.7%.几种方式所得产物熔融温度在130~134℃之间.产物经MALDI-TOF-MS表征,证实氨基甲酰基季铵盐催化剂具有协同双重活化单体和引发剂/链端的性能,双功能团位于同一结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交酯 功能有机分子催化剂 开环聚合 聚乳酸
原文传递
《化学通报》网络版(Chemistry Online)2004年第11期论文摘要
11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866-868,共3页
关键词 中空纳米粒子 醇类 选择性氧化 过氧化氢 咔唑基团 有机光折变材料 功能有机分子凝胶 微柱高效液相色谱法 杨梅 黄酮类物质
原文传递
A new oligobenzodithiophene end-capped with 3-ethyl-rhodanine groups for organic solar cells with high open-circuit voltage
12
作者 Wang Ni Miaomiao Li +5 位作者 Xiangjian Wan Yi Zuo Bin Kan Huanran Feng Qian Zhang Yongsheng Chen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339-346,共8页
A new solution-processable small-molecule donor material, named DRBDT3, comprised of oligobenzo[l,2-b:4,5-b'] dithio- phene as the backbone and 3-ethyl-rhodanine as the end-capped group has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 A new solution-processable small-molecule donor material, named DRBDT3, comprised of oligobenzo[l,2-b:4,5-b'] dithio- phene as the backbone and 3-ethyl-rhodanine as the end-capped group has been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for application in organic photovoltaic cells. The oligobenzodithiophene derivative exhibits an absorption band from 300 to 640 nm. The film of DRBDT3 shows highly long-range ordering assembly and high mobility of 1.21×10^-4 cm^2 V^-1 s^-1. The new molecule shows a deep highest-occupied molecular orbital energy level. The device based on DRBDT3 as the donor and PC71BM as the acceptor exhibits a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of 4.09% with a high open-circuit voltage of 0.99 V under AM. 1.5G illumination (100 mW 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molecule organic solar cell oligobenzodithiophene high open-circuit voltage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